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方向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
2. 判断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际应用:利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方向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 探究新知:a. 通过讲解、举例,让学生理解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
b.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判断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c. 教师总结判断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践活动:a.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 学生分享实践成果,互相交流经验。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与方向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方向感。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
-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并使用这些方向。
-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方向感。
教学内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 学会使用这些方向进行定位和描述。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方向,如东、南、西、北。
2. 提问:你们知道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吗?第二步:讲解新知1. 讲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概念。
2. 使用教具或地图,向学生展示这四个方向的实际位置。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这四个方向的实际例子。
第三步:实践操作1. 让学生画出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并标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描述各自房间的位置和方向。
第四步: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方向题目,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
2. 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对方的方向问题。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方向感。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理解方向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
-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向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操作”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加深学生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理解和记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实践操作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实践操作的目的实践操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抽象的方向概念具体化,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理解。
这种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的方向感,还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认识方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能够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难点: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以及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方向板、地图、PPT等。
2. 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地图、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方向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方向。
2. 基本方向的学习: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这四个方向。
3. 方向的辨别:教授方向的辨别方法,如使用方向板、观察太阳位置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辨别方向。
4. 方向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寻找目的地、描述物体位置等。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方向知识,画出一张自己家的平面图,并标注出从家到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2. 观察周围环境,记录下生活中应用方向知识的情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方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如有需要,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有需要,改进教学方式。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方向寻宝游戏,设置若干个隐藏物品,学生需要根据提示找到物品。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方向游戏,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3. 举办方向知识竞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方向的兴趣。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方向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方向 (例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向词汇,如东、南、西、北,并能正确辨别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词汇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向词汇的学习:东、南、西、北。
2. 运用方向词汇描述物体位置。
3. 实际操作:在校园内进行方向辨别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方向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正确辨别方向并描述物体位置。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方向板、地图、指南针。
2. 学具:每人一张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方向板引导学生说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学习方向词汇:东、南、西、北。
① 利用方向板,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说出方向词汇。
② 学生独立说出方向词汇,并进行相互检查。
(2)运用方向词汇描述物体位置。
① 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用方向词汇描述地图上的物体位置。
②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描述物体位置。
3. 实际操作(1)在校园内进行方向辨别活动。
①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让学生根据实际场景辨别方向。
②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描述对方所在的方向。
(2)观察教室内的物体位置,并用方向词汇进行描述。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方向词汇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方向词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描述物体位置。
2. 观察家中的物体位置,并用方向词汇进行描述。
七、板书设计1. 东、南、西、北2. 描述物体位置:(1)物体在方向的哪个位置?(2)物体距离观察者有多远?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方向词汇,运用方向词汇描述物体位置,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方向辨别,使学生掌握了方向词汇和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
2. 学会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1. 理解方向的概念,并能正确识别和应用。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指南针2. 地图3.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导入新课:“左脸白,右脸黑,左右两边都不贴,你说奇怪不奇怪?”谜底是“东、南、西、北”。
通过这个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a. 讲解东、南、西、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记住。
b. 利用指南针,让学生亲身体验东、南、西、北的方向。
c.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东、南、西、北的物品,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3. 巩固练习a. 出示一些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教室里的某个物体的位置。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识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方向的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它们的位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讲解、实践、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方向的辨别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东、南、西、北的物品,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精品】新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方向认识四个斜方向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教学难点: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学校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同学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区分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区分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学校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志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餐厅、科技楼、存车处分别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同学归纳:从“东”动身,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动身,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学校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给出一个方向由同学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识别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完成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四、课堂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