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期末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ENIAC3.Bit的意思是二进制位4.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是属于计算机应用的数据处理5.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机器语言6.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7.用户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源程序8.一条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操作码9.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代,其划分依据是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10.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11.在计算机内一切信息存取,传输都是以二进制码的形式进行的12.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最主要理由是易于用电子元件表示13.在计算机领域通常用MIPS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14.任何进位计数制都有的两要素是数码的个数和进位基数15.在各类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分时系统是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16.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字节包含的二进制位是8位17.二进制数11100011转换为十进制数为22718.十六进制数58.C的二进制数表示1011000.1119.计算机内存为128MB是指RAM的容量20.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英文缩写为CAE21.主频是计算机的重要指标之一,他的单位是MHz22.存储器中读取速度最快的是缓存23.WPS,Word等字处理软件属于应用软件24.操作系统有:Unix,DOS,Windows,Linux25.WindowsXP的版本有家庭版(Home),专业版(Profession),媒体中心版(Media CenterEdition)26.目前最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XP27.WindowsXP不可以从软盘安装28.如果不做任何设置,WindowsXP启动时,需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29.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密码不能超过127个字符30.WindowsXP是个单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所谓单用户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31.WindowsXP的桌面是指显示器上显示的整个屏幕区域32.通常,WindowsXP刚刚安装完毕后,桌面上没有资源管理器项33.快捷方式是一个文件34.鼠标指针是指随鼠标移动的一个小图形35.鼠标左右键的功能可以由应用程序加以定义36.当某个应用程序不能正常关闭时,可以按Alt+Ctrl+del,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任务管理器”,以结束不响应的应用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陆瑶编著)第一章计算机的系统概述(P1-8)1.1计算机的组成任务(P1)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子系统组成;2.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有a、研究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b、确定硬件和软件的界面;c、完成提高计算系系统性能的方法;3.计算机的组成是按照计算机系统结构分配给硬件子系统的功能以与确定的概念结构,研究硬件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集的各种功能和特性。
4.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即按计算机组成制定的方案,制作出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处理器、主存、总线、接口等各部件的物理结构的实现,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的选择和确定,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和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配置、冷却、装配等各类技术和工艺问题的解决等。
1.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P2(1.2.1)5.电子数字计算机普遍采用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
6. 主机:由、存储器与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
7.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8.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相互间以总线连接。
9.运算器的作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运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与移位、比较和传送等操作,亦称算术逻辑部件()。
(算数逻辑部件():用于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主要用于条件判断、设备控制等)。
)10.控制器的作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11储存器的作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1.在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如何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几种方案答: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两种方案。
(1)参加运算的两个操作数(减法时减数需连同符号位在内每位取反,末位加1)符号相同,结果的符号又与操作数的符号不同,则为溢出。
(2)求和时最高位进位与次高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时,则为溢出。
2. 试比较RAM和ROM答: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ROM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人信息。
3.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答:静态RAM和动态RAM都属随机存储器,即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信息。
但静态RAM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电源不掉电,信息就不丢失;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也会丢失,故需再生。
4.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存储器的性能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答: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
通常用存储容量、存取周期以及存储器的带宽(每秒从存储器读出或写入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三项指标来反映存储器的性能。
为了扩大存储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将存储系统分成若于不同层次,有Cache-主存层次和主存-辅存层次。
前者为使存储器与CPU速度匹配,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容量比主存小,速度比主存快,用来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CPU可直接从Cache中取到信息,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
后者为扩大存储器容量,把主存和辅存统一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速度取决于主存,容量取决于辅存,称为虚存。
CPU只与主存交换信息,但程序员可用指令地址码进行编程,其位数与虚存的地址空间对应。
5.什么是刷新刷新有几种方式简要说明之答: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电容上的电荷要放电,信息即丢失。
为了维持所存信息,需在一定时间( 2 ms)内,将所存信息读出再重新写人(恢复),这一过程称为刷新,刷新是一行一行进行的,由UPU自动完成。
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知识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一计算机专业学生,期末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总结和检验,因此了解并掌握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综合整理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输出设备2.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存储程序控制- 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结构和功能-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3. 指令的执行过程- 取指- 译码- 执行- 访存二、数据结构与算法1. 线性表- 数组- 链表- 栈和队列2. 树和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建立与查找3. 图- 图的遍历和搜索- 最短路径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4. 排序与查找算法-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二分查找三、操作系统1. 进程与线程- 进程的概念与调度- 线程与多线程并发2. 内存管理- 内存地址空间与地址映射 - 虚拟内存与页面置换算法3. 文件系统- 文件的组织与访问- 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四、数据库系统1.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 数据模型与关系模型2. SQL语言- SQL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操作 - SQL的连接查询和排序操作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与规则 - 数据库的关系模式设计五、网络与通信1. 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族2.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 网络通信的协议与传输方式 - 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六、编程语言1. C语言- 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流程控制和函数- 指针与数组2. Java语言- 类和对象- 继承与接口- 异常处理和多线程编程七、软件工程1. 软件生命周期与模型- 瀑布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2. 需求分析与设计- 需求获取和分析- UML图的绘制3. 软件测试与维护-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策略- 软件维护的类型和过程以上就是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重要的内容。
简答题复习1、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些部分?答: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是由电子的、磁性的、机械的器件组成的物理实体,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个基本组成部分;软件则是程序和有关文档的总称,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2、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小数点?什么是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在计算机中一般可以采用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来表示小数点。
定点表示法:计算机中所有数的小数点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小数点无需使用专门的记号表示出来。
浮点表示法:一个浮点数分为阶码和尾数两部分,阶码用于表示小数点在该数中的位置,尾数用于表示数的有效数值。
3、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运算器:对二进制数进行运算的部件。
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控制器:指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协调工作的部件。
输入输出设备:是外部与计算机交互信息的渠道。
4、微机内部的连接方式都是采用总线结构。
根据传送的信息类型,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1)数据总线:传送数据和指令代码的信号线。
(2)地址总线:传送CPU所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地址的信号线。
(3)控制总线:管理总线上活动的信号线。
5、描述CPU的两个基本部件。
微处理器具有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两个基本部件。
(1)控制单元是计算机的“交通警”,它协调和控制出现在中央处理器单元中的所有操作。
(2)算术逻辑单元是计算机的“计算器”,它完成算术和逻辑两种类型的操作。
6、提高硬盘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哪3种?(1)磁盘缓冲:通过估计数据的需求改进硬盘的性能,在空闲处理时间,将频繁使用的数据从硬盘读到内存,当需要时能直接从内存读取该数据。
(2)磁盘阵列:一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另一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做单一磁盘使用。
(3)文件压缩和解压缩:通过减少存储数据和程序需要的空间来增加存储容量。
一、选择题1. _____________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A.宾州大学于1946年2月研制成功的ENIACB.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 年设计的剖析机C.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DVACD.艾伦·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2.计算机科学的确立人是____________。
A.查尔斯·巴贝奇B.图灵 C .阿塔诺索夫D .冯,诺依曼3.物理器件采纳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_____________ 。
A.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D.第四代计算机4.目前,被人们称为3C 的技术是指 _____________ 。
A.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B.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D.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5 .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A.现代信息储蓄技术B C.信息获得技术_____________。
.信息传输技术D.微电子技术6.在以下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
A.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B.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心C.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今后近30 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D.信息传输技术主若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开销者之间的交易称为_____________ 。
A. B2B B. B2C C. C2C D .C2B8 .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_______ 。
A.科学计算 B .数据办理 C .过程控制 D . CAD/ CAM/ CIMS9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 。
A. CAD B .CAM C. CAE D .CBE10 . CBE是目前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教育C.计算机辅助工程D.计算机辅助制造11 .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______计算机。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将计算机领域知识分成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C 大类。
A.4B.5C.7D.104.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属于 D 领域范畴。
A.计算机科学理论B.计算机软件C.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D.计算机应用技术5.能够准确反映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 B 。
A.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运算B.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C.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D.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7.深圳大学超级计算机系统“深超-21C”的峰值速度是 C 。
A.100亿次/秒B.10000亿次/秒C.15000亿次/秒D.30000亿次/秒8.按照计算机的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C.巨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9.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PC的分类方法是 D 。
A.按处理对象分类B.按用途分类C.按处理能力分类D.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10.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及发展趋势,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曾将计算机分成ABCDEF 。
A.巨型计算机B.大型计算机C.工作站D.个人计算机E.小巨型计算机F.小型计算机11.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ADEF 。
A.智能化B.自动化C.标准化D.网络化E.巨型化F.微型化12.飞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B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13.与其它计算工具相比,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 ACDEF 。
A.运算速度快B.创新能力强C.存储能力强D.具有逻辑判断能力E.计算精度高F.具有自动执行能力14.工业上的自动机床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15.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或整个装配流水线以便实现工厂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属于C 。
计算机系统原理期末复习1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系统的属性,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2计算机组成: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3总线: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4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I/O设备和主存交换信息时仍要占用CPU。
5单总线结构图:必须设置总线判优秀逻辑,影响工作速度。
6以存储器为中心:提高了传输效率,减轻了系统总线的负担,且保留了i/o 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不经过CPU的特点。
7总线的分类: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系统总线(各部件之间)-数据总线(双向),地址总线(单向),控制总线。
;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8总线特性: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9总线的性能指标: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时钟同步/异步,总线复用,信号线数,总线控制方式,其他指标。
10总线控制:集中式:链式查询:设备的优先权与总线控制器的距离有关。
计数器定时查询:优先权由计数值决定,计数值为0时同链式查询方式。
独立请求方式:中央仲裁器的内部排队逻辑决定;分布式。
11总线通信控制:目的: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协调和配合问题。
12总线传输周期:申请分配,寻址,传数,结束。
13总线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分离式通信。
141个时钟周期为1/100MHz=0.01us,总线宽度为32位=4B,数据传输率为4B/0.04us=100MBps.15奇偶检验码:信息为+1位奇偶检验位。
奇检验:使信息位和检验位中“1”的个数共计为奇数;偶检验:~1的个数为偶数。
16异步串行通信单位: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bps(位/秒),记为波特。
17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位的位数。
18总线按其所在的位置,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一、名词解释微程序:是指能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微指令序列。
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
微操作:执行部件在微命令的控制下所进展的操作。
加减交替法:除法运算处理中对恢复余数法来说,当余数为正时,商“1〞,余数左移一位,减除数;当余数为负时,商“0〞,余数左移一位,加除数。
有效地址:EA是一16位无符号数,表示操作数所在单元到段首的距离即逻辑地址的偏移地址.形式地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对形式地址的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
相容性微操作:在同一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
相斥性微操作:在同一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
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s,可编程逻辑阵列。
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可编程阵列逻辑。
GAL:Generic Array Logic,通用阵列逻辑。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puter,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CISC:ple* Instruction Set puter,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
CPU执行单元,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二、选择题1.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存放在(B)。
A.RAM B.ROM C.RAM和ROMD.CPU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使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3.在机器数〔BC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B.补码C.移码D.反码4.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D 〕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5.*存放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因此只有计算机的〔C〕才能识别它。
计算机基础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期末考试复习以下是咱们期末考试的复习题,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一、选择题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3、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
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数字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
常用的换算单位有:1B ===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1个汉字===2B;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三位的权重等于八进进中的一位权重,二进制转化为十六进制时以四位为一组; 5、对于字符的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中文含义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用通用信息交换标准。
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7、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GB),软盘(3。
5寸,1。
44MB),光盘(650MB左右),移动存储器优盘(MB),MP3(MB)等;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
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
9、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指标有: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
⼤学计算机基础理论_期末考试复习题汇总(含答案)⼤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题型与题量第⼀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基础知识⼀、选择题1._____B________是现代通⽤计算机的雏形。
A. 宾州⼤学于1946年2⽉研制成功的ENIACB.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的分析机C.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DVACD.艾伦·图灵建⽴的图灵机模型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是________B_____。
A.查尔斯·巴贝奇 B.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 3.物理器件采⽤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_______B______。
A.第⼀代计算机 B.第⼆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4.⽬前,被⼈们称为3C的技术是指________A_____。
A.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B.微电⼦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C.微电⼦技术、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D.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技术5.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_________D____。
A.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B.信息传输技术C.信息获取技术 D.微电⼦技术6.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D________ 。
A.微电⼦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B.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C.光电⼦技术是继微电⼦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新技术D.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络技术7.在电⼦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_____B________。
A.B2B B.B2C C.C2C D.C2B8.计算机最早的应⽤领域是________A_____。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9.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________B_____。
A.CAD B.CAM C.CAE D.CBE10.CBE是⽬前发展迅速的应⽤领域之⼀,其含义是_____B________。
计算机导论内部特供整理人:1210061班班委会第一章一、选择题1.冯·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贡献是(B)。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C. 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 计算机硬件由5个组成部分,下面(C)不属于这5部分。
A. 运算器与控制器B. 存储器C. 总线D.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B)A.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 硬件和软件C. 键盘和打印机D. 以上都不是4.下列四个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中,( C )占据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 D )是全球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主要供应商。
A.Intel公司 B. IBM公司 C. 微软公司 D. 联想集团5. 我国在汉字激光照排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D )。
A. 金怡濂B. 吴文俊C. 华罗庚D. 王选二,简答题1. 简述ENIAC之前计算机工具的发展历程。
2. 对比说明四代计算机各自的特点。
3.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分类。
4. 简述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领域。
5. 对比说明图灵和冯·诺依曼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
三、思考题1. 查阅有关文献或互联网,了解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的基本含义。
2. Intel 、IBM、微软公司和联想集团各自的业务领域及其成功之道。
3. 查阅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王选、吴文俊、金怡濂的介绍,他们的事迹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二章一、简答题1. 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2. 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哪些环节,有哪些重要作用?二、思考题1. 如何理解公共基础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2.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什么重要区别?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自主学习,处理好专业学习、课外活动、休息娱乐等环节的时间安排?第三章一、选择题1. ALU完成算术操作和(C)。
A. 存储数据B. 奇偶校验C. 逻辑操作D. 二进制运算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是正确的。
1.Word具有的功能是表格处理、绘制图形、自动更正。
2.在Word编辑状态,能设定文档行间距命令的菜单是"格式"菜单。
3.在Word中,用快捷键退出Word的最快方法是Alt+F4。
4.Word的替换功能所在的菜单是编辑5.在word中,要想文件可以让他人浏览但不能修改,可以在"工具"菜单下的"选项"中设置修改权限口令。
6.在Word中,可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的列宽,应该利用标尺。
7.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滑块,则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8.Word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段落的结尾处。
9.在Word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页面视图方式。
10.在Word中,各级标题层次分明的是大纲视图。
11.在Word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12.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W1.doc文档,若要将经过编辑后的文档以"W2.doc"为名存盘,应当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命令是另存为。
13.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则可单击的菜单项依次是格式→段落。
14.在Word中,不缩进段落的第一行,而缩进其余的行,是指悬挂缩进。
15.在Word软件中,实现首字下沉的操作,应依次通过的菜单为格式→首字下沉。
16.在Word中,选择某段文本,双击格式刷进行格式应用时,格式刷可以使用的次数是无限次。
17.在Word中,设定纸张打印大小时,应当使用的命令是"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
18.在Word编辑状态下,进行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等操作,最直观、快速的方法是利用标尺。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图1、硬件系统2、软件系统二、数制1、基数:R进制有R个数,基数就是R2、数制的表示方法:11173、十进制整数转化为R进制整数方法:除R取余4、十进制小数转化为R进制小数方法:乘R取整5、R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方法:加权求和6、位权三、编码:广义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的任何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形式进行的。
排列顺序:控制符(除DEL)——标点——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空格 B g 92、汉字编码区位码:“中”5448国标码:机内码:3、点阵码:24×24×3(字节)四、剪贴板: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空间)CTRL+CCTRL+XCTRL+VPRINTSCREENALT+ PRINTSCREEN五、网络(一)网络分类1、地域分类:LAN MAN W AN2、拓扑分类:星型环型总线型3、介质分类: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网4、功能分类:资源子网通信子网通信子网处于网络的内层,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当前通信子网一般由路由器,交换机和通信线路组成.资源子网处于网络的外围,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5、上网分类:专线局域网拨号(二)几个重要协议1、HTTP2、FTP3、TCP/P(三)网络地址1、IP地址:直观形式:192.168.163.5 一个网络主机只有一个IP地址实际形式:11000000.10101000.10100011.00000101 IPV4 32位实际形式最大值: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直观形式最大值:255. 255. 255. 255 判断合法性A类:0——127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B类:128——191C类:192——2232、域名地址: 一个网络主机可有多个域名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第一级域名:国家和地区cn jp hk第二级域名:组织好机构com edu gov org net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http:// E-mail地址:jjjkkk@ (四)网络设备网卡网桥集线器(HUB)交换机路由器(五)测试网络命令PING IPCONFIG(六)网络带宽:频带、基带(七)传输速率:比特率位/秒bits/s六、资源管理器(一)文件名合法性不能使用字符:/ \ : < > * ? “|(二)选择多个连续文件,按SHIFT(三) 选择多个不连续文件,按CTRL(四) 确保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到目标磁盘或目标文件夹,按SHIFT(五)确保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到目标磁盘或目标文件夹,按CTRL七、电子表格:256列65536行八、文字处理计算机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按章节复习第一章绪论复习题1、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A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 D.多处理机操作系统2、 C 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A、单用户B、分布式C、批处理D、监督3、以下4个特征中, D 不是分时OS的特征;A、多路性B、交互性C、及时响应性D、批量性4、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B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 D.多处理机操作系统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 C 组成的;A、硬件 B.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用户程序6、操作系统是一种 B ,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无关的工作;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 D.软件包7、把处理机的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并把这些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各联机作业使用的技术称为 A ;A. 分时技术B. 实时技术C. 批处理技术D.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8、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9、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 B 策略为用户服务;A、可靠性和灵活性B、时间片轮转C、时间片加权分配D、短作业优先10、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11、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方便用户 ;1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分时系统或分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和_批处理系统或批处理操作系统;13、操作系统五个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文件管理和为用户提供操作接口 ;1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 , 共享 , 虚拟和异步 ;15、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三种界面,它们是命令界面 , 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第二章进程管理复习题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B 发生;A.同一时刻 B.同一时间间隔内 C.不同时刻 D.不同时间间隔内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3、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D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时间片用完4、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B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5、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6、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进程应从执行状态变为D ;A. 静止阻塞B. 活动阻塞C. 静止就绪D. 活动就绪7、下列各项工作中 , 哪一个不是创建进程必须的步骤 B ;A.建立一个 PCB 进程控制块B.由进程调度程序为进程调度 CPUC.为进程分配内存等必要的资源D.将 PCB 链入进程就绪队列8、已经获得除 C 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A.存储器 B.打印机 C.CPU D.磁盘空间9、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D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时间片用完10、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 D 而产生死锁;A.打印机 B.磁带机 C.磁盘 D.CPU11、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B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12、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B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优先数法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13、PV操作是在 D 上的操作;A.临界区 B.进程C.缓冲区 D.信号量14、如果某一进程在运行时,因某种原因暂停,此时将脱离运行状态,而进入 C ;A. 自由状态 B.停止状态 C.阻塞状态 D.静止状态15、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B ;A、就绪状态B、执行状态C、阻塞状态D、撤消状态16、 D 是一种只能进行P操作和V操作的特殊变量;A、调度B、进程C、同步D、信号量17、下列的进程状态变化中, C 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A、运行→就绪B、运行→等待C、等待→运行D、等待→就绪18、多个进程的实体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 B ;A. 动态性B. 并发性C. 调度性D. 异步性19、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D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20、在大多数同步机构中,均用一个标志来代表某种资源的状态,该标志常被称为C ;A、公共变量B、标志符C、信号量D、标志变量21、进程状态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化工作是由 C 完成的;A、作业调度B、中级调度C、进程调度D、设备调度22、在进程管理中,当 C 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实践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23、一个运行的进程用完了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后,它的状态变为 A ;A、就绪B、等待C、运行D、由用户自己确定24、下列 B 是进程存在的标志;A、JCBB、PCBC、DCTD、CHCT25、相关进程之间因彼此等待对方发送信号导致的直接制约关系称为 B ;A、互斥B、同步C、通信D、死锁26、若P、V操作使信号量S的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A、0个B、1个C、2个D、3个27、下列的进程状态变化中, D 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A、运行→就绪B、运行→等待C、等待→运行D、等待→就绪29、在进程管理中,一个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是 C ;A、源程序和数据B、作业说明书C、进程控制块D、目标程序和数据30、进程之间因共享某个临界资源互相等待,这种间接的制约关系是进程之间的A;A、互斥B、同步C、通信D、死锁31、如果某一进程在运行时,因某种原因暂停,此时将脱离运行状态,而进入C ;A.自由状态 B.停止状态 C.阻塞状态 D.静止状态32、对于记录型信号量,执行一次signal操作时,信号量的值为 D 时进程应唤醒阻塞队列中进程;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等于0 D.小于等于033、对于记录型信号量,执行一次wait操作时,信号量的值为__B__时进程应阻塞;A.大于0 B.小于0 C.大于等于0 D.小于等于034、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__D__;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时间片用完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_;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B.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C.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D.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_;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发生37、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B 发生;A.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C.不同时刻D. 不同时间间隔内38、多个进程的实体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__B__;A. 动态性B. 并发性C. 调度性D. 异步性39、两个旅行社甲和乙为旅客到航空公司订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 A ;A.机票B.旅行社C.航空公司D.航空公司和旅行社40、PV操作是对 D 的操作;A.临界区B.进程C.缓冲区D.信号量41、在下列特性中,哪一个不是进程的特征 C ;A.异步性B.并发性C.静态性D.动态性42、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信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关系是进程间的 A 关系;A.同步B.互斥C.竞争D.合作43、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D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D.时间片用完44、多个相关进程因合作完成同一任务需要彼此等待对方发送信息,这种直接制约关系称为进程之间的 B ;A. 互斥B. 同步C. 通信D. 死锁45、进程从运行状态到等待状态可能是由于 C ;A. 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B. 现运行进程时间片用完C. 现运行进程执行了 P操作D. 现运行进程执行了 V操作46、如果一进程处于就绪状态要将其投入运行,应使用 C ;A.挂起原语B.创建原语C.调度原语D.终止原语47、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__D__;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48、对进程的描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D___ ;A.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若干个程序B. 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C. 进程必须由程序作为其组成部分D. 一个程序仅对应一个进程49、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__B__;A. 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D. 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50、以下关于进程三种基本状态的变迁中,D不会发生;A、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C、等待态→就绪态D、就绪态→等待态51、利用信号量s和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控制,当s<0时,其含义是指D;A、无进程申请临界资源B、无临界资源可用C、无等待临界资源的进程D、有|s|个进程等待临界资源52、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的关系;53、进程由___进程控制块或PCB 、__程序段___和___数据段___组成,其中___进程控制块或PCB__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54、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执行和阻塞 ;55、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的值大于零时,表示系统中可用资源的数目 ,当信号量等于0时表示系统中无资源可用 ,当信号量值小于零时,其绝对值为等待此种资源的进程数目 ;56、多个无关进程因共享某些临界资源导致相互等待,这种直接制约关系称为进程之间的互斥 ;57、描述一个进程所使用的数据结构是__ PCB __,反映进程在生命期内活动规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阻塞、运行 ;58、_进程通信___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59、_进程控制块__随进程的产生而建立,随进程的消亡而撤消,它是系统中进程的唯一标识;60、常用的三种进程通信方式有:__消息缓冲通信_、_信箱通信__、_管道通信_;61、进程是一个__动__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 __静_态概念;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复习题1、以下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_A__;A.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C.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D.撤销进程法2、以下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_ B _;A.银行家算法 B.资源有序分配法C.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D.撤销进程法3、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__B__;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优先数法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4、既考虑了短作业又兼顾了长作业的调度算法是__B___;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多级反馈调度算法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5、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___C___;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6、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__D__条件;A. 互斥使用资源B. 占有且等待资源请求和保持资源C. 非抢夺资源 C. 循环等待资源7、作业调度中的先来先服务算法是以C为出发点考虑的;A 作业执行时间B 作业的周转时间C作业的等待时间 D 等待时间加运行时间8、资源的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D条件;A、互斥使用资源B、占有且等待资源C、非抢夺资源D、循环等待资源9、银行家算法是一种B算法;A、死锁解除B、死锁避免C、死锁预防D、死锁检测10、在为多道程序所提供的可共享的系统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C也可能产生死锁;A、进程优先权B、资源的线形分配C、进程推进顺序D、分配队列优先权11、采用资源剥夺法可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B方法解除死锁;A、执行并行操作B、撤消进程C、拒绝分配新资源D、修改信号量12、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B;A、银行家算法B、资源有序分配法C、死锁检测法D、资源分配图化简法13、以下调度算法中,C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A、先来先服务B、优先级C、时间片轮转D、最高响应比14、在一个进程运行前,将该进程所需要的全部资源都一次分配给它,利用这种策略解决死锁问题是一种B措施;A、避免B、预防C、检测D、解除15、在C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A、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16、__A__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A. 周转时间B. 响应时间C. 等待时间D. 运行时间17、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B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优先数法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 D.定时轮转法18、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 A 中;A.外存 B.内存 C.A和B D.扩展内存19、设m为同类资源R的数目,n为系统中并发进程数;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R时,每个进程对R的最大需求是w,则下列情况会出现死锁的是__D__;A.m=2,n=1,w=2 B.m=2,n=2,w=1C.m=4,n=3,w=2 D.m=4,n=2,w=320、下面有关安全状态和非安全状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_D__;A.安全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非安全状态是有死锁的状态B.安全状态是可能有死锁的状态,非安全状态是有可能死锁的状态C.安全状态是可能没有死锁的状态,非安全状态是有死锁的状态D.安全状态是没有死锁的状态,非安全状态是有可能死锁的状态21、采用资源剥夺法可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B 方法解除死锁A.执行并行操作B.撤销进程C.拒绝分配新资源D.修改信号量22、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C ;A.先来先服务B.轮转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23、死锁问题的讨论是针对 D ;A. 某个进程申请系统中不存在的资源B.某个进程申请的资源数超过系统中的最大资源数C.硬件故障D.多个并发进程竞争独占性资源24、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种调度算法是 C ;A. 优先级调度B. 响应比高者优先C. 短作业优先D. 先来先服务25、通常不采用__D__方法来解除死锁;A.终止一个死锁进程 B.终止所有死锁进程C.从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D.从非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26、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C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C.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27、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D;A、资源有限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C、系统中进程太多D、A和B28、处理机调度可分为三级,它们是__高级调度或作业调度_,__中级调度___和___低级调度或进程调度_;在一般操作系统中,必须具备的调度是_进程调度或低级调度_;29、高级调度又称为__作业调度__,低级调度又称为_____进程调度_ ;30、进程调度有__抢占调度或抢占方式和___非抢占调度或非抢占方式两种方式;31、死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竞争和__进程推进次序非法_;32、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_互斥、 _不剥夺__、请求和保持和环路等待 ;33、解决死锁问题的基本方法有___预防死锁_ 、___避免死锁__ 和 __检测并解除死锁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复习题1、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加1的情况是__A__;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2、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__D_ _;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3、动态分区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___C____;A.最佳适应算法 B.最坏适应算法C.首次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4、现代操作系统中,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运行主要是通过___B__功能实现的;A.对换 B.内存保护 C.地址映射 D.虚拟存储器5、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___B___中进行的;A.编译过程 B.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执行过程6、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__C___;A.内存分配 B.置换算法 C.请求调页段 D.对换空间的管理7、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D ;A.页式地址转换B.段式地址转换C.静态重定位D.动态重定位8、在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用户使用的地址空间是 C 的;A.线性B.一维C.二维D.三维9、分段管理提供__B__维的地址结构;A.1 B.2 C.3 D.410、分页管理提供__A__维的地址结构;A.1 B.2 C.3 D.411、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A.1 B.2 C.3 D.412、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13、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D;A、编译B、连接C、运行D、重定位14、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C;A、动态分区法B、可重定位分区法C、请求分页技术D、对换技术16、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C;A、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7、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B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进行的;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15、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C;A、100KB、190KC、330KD、410K100K180K190K280K330K390K410K512K18、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__D__;A.页式地址转换 B.段式地址转换C.静态重定位 D.动态重定位19、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A;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C、是任意的D、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20、在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下所示:页号块号0211263347若页的大小为4K,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A;A、8192B、4096C、2048D、102421、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的页面不在内存,则会引起 D ;A.输入输出中断B.时钟中断C.越界中断D.缺页中断22、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分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中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切割,这种分配算法称为 B 法;A.最先适应 B.最优适应 C.最坏适应 D.随机适应23、在页式存储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要 B 次访问主存;A. 1次B. 2次C. 3次D. 4次24、经过 B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 D.存储扩充25、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 A 实现地址变换 ;A.页表B.段表C.段表和页表D.空闲区表26、在一个可变式分区管理中,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按 D 的次序排列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长度递增D.长度递减27、虚拟存储技术与 A 不能配合使用;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28、系统抖动是指 B ;A.使用机器时,产生屏幕闪烁的现象B.刚被调出去的页又立即被调入,形成一种频繁页面调入调出的现象C.系统不干净,造成系统不稳定现象D.由于内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内存不够现象29、请求页式管理常用替换策略之一有__A__;A.LRU B.BF C.SCBF D.FPF30、现代操作系统中,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__D__功能来实现;A.对换 B.内存保护C.地址映射 D.虚拟存储器31、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_B_;A.源程序 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 D.非执行程序32、MS—DOS的存贮管理采用了__C___;A.段式存贮管理 B.段页式存贮管理C.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 D.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3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34、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35、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__D___中进行的;A.编译过程 B.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执行过程36、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__A___;A.多次性 B.交换性 C.驻留性 D.离散性37、动态分区内存管理中,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分区分布的较均匀的算法是___D__;A.最佳适应算法 B.最坏适应算法C.首次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38、 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虚拟扩充 D.物理扩充39、很好地解决了“碎片”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A、页式存储管理B、段式存储管理C、多重分区管理D、可变式分区管理40、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__B__中进行的;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41、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频繁进行页面调入和调出的现象称为_抖动_;42、分页系统中,页表的作用是实现__页号到__物理块号的转换;43、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把地址空间__中的_逻辑地址_变换为_内存空间中的_物理地址_;4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调页的策略有__预调页和__请求调页_ 两种方式;45、碎片问题是连续存储管理方式所存在的缺点,抖动问题是请求分页管理方式所存在的缺点;46、分页系统中的内存保护通常有__越界检查__和__存取控制__两种方式;47、分区管理可以采用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48、一般说来,用户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__逻辑地址或相对地址,而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是___物理地址或绝对地址__;将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称作__重定位_;49、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的程序空间是 _一_ 维的,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的程序空间是 _二_ 维的;第五章设备管理复习题1、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程序独立于__D__;A.主机 B.操作系统 C.设备驱动程序 D.物理设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B__;A.控制器可控制通道,设备在通道控制下工作B.通道控制控制器,设备在控制器控制下工作C.通道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设备D.控制器控制通道和设备的工作3、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增强系统__B__的能力;A.串行操作 B.并行操作 C.控制操作 D.中断操作4、为实现磁盘双工功能,需要在系统中配置__C___;A.双份文件分配表 B.双份文件目录C.两台磁盘控制器 D.两台磁盘驱动器5、为实现磁盘镜像功能,需要在系统中配置__D___;A.双份文件分配表 B.双份文件目录C.两台磁盘控制器 D.两台磁盘驱动器6、为了使多个进程有效的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__A___;A.缓冲池 B.单缓冲 C.双缓冲 D.循环缓冲。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题型与题量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基础知识一、选择题. 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宾州大学于 年 月研制成功的.查尔斯·巴贝奇于 年设计的分析机.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艾伦·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
查尔斯·巴贝奇 .图灵 .阿塔诺索夫 .冯,诺依曼.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 。
.第一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目前,被人们称为 的技术是指 。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 。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信息获取技术 .微电子技术.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 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 。
. . . ..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过程控制 . /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 。
. . . .. 是目前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 。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制造.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 计算机。
. . . .二、填充题.图灵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图灵机模型和提出了图灵测试 。
.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子计算机的雏形应该是由阿塔诺索夫和他的研究生在 年制作成功的 计算机。
.以“存储程序”的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冯 诺依曼计算机。
.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 年开始生产的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电子管。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英文简称是 。
.未来计算机将朝着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3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
2.期末复习题:指用于学期末考试复习的试题集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答案:指对期末复习题的解答,可以作为学生复习时的参考。
2023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高速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电子设备。
答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高速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五大基本单元是什么?请简要描述其功能。
答案:计算机的五大基本单元包括输入单元、输出单元、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输入单元用于将外部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部,输出单元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展示给用户。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于控制计算机各个单元的工作和协调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第二章:操作系统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和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系统。
答案: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和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系统。
2.操作系统有哪些功能?请添加相关的解释。
答案: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处理器管理:操作系统可以对处理器进行分配和调度,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
●存储器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负责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的功能,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操作。
●设备驱动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提供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资源。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起来的、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起来的、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名字是ENIAC.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
各代的基本组成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发展趋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未来计算机的方向发展
4信息的主要特征不灭性, 可传递性和共享性, 知识性, 时效性, 依附性, 可处理性.
5 1011000111101B= 13075 O=163D H,5693 D
6 169.5D=(10101001.1)2B=(251.4)8 O=( A9.8)16 H
7 3BFH=(1110111111)2B=( 1677)8O= ( 959 )10 D
8 假定某台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的原码为11000011,反码10111100 ,补码10111101
9 已知“中”的区位码为5448H,则它的机内码是B5E8
10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构成
11 基于冯·诺依曼思思想而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个功能部件组成的
12 微处理器包括算术逻辑部件,控制逻辑部件,寄存器组3个基本部分
13 主机包括微处理器,内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
14 按照总线上传送信息类型的不同,可将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5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和应用软件
16现代操作系统虽然都各有自己的特征,但基本特性是相同的,它们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17 进程是由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3部分组成
18 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等待原语,唤醒原语
19 地址重定位分为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
20 在文件系统中采用文件控制块(FCB)来管理和标识文件
21 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
22 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法,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法,时间片轮转法
23 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及其对数据的运算
24 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4种
25 顺序储存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中
26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对具体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具备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5个特征
27 栈是一种限定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
28栈的基本运算有3种:入栈,退栈和取栈顶元素
29 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2k-1,个结点,至多有2k-1个结点
30 一般地,二叉树可以有5种基本形态
31 对于一棵具有3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该树的深度为6
32 在先左后右的原则下,根据访问根结点的次序,二叉树的遍历可以分为3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33 顺序查找算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34 二分查找算法的存储结构仅限于顺序存储结构,并且是有序表
35 已知序列(12,18,60,40,7,23,85),则使用冒泡排序法对该序列进行升序排序时第一趟的排序结果为(12,18,40,7,23,60,85),若使用直接选择排序,则第一趟的排序结果为(7,18,60,40,12,23,85)
36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选择和循环
37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程序结构模块化,每个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描述程序流程。
38 计算机将原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有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
39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蔽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的
40 类是一个支持集成的抽象数据类型,而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41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对象是累的实例
42 对象有操作,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
43 类具有属性,他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44 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是从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关系角度来描述的
45 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成为单一继承
46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称为多重继承
47 在现实世界中,各对象之间相互触发,一个触发行为就是一个事件
48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
一般来说,应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等方面研究每种方案的可行性
49软件的详细设计要求设计人员为每一个程序模块确定所使用的算法,局部数据结构,接口细节的输入输出数据等
50若按功能划分,软件测试的方法通常分为百合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
51关系模式必须遵循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参照完整性约束规则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规则
5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各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53 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分别是模式模式,内部级模式与外部级模式
54 在关系模型中,若属性A是关系R的主码,则在R的任何元组中,属性A的取值都不允许为空,这种约束称为实体完整性规则
55 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6个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56 如果一个工人可管理多个设施,而一个设施只被一个工人管理,则实体工人与实体设备之间存在一对多联系
57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库操纵语言,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包括数据插入,删除,更新和查询
58 多媒体的主要特点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59 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声音文件一般为数字文件,MIDI文件,两类,前者是采集机械振动,产生的,后者是记录乐器声音产生的
60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CD-ROM属于多媒体设备
61中文Windows提供了Window Media Player多媒体播放程序
62采集图像文件的多媒体方法有通过软件工具创作、捕捉屏幕动态图像、捕获录像带或广播视频节目、使用已有光盘中的视频动画文件、从网络教育资源库中搜索
63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设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板卡、多媒体外部设备
64数码相机是一种以数字方式记录所拍摄的景物的装置
65扫描仪是一种把静态图像输入到计算机的图像采集设备
66在计算机中,静态图像可分为位图图像,矢量图形两类
67声卡的作用是将多媒体中的音频信息输出到声音输出设备
68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69网络协议的3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70 OSI参考模型有7,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71 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分成4层,它们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72 因特网中的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而且这个IP地址在全网中必须唯一
73 为了书写方便,IP地址写成以圆点隔开的4组十进制数,它的统一格式是C.DDD,圆点之间每组的取值范围在0~255之间
74 域名是通过域名系统(DNS)转换成IP地址的
75 通常把Internet提供服务的一端称为服务器,把访问Internet一端称为工作站
76 URL的含义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77 WWW服务器提供的第一个信息页面称为主页
78在加密技术中,作为加密算法输入的原始信息称为明文
79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防止外部网对内部网的侵犯,一般需要在内部网和外部公共网之间设置防火墙
80知识产权是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