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业产业园
- 格式:pdf
- 大小:11.27 MB
- 文档页数:92
浙江大学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机制金蓉;黄冲平【摘要】根据正在建设的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园区的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特别是在农业生物技术科学教育实践方面的作用,探讨了该园区不同功能区的主要建设内容,提出了实现园区建设目标的主要运行机制.【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0(027)001【总页数】4页(P148-150,160)【关键词】农业;高科技园区;实践教育基地【作者】金蓉;黄冲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821世纪农业生物技术孕育着重大的突破,也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对于大学涉农学科如何发挥高校在农业高科技产业中的动力源、生力军和助推器的作用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推进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008年初,浙江大学与长兴县人民政府合作,在长兴县泗安镇启动了浙江大学(长兴)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本文拟对园区的建设目标、内容和机制作一探讨。
1.1 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与浙江省内其他农业高科技园区相比,浙江大学农业高科技园区将紧紧依靠学校涉农学科强大的科研优势,以占领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生物技术产品的高端市场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以植物生物技术为主线的高水平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牵引和促进涉农相关学科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并以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完善的设施、设备为支撑,不断提升以植物生物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技术成果示范和产业化水平,增强集聚成果展示,辐射社会服务,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开放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农业科学试验站。
1.2 园区建设的功能定位1.2.1 科学研究功能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任务。
虽然浙江大学本部许多教师从事农业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但浙江大学追求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考核机制,大部分教师的研究还是侧重于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使得既能居于世界前沿领域的研究水平,又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项目相对偏少。
浙江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考评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考评的通知各有关市、县(市、区)农业局: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实施强龙兴农示范工程的意见》(浙农计发[2007]22号)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决定对2005-2006年实施的29个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开展考核评价。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有关县(市、区)农业局对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考核评价标准(试行)》,组织做好本县(市、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自评工作,将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见附件2)装订成册后,务必于12月5日前报厅产业信息处。
二、省厅将于12月10日起对自评基本分达85分及以上或总分95分及以上的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复评。
对省级考核评价达到标准的,将授予“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称号;对未能达到标准的,所在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向省厅作出书面情况说明。
联系人:袁益钧;联系电话:*************。
附件:1.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考核评价标准(试行)2.自评报告的相关附件目录3.2007年度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考核名单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附件1: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考核评价标准(试行)单位名称(盖章)自评得分:项目指标及赋分序数标准满分自评分得分备注一、园区规划(15分)1选址合理。
园区交通方便,土地平整,连片集中无纠纷。
选址科学,生态环境好。
32总体规划。
有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准确,区块布局科学,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
新农村2024.4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注重发挥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的职能,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中探索出资源环境和农业发展互促共进,农业农村农民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绿色融合发展。
1.发展现状吴兴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58.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包括粮油产业示范区2.1万亩、水产示范区1万亩。
规划区域产业面积5.6万亩,其中粮油播种面积3.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
目前,园区内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
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以粮油、水产为主导产业2022年粮油作物播种3.78万亩、产量1.96万吨,其中水稻2.1万亩、小麦1.3万亩、油菜0.38万亩,水产养殖1.8万亩。
(2)打造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96家、农创客50余人,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及其农产品全部实现可追溯管理。
(3)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行动,初步形成“主体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生态农业体系建立了由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地方农技专家团队、N 个服务对象组成的“1+1+N ”农技推广联盟。
依托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4)围绕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和便捷化服务,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土地入股、劳力入社、资本入企的“三个合作社”模式,建立“土地流转保底收益+盈利分红+劳务收入”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村民增收就业“双促进”。
2.存在问题(1)主导产业链条不全园区内现有龙头企业基本以粮油初加工、水产苗种供应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较短,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品附加值不高。
载体名称地址所属市所属县湖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含浙江南太湖农业科技园、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和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业科技园等3个核心园)湖州市吴兴区环渚街道、长兴县泗安镇、德清县武康镇、莫干山镇湖州市吴兴区浙江萧山农业高科技园区(省级) 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科技城杭州市萧山区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320国道七星收费站南侧嘉兴市南湖区浙江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湖州市安吉县浙江金华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金华市石门农垦场内,办公地址位于金华市双龙南街828号9楼金华市NULL国家级浙江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浙江温州海洋农业高科技园区、浙南特色种子种苗科技园区)温州市龙湾区,地处东海之滨、瓯江口南岸,核心区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南片温州市龙湾区南太湖农业高科技园区湖州中横港路158号湖州市NULL 衢州市衢江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衢州市NULL 浙江大学农业高科技园区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湖州市长兴县浙江丽水农业高科技园区丽水市莲都区白口村丽水市莲都区浙江绍兴农业高科技园区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越城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海宁市许村镇杨渡村嘉兴市海宁市浙江仙居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田市、白塔区块台州市NULL浙江秀洲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秀洲区中南部嘉兴市秀洲区浙江舟山普陀海洋农业高科NULL舟山市普陀区技园区简介成立时间:2013年9月 园区范围面积:湖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空间布局“一区三园八基地”,其中核心区面积26150亩,含浙江南太湖农业科技园、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和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业科技园等3个核心园;示范区面积186000亩,含八大产业基地;辐射区面积50万亩以上。
?? 管理机构:湖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 建设主体:湖州南太湖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兴浙大农业科学试验发展有限公、浙江康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吴兴南太湖农业科技园、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业科技园三个“核心园”和淡水水产产业示范基地(包括吴兴湖蟹、龟鳖,南浔淡水水产和德清乌鳖)、瓜果蔬菜产业示范基地、设施葡萄产业示范基地、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湖羊繁育示范基地、竹产业示范基地、白茶产业示范基地、生态休闲示范基地(包括安吉美丽乡村和德清生态养成立时间 浙江萧山农业高科技园区(省级)(以下简称“园区”)于2000年3月成立,是浙江省唯一经省政府发文批准设立的农业高科技园区。
乡村振兴产业园观摩点简介一、产业园概述乡村振兴产业园是我国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产业园以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整合农业、农村、农民资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是新型农业经济的载体和支撑。
乡村振兴产业园坐落于美丽的乡村风光中,依托丰富的乡村资源,建设了一批以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产业园,使其成为吸引游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观光点。
本文将以春风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例,详细介绍其规划布局、核心产业、特色项目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希望能够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地理环境春风乡村振兴产业园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个适合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的理想之地。
产业园占地面积广阔,河流蜿蜒,山川起伏,水源充足,是一个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三、规划布局春风乡村振兴产业园的规划布局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传统优势,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休闲观光农业、农庄民宿等产业有机融合,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支撑、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产业园。
1. 农业生产基地:产业园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科学种植各种农作物,推动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2. 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园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出系列特色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3.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建设了一些开放式的休闲观光园区,为游客提供了农事体验、采摘体验、美食品鉴等一系列的农乡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4. 农庄民宿:产业园内还建设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农庄民宿,为游客提供优美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让游客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乡村的美好和慢生活的情调。
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合理,各项业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园。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农业厅
•【公布日期】2011.08.31
•【字号】浙农产发[2011]12号
•【施行日期】2011.08.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名单的通知
(浙农产发〔2011〕12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园区办、农业局: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6号)和省农业园区办公室《关于组织做好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工作的通知》(浙农园办〔2010〕1号)精神,在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申报、设区市农业园区办和人民政府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议,确定了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10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351个。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各地要根据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示范效应明显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建设方案、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创建工作,为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贡献。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件1:
附件2:
第二批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名单。
1、慈溪模式——⼯⼚化种养
慈溪坚持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把产业园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抓⼿、主平台,并引进国际⼀流企
江苏⽆锡锡⼭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引领风骚
规划总⽤地⾯积约92.427平⽅公⾥,其中核⼼区台创园占地8平⽅公⾥。
2016年,核⼼区模产值达5亿元,单位⾯积产值0.625亿元/平⽅公⾥。
1、园区化发展,组团式格局
产业园内农业园区空间覆盖、总体发展、运作管理和组织推进⽔平明显提升,农业园区化⾯积⽐重已达到46.9%,基本形成了以台创园为核⼼、重点园区为⾻⼲、村级园区为节点的组团式发展新格局。
1、利⽤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
先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域价值;后期植⼊特⾊民宿、⽂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以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竞争⼒。
相继建⽴⼤量特⾊民宿和其他复合业态,逐渐成为知名的度假
本⽂节选⾃匠⼯团队的《江苏淮安(席桥)现代农业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节选)》项⽬。
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7〕17号)》和《浙江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浙政办发〔2017〕83号)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简称“园区”)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主体运作、地方为主、省级扶持”的建设思路,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省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农业科技资源集聚的重要平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集成转化的重要载体,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支撑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示范区,为逐步培育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奠定基础。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评审、建设和管理等。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申报、评审、建设和管理参照国家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章创建要求第四条突出地域特色。
“十三五”期间,面向全省市、县(市、区)基层,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显著、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使园区成为区域特色农业的聚集区。
第五条推进产业集聚。
以“大农业”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引导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布局。
引导主导产业按照产品(或服务)供给链、产业链和需求链集中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园区“整链条延伸、配套式发展”,使园区成为一二三产衔接联动、多种功能有机融合的农业产业链联动区。
第六条强化创新引领。
充分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园区创新引领发展。
园区要具备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载体、农业科技企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和农业信息服务站点,有明确的技术来源和人才团队支撑,有相应的科技金融渠道和平台,使园区成为辐射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要素集聚区。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农业科技园)体制机制调研报告作者:毛学斌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0期摘要阐述国内外农业试验站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试验站;农业科技园;浙江大学;管理;体制;机制中图分类号 F3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79-03浙江大学在“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与“顶天立地”的理念和“聚焦湖州、立足浙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指引下,推动了涉农学科的又好又快发展,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领域日趋拓展,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专项逐年增多,对涉农学科和单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涉农学科发展历程,必有服务和支撑涉农学科发展的高水平实验试验基地。
为更好地服务涉农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和推广的中心,我校于2010年年初成立了农业试验站。
完善学校农业试验站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各涉农学科的整体优势,创建国内外一流的试验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涉农学科筑大平台、建大团队、出大成果、作大贡献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提高各学科的学术水平以及为争取国家级农业科技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为定位农业试验站的功能,明确职责,理清体制,完善机制,以便更好地加快农业试验站的建设与发展,农业试验站根据学校和学部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了解国内外高水平农业试验站的建设实践,研究分析农业试验站建设管理中涉及的目标任务、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若干重要问题,结合学校农业试验站的实际,提出了初步设想,也为学校、学部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1 国外农业试验站管理体制机制管窥1.1 日本的试验农场日本的试验农场主要是依托于各个高校的涉农学科,以东京大学的试验农场为例:其农学部设有8个系,分别为水产学、农业生物学、农业化学、农业经济学、林业学、兽医学、农业工程、林产学等,根据各个学科和门类的特点,附设有试验农场、试验林场和试验牧场,以及兽医院、水产实验场、绿地植物实验场等实习实验设施,为教学科研服务。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缙云浙大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树木种植经营;花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安吉浙江大学美波登生态农业园一号地块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本项目地处浙江省安吉县浙大美波登生态农业园区内。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水陆交通便利,距湖州68公里,上海220公里,杭州市中心65公里。
2.项目简介浙大美波登生态农业园项目地块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城区余墩社区和南北庄村龙山以南地块,园区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宽约1.1公里,北靠龙山、东临建设中的杭长高速公路,西、南两侧均与安吉县城相连,城市综合管线配套也由用地西侧及南侧接入。
园区内有两条泄洪河流(鲁家溪及梅园溪)由东至西穿过,并在园区西侧合为一体,整个地形呈东高西低(高差约6米左右)、南高北低(高差约4米左右)走势。
场地上现有上梅村、下梅村、桃园、百亩洋等村庄及农田,其中南面的梅园溪将整个地块分为南北二个主要区块,整个园区划分为高效生态农业核心区及自然生态生活区两大区块。
一号地块位于园区内梅园溪以北至鲁家溪、鲁家溪分洪道以西至城东路范围,东西长约930米、南北宽约250米,规划区用地面积约200亩。
3.优越的周边环境一号地块北临龙山,四周溪水围绕、竹林遍布、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宜人;地块南面与梅园溪隔河相望有约700亩的生态农业园区,其中208亩以玫瑰种植为主并紧临梅园溪南侧,内有国内食用玫瑰种植区及国外观赏精油玫瑰种植区,共有55个玫瑰品种,色彩缤纷、芳香扑鼻;东面紧临五星级酒店区及大型商业、娱乐区,西面为二号住宅用地,周边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及高品位的商住因素为小区日后聚集居住人气打下良好的基础。
4.便利的交通条件规划用地机动车道路西端可连接安吉城东路,东端穿过酒店区北侧可与杭长高速公路引线接驳;梅园溪上可设景观栈道与其他区域步行相连,小区居民出行极为方便。
二、设计依据1.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对浙江大学美波登生态农业园项目立项及总体规划批文。
2.国家及地方政府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及技术标准。
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工作简报2011年第06期(总第10期)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2011年08月01日目录浙江大学湖州市粮油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第一次首席专家工作座谈会在湖州召开 (1)浙江大学湖州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2)浙江大学湖州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湖州召开 (3)台湾大学和亚蔬-世界蔬菜中心专家考察湖州 (5)浙江大学湖州市粮油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第一次首席专家工作座谈会在湖州召开2011年6月29日上午,湖州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业联盟粮油分联盟专家团队第一次首席专家工作座谈会在湖州市农业局会议室召开,大学科研单位专家组和本地专家组共11名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湖州市产业联盟粮油分联盟专家组组长湖州市农业局农作站王仪春站长和浙江大学胡伟民副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传达了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联盟会议精神和6月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的“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推联盟工作汇报会”会议精神。
之后,各位专家在总结和交流了2011年上半年的工作经验及探讨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着“粮食功能区”建设的运行和管理方法以及长效性机制、产业专题调研报告和年度产业发展规划需要开展的工作、产业培训内容和时间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湖州市及有关县、区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业发展设想,如何开展湖州市粮油产业工作发表了各自的想法。
会议根据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联盟的组织框架,在目前吴兴区、德清县和长兴县粮油产业分联盟的基础上,并对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粮油产业联盟专家团队进行了初步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针对当前“粮食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向“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提议能否在南浔区和安吉县建立粮油产业分联盟。
会议讨论了粮油产业分联盟的工作制度,包括实行工作例会和工作交流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制度、大型活动事先通知和事后通报制度、年度工作总结和年终考核制度、工作日志制度等。
浙江大学(长兴)农业高科技园区:发挥大学创新资源优势引领
农业现代化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技》
【年(卷),期】2014(0)9
【摘要】浙江大学(长兴)农业高科技园区2009年批准成为省级农业高科技园
区,2013年9月与湖州南太湖园区联合获批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构建四大创新
载体、研发系列重点项目、合作引进创新创业、产业辐射重在带动、政府重视政策扶持的建设思路,促进园区通过持续提高软硬件支撑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发挥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引领作用。
【总页数】4页(P14-1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广东发挥农业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研究 [J], 万忠;康艺之;林伟君;方伟;
梁俊芬;罗军
2.综合性大学建设农业科技园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为例[J], 毛学斌;金蓉;陈谦
3.浙江大学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机制 [J], 金蓉;黄冲平
4.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 [J], 刘宣东
5.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各市、县(市、区)科委(科技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农社[2001]229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若干意见》(浙委[2001]21号)精神。
我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办法的具体要求,做好农业高科技园区的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
附件: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二○○一年八月十七日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农社字〔2001〕229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浙委[2001]21号)精神,特制定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数量型农业向科技效益型农业转变。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第二条园区范围。
园区要有明确的地域边界与规模。
以三个范围界定,核心区5000亩,不同类型地区可作适当调整;示范区不少于2万亩,辐射区不少于8万亩。
第三条园区的基本功能:(一)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配备必要的共享设施,创造一个局部优化、适合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孵化服务,成为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开发基地。
(二)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示范;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