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21.95 KB
- 文档页数:4
RTK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1 、定线测量定线测量,就是各线段(在两点之间就可以写出一系列的直线桩)的工作线路中心线的终点、转角点和起点间精确测定。
由于不需要点与点之间通视采用GPS定线的情况下,而且RTK能动态实时显示当前的位置,所以施测过程中非常容易控制其他构筑物的几何关系以及线路的走向 (见图1)。
图1 RTK 定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路的两转角桩为J2、J3,欲定出一系列直线桩Z1、Z2、……在J2、J3之间(见图2)图2 RTK 验桩示意图在J2、J3之间架设基准站,分别用移动站测出转角点J3 、J2点的坐标(则不必测量,已知的转角点坐标,可即时调用)。
J2、J3坐标信息设置为直线,在转点的坐标信息获取后,以该直线然后作为参考线,根据现场情况,输入测设直线桩的间隔在电子手簿中后,各直线包含桩点坐标的折线文件就会生成。
根据直线桩的坐标在折线文件中,RTK实时导航指示,就对直线桩Z1、Z2、……可测设出。
2、断面测量测出沿线路线路垂直方向或两边线及中心线方向的地形起伏特征变化点的距离和高度,称为断面测量;施测各点地形沿线路中心的垂直方向变化状态,称为横断面测量;施测各点地形沿线路中心线变化状态,称为纵断面测量。
输电线路的断面测量中,主要测定地貌、地物特征点的高程和里程,要求高程精度不是很高,而且主要测定输电线路导线与各特征点间的相对距离,因此,用RTK可以快速测定断面。
一般定线测量与断面测量同时进行,故基准站不需要另外设置。
断面测量时,RTK进行有两种测量方式:(1)有可直接采集特征点的坐标,利用数据采集功能,然后输出断面图,在内业数据处理中。
(2)可以中断面测量功能模块利用RTK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断面测量。
在性能及使用上不同品牌的RTK有所不同,大同小异的功能。
一般调入设计纵断面文件和所依附的断面线路及所依附的断面线路文件在文件设置中,在断面进行测量时,调入断面文件的设计在纵断面文件名中,进入测量断面界面当设置完毕文件名后。
确度分析GPSRTK技术及其在电力线路定线测量中的应用精确度分析一、GPSRTK技术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利用GPS系统,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精确三维坐标和时间信息。
但是,普通的GPS接收器只能提供米级别的精度,而高精度的GPS定位则需要差分GPS或者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是一种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它通过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传输基准数据来计算出移动站的精确位置,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
二、电力线路定线测量中的应用在电力线路的定线测量中,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测量方法通常使用全站仪和测量车进行测量,精度较高,但是工作量大、耗时长、费用高。
而采用GPSRTK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提高测量精度。
在电力线路定线测量中,GPSRTK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基础点在测量电力线路时,需要首先在地面上确定好一些基础点。
这些基础点需要精确测量,以便后续测量的可靠性。
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方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而采用GPSRTK技术,在地面上放置一些基站,设置一些参考点,可以快速地测量出基础点的位置,且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
2. 线路测量采用GPSRTK技术对电力线路进行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在电力线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移动站,通过GPS信号得到移动站的位置坐标。
同时,在测量车上安装基站,用于接收GPS信号以实时测量线路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坐标。
通过两个移动站和一个基站的实时动态定位,可以得到电力线路在地面上的精确位置信息,并记录下来。
3. 数据处理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此过程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
通过对三个位置坐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电力线路的精确位置和坐标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更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三、精确度分析虽然GPSRTK技术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其精度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应用浅析1 RTK技术概况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 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在用户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 S 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 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
RTK 测量技术除具有GPS 测量的优点外,同时具有观测时间短,能实现坐标实时解算的优点,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为GPS 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这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RTK测量特点分析在GPS静态测量中,不同坐标系的转换是在数据后处理进行的。
而对于RTK 测量,要求实时得到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合正常高,则需要预先建立WGS-84坐标系与地方平面坐标系合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
对于平面坐标转换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联测测区及周边的国家平面控制点,求取三参数或七参数。
对于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由于大地水准面的差异,各点高程异常不同,需要联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选用适当的函数拟合手法进行测量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拟合。
为获得可靠的高程值,一般要联测三个以上水准点,而且分布均匀。
略谈GPS-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摘要:电力传输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为了使电力传输有效开展,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建设,因此,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测量,为了使输电线路测量工作顺利的完成,需要将GPS-RTK技术引入其中,本文对GPS-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GPS-RTK技术;输电线路;应用前言: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使电力传输得到保证,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测量和研究,因此,需要将GPS-RTK技术引入其中,本文对GPS-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GPS-RTK技术简述GPS指的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对飞行的卫星进行有效的利用,将某种频率以及加载特定信息的无线电信号不间断的传送到地面广播之中,从而使定位测量得以有效实现。
GPS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用户。
其特点主要有精度和效率较高、功能较多、操作相对简便、应用广泛、对坐标间距离和角度进行精准测量等。
网络RTK指的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主要在常规RTK和差分GPS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是载波相位观测量作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从而能够对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实时获取。
网络RTK的优点为成本费用显著的下降、可靠性显著的提升、作业条件要求明显降低、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二、GPS-RTK实施的作业流程(一)测量区内控制点资料的收集在对输电线路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位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卫星图片、小比例航测图、GIS数据库资料等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结合,从而能够对坐标进行有效统一。
另外,对相关的软件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卫星或航测图能够向数字化成图进行有效的转变,在图中对线路方案进行选取,在线路通过的区域之中,对GPS静态相对定位法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得控制点能够设置在合理的位置,并将标志设立在此处。
除此之外,已知控制坐标可以从当地规划部门或测绘部门中获取,在此基础上,对GPS-RTK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控制点能够布设在所选线路之中。
电力线路勘测中网络RTK技术应用【摘要】网络RTK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已在电力线路勘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RTK技术的原理,然后详细探讨了该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包括其优势和技术挑战。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本文指出了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网络RTK技术对电力线路勘测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电力线路勘测、网络RTK技术、应用、优势、挑战、发展趋势、价值、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电力线路的勘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电力线路勘测工作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人力投入,且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网络RTK技术逐渐成为电力线路勘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网络RTK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定位。
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网络RTK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的实时监测和定位,提高勘测的精度和效率。
网络RTK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勘测过程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勘测的精度和稳定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探索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电力线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维护对于城市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而电力线路的勘测是电力线路建设和维护的基础,准确的勘测数据能够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供电。
研究电力线路勘测中网络RTK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RTK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线路勘测的精度和效率。
传统的勘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测量或使用单点RTK技术,受限于基准站的遮挡和信号传输的距离限制,精度和效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GPS-RTK技术在电力工程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摘要:电力工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关系着电能传输供应的效率,影响了企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线路是传输电能的主要媒介,线路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操控状态。
新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GPS及RTK技术的发展为线路测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GPS-RTK;电力工程;送电线路;选线测量;高差测量GPS-RTK技术概述(一)GPS-RTK的原理GPS(G1obal p0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1973年美国国防部为军事目的而研制的导航测试系统,它能够在任何时刻为全球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和时问信息。
同其他各种差分GPS定位技术一样,RT—SKI(Rea1 Time Static Kinematic Post Processing Software)依靠来自两个GPS传感器(sensor)即参考站和流动站(Reference And Rover)的同步观测信息。
参考站的传感器必须设置在精确的已知坐标的点位上,因此,参考站能够将自己的已知坐标及接收到的原始数据一起发送到流动站,用于计算流动站的位置,这就意味着参考站的数据传输必须借助于一个无线电调制解调器。
同时,流动站接收到的数据也要通过一个无线电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
流动站坐标的现场显示及记录均将建立在参考站的已知坐标之上。
这种测量方法所获得的基线精度为1cm+2ppm左右。
(二)技术优势1、通视要求低常规仪器(经纬仪/全站仪)作业,测站和镜站之间必须通视,如果不通视必须砍去庄稼和树木,赔偿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现在所有勘测设计时都不允许砍树,这样常规仪器作业根本做不到。
而采用GPS-RTK技术,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移动站和移动站之间则不需要通视,避免了砍伐林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了经济损失。
2、作业距离长常规仪器作业半径为3km,超出作业范围必须搬站,超出1.5km会因成像不清而使作业精度降低;采用GPSRTK技术作业半径为15km,如果覆盖了VRS(虚拟参考站)网络地区和移动和联通的通讯信号也良好的地区,可以采用VRS进行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将不受距离限制。
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作者:马驰来源:《学园》2013年第3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RTK在常规测量中的优势及其作业流程,针对电力工程测量的特点,阐述了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实施方法与步骤,为利用RTK进行输电线路的测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RTK 输电线路 SLCAD 平断面【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48-02GPS RTK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实时差分定位技术,以其速度快、通用性强、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迅速被应用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使用经纬仪、全站仪等进行输电线路测量,工作量大,要求相邻两观测点通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很大限制。
RTK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测量,可以克服传统测绘方法费时费力、测量过程中要求观测量通视等限制,在诸如线路的定线测量、塔基定位、平断面测量等工作中,实现一步放样定位,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利用RTK测量,由于改变了定线测量的方法,不要求直接通视,从而避免了线路上部分建筑物的拆除及树林的砍伐。
因此,RTK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 RTK作业的流程1.搜集测区内控制点资料利用RTK进行作业前,需要搜集测区内包括控制点坐标、测区所处分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所用坐标系统、测区内已有的地形图等。
2.求测区内坐标系转换参数GPS RTK直接测量值为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为地心坐标系坐标。
我国测量工作常用的坐标为北京1954坐标或国家1980坐标,均为参心坐标系坐标。
所以,在利用RTK测量以前需要进行两种坐标的转换,解求坐标转换的参数。
坐标转换过程中,解求4参数需要获得两个以上WGS-84坐标和北京54(国家80)的同名点坐标,如需解求7参数,则要获得三个以上WGS-84坐标和北京54(国家80)的同名点坐标,再利用RTK手簿自带的转换模块解求转换参数。
南方(GPS)RTK在输电线路测量中应用图文详细说明01、RTK测量系统设备的认识测量系统主要由主机、手薄、电台,配件组成,如下图:1.1主机正面背面主机仪器底部Ø 五针接口:主机用于与外部数据链连接,外部电源连接Ø 九针串口:用来连接电脑传输数据,或者用手簿连接Ø 防水圈:防止水及其其他液体进入Ø 通信模块:安装UHF电台,GPRS(3G/CDMA可选配)通信模块Ø 连接螺孔:用于固定主机于基座或对中杆Ø 手机卡槽:在使用网络模块时,安放手机卡控制面板◆指示灯在面板的上方,从左向右依次是“状态指示灯”,“蓝牙指示灯”,“内置电池指示灯”和“数据链指示灯”,“卫星指示灯”,“外接电源指示灯”。
指示灯含义:静态模式:静态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移动站模式:移动站内置电台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移动站网络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移动站网络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基准站模式:基准站网络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基准站外置模式工作时的指示灯模式查看及切换! 此时为模式状态下指示灯含义,不需要考虑“工作状态”下指示灯所含有的“状态”、“蓝牙”、“内置电池”、“数据链”、“卫星灯”、“外接电源”的含义模式切换以移动站电台模式为例1、进入模式选择状态:功能键F+电源键P 同时长按,等六个灯都同时闪烁2、模式确定:按F 键选择本机的工作模式,当STA 灯亮时按P 键确认(如图2-4)如选择移动站工作模式3、数据链选择:等3 秒钟后电源灯正常(常亮),长按F 键等绿色指示灯开始闪烁放开F 键(听到第三声(必须连续)响后放手即可),按F 键进行选择数据链,当绿色指示灯在DL(电台)上闪烁时,单击电源键P 确定。
待主机设置好后,可单击功能键F 查看此时的工作模式及数据链是否设置正确。
1.2手薄正面背面键盘1.2.1 蓝牙连接需要将主机开机并在动态模式(移动或基准站),然后对S730手簿进行如下设置:1、.“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Bluetooth 设备属性”。
电力线路勘测中网络RTK技术应用电力线路勘测是指对电力线路进行勘测、测试和检测,目的是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运维。
网络RTK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路的勘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一、网络RTK技术概述RTK是相对定位技术的一种,全称为Real 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它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
RTK技术通过在测量站与参考站之间进行差分计算,可以消除大部分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网络RTK技术是一种基于RTK技术的变种,它通过网络连接测量站和参考站,实现实时动态差分定位。
与传统的基站RTK技术相比,网络RTK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覆盖范围广等优点。
目前,网络RTK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地理测绘、土地调查、建筑工程等。
二、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1. 电力线路勘测需求电力线路勘测的主要目标是获取电力线路的地理位置和拓扑结构,以及相关参数信息,以支持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
传统的勘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全站仪、GPS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但其测量精度有限,且操作复杂、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一种高精度、实时的测量技术来满足电力线路勘测的需求。
2. 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优势(1)高精度:网络RTK技术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满足电力线路勘测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2)实时性:网络RTK技术可以实时传输差分数据,并实时计算位置,从而实现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提高勘测效率。
(3)便携性:网络RTK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勘测。
(4)操作简便:网络RTK设备操作简单,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即可开始勘测。
3. 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具体应用(1)电力线路地理位置勘测:使用网络RTK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线路各个节点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绘制电力线路地理位置图。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应用RTK技术,全名为实时动态差分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可以在厘米级别的误差范围内测量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应用。
电力线路测绘的意义电力线路测绘是电力行业中的重要环节。
电力线路从发电厂到用户终端,通常需要经过数千公里的距离,由不同类型的电缆和杆塔连接。
电力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电力线路测绘是确保电力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也是扩大电力服务范围和提高电力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确保电力线路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是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RTK技术的优势传统的电力线路测绘方法通常是使用全站仪等设备对电力线路进行测量。
虽然这些设备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大测量误差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RTK技术有着以下优势:更高的测量精度RTK技术采用了基准站和移动站的结构,通过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的差分,从而实现了厘米级别的位置测量精度。
在电力线路测绘中,可以实现对电缆和杆塔位置的高精度测量,大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更快的测量速度传统测量方法需要人员手持或移动设备对电力线路进行测量,时间成本较高。
而利用RTK技术进行电力线路测量,只需要安装好设备和基准站,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大幅缩短了测量时间。
更便捷的操作传统测量设备通常较为笨重,操作起来较为繁琐。
而RTK设备通常采用便携式设计,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能够轻松实现测量、记录和存储等功能。
RTK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应用杆塔坐标测量电力线路中的杆塔是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位置和高度关系到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测量方法需要通过人力或机械方式进行测量,测量过程较为繁琐,存在误差。
而利用RTK技术进行杆塔坐标测量,可以实现对杆塔位置的高精度测量,同时测量速度也更快,能够大幅提高测绘效率。
GPS-RTK在输电线路定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RTK技术在输电线路定测中的应用,探讨RTK作业的精度影响因素,并说明RTK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定测中的优越性。
关键词RTK输电线路定测优越性The application of GPS-RTK in transmission line measurementWangLiNaShenyang coal Drilling Company LimitedLiaoNing ShenYang 110015Abstract:Through RTK technology in transmission line survey application,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RTK job, And RTK technology in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measurement of superiority.Key words:RTKTransmission line measurement Superiority1 RTK技术简介RTK(即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是GPS应用的一种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它是一种高精度载波相位差分GPS技术,是以空间大地坐标(WGS84坐标)为实时观测数据,使用更高速的和更小型的计算机,并将其装入GPS接收机内,在外业作业时可以即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解。
在进行动态测量时,基准站将已知WGS84坐标和观测数据实时用电台传给流动站,在流动站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三维坐标X、Y、H。
2 RTK作业方式采用三台套GPS接收机,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两台作为流站,流动站与手簿采用蓝牙通讯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电力线路勘测中网络RTK技术应用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项先进的导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路勘测工作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衍生出网络RTK技术,实现了更高精度、更快速的电力线路勘测。
传统电力线路勘测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电力线路勘测过程中,人工勘测耗时、耗工、耗资,且精度有限,无法满足电力线路勘测的要求。
由此,为了提高电力线路工程的施工效率,避免重复勘测和二次勘测,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勘测精度和效率,满足施工的要求。
网络RTK技术的详细介绍如何工作网络RTK全称为网络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网络RTK是基于GPS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一种定位技术。
网络RTK定位利用GPS卫星和地基台站对GPS差分测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实现了高速度、高精度、实时性的定位服务,从而满足电力线路勘测的需要。
工作原理网络RTK技术的精度可以达到1-2cm,而且定位精度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满足高精度电力线路勘测的需要。
网络RTK定位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并通过网络将GPS观测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数据将被反馈到GPS接收器,计算机通过GPS接收器实时显示GPS定位结果。
此外,网络RTK定位还需要使用一种称为“基准站”的设备进行校验,基准站连接到计算机或终端设备,接收GPS数据及天线接收器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处理。
网络RTK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解算方法来计算平均值,从而提高电力线路勘测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力线路勘测中,通过网络RTK技术,可以实现多个人员同时勘测,提高勘测的效率和质量。
网络RTK技术在电力线路勘测中的应用案例河南某电力局的应用案例河南某电力局采用网络RTK技术进行线路勘测,使用了专业的勘测设备和软件,整个勘测过程仅需要2-3人即可,勘测数据的精度可以达到2cm以下。
勘测设备和软件可以实现对相位差细微变化的检测和变化的数据记录及图像显示,提高勘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rtk 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架空送电线路勘测设计分为:初勘(初步设计)和终勘定位(施工图计)两个阶段。
电力线设计部门根据小比例尺地图大致设计一条由某地到另一地的电力线路,设计原则为电力线不跨居民区、不能紧挨着沟、道路等平行前进、尽量不穿过大面积森林、尽量不和同等级电力线交叉等。
但是,由于地图比例尺比较小、地图也比较老,所以不能正确反映线路经过地区的地物情况,这样就必须到实地选线勘测。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终勘阶段要完成三大任务:定线、平面测量和断面测量,塔基断面测量。
其中定线测量要求根据设计坐标定出转角点、落实设计线路、并根据地形地貌设置一定的直线桩和平断面测量需要的方向桩。
在勘测的过程,要一直沿着设计线路从头走到尾,在此确定出什么地方线路是一定不能经过的,而什么地方又是线路一定要经过的。
在房屋较密集、通视条件较差的地区,应用RTK 定线,可减少房屋拆迁量和转角数量,加快选线速度,从而大幅度降低线路造价和赔偿费用,提高工作效益并保证质量。
RTK拥有彼此不通视条件下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的优势,并且不象导线测量那样产生误差积累。
RTK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工具,对于长距离大范围作业来说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
个人认为RTK同全站仪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通视问题,另外是可单人作业省人力,测量速度也快。
二、架空送电线路平断面图勘测的规范要求,平面测量的规范要求:1.送电线路的起迄点应施测与变电所相对应的平面关系。
2.送电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内的地物应测绘其平面位置。
中心线两侧各20M范围内的建筑物、道路、管线、河流、水库、地下电缆、斜交或平行接近的梯田等,均应施测其平面位置。
3.当线路通过森林、果园、苗圃、家作物及经济作物时,平面应实测其边界并注明作物名称、树种及高度。
4.当送电线路平行接近通信线路时,应按设计专业的要求实测或调绘其相对位置。
通信线路危险影响相对位置图的比例尺,应按平行接近线路的长短应按。
当路径对通信线路有危险影响时,应按设计专业的要求施测或调绘通信线路的位置,并协助设计专业做好通信线路危险影响相对位置图,比例尺可采用1:10000或1:50000.5.当线路跨越规划或正在施工的铁路、公路、架空管道等建筑物时,应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高程联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