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007三维测量的方法说明1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4
三维测量详细的测量方法在使用说明书中有具体的说明和步骤,先只介绍一下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方法。
●全站仪的整平全站仪的使用前,应该先进行机器的整平工作。
步骤和经纬仪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全站仪多了一个垂直补偿功能(电子气泡)在p3页的倾斜菜单下,按F2进入,横向Y轴,竖向X轴。
初步整平后就可以进入垂直补偿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微调。
一般测量罗盘为左侧,整平时按左手大拇指为方向,调整基座上的三个调整螺栓:调整到XY轴尽量接近0'00″旋转水平角180度,两侧XY值正负相加不大于10″(同经纬仪水平仪调整)●单独使用全站仪时常用的测距功能对边测量,包括斜距测量,平距测量,高差测量三种。
三钟测量方式在《配臵》-《观测条件》中可以设臵,默认为斜距测量。
单独使用全站仪时,需先进行坐标测量(建立坐标系统)详见说明书。
●连接手部的三维测量方法大致和单独使用全站仪测量一样,但是功能更多,易于查看和编辑计算。
所以一般测量中都连接手部测量。
手部的基本操作见说明书。
在测量中,常用的有两个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统和任意坐标系统:第一个为大地坐标系,用于测量已经有加工后的基准或调整水平后的构件和预组装的构件,可以兼顾水平仪测量水平。
Z轴垂直于大地,XY平面为水平。
第二和第三个是任意坐标系,按个人习惯可随意使用,但是常用的还是第三个,点1为原点,点2为X向,点3为标高Z向。
任意坐标系可以在构件不水平或不垂直的状态下对构件进行测量,包括已经调平垂直状态下。
●实际测量如上图,点4到点8为基准轴。
点1到点4和点5到点8的面为不规则的两个面,不一定是完全与基准轴垂直的,不能做为参考。
测量时先在站点上设点4为原点,点3为X向,点1为Z向建立一个任意坐标系,同时测量点2。
Y向指向构件的点8方向,但是Y轴现在还不是完全和基准轴重合。
在测量对面的点5到点8前(迁站前)需要建3个参考点,3个参考点必须是在站点2上也能测量到的点,作为全站仪迁站后仍然与站点1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依据(点9、点10、点11)在站点2上也依次测量点9、点10、点11。
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方法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三维空间尺寸和形状的机器。
它主要由测量主机和测量探针组成。
下面是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将待测物体放置在三坐标测量仪工作台上,并用夹具将其固定,确保物体稳定不动。
2. 打开测量仪电源,并启动软件。
在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测量界面。
3. 校准测量探针:在测量仪的工作面上选择一个已知尺寸的标准物体,将测量探针放置在该物体上,并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校准按钮。
系统会自动识别标准物体的尺寸,并进行校准。
4.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待测物体的特点和测量需求,在软件界面上设置各种测量参数,如坐标系、测量方式、测量范围等。
5. 开始测量:将测量探针移动到待测物体上的起点,并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测量按钮。
测量探针会自动探测物体表面的坐标点,并将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6. 移动测量探针:按照测量需求,将测量探针移动到下一个测量点上,并继续点击测量按钮进行测量。
反复进行直到所有需要测量的点都完成。
7. 分析数据:测量完成后,软件会自动生成一份测量数据报告。
可以在报告中查看各个测量点的坐标值、尺寸和形状数据。
8. 处理数据: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比如进行数据曲线拟合、平均值计算等,以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9. 存储和导出数据: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在计算机中,或导出为Excel等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或共享给其他人使用。
10. 关闭测量仪:测量完成后,关闭测量仪的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方法,通过合理操作和正确设置参数,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物体尺寸和形状的测量工作。
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操作步骤一、引言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领域。
它可以测量物体的三维坐标和形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三坐标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检查设备:首先需要检查三坐标测量机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软件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传感器和探头是否完好,并进行校准。
2.选择探头:根据被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探头。
常用的探头有球形、圆柱形、扫描式等。
3.固定被测物体:将被测物体固定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可以使用夹具或者磁吸盘等固定方式。
被测物体应该放置在稳定平整的位置,并且不能出现移动或者晃动。
4.设置参数: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参数,包括测量精度、扫描速度、探头力等。
三、测量操作步骤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进行具体的测量操作。
下面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1.建立坐标系: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建立一个坐标系。
可以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类型,包括全局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等。
2.选择探头:根据被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探头。
常用的探头有球形、圆柱形、扫描式等。
3.设定参考点:在建立好坐标系后,需要设定参考点。
参考点是确定被测物体位置和姿态的基准点。
可以选择被测物体上已知位置或者固定夹具上已知位置作为参考点。
4.开始扫描:在设定好参考点后,可以开始进行扫描操作。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包括单点扫描、线性扫描、面积扫描等。
5.数据处理:完成扫描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自带的软件或者其他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拟合、误差分析等。
6.结果输出:最后将测量结果输出。
可以选择将结果存储在计算机上或者打印出来。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三坐标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激光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在工业生产、建筑设计以及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其中,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作为激光测量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全面性。
本文将介绍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一、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原理三维激光测量技术是通过测量物体与激光束的相互作用来确定物体表面的点坐标,进而建立物体的三维坐标系统。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激光测距原理: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主要是基于激光测距原理实现的。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物体上,激光束被物体表面反射后再由激光接收器接收。
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往返时间,并结合光速的知识,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得到物体表面的点到激光器的距离。
2. 多点定位原理: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多点定位原理。
通过在物体表面上布置多个接收器,可以同时接收到多个反射激光束,从而确定物体表面的多个点的坐标。
而通过这些点的坐标,可以建立起物体的三维坐标系统。
3. 反射率校正原理:物体表面的反射率对激光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激光测量时,常常需要对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进行校正,以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一般来说,物体表面越光滑,其反射率就越高,对激光的反射也就越强。
二、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方法和步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
1. 扫描法: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扫描法获取目标物体表面的三维信息。
首先,在测量区域内设置扫描器和接收器,扫描器会以一定的速度扫描整个区域,同时记录接收到的反射激光束信息。
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物体表面各个点的三维坐标数据。
2.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测量之前,确定基准点和测量点的坐标,通过测量激光束与基准点和测量点的夹角,以及激光束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测量点的三维坐标。
三维坐标仪使用方法使用三维坐标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如何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
我们需要将三维坐标仪放置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并确保它是水平的。
然后,我们需要将我们要测量的物体放在三维坐标仪的工作台上,并将其固定在那里。
在固定物体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它与三维坐标仪的坐标轴保持垂直。
接下来,我们需要打开三维坐标仪的软件,并进行初始设置。
这包括设置坐标轴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设置我们要使用的测量单位。
一旦我们完成了这些设置,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测量了。
在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定我们要测量的物体的参考点。
这通常是物体的中心点或底部。
我们需要将三维坐标仪的探头放置在参考点上,并记录下其坐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探头移动到物体的另一个点,并记录下其坐标。
我们需要在物体的各个位置进行这个过程,直到我们测量了整个物体。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确保探头与物体的表面接触,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移动或摇晃。
一旦我们完成了所有测量,我们就可以使用三维坐标仪的软件来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我们可以使用三维坐标仪提供的工具来创建一个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各种测量。
我们还可以将模型导出为其他文件格式,以便在其他软件中使用。
在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三维坐标仪是水平的,并与物体的坐标轴垂直。
2. 确定参考点,并在各个位置进行测量。
3. 确保探头与物体表面接触,并不会产生移动或摇晃。
4. 使用三维坐标仪的软件进行测量和计算。
使用三维坐标仪进行测量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我们需要注意各种细节,确保我们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当我们熟练掌握这项技能时,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各种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三维测绘技术的使用方法引言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三维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土地测绘、建筑设计还是电影特效制作等领域,三维测绘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三维测绘技术的使用方法,从数据采集到模型构建,再到应用展示,让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数据采集三维测绘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目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激光雷达、摄影测量和蓝牙测距等。
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回波来计算距离。
激光雷达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形和建筑物数据,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测绘非常有用。
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或航天摄影的方法来获取地面数据。
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地面三维坐标信息。
这种方法适合测量大范围的地貌和地物。
蓝牙测距是一种近距离测量方法,通过发送蓝牙信号并接收回波来计算距离。
它常用于室内测量和建筑物内部结构的获取。
二、数据处理获得采集的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三维模型。
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点云处理、图像处理和模型拟合。
点云处理是将数据中的离散点云转化为连续的曲面模型。
这个过程需要对点云进行滤波、配准和三维重建等操作。
例如,通过提取建筑物点云,可以生成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图像处理是通过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得地面的高程信息和建筑物的纹理等。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图像匹配、纹理映射等操作。
模型拟合是将采集的数据拟合到数学模型中,以生成三维模型。
常用的拟合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样条插值等。
通过拟合,可以生成高度精确的三维模型。
三、模型构建数据处理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模型构建了。
根据任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构建方法,如体素化重建、曲面重建和点云网格化重建。
体素化重建是将离散的点云数据转化为连续的体素网格模型。
体素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小立方体单元,通过填充体素来重建对象的表面和内部结构。
曲面重建是利用数据点云生成光滑曲面模型。
常用的方法有贴合曲面和无约束的Delanuay三角剖分等。
三维扫描测量仪操作规程1. 简介三维扫描测量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获取三维实物的几何数据。
本文档将介绍三维扫描测量仪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的准备、测量流程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2. 仪器准备2.1 硬件连接•将扫描仪与电源连接,并确保电源供应稳定。
•使用USB线将扫描仪与计算机连接。
2.2 软件安装•下载并安装三维扫描测量仪的控制软件。
•完成安装后,根据软件提示进行相关设置。
2.3 校准•打开扫描仪的控制软件,进入校准模式。
•按照软件的指导,对扫描仪进行校准操作。
•校准完成后,保存相关参数设置。
3. 测量流程3.1 准备工作•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和姿态,确保扫描仪能够充分覆盖到整个物体。
•清理待测物体表面,确保其表面干净、光滑,以提高扫描质量。
3.2 扫描操作•打开扫描仪的控制软件,选择扫描模式。
•根据需要,设置扫描参数,如扫描精度、扫描速度等。
•点击开始扫描按钮,开始进行三维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保持扫描仪与待测物体的相对稳定,以避免数据失真。
3.3 数据处理•扫描完成后,保存扫描数据到计算机中。
•打开数据处理软件,导入扫描数据文件。
•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去除噪点、填补缺失数据等。
•处理完成后,导出处理后的数据文件,以备进一步分析或应用。
4. 注意事项4.1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摸扫描仪的运动部件,以免造成伤害。
•使用扫描仪时,避免将其直接对准人眼,以防激光对眼睛造成伤害。
4.2 扫描环境•尽可能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扫描,以提高扫描的质量。
•避免扫描环境中有过多的反光物体,以减少干扰。
4.3 数据质量控制•在扫描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时预览来检查扫描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扫描参数或重新扫描。
•对于大型物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扫描,然后将多次扫描结果进行融合,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完整性。
5. 总结通过本文档,我们了解了三维扫描测量仪的操作规程。
准备工作包括硬件连接、软件安装和校准。
三维扫描仪使用规程
一.三维扫描仪使用方法
具体使用方法请参照三维扫描仪使用说明书。
二.三维扫描仪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之前仔细检查各电源插头,以免在测量过程中掉电而导致数据丢失。
2.开机后进入超级用户状态,各系统参数不得随意修改,不得随意删除系统文件。
3.测量之前应理顺数据线路,以免搬动支架时被绊倒。
4.搬动支架及测量头时要轻拿轻放,以避免震松镜头而改变其位置。
5.作硬件标定时各螺纹的松紧要用专用工具,调整时不要用力过猛。
6.不能用手触摸横梁和三个镜头,以免有灰尘进入或损坏横梁及镜头。
7.支架升高或放低时要二人协作,以免支架及测量头倒下。
8.喷着色剂时一定要用镜盖盖住镜头,以免灰尘污染镜头。
9.在测量间隙中应熄灭镜头光源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0.测量完毕后小心拆下各部份,将镜头用镜盖合上装入箱中。
11.定期用专用纸擦拭镜头以保证清洁,液晶显示器用柔软的纸定期擦拭,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接触显示器。
不用时
用一块干净布遮好。
12.系统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记录,并马上与管理部门联系,不得擅自处理。
13.工作完毕,做好工作场地和设备的清洁工作。
实行文明作业。
14.每班工作结束须做好设备运转情况记录。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的进步,三维视觉测量技术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它可以以非接触的方式精确地测量三维物体的尺寸、形状和表面信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机器人技术、医疗影像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原理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原理,通过获取物体的图像信息来测量其三维形状和尺寸。
其原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
首先是图像采集。
使用特定的摄像机或激光扫描系统对物体进行图像采集。
通过将物体置于特定的光线环境中,使用摄像机或激光扫描系统获取多个不同视角的图像。
这些图像将被用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其次是图像处理。
通过对采集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出物体的边缘和特征点等信息。
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边缘检测、角点检测和特征匹配等。
这些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精度,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是三维重建。
通过采集到的图像和处理得到的特征信息,利用三角测量原理来计算物体的三维形状和尺寸。
三角测量原理是基于视差的测量方法,通过不同视角下的图像特征来计算物体的深度。
常用的三维重建算法包括立体匹配、视差图像重构和三维点云生成等。
二、三维视觉测量技术的应用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首先是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对产品进行三维测量,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车身焊接的检测和测量,确保焊接的精度和质量。
其次是机器人技术。
在机器人技术中,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机器人的感知和定位。
通过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三维测量,机器人可以获取物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从而实现自主定位和操作。
例如,在物流领域中,机器人可以利用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对货物进行测量和定位,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三维彩超操作方法
三维彩超是一种用于产前检查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胎儿的三维图像。
以下是一般的三维彩超操作方法的基本步骤:
1. 准备工作:孕妇需要仰卧在检查床上,暴露腹部。
医生会在孕妇的腹部涂抹一些凝胶,这有助于声波的传导。
2. 探头放置:医生会将探头放在孕妇的腹部上,通常在腹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扫描,以获取全方位的图像。
3. 扫描和采集图像:医生会移动探头,通过声波的反射来获取胎儿的图像。
系统会自动采集和记录一系列的二维图像。
4. 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软件,将采集到的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生成三维立体图像。
医生可以旋转、放大和缩小图像,以便更好地观察胎儿的结构和形态。
5. 观察和评估:医生会仔细观察三维图像,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结构是否正常、以及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异常或畸形。
6. 报告和解释:检查完成后,医生会向孕妇解释检查结果,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咨询。
需要注意的是,三维彩超检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因设备类型、医生的经验和医院的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三维彩超检查时,孕妇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检查效果。
如果你对具体的三维彩超操作方法有进一步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超声医生或医疗机构,他们将能够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位置度检测是机动车零部件检测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常规检验。
所谓“位置度”是指对被评价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进行限制。
在进行位置度检测时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图纸的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准。
位置度的检测就是相对于这些基准,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尺寸。
1.1 计算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①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功能要求,位置度公差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三种,可以根据基准体系及确定被测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个理论正确尺寸的方向选择适当的投影面,如XY平面、XZ平面、YZ平面。
②根据投影面和图纸要求正确计算被测要素在适当投影面的理论位置。
1.2 根据零部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在PC-DMIS软件中,可以把基准用于建立零件坐标系,也可以使用合适的测量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建立坐标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可以分开。
1.3 测量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
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取点拟合时,最好使用自动程序进行,以减少手动检测的误差。
1.4 位置度的评价。
①在PC-DMIS软件中,位置度的评价可以直接 ___位置度图标。
②在位置度评价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页面,特征控制框和高级,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设置相应的基准元素,在基准元素窗口中只会出现在当前光标位置以上的基准特征,如图1所示。
③基准元素设置完成,回到特征控制框选择被测元素,设置基准,输入位置度公差。
④在位置度评价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特征控制框尺寸的信息输出方式和分析选项。
如图2的对话框,在标称值一栏中手动键入被测要素的理论位置值, ___评价。
1.5 在报告文本中刷新就可以看到所评价的位置度结果。
2.1 评价位置度的基准元素选择和建立坐标系的元素选择有相似之处,都要用平面或轴线作为A基准,用投影于第一个坐标平面的线作为B基准,用坐标系原点作为C基准。
如果这些元素不存在,可以用构造功能套用、生成这些元素。
2.2 对位置度公差的理解。
三维检测的技术流程一、引言三维检测是一种通过使用三维传感器和相应的算法来获取并分析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的技术。
它在现代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维检测的技术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三个主要步骤。
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三维检测的第一步,通过使用三维传感器对目标物体进行扫描和测量,获取其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常用的三维传感器包括结构光扫描仪、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系统等。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采集参数,以确保所获取的数据准确、完整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
三、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三维检测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配准和数据滤波三个环节。
1. 数据预处理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滤波和重建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去噪是指去除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斯滤波和中值滤波等。
滤波是指平滑数据,常用的方法包括均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等。
重建是指将离散的数据点拟合成连续的曲面或曲线,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和Bezier曲线等。
2. 数据配准数据配准是将多个采集到的数据点云进行对齐和融合,以实现整体的三维表面重建。
在数据配准过程中,需要根据物体的几何特征和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配准算法,如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和特征匹配算法等。
通过配准,可以消除由于扫描时姿态不同和多次扫描引起的重叠和缺失等问题,得到更完整和准确的三维模型。
3. 数据滤波数据滤波是对配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一些无关的或异常的数据点,提取出目标物体的几何特征。
常用的数据滤波方法包括体素滤波、法线滤波和统计滤波等。
滤波后的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结果分析。
四、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三维检测的最后一步,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目标物体的几何参数和质量评估等结果。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曲率分析、尺寸测量和缺陷检测等。
如何测量三维
1将双脚靠拢,轻松挺直站着,脸要面向正前方,稍微抬高你的下颚;
2先量胸围,再量胸下围:将皮尺水平地圈在胸围并紧贴着,刚开始不要一下子就拉紧,慢慢收紧;量时应先用一手将乳房轻轻地托高一些,就好像穿着胸罩,这时便可以量自己实际的胸围与胸下围了,而所谓的胸线(乳房底部面积所呈现的线条)也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了;
3腰围是量自己腰部觉得最细的地方了,一般在骨盆侧边的锁骨上方约一寸左右;
4 臀围一般是量自己臀部最突出的地方。
女士尺码表(上)/ 文胸尺码对照表(下)
内衣尺码的概念与选择:
第一步:量下胸围,确定可用的标号:70、75、80、85、90、95、100、105,误差为正2.5cm。
如你的下胸围为77cm,那么理所当然你应戴75号的胸罩。
第二步:确定胸罩的罩杯。
罩杯尺寸A、B、C、D。
胸围差指的是用你量得的上胸围减去你的下胸围的得数,误差为正负1.25cm。
如胸围差为13cm,那就是B杯。
下胸围与胸围之差
AA:7.5cm,A:10cm,B:12.5cm,C:15cm,D:17.5cm,E:20cm,F:22.5cm。
例:你的下胸围量得为79,那就是80号,你的上胸围量得为92,两数相减得13cm,那就是B杯,把二者放在一起恭喜您,您应该戴的胸罩为80B。
三维检测的技术流程一、引言三维检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学影像、建筑设计等。
本文将介绍三维检测的技术流程,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二、数据采集三维检测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和结构光扫描等。
激光扫描通过激光束扫描物体表面,获取其三维坐标信息。
摄影测量则是利用相机拍摄多张照片,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物体的三维坐标。
结构光扫描则是利用投射特殊光源的光纹或光栅,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物体表面的三维信息。
三、数据处理在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对齐和配准等步骤。
清洗是指去除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噪声和异常点。
对齐是将采集到的多个数据集进行配准,使其在同一坐标系下。
配准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已知模型或标准进行对比,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四、特征提取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提取。
特征提取是指从三维数据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或特征曲面。
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SIFT、SURF和ORB等。
这些算法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物体的关键特征,以便后续的识别和分析。
五、形状重建特征提取完成后,需要对物体的形状进行重建。
形状重建是将离散的特征点或特征曲面连接起来,形成物体的完整三维模型。
常用的形状重建算法有点云重建和曲面重建等。
点云重建是将特征点连接起来,形成物体的点云模型。
曲面重建则是在点云的基础上生成物体的曲面模型,使其更加光滑和真实。
六、数据分析形状重建完成后,可以对三维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形状比较、尺寸测量、缺陷检测等。
形状比较是将重建得到的模型与标准模型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尺寸测量是通过测量模型的各个部分的尺寸来评估其质量。
缺陷检测则是检测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瑕疵,以便及时修复或更换。
七、应用领域三维检测的技术流程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制造中,可以用于产品的质量检测和零部件的精确测量。
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方法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设备,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三维尺寸和形状。
以下是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将待测工件放置在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或支撑物稳固工件,以确保测量的精确性。
2. 设置工作坐标系: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设置合适的工作坐标系。
工作坐标系随后将作为测量的参考基准。
3. 定义测量特征和测量路径:根据测量需求,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的操作软件定义需要测量的特征和测量路径。
特征可以包括直线、圆弧、平面等。
4. 进行测量:通过操作软件,启动三坐标测量机的自动测量程序。
机器会按照预定的测量路径进行探测,记录并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单点测量或者连续扫描测量。
5. 数据分析和处理:测量完成后,三坐标测量机会生成具体的测量数据。
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比较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判断工件是否符合要求。
6. 生成报告: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软件生成测量报告。
报告可以包括测量数据、图示、统计分析等内容,便于工程师进行评估和决策。
7. 调整和校准:根据需要,可以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调整和校
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坐标测量机之前,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另外,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三维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三维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三维扫描仪使用方法
三维扫描仪是一种以网状光线为基础的测量技术,它可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为产品设计和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
它可以准确测量任何形状的物体,包括复杂的孔洞、缺陷和细微的细节。
三维扫描仪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安装好软件,将三维扫描仪放在测量物体的前面,然后按下扫描按钮,就可以获取准确的三维信息。
另外,你也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扫描的参数,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比如扫描速度、分辨率等。
在使用三维扫描仪时,应注意物体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物体扫描时的环境照明。
平整度越高,扫描数据越准确,而环境照明可以帮助三维扫描仪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
三维扫描仪的使用非常方便,它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已经得到了证实,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它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它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三坐标测量步骤范文三坐标测量是一种精密测量方法,常用于工程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测量。
其测量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测量设备校准、工件装夹、设定坐标系、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一、准备工作:1.确定测量任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需测量的工件及具体要测量的特征。
2.准备所需工具和设备:包括三坐标测量仪、比较仪器、测量夹具、工作平台、测量夹具和量具等。
3.准备测量工具校准文件:确保测量仪器的校准文件是最新的,避免使用失效的校准文件进行测量。
二、测量设备校准:1.校准测量仪的机械误差:通过对测量仪的各个旋钮、移动杆等部分进行校准,使其达到准确的测量状态。
2.校准测量仪的几何误差:通过使用比较仪器,对测量仪进行全面的几何误差校准。
三、工件装夹:1.根据测量任务确定工件夹具的种类和形式。
2.将工件安装到测量台上,并使用夹具稳定固定工件,以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四、设定坐标系:1.确定测量的参考坐标系:包括基准面、基准轴线和基准平面等。
2.通过操作测量仪器,设定工件的坐标系:在测量仪器上设定坐标系的原点,然后测量其他点的坐标值。
五、测量与记录:1.进行测量:根据测量任务,使用测量仪器对工件进行测量。
根据具体测量需求,可以使用点测量、线测量或面测量等方法进行。
2.记录测量值: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包括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值和测量误差等信息。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检查数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检查,排除异常数据和系统误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数据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测量偏差等参数,评价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分析测量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际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异,评估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以上就是三坐标测量的基本步骤。
在进行实际测量时,还要结合具体工作要求和测量对象的特点,灵活应用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录
三维测量介绍及说明 0
测量的基本条件 (1)
测量的基本方法 (1)
匹配测算法 (2)
模拟测算法 (2)
比例测算法 (3)
软件测算法 (4)
浙江捷尚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三维测量介绍及说明
随着我国视频监控的迅速发展,案件侦查中捕获到有嫌疑人在场的监控画面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监控画面对嫌疑人身高进行准确测量判断,则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此,结合办案实际,即基于现场三维坐标重建测量嫌疑人身高的方法——软件测算法。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测量的几种方法及测量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注意事项。
本文通过结合本公司的产品来详细介绍软件测算法,即通过对IVOO7模糊图像处理系统中的三维测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测量的基本条件
1)被测视频中监控摄像头的俯(仰)视角不宜过大。
2)被测目标轮廓应清晰完整,测量目标人的尺寸应不小于画面短边的1/3。
3)被测视频画面比较模糊,且不利于选取测量点、线或面的应先做清晰化处理
被测视频画面存在畸变的应先校正畸变。
4)对参照物和标定装置的实际测量,误差应小于0.005m。
5)测量目标人时,应选择目标人接近自然直立姿态的画面。
所获得的是人的姿
态身高数据,操作中A/T 1024-2013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人的姿态身高“与“人的实际身高”之问的差值关系做相应的研判。
6)实施测量时,由于测量的随机误差不可避免,应该进行多点、多次测量,以
减小测量误差。
测量的基本方法
测量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方法,其分别为匹配测算法、模拟测算法、比例测算法、软件测算法。
此方法是在录制的有嫌疑人在内的视频监控画面中,找出能够基本满足测量条件的画面,确定为“目标画面”,然后,在监控现场,根据“目标画面”,重建一个实时动态的“测量画面”,并安放测量装置,录制后,将“目标画面”与“测量画面”进行配准匹配,从而完成画面中嫌疑人身高的测量方法。
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根据被测视频,在现场放置专用的测量标定装置,该种装置应当满足测量要
求的标定点、线或面的数量和位置。
该测量标定装置构成的空间应包围被测目标,其中心位置应靠近被测目标的中心位置。
2)应根据被测视频建立标定视频,并录制标定视频,采集视频标定画面。
3)应通过技术处理使被测视频画面与标定视频画面达到测量要求的配准精度。
4)对经配准的画面,可采用专门的测量软件或方法测算目标的尺寸数据。
模拟测算法
此方法是基于犯罪现场重建的测量方法,即在监控头基本没变的情况下,挑选不同高度的人员在现场相同位置做实验,模仿犯罪嫌疑人的动作,或制作一个2m长的刻度明显的标杆置于现场的相同位置读取高度数据,观察者通过监控室的监视屏幕判断嫌疑人身高的方法。
此方法应该注意的主要有几点:
1)应在视频监控室和现场实地实施并完成测量。
2)应回放被测视频,找出符合测量要求的被测视频画面,在屏幕上准确标出被
测目标的测量点位。
3)根据被测视频建立与之相配准的标定视频,并使之处于实时监控的状态。
4)在视频监控室的屏幕前,指挥人员进入现场,在屏幕标出的测量点位处,根
据被测视频,模拟目标状态,或直接放置测量标尺进行目标尺寸的测判。
此方法是基于透视学原理,通过绘图进行测量的方法。
根据“灭点”绘制竖立面透视图,从而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
如图所示,在△AEA1竖立面中,AA1//BB1//CC1//DD1,且为等高,AE为等高线。
根据透视学原理,以下测量
2)参照物与被测目标不宜相距太远,且参照物与被测目标上相关测量点位构成
的平面,应与监控镜头光轴与其重心线确定的平面垂直。
在分别测量出画面中被测目标和参照物的相关尺寸,以及实际现场中参照物的相关尺寸后,可通过比例汁算得出目标的尺寸测量数据。
3)如果参照物与被测目标上相关测量点位构成的平面,与监控镜头光轴与其重
心线确定的平面不垂直,测量误差较大,但被测目标附近有满足测量要求的透视面或线时,可采用消失(隐)点测量方法,测算目标的尺寸数据。
软件测算法
此方法是利用专门的测量软件对二维画面进行测算。
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案件现场被检画面中,嫌疑人周围仍然存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定已知点或已知线,通过现场实际测量获得其具体的测量值,并依此建立包含嫌疑人在内的三维坐标系统,经编程计算,求出画面中未知点的三维坐标,从而测算出嫌疑人身高。
本公司的软件不仅能够用于测量拍摄图片中的人体身高还能测量实物物件的长度。
该软件使用三维定标的方法可以精确的测量出所需的长度,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灵活性高,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刑侦,安防等多个领域。
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在被测视频画面中,目标周围应可以找到满足测量要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应当是在实施测量时,仍然存在于现场中,且其大小、位置等测量标定参数没有发生变化。
2)在被测视频画面中,应具有满足软件测量要求的测量点、线或面的位置和数
量。
构成的空间应包围被测目标,且分布均匀,并尽量在现场测量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有足够的延伸。
3)对目标周围参照物标定完成后,应对其标定参数进行校验,以获取标定精度,
评估误差。
4)在测量软件中输入测量相关数据,达到标定精度后,即可测算目标的尺寸数
据。
为了测算人体实际身高或实物体的长度,本文通过介绍本公司三维测量软件的实际应用功能来详细说明软件测算法的应用。
软件界面介绍
模糊图像软件界面中的菜单栏中包括文件、编辑、图像缩放、几何交换、图像增强、色彩交换、去噪、去模糊、图像处理、视频相关、测量、人脸清晰化、多帧功能、向导。
软件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操作步骤
导入图片
对目标对象进行三维测量时,首先应该要导入目标图片,通过菜单栏中的【文件】的【打开】导入所需的目标图片,目标图片显示在图片标定区内,标定图片要求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即将要标定的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导入该目标图片后,要测量目标对象的高度时,需要点击菜单栏中的【测量】
中的三维测量,或者是直接点击,即可弹出三维测量界面,该界面中包含三维坐标体系及空间模型(含标明的8点空间位置的长方体)。
如图3所示。
图3
标定空间坐标
根据实际情况,事先预设导入目标图片8个坐标点所在的空间所位置,然后移动长方体上的坐标点到预设位置。
目标图片完成点标定以后,需要在三维坐标界面输入相对应的三维坐标,且三维坐标界面输入的点坐标需要一一对应预设位置坐标点的坐标。
图中红线点的顺序为坐标点顺序,和三维坐标中的顺序一一对应。
对应标点三维坐标输入完成以后,如图4所示。
图4
所有坐标输入完成以后,点击【计算】即可得到计算精度值,即输入完成。
精度值越高,测量误差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8个点的坐标越接近实际值,精度越高。
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当三维坐标界面中点的坐标输入不准确时,会有提示点坐标(1,2,3,4,5,6,7 or 8)不能全为0;当要改变预设点的位置时,可以移动相应点的位置;当输入的坐标都有误时,可以点击【重置】进行重新输入。
上图5中精度达到99.09%,说明测量误差很小,此数据时衡量最后测量目标对象长度是否准确的一个标准。
测量目标对象长度
空间模型不变时,求平均值
建立空间模型后,将存在测量目标的图片载入,点击【三维测量界面】->【载入】,再通过点击【三维测量界面】->【测量】,通过一条拉直一条垂线来测量目标物体的长度,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的位置是目标对象的低端到顶部,且垂线应是垂直于地面的。
此外当目标对象不在空间模型内时,可以通过拉伸长方体轴,对目标对象标点,并且重新测量,目标对象的长度几乎没什么变化。
目标图片中人物高度测量结果如图6、7所示。
图6
图7
=170.44(1)目标人物的身高=图6中目标对象测量数据+图 7中目标对象测量数据
2
变化空间模型
在标定目标对象的长度时,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对象长度的测量是根据所建空间模型的正方向来进行标定的;参照物的标点选择不一致时,测量相同目标对象时,测量的长度也会不一样,这种情况要求我们从多角度来测量目标对象,通过
求平均值来得到接近真实数据的值。
重新预设点3和点5坐标位置,如图8所示。
图8
重新输入坐标时,如图9所示。
图9
输入坐标完成以后,空间模型如下图10所示。
图10
通过比较图5和10可知,空间模型不一样时,精度也不一样;图5中的空间模型精度为99.0905%,而图10中的空间模型计算精度为98.9643%。
输入坐标完成以后,测量目标图片中人物的高度,测量结果如图11、12所示。
图11
图12
=168.41 cm (2)目标人物的身高=图11中目标对象测量数据+图 12中目标对象测量数据
2
综合可得:目标人物的身高=(1)+(2)
2
进一步可知:比较公式(1)所得的数据与公式(2)中所得的数据,并与与实际人物身高(170cm)对比知,空间模型计算精度越高,利用该模型测量的目
标对象长度越接近真实值,误差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