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法国法国《人权宣言》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3
高三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法国人权宣言(人教版)《人权宣言》提出的民主法制原则主要有:(1)宣布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宣言第1条明确指出:“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第2条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2)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规定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能行使人民没有赋予的权利。
而且具体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制定法律;有权决定政府的开支、征税的税额;有权要求国家公务员报告工作情况,等等。
(3)提出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
其中主要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无罪推定以及禁止非法控告、逮捕或拘留等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不但奠定了法国宪政制度的基础,而且是多部法国宪法的序言。
2.几部有代表性的宪法。
法国是资产阶级国家中制宪最多的国家之一,共制定过15部宪法。
这是由法国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在这些宪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91年宪法、1875年宪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部宪法。
(1)1791年宪法。
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手里。
他们要推翻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黜国王,建立共和政体。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正文由前言和8篇组成。
其基本内容是:①以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和分权思想为指导,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实行三权分立。
立法权由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的国民议会行使,它是权力机关。
行政权由国王行使,他是行政首脑、海陆军首长。
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行使。
②确认资产阶级的各项权利。
宣布取消封建贵族爵位和特权,废除等级制、卖官和官职世袭制,规定了若干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③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基础探究导读】【基础梳理整合】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统治(1)表现①路易十四时期: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扶植天主教,严加迫害新教派。
②路易十五时期:国王荒淫无度,统治更加腐败。
③路易十六时期:法国封建统治危机显现,社会矛盾尖锐,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2)影响: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2、启蒙运动兴起: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学说、理论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3、大革命爆发(1)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并组成制宪会议。
(2)标志: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制宪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起义。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1、发布(1)目的:确定制定宪法的基本政治原则。
(2)制定机关:制宪议会(3)主导阶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4)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2、内容(1)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都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公民均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人人都有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的权利。
(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
3、意义(1)是对旧贵族和专制王权滥用权力的批判①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②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武器。
③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2)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①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②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3)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①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推动了其他很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对亚洲和中国革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读学思之窗思考一下,这些法令反映了革命前法国社会怎样的社会状况?提示:反映了革命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十分腐败,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恣意游乐,社会矛盾尖锐。
高二历史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人教版第二册第二节法国《人权宣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2.启蒙思想的动员3.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二、《人权宣言》的发布1.《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2.《人权宣言》的深远影响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及历史作用难点:《人权宣言》确定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的背景是以前数学已经涉及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全面分析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主要采用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思考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右图《人权宣言》法文本封面。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这是欧洲大陆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中国《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最终在这一享誉近代的《人权宣言》中用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至今仍在法国宪法中熠熠生辉。
大革命中人们高举“人权”的旗帜,给封建特权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革命的深入发展。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人权宣言》阐述的哪些原则和思想对近代某某和法治进程产生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了解一下。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波旁家族在法国建立的王朝(1589~1792,1814~1830)。
1589年由安托万之子、纳瓦尔国王亨利继位,称亨利四世,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自此开始。
1610年亨利四世去世,路易十三继位。
17世纪中期,波旁家族再度分出长幼两支:长支以路易十四为代表,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腓力为幼支的始祖。
长支相继临朝的君主为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法国《人权宣言》本课教材重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的诞生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其中"《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是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的主要问题,"自然权利"和"主权在民"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一)波旁王朝统治及其对法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16世纪晚期, 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17世纪60年代, 路易十四当政时, 法国封建专制发展到极盛。
这位信奉"联即国家"的专制君主, 粗暴剥夺了三级会议对王权的制衡作用; 斥巨资耗时10年修建凡尔赛宫; 亲政54年间有31年让国家处于战争状态。
在其统治后期, 专制制度开始衰落。
“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充分反映了继任者路易十五贪婪自私的本性, 荒淫腐朽的统治使法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
1774年, 路易十六即位, 这位性格内向的年轻国王整天只热衷于拆装铁锁, 广大城乡居民则大都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法国正处于革命的前夜。
关于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结构, 可结合"历史纵横"资料加以讲解, 着重讲清第三等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 为后面分析《人权宣言》具体条款的针对性预先作铺垫。
尽管第三等级各成员间经济地位悬殊, 但由于都承担纳税义务且政治上毫无特权, 因此在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反抗封建压迫方面仍具有一致性。
特别是对经济上已逐渐占据社会首要位置的新兴资产阶级来说, 要获得平等参政的政治权利以改变有钱无权的尴尬处境, 要让资本主义经济摆脱专制王朝日益加重的盘剥勒索以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就必然将矛头指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
“什么是第三等级?一切”,鲜明响亮的口号代表了第三等级的整体呼声。
(二)启蒙运动的发展为革命提供思想舆论准备。
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介绍, 可通过学生回顾己学知识及阅读"历史纵横"完成, 教师应将侧重点放在孟德斯坞和卢梭思想主X的介绍上。
课文注释:《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人权宣言》是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共有17个条款的宣言最基本的精神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人权与法制。
在人权方面,它庄严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惟一原因;国家的权力来自国民,人民享有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的自由,公民享有自由权利必须不损害他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在法制方面,宣言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主权的表现形式就是法律,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宣言还主张应实行分权原则以防止暴政。
总之,《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从而宣告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
1/ 1。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教重点、难点】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知识概要】一、《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1、王朝统治,严重阻碍法国发展。
2、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3、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
4、会议制定颁布《人权宣言》二、思想基础 1、“” 2、“”三、基本原则1、。
2、。
3、。
4、。
5、。
四、意义1、革命纲领性文件2、有利于摧毁法国和。
五、作用1、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推动世界资产阶级的进程。
3、影响了革命。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A.《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B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体制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D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2、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权期间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圣西门 B伏尔泰孟德斯鸠 D洛克3、1789年8月,制宪议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对这一规定的准确解是A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变为现实 B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 D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4、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等级制度之下各等级的对立十分严重启蒙思想为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上的准备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5、法国启蒙运动中主要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伏尔泰 B孟德斯鸠卢梭 D潘恩6、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
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达是A批判了旧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和平衡”7、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三权分立思想,对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论基础的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卢梭 D洛克8、法国大革命前夕三级会议召开期间,第三等级提出的要求中不包括A制定宪法 B、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D废除国王9、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这是因为它A宣布废除君主制 B确立了法国的政治体制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 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原则10、下列内容不属于《人权宣言》的是A人们生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B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1、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资产阶级法制社会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5月5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集的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
掌玺大臣在致词中强调三级会议只能讨论三个问题,即税收问题、关于限制新闻出版的法律、关于民事法和刑事法的改革问题。
但群情激昂的第三等级根本没有顾及专制政府为会议议定的调子,他们在会议上同国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提出了自己的明确要求。
你知道第三等级提出了哪些要求吗?提示:第三等级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1)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强化_________,巩固专制统治,穷奢极欲,挥金如土,大力扶植天主教,对新教派严加迫害。
(2)路易十五荒淫无度,统治更加腐败。
(3)路易十六统治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
2.大革命爆发(1)原因:①专制王权成为_________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思想动员:_________的学说和理论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③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加税。
(2)爆发:路易十六准备动用武力解散_________,激起巴黎人民的起义。
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激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同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及他们为未来“理性王国”设计的蓝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1.颁布(1)颁布机构:制宪议会,_________派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2)颁布目的:确定基本的政治原则。
(3)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_______________”。
2.内容(1)核心思想:①自由、平等: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_______的、在权利上是_______的。
②天赋人权:自由、_________、安全和_________都是天赋的,_________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1 背景
(1)波旁王朝专制统治
(2)启蒙运动蓬勃发展
(3)1789年,路易十六被迫召集三级会议,向第三等级加税,第三等级反过来要求各项权利,组成制宪会议。
(与1638年查理一世相似)
2 行动
(1)路易十六准备解散制宪会议
(2)巴黎人民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
1 背景
(1)时间:1789年
(2)目的:确定基本的政治原则
2 内容:
(1)思想基础:洛克、卢梭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2)主要内容:人生来自由、平等,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人民主权
3 意义:
(1)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诞生
(2)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3)影响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4)推动其他国家民主思想,推动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
(5)影响了亚洲和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