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浣江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社会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0
绍兴市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3.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A.B.C.D.4.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
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A.晋B.秦C.齐D.楚5.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禹——建立夏朝B.启——建立商朝C.桀——夏朝灭亡D.纣——商朝灭亡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A.以“德”教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7.甲、乙、丙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丙8.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主持人请你根据如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9.周平王东迁后,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听从王命,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这主要反映出A.诸侯国“尊王攘夷”的策略B.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局面C.春秋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D.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局面10.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体现了孔子()A.礼治的思想B.反对苛政的思想C.教育的思想D.民生思想11.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12.相传黄帝之后,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联盟首领由有贤德的人担任,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图中缺少的是()A . 指向标B . 图例和注记C . 比例尺D . 地图名称(2)图中瓜沥镇位于宁围镇的()A . 东南方B . 西北方C . 东北方D . 西南方(3)量得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
而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实地距离约为30千米。
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 . 1:1000B . 1:10000C . 1:100000D . 1:10000002. 下列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A .B .C .D .3. 杭州的社区为迎接亚运会的到来,特意加强社区的巡逻管理,这一特点体现了社区的()A . 政治功能B . 管理功能C . 经济功能D . 文化功能4. 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 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 . 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 .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 . 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5. 读“等高线地形图”。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图中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图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③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0④甲乙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6. 西湖龙井是杭州著名的特产,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杭州一张响亮的名片。
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1)观察上图,西湖龙井的产地的地形是()A . 平原B . 丘陵C . 高原D . 山地(2)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 . 北高南低B . 中间高,四周低C . 西南高,东北低D . 东高西低7. 下列关于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地表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或丘陵B . 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C . 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和缓的地形是高原D . 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分布8. 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位居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为保障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A . 政治功能B . 经济功能C . 文化功能D . 管理功能2. 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小题。
(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__方向。
()A . 西北方B . 正西方C . 东南方D . 正北方(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A . 方向B . 比例尺C . 图例D . 注记(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A . 衢州市政区图B . 浙江省政区图C . 中国政区图D . 世界政区图3. 下列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 农村——放牧B . 牧村——伐木C . 渔村——捕鱼D . 林场——种植4.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A . 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B . 乡村的道路较宽畅、交通发达C . 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D . 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5. 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A . 10月31日晚,“好听衢州”礼乐草原音乐会在西区市民广场奏响B . 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C . 爸爸去外地做生意D . 李老师去新疆乌什支教6. 读下图,回答小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A . 500米B . 500~600米之间C . 550米D . 600~700米之间(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
其中一组想选择最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7. 下图为四个大洲轮廓图,据此回答小题。
(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A . 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 . ②濒临三大洋两大洲C . ③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所在的大洲D . ④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8.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A . 冰屋——北极地区终年寒冷B . 窑洞——中国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气候干燥C . 高脚屋——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D . 平顶屋——中国南方潮湿多雨9. 某地地处我国东南部,在那儿你能看到成片的梯田,满坡的茶树和竹林,还有盛开的桃花。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中秋佳节之际,平安爱心公益志愿者走访孤寡老人供养中心,和老人们亲切交谈,并为老人包水饺、表演节目。
这表明社区具有()A . 政治功能B . 经济功能C . 文化功能D . 管理功能2. 2018年8月22日,浙江省437名援疆教师赴新疆阿克苏支教。
这是属于()A . 物产交流B . 人才交流C . 信息交流D . 技术交流3. 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
你认为河流最宽的一幅是()A .B .C .D .4. 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地位于山谷B . 乙地可能形成河流C . 乙地位于山脊D . 甲乙两地海拔相等5. 读四大洲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甲大洲被二个大洋包围B . 乙大洲跨经度最大C . 丙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D . 丁大洲地跨南北半球6. “一带一路”概念近几年都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我们期待其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异域风光特色民居,自然人文景观众多。
读图,完成小题。
(注:“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从上图看,“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大洲中不包括()A . 南美洲B . 亚洲C . 非洲D . 欧洲(2)“A”处海峡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它沟通了()A . 大西洋和太平洋B . 大西洋和地中海C . 太平洋和印度洋D . 北冰洋和太平洋(3)“C”地区的波斯湾沿岸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油轮最近航线经过通道正确的是()A .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 . 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 . 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D . 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4)关于“C”地区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这里的居民以犹太族为主B . 这里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C . 这里的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D . 这里居民主要语言是英语(5)下列关于“B”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B . 终年高温多雨C . 终年炎热干燥D . 全年温和湿润(6)从西安到鹿特丹,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 地形B . 纬度C . 海陆位置D . 河流7. 读亚洲大陆沿30°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有关亚洲地形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亚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B . 亚洲地面起伏和缓,以高原山地为主C .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 . 珠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为8429.48米8. 下列河流中,不在同一大洲,但流向基本一致的有()①尼罗河②叶尼塞河③亚马孙河④密西西比河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9. 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 .B .C .D .10. 地球仪上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A . 东经160°,纬度0°B . 西经20°,纬度0°C . 经度180°,纬度90°D . 经度0°,纬度90°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 读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只要你们认真仔细一定能考取好成绩。
出卷人:潘兴良)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共十六届于年10月8日召开,这体现了社区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管理功能2、在1:350万的地图中, 图上距离是4.5cm,则实地距离是是多少? ()A.157.5 cm B.157500000cm C.157.5km D.1575000m3、在下列方法中,不能表示地图上的方向的是()A、指向标定向法B、经纬网定向法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北极星定向法4、在下列地区中,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很大的是()A、地中海沿岸B、欧洲的英国C、中国的东北平原D、亚马孙平原5、绍兴解放街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的地区,这里是()A.文教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6、下列四幅地图,大小同展开4版报纸那么大,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A、杭州市图B、浙江省图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7、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8、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两个条件的有()A、西经21度,纬度0度B、经度0度,北纬26度C、东经165度,北纬17度D、西经0度,南纬15度9、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他可能来自() A.英国B.C.坦桑尼亚D.俄罗斯10、一个地区的气候应包括下列哪两个方面()A.冬季和夏季 B.风和雨 C.春季和夏季 D.气温和降水11、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山地B、高原、盆地C、平原、丘陵D、平原、盆地12、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和主要分布在浙江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回族 B.壮族、回族 C.回族、壮族 D.回族、畲族13、我们家乡的夏季盛行来海洋的()A.偏北风B.偏南风C.偏西风D.都不是14、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间一列是()A、昆仑山-秦岭B、天山-阴山C、天山-秦岭D、南岭15、我国海拔最高和最大的盆地是()A .准葛儿盆地、塔里木盆地B .柴达木盆地、准葛儿盆地C .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D .塔里木盆地、准葛儿盆地 16、下列河流中的下游被称为"地上河"的是 ( )A .长江B .珠江C .黄河D .淮河17、在地球仪上,经线 30°,纬线0 °的地方有 ( )A .1B . 2C . 3D .418、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B 、云南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 C 、小杂居、大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D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91%19、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B 、地形C 、资源D 、植被20、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山区面积广大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非选择题(60分)21、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浣东教育共同体期中测试七年级社会·法治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金园园审核人:傅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家住天津的小明计划国庆节期间与家人乘火车去杭州旅游,观看亚运赛事。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C.D.2.为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某县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逻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体现的社区服务功能是()A .管理功能B .政治功能C .经济功能D .文化功能读右图,回答第3—5小题。
3.地图有三要素,根据所学知识,右图中缺少的是()A .方向B .注记C .比例尺D .图名4.图中上海位于杭州的()A .东南方B .西北方C .东北方D .西南方5.若量得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图上的距离是1.2厘米,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图的比例尺为()A .1:30000B .1:3000000C .1:300000D .1:30006.阅读下列情境,选择合适的地图分别是()①某班级准备到郊外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登山路线。
②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北京的小明想知道杭州的位置。
③小丽想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离她家很远,她想知道如何乘车。
A .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B .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D.交通图、政区图、人口图第3—5题图7.关于右图中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面积最大的大洋是a ,最小的是cB .大洋b 被大洲②③④⑤⑦包围C .①、⑥大洲的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D .②大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信仰基督教读右侧经纬网图,回答第8、9题。
8.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在纬线长度的排序,正确的是()A .乙>甲>丙>丁B .丙>甲>乙>丁C .丙>丁>甲>乙D .丙>丁>乙>甲9.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南半球B .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C .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D .丁地位于热带地区10.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以下四种气候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a 夏季温和多雨,冬季炎热干燥B .b 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 .c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干湿两季D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11.“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们常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我国云南境内距今约170万年的远古人类是( ) A .山顶洞人 B. 蓝田人 C. 元谋人 D. 大汶口人2.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荣获长江三角洲“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农作物是( )。
A .玉米 B. 黄瓜 C.粟 D. 水稻 3.右图所示的远古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农耕文明B .海洋文明C .草原文明D .游牧文明4.右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 纪念他( )。
A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C .教人耕种与医药D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5.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传说提供了证据。
下列文物不能..印证的是( )。
A .鱼纹彩陶盆--------懂得制陶B .栽培稻谷遗存------原始农业C .陶埙和骨笛--------原始音乐D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成熟文字6.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
A .尧 B .启 C .禹 D .舜 7.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审议项目,殷墟遗址极大展现了王朝的社会风貌,此王朝是( )。
A .夏朝B .西周C .商朝D .东周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主要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故事大约发生在( )。
A .商末周初时B .夏朝时C .黄帝时D .春秋战国时9.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属于( )。
A .公元前5世纪70年代B .公元前4世纪70年代C .公元前5世纪80年代D .公元前5世纪80年代 10.下列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战争是( )。
东春中学2016年秋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1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其中一期有这样几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2.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4.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种植②打制石器的使用③家畜饲养的出现④聚落的发展⑤磨制工具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6.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A、炎帝B、禹C、尧D、舜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8、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周天子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④受封者可以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9.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10.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灵梁的开凿B.铁农具的使用D.曲辕犁的制造D.筒车的使用11.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青铜主要于()①饮食方面②军事方面③祭祀方面④外交方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A.春秋争霸战争B.战国兼并战争C.百家争鸣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14.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A.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修水利工程16.“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A.李冰B.李春C.伊尹D.管仲1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以“德”教化人1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二、非选择题19、【材料解析】读《商鞅变法》图。
绍兴市浣江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嗡嗡(wēng)酝酿(niàng) 着(zhú)落B、贮(zhù)蓄棱(lén)镜粗犷(guǎng)C、咄咄(duō)逼人高邈(miǎo) 憔(q iáo)悴D、徘徊(huái)祷(tǎo)告竦峙(zhì)2.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B、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
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2分)(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 )(2)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 )4.诗句默写(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4)《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说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绍兴市绍兴一初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这一年处于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2.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推行法家思想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3.2018年3月,魏凤和出席中共十九大会议。
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国防部长。
在秦朝掌管全国军事类似国防部长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A.诸侯争霸B.生产力飞跃C.社会制度更替D.思想大解放5.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A.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B.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C.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广D.封建制度的确立6.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A.A点B.B点C.C点D.D点7.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8.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91年,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65人(见下表)。
导致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城阳赵国中山菑川河间济北齐国长沙代国广川鲁国胶东梁国衡山3324201711111111985311A.大肆分封诸侯B.地方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13个州部9.古书赞扬我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A.白渠B.灵渠C.六辅渠D.都江堰10.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11.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秦穆公B.楚庄王C.晋文公D.齐桓公1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绍兴市浣江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社会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王明同学朝正北方站在操场上做操,向右转了90°这时他面向( ) A .东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正东方向 D .西北方向2.下列图例,错误的是( )A B C D 3.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属于( )A.工业区B.商业区C.高科技园区D.生活小区 4.由B —A —C 爬山,行走的方向是( )A.由北向南B.由东向西C.由西北向东南D.由西南向东北5.上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沿哪条线路登山时最有可能看见河流( ) A.A B.B C.C D.D6.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信息联系的是( ) A.安徽的宣纸销往杭州 B.新疆人到上海卖哈密瓜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D.浙大毕业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上海人才市场的信息 7. 沿赤道从非洲东岸往东再回到西岸,沿途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A B C D第4题图第5题图C.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8.下列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最容易攀登的是(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泊和最深的湖泊分别是( )A.贝加尔湖、里海 B. 里海、贝加尔湖C.里海、苏必利尔湖 D.咸海、贝加尔湖10.下列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同是人种形成的原因之一B.不同种类的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C.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没有优劣之分D.体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某种人种的优劣程度11.下列关于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河流被称为大地的明珠②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不足,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③湿润地区的河流,大多一年四季水源不足④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2.下列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13. 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B.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C.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14. 美国影片《未来水世界》讲的是由于全球变暖,海水把世界上大部分陆地都淹没了,仅存的人类寻找最后的陆地。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最后的陆地最有可能出现在(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 亚洲5.下图为四种不同的城市工业布局方式图,如果此城市常年吹的是西南风,应选用__ _图的布局方式最好工业区工 居民区16.读下图,左边是平面图,图中呈树枝状的是两条小河,右边是沿X-Y 剖面线作地形剖面图 大致与左图相符的是( )17.下图与西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描述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18—19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 5.2 8.1 11.9 18.8 22.1 26.4 29.8 28.9 25.8 18.7 11.48.2 降水(㎜) 4761871251672211901098792422818.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 )A .地中海式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19.下列城市属于该气候类型的是( ) A .开罗B .武汉C .新加坡D .海口20.下列各项中,说明某地气候特征的是( )A.寒风刺骨,细雨纷飞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今天风和日丽D.昆明四季如春 A B C D21.赤道横贯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岸边,长长的骆驼队行进在金色的大地上,这展示了什么地区奇特的自然景观( )A.撒哈拉大沙漠B.阿拉伯沙漠C.塔克拉玛干沙漠D.纳米比亚的纳米比亚沙漠2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利比亚与埃及都是(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北半球国家D.濒临地中海23.a大洲与d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乌拉尔山(河)、高加索山脉24.下列四个地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25.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度和西经20度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A.他们不会相遇B.他们不可能在北极相遇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D.到赤道时他们之间距离最远卷II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26. 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8分)(1)写出大洲:跨经度最大的洲是_ 。
面积最大的大洲的是_ 。
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填字母)(2)写出大洋名称: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洋是_ _,位于G、E、F和C之间的水域(洋)是 _ _。
(填名称)(3)写出著名的海峡和运河图中字母①是_ _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
②是_ _运河。
③是_ _海峡。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请你在图上绘出并标注本初子午线、赤道。
(2分)(2)从高中低纬度判断, A点处于 ______纬度。
从寒温热温度带判断,B 点处于_______温度带。
(2分)(3)A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
(2分)(4)某点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以南为南温带,以北为热带,该点的经纬度是。
(2分)28.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共10分)(1)判断下列所在地点的地形部位名称:(5分)A_______ __ C__________D __________ E__________F__________(2)某班学生组织一次登山活动,计划分为两组分别从F、G 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登上C地。
登山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__ 线路,理由是______ _。
(3)小河流过桥的流向是________ __ 。
(4)赵庄在王庄的__________方向,如果比例尺是1:2000,这两个村庄图上距离是8厘米,问实地距离__________ 千米。
29.读亚洲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请概括图中河流①②③所在大洲的河流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2)按气候类型A→B→C的顺序来看,年降水量的规律是降水越来越;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气温越来越__ __。
(2分)(3)图中A、B、C是亚洲四大人口稠密区之一的是,其气候类型为(2分)(4)图中河流①的流向是,注入洋;这是因为河流①流经的地区地势特点是(3分)(5)河流②是河(填河流名称),该国位于该洲的地区。
(2分)(6)D处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该半岛名称是,此地气候特征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居民为(填人种)。
(3分)30.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两极地区中,极点附近以大洋为主的是。
(2分)(2)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2分)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我国已经在南极正式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
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一般都选择在1、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2分)(4)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川融化加速、冰层变薄的现象,请解释原因。
(2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D C D B D B 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B D C D B D B D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C A D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26.(1) F G A (3分)(2)北冰洋印度洋(2分)(3)①直布罗陀海峡,②是巴拿马运河,③是白令海峡。
(3分)27. (1)略(2分) (2)中纬度热带。
(2分)(3)西北方。
(2分) (4) 23.5S, 160E。
(2分)28.(1) A鞍部 C山顶 D 陡崖 E山谷 F山脊(5分)(2) ①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2分)(3)西南向东北(1分)(4)东南方向 0.16千米。
(2分)29.(1)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2分),原因: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分)(2)少低(2分)(3) B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4)自西向东太平洋西高东低(3分)(5)印度河南部(2分)(6)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白色人种(3分)30.(1)北极地区。
(2分) (2)B。
(2分)(3)正值南极的夏季,气温相对温暖,利于施工建设。
(2分)(4)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