广东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2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9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欢乐何其芳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1.在《欢乐》这首诗里,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角度,描写了“欢乐”。
解析:在诗歌的第一、二节中,诗人有多次提问欢乐是什么,从中可以概括得出。
答案:颜色声音触觉视觉2.诗歌用各种具体意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欢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
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诗歌选用意象的特点,从诗歌的形象性角度分析。
答案:诗人用“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芦笛”、“潺潺的流水”、“温情的手”、“爱怜的眼光”等比喻“欢乐”,抽象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变得可观、可感、可握、可闻、可触,有它具体的形态、迹象和声响。
欢乐的情感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而获得体验的,诗人正是根据这种经验,将各种感官打通,用各种具体意象来比喻“欢乐”,让读者把握住“欢乐”这种情绪性的东西,并为之所感染。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只是近黄昏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单元综合检测(三)(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并且每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绿.林/青山绿.水愁闷./闷闷.不乐迅.速/徇.私舞弊B.桎梏./涸.辙之鲋应.届/应.有尽有教诲./风雨如晦.C.肱.骨/觥.筹交错蛮横./大发横.财绯.闻/蜚.短流长D.虔.诚/潜.移默化轴.承/压轴.演出樯橹/妃嫔媵嫱.解析:选C。
A项,分别读lù/lǜ,mèn/mèn,xùn/xùn;B项,分别读ɡù/hé,yīnɡ/yīnɡ,huì/huì;C项,分别读ɡōnɡ/ɡōnɡ,hènɡ/hènɡ,fēi/fēi;D项,分别读qián/qián,zhóu/zhòu,qiánɡ/qiá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烟花在高空中爆开时,绽放出姹紫嫣红般的美丽,焰如花瓣,随风飘落,几若触手可及。
那变幻莫测的烟花,不惧灰飞烟灭,为的只是在人间留下绚烂美丽的身影。
A.姹紫嫣红B.触手可及C.变幻莫测D.灰飞烟灭解析:选C。
“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预测,难以捉摸。
用在此是适用对象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卫生部20日公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
在意见稿中,强调了碘含量对健康带来的不为所知的潜在危害。
B.西班牙卡图哈岛上的阿拉米罗大桥是第一座世界上大跨度斜塔斜拉桥,它也成为了塞维利亚这座现代城市的地标。
C.随着一声巨响,朝鲜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在一片浓烟和爆炸中化为废墟,被炸毁的冷却塔成为了一个强烈象征,体现了朝鲜弃核的决心和意志。
D.3月5日那天,我市上万多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羁.绊/稽.查戏谑./虐.待缝.纫/缝.隙B.联袂./妩媚.沼.泽/迢.远慰藉./狼藉.C.干涸./隔阂.耸.立/怂.恿笼.屉/笼.罩D.濒.危/摒.弃垂涎./诞.生殷.红/殷.切解析:选D。
D项,分别读bīn/bìnɡ,xián/dàn,yān/yīn。
A项,分别读jī/jī,xuè/nüè,fénɡ/fènɡ;B项,分别读mèi/mèi,zhǎo/tiáo,jiè/jí;C项,分别读hé/hé,sǒnɡ/sǒnɡ,lónɡ/lǒn 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盛世论”逐渐升温,大有甚嚣尘上之势。
毋庸讳言,我们是个穷怕了也被人欺负怕了的民族,“国富民强”是近代以来数代人心底的黄粱美梦,我们固然不应妄自菲薄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是也不应该对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熟视无睹。
A.甚嚣尘上B.黄粱美梦C.妄自菲薄D.熟视无睹解析:选D。
D项,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A项,甚嚣尘上: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用以形容议论喧腾,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B项,黄粱美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C项,妄自菲薄:不知自重,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习惯上不带宾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靖国神社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时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
B.加藤嘉一虽然从小饱受生活折磨,憎恨社会不公,但我们从其文章中依旧可以感受到他阳光的内心,从伊豆一路奋斗到北京的坚强意志。
◎第4课《说数》◎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第6课《寂静的春天(节选)》◎第7课《这个世界的音乐》◎第8课《足不出户知天下》第6课寂静的春天(节选)本课话题——生态环境一、从课本中积累“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寂静的春天》在阐述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同时还告诫人们:关注环境不仅是工业界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民众的分内之事。
围绕《寂静的春天》引起的广泛争论,为民间环保运动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生活中积累2012年12月30日,山西长治市天脊煤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事故,8.76吨的污染物被排入漳河。
2013年1月9日,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发生地天脊集团附近的王都庄村村民申文忠收到了“严禁人畜使用天脊废水”的书面通知。
但在申文忠看来,这并无必要,“我们早就不敢碰这里的水了”。
山西苯胺泄漏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只晓得向大自然索取,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保护责任,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从名言中积累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4.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5.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一、作者简介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雷切尔·卡森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
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辟.谣/鞭辟.入里恫吓./杀鸡吓.猴参.劾/参.透机关B.躯壳./甲壳.动物划.价/划.一不二档.次/安步当.车C.果脯./惊魂甫.定翘.楚/翘.首而望剽.悍/骠.勇善战D.提挈./锲.而不舍阆.苑/琳琅.满目洗濯./擢.发难数解析:选B。
B项,分别读qiào,huà,dànɡ。
A项,分别读pì,hè/xià,cān;C项,分别读fǔ,qiáo,piāo/piào;D项,分别读qiè,lànɡ/lánɡ,zhuó。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年他常来我们宿舍下围棋,下完就惬意地数落我,因为他总会赢。
不过总的来说,他是温文尔雅的君子。
别人常常对任何事信口开河,他则沉稳多思,那时我就发现,当我们谈到什么时,他总是深思熟虑,随时凝练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他苦读不辍,对发硎新试的知识永远敏感。
A.温文尔雅B.信口开河C.深思熟虑D.发硎新试解析:选D。
“发硎新试”,硎,磨刀石。
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使用对象错误。
A项,“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没有闯劲;B项,“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C项,“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
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B.1月29日,被誉为“中国网坛一姐”的李娜获得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亚军,这一成绩填补了中国网球在世界网球大满贯赛事上的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湮.没/咽.喉要道阿.谀/刚正不阿.脊椎./椎.心泣血B.休憩./杞.人忧天削.皮/削.足适履场.院/逢场.作戏C.埋.怨/埋.头苦干假.装/久假.不归露.面/崭露.头角D.攻讦./捷.报频传轻便./便.宜行事惊诧./叱咤.风云解析:选B。
A项,分别读yān/yān,ē/ē,zhuī/chuí;B项,分别读qì/qǐ,xiāo/xuē,chánɡ/chǎnɡ;C项,分别读mán/mái,jiǎ/jiǎ,lòu/lù;D项,分别读jié/jié,biàn/biàn,chà/zhà。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女排和韩国女排在第16届亚运会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战中再度碰面。
韩国队独占鳌头,赢了两局。
中国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稳扎稳打,最终以3∶2逆转对手夺冠。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逆转,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激战,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
A.独占鳌头B.稳扎稳打C.惊心动魄D.万众瞩目解析:选A。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指点状元。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此处可用“先声夺人”;“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万众瞩目”,成千上万的人都十分关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多年没有见到老先生了,这次回来,看到先生头上全是白头发,嘴里的牙齿也都掉光了,可开口说话,声音依旧那么洪亮。
B.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后,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只是近黄昏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搪塞./塞.车拾.遗/拾.阶而上箪食.壶浆/归心似.箭B.疮.疤/创.伤恫吓./荷.枪实弹蒙.头转向/蒙.头盖脸C.弦.乐/船舷.滂沱./庞.然大物含英咀.华/踽.踽独行D.熨.帖/意蕴.栖.居/栖栖遑遑椎.心泣血/脊.椎动物解析:选D。
D项,分别读yù/yùn,qī/xī,chuí/zhuī。
A项,分别读sè/sāi,shí/shè,sì/ sì;B项,分别读chuānɡ,hè,mēnɡ/ménɡ;C项,M分别读xián,pānɡ/pánɡ,jǔ。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A.打肿脸充胖子 B. 乐此不彼C. 李代桃僵D. 肆无忌惮解析:选C。
C项,李代桃僵:僵,枯死。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此处宜为“推搪”(推脱搪塞)。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墨菲在2011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半决赛上负于特鲁姆普,赛后墨菲说他比赛时失误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在场观众手机铃声的影响而造成的。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网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
高中语文必修3第1-19课测试与反馈(粤教版有答案)201年高中语全套备精选第1 黄记测试与反馈粤教版必修3第2时测试与反馈(时间:4分钟分值: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悭吝(qiān)煞费心机(shà)瞬息万变(shùn)B.菡萏(hàn dàn) 自出机杼(zhù) 前拥后簇(ù).凝眸(óu) 扑朔迷离(shuò) 倏倏去(shū)D.虔诚(qiān) 绮丽多彩(qí) 喘息甫定(f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冈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
B.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燎乱。
.从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D.绯红的花峰迎着阳光,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有倏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B.一个个地走将出,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
D.在这次甲A联赛中,北京队和国安队实力相当,几经较量,最终鼎足而立,战成平局。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B.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李白)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大约1 860米左右的花峰,黄最高峰的绝顶。
D.这时路渐渐地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二、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7题。
鸿蒙以后多少年,只有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游。
以后又多少年,才有人到这里。
第一个者黄帝,一到,黄命了名。
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采药。
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 840米的光明顶之旁的炼丹峰上,飞升了。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
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到。
5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本课话题——科学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
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
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
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中国科学界最大的事件,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科学是讲求实际的。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
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
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
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着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
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
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
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1.在节选部分第一句“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这种力量”指代的是人类的各种发明。
2022年(有答案)粤教新版必修3课后练习(4)《微型小说两篇》1. 《等待散场》结尾中的“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2. 《差别》里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的差别是什么?布鲁诺该怎样弥补这种差距?结合现实,谈谈你觉得自己更接近谁?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 课文《微型小说两篇》中的两篇微型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共同之处?4. 布鲁诺能不能赶上阿诺德?请你合理想象,虚构接下来的情节,并把你想象的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2荷花淀》战争是残酷的,可《荷花淀》这篇写战争的小说却让我们感受到人的情感美。
请你在课文里找出有关描写,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荷花淀》这篇小说细节描写传神,含义深厚。
课文里三次出现“一捞一丢”的细节,请你把有关描写找出来,并体会这三处细节描写的作用与含义。
注意下面的对话中加点的词语,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1)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
爹哩?”“睡了。
”“小华哩?”(2)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3)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
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
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春之声》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小说《春之声》标题的含义。
《春之声》这篇小说存在两种“时空”交错安排的形式:一是闷罐子火车里狭窄而拥挤的现实时空,一是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自由联想的心理时空。
你认为将这两种时空形式交错安排有什么好处?作者以独特的语言,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
试品味下列句子。
(1)尘土和纸烟的雾气中出现了旱烟叶发出的辣味,像是在给气管和肺作针灸。
单元综合检测(二)(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载.体/千载.难逢中.肯/中.饱私囊透辟./开天辟.地B.敕.令/十恶不赦.佝偻./衣衫褴褛.泾.渭/不胫.而走C.狙.击/神情沮.丧挟.制/狭.路相逢匮.乏/振聋发聩.D.挑.拨/挑.肥拣瘦适当./安步当.车披靡./靡靡.之音解析:选B。
B项分别读chì/shè,lóu/lǚ,jīnɡ/jìnɡ。
A项,分别读zài/zǎi,zhònɡ/zhōn ɡ,pì/pì;C项,分别读jū/jǔ,xié/xiá,kuì/kuì;D项,分别读tiǎo/tiāo,dànɡ/dànɡ,mǐ/mǐ。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诗性是怎样才能与教育相得益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先行者实已不易,可能的践行者更加任重道远。
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诗意地耕耘,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曙光。
A.乏善可陈B.相得益彰C.任重道远D.任劳任怨解析:选A。
A项“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用此成语,表示不太满意,而这里指的是数量的缺少。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高三年级春学期开学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1.(3分)B【解析】“以限知视角叙事突出了曹刿……”错误,文中只说“(限知视角)使文本内部充满波折和由波折所带来的活力”。
2.(3分)B【解析】“比全知视角要优越”于文无据。
3.(3分)D【解析】此处凭借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优势,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4.(4分)(1)多采用全知视角叙事;(2)多用顺叙连贯叙事;(3)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叙事。
【解析】(1)由原文“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的认可、突破和发挥”,可推知“多采用全知视角叙事”;(2)由原文“开始尝试采用倒装叙述和限制叙述”可推知“多用顺叙连贯叙事”;(3)由原文“创造了‘似说部非说部’……的小说形式,以议论而不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可推知“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叙事”。
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
意思对即可。
5.(4分)(1)既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又敢于突破传统藩篱;(2)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元素,在中西对话中探索创新;(3)既转化传统,又输入新知,形成中西文化合力。
【解析】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6.(3分)C【解析】这句话指出同样的环境与教育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姨姥姥在安慰姥姥,认为姥姥没有必要在教育方式上太过纠结与自责,并非希望“我”坚持自我,摆脱束缚。
7.(3分)A【解析】这个情节没有为下文埋下伏笔。
8.(6分)①文章语言雅俗共赏,颇具特色。
②多处运用方言、口语,充满生活气息。
如:姨姥姥的语言“号你奶奶个腿儿哩号”“他还毋个狗大咧,流着呲哈水儿”等。
③描写细腻,笔调天真,富有童趣,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如:姥姥说关于诗人的故事及“我”对墙角壁纸受潮剥落的联想,充满意境与诗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每点2分。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歌德曾作著名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竟然引发我的灵感作《说不尽的狗》,事非亵渎,实出无奈。
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我实在心有惴惴,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
难不难在字面上找到适当的对应,而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
比如说,英语中的dog 粗看觉得很好翻:狗也。
但是在英语中,狗是人类的朋友,骂人的意思是很少用的,“dog like”并不像汉语“狗一样的”难听,倒是有忠实于主人的意思。
一九九O年,我在西德,看到有报道说他们前一年全国增加两万人口,就认为是一伟大成就,乃大肆庆祝。
原因是他们那里的人口老有负增长的记录。
我和一个德国教授探讨,他讲了一大车子话,怪新一代的德国青壮年缺乏家庭责任感,根本懒得生孩子操劳。
我反驳说,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
我看到许多家庭都养着一条以上的狗,每天早上把狗屎盆和铺在上面的小石粒一起倒掉,晚上又带着狗去河边遛。
他们还挖空心思为狗选择贵族化的名校,训练它们作各种乖巧动作,并且还有考试成绩。
我的房东西蒙夫妇的狗菲力克斯带着颈圈皮带的考试成绩是二分(最高是一分),不带皮带的也是二分,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贵族狗校文凭一张,不过封面上的照片不是狗的,而是西蒙先生的。
西蒙太太很为菲力克斯的文凭而骄傲,把它和自己的结婚证书一起放在一只镶满珍珠的古董盒子中。
我大为惊异,突然想起一个波恩大学法律系的中国女留学生告诉我的一句话:德国人养的狗比他们养的孩子还多。
我脱口而出以后,深深为自己失言而脸红。
然而西蒙太太不但没有怪嗔之情,反而颇为自豪地说,这就是德国人比美国人可爱的地方。
后来我到了美国,也是到处是狗。
我颇有雄心地想探究一下美国人养的狗是不是比他们的孩子更多,但查不到统计数字。
雄心失落之后,跟着而来的是恶心,因为美国的狗更骄宠。
你一进门,它就撞过来,对你显示那西方美人的热情,把柔软的然而脏得发黑的前爪伸给你握,完全是一派古典浪漫主义的诗人风范。
广东教育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探究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漂浮(fú)牲畜(chù)滞留(zhì)永葆常新(bǎo)B、慰藉(jiè)几率(jī)鞭笞(chī)杞(qǐ)人忧天C、膨(péng)胀蹊(qī)跷契机(qì)风驰电掣(chè)D、模样(mú)点缀(zhuì)矩形(jǔ)牵强附会(qiá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振撼惊叹雁翅排开一无所有B、荧光囹圄再接再励向隅而泣C、渊源旁证开源节流旁征博引D、押解磨砺坚持不懈声名雀起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房子里面了大量先进的娱乐设备,像个小电影院和点播室录像系统。
②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蝙蝠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超声世界里。
③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的放大。
④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A、配制扫瞄敏感一定B、配置扫视灵敏恐怕C、配置扫瞄灵敏一定D、配制扫视敏感恐怕4、选出对加粗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B、回到熟悉亲切的家,他心情平静,安之若素,幸福的感觉总是那样绵绵不断。
C、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和昆虫。
D、这个厂为农民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了“定心丸”,纷纷表示以实际行动干好工作,回报社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B、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C、一下子把人或动物冷冻起来,使他们的生命暂时凝固,过了若干年,再升高温度,让他们复活,于是使他们能活更长的时间。
D、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把整个数轴总算填满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需有声音来代表这一过程,对我的耳朵来说,它会像《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排列。
B、常用“冰冷”两字来形容冷,以为冰是最冷的东西。
C、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D、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二、阅读题(共50分)(一)课内阅读(1)阅读《说数》的文段,完成7—11题。
(每小题3 分,共15分)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
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实数轴”的原来之数轴相垂直。
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
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
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
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仍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
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零赞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难怪你这样美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7“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中,“创造”改成“发明”是否是一样的意思?8、结合本段回答,“复数”由哪两部分组成?9、从“雁翅排开”到“众星捧月”,说明了什么?10、“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中的“始终”改为“一直”好不好?11、引用了作者自己咏的小诗有何用意?(2)阅读《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文段,完成段后问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鸡蛋、白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地射出荧光。
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
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
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
例外的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好多超低温设备常常用铜来做。
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0 C 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
超流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
12、解释文中“超流现象”的意思。
13、分别指出下列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
①大头针:②萤火虫:③煤灰:④闷葫芦:⑤玻璃:14、“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15、“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
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6、下列对文段理解错误的两项是()A、“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运用的是诠释说明。
B、铜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说明铜具有超导性,而铅不具有超导性。
C、液态氦的超流现象,目前人们无法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D、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是很容易破裂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每小题4分,20分)略谈宋词的美感词,这种文学样式最初起源于民间,在唐朝兴起,经过五代到宋朝长期不断的发展,在宋朝达到空前的繁盛。
北宋,南宋都出现了许多大词人,产生了大量的好词,词是一种配曲能唱的文学样式。
宋词具有很强的灵感特征,首先它具有音乐美。
词的产生之初,并不是文人们用笔写出的,而是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吟诵歌唱,慢慢地发展成为曲子。
这一特点决定了宋词并不是单纯的诗,它是在音乐中产生的,因而它也必须适合音乐,为了适合音乐便必须具有便于歌唱的特点,有适于歌唱,宜于弹奏的音节,因而经过不断的发展,词便成为曲子词(歌词),要依照词调(词牌)来写。
而每一个词都有特定的适于歌唱的格律形式,这就使词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具有音乐美的。
其次宋词具有绘画美,即词藻上的美感。
宋词在使用词汇上是非常讲究的,一方面受平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受字数的限制。
正是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才使宋词的词藻华丽,给人以灵感。
句子中用字讲究平仄,字数以外,还要受韵脚的限制,使词达到了通畅、优美的境界。
词在具有绘画美的同时,还有一种建筑美。
即在词的格式上,结构上像建筑物一样和谐美观,词一般都分作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三四段的是极少数。
它不像诗可以独自一段。
这种上下两段式,给人以沉稳、庄重之感。
另外,词的形式,基本是长短句,只有少数词才是字句整齐的。
这种有长有短的句式,错落有致,读来铿锵有力。
另外词调不同,词的字数也是不同的,简短的像《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像《莺啼序》有240个字,而且每一个词调的字数和句子长短都是固定的。
因此宋词在形式上有一种建筑美。
最后宋词有着情感美,有许多宋词中有对环境淋漓尽致的描写,也有对生死离别的深刻体验,更有对祖国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
无论豪放派、婉约派都有其深刻的情感美,像柳永的《雨霖铃》所表达的送别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长江的描写,陆游在《诉衷情》中对祖国的坚贞,都体现出了宋词的情感美,宋词是一种最具美感的文学,它虽然受到的束缚太多,但是从主流看,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广阔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仅有着美的外在形式,而且也有着美的实质内容。
17、“这一特点决定了宋词并不是单纯的诗”句中“单纯”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8、宋词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根据文中的信息,判断柳永《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各属于什么流派?19、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宋词有哪些主要特点。
20、简要概括宋词的情感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21、在说明宋词的建筑美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运用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2、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四季征候为内容,续写句子。
少年纯真,青年激烈,中年沉稳,老年庄严,各阶段的不同特征,连缀起绚烂的人生。
23、阅读下面辩论会的片段,回答问题。
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请问,如果人都是性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会变善,而我们看到好多人他们做坏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干坏事的。
再者,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那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吗?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判断发言者所持的观点是(九个字以内):24、以“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作为句子的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女子足球队一举获得了第三届世界杯赛亚军,这都是因为她们平时就怀着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甘寂寞,耐清贫,刻苦训练。
25、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内容不连贯,顺序不够恰当,请给予调整。
总之,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
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吸收阳光;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收营养;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
调整为: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宋人杨万里写过这样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
”意思是说,不要说下山了就没有困难了,那不过是行人在空欢喜,正在万山圈子里呢,刚刚走完一山,迎面不是又有一山相拦吗?请以“曲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研读1、D (牵强附会qiǎng)2、C (A.振—震;B.励—厉;D.雀—鹊)3、B (“配置”指调配和设置,“配制”指调配和制造,这里应强调“设置”。
“扫视”指移动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一下,“扫瞄”则强调视线专注一点。
“扫视”符合语境。
“灵敏”指反应迅速,“敏感”指感觉敏锐。
这里“灵敏”符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