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的巩固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运动描述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不仅考察我们对运动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1.小明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东奔跑,经过30秒后停下来。
请描述小明的运动过程。
小明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东奔跑,表示他的速度大小为10m/s,并且方向为东。
经过30秒后,他停下来,表示他的位置不再发生改变。
因为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小红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南骑行,经过2小时后改变方向,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东骑行。
请描述小红的运动过程。
小红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南骑行,表示她的速度大小为20km/h,并且方向为南。
经过2小时后,她改变方向,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东骑行,表示她的速度大小为15km/h,并且方向为东。
因为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她的运动是非匀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1.小李从楼上扔下一个小球,小球自由落体下落,经过2秒后落地。
请描述小球的运动过程。
小球自由落体下落,表示它受到的作用力只有重力,忽略了空气阻力。
经过2秒后,小球落地,表示它的位置不再发生改变。
因为重力的作用下,小球的速度不断增加,所以它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2.小王站在高楼上,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自由落体下落,经过3秒后被小明接住。
请描述小球的运动过程。
小球自由落体下落,表示它受到的作用力只有重力,忽略了空气阻力。
经过3秒后,小球被小明接住,表示它的位置不再发生改变。
因为重力的作用下,小球的速度不断增加,所以它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三、斜抛运动的描述1.小张站在地面上,以20m/s的速度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经过4秒后落地。
请描述小球的运动过程。
小球向上抛出,表示它受到的初速度为20m/s的作用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运动的描述练习题一、描述一场足球比赛在一个晴朗的周末下午,我来到了体育场观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球场上绿茵茵的草地上,22名运动员分成两队,争夺着胜利。
比赛开始了,双方球员迅速地奔跑着,不断传球、射门。
首先,我注意到球员们的奔跑速度非常快。
他们像闪电一样在球场上穿梭,迅速地变换位置,寻找传球的机会。
有时,他们会通过精准的长传将球传给队友,有时则会选择短传,通过快速的连续传球来突破对方的防线。
其次,球员们的技术非常娴熟。
他们能够用脚内侧、外侧、背后脚跟等各种方式来控制球,并且能够用头部将球稳稳地传给队友。
有时,他们还会展示出精湛的个人技术,如过人、盘带和射门等。
这些技术动作不仅展示了球员们的实力,也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除了技术,球员们的身体素质也非常出色。
他们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耐力,在比赛中不断奔跑、争抢球权。
有时,他们需要在一瞬间做出决策,判断对方的动向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种高强度的身体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在比赛过程中,球员们之间的协作也非常重要。
他们通过默契的配合,将球传递给队友,并且互相支持、帮助。
有时,他们会用眼神或手势来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增强了球队的整体实力,也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最后,比赛的结果总是令人期待。
球员们在场上拼尽全力,争夺每一个进球的机会。
观众们则紧张地看着比赛的进程,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当比赛结束时,胜利的一方球员们欢呼雀跃,而失败的一方则黯然神伤。
无论胜负如何,比赛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角逐,是运动的魅力所在。
二、描述一次晨跑的经历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我决定进行一次晨跑。
我穿上运动鞋,戴上耳机,迎着清新的空气,开始了我的跑步之旅。
我沿着一条宽阔的林荫道行进,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放慢脚步,深呼吸着芬芳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我感到身体逐渐热起来,汗水从额头滑下,但我并不觉得疲倦,反而感到一种愉悦的快感。
高一运动的描述练习题1. 引言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描述高一运动的情况,以展示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热情和活力。
2. 早晨操练每天早晨,高一年级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晨间操练。
他们穿着整齐的运动服,队列整齐排列。
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学生们精神焕发地开始了锻炼,他们有力地抬腿、摆臂,身体舒展开来。
激昂的音乐伴随着运动,整个操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课间活动在上课的间隙,高一学生们会积极参与各种课间活动。
有的学生选择踢足球,他们组成小队,在校园里的足球场上奔跑、传球,比赛场面紧张而激烈。
有的学生则选择打篮球,他们投篮、传球,展示出卓越的球技和团队合作精神。
还有些学生参加跑步活动,他们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奔跑,挑战自己的耐力极限。
4. 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每年,学校会组织一次盛大的运动会。
高一学生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运动会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班级代表队,参加各项比赛。
有的人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冲刺;有的人在田赛项目中展现出出色的技术;还有的学生则主动参与到赛事组织中,担任计时员、裁判员等职责。
运动会现场人声鼎沸,观众们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整个学校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运动氛围。
5. 运动健身俱乐部为了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学校还设立了各类运动健身俱乐部,供学生们参与。
有的学生选择加入篮球俱乐部,每周固定时间在校园篮球场上训练和比赛;有的学生加入足球、乒乓球等俱乐部,通过与其他俱乐部的交流切磋提高个人技术。
6. 假期活动高一学生们在假期中也不会停止运动的脚步。
有的学生选择参加暑期夏令营,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和各类球类运动;有的学生参加校际友谊赛,代表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友谊,展示个人才艺和团队实力。
运动不仅是他们假期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提升个人能力和拓展视野的机会。
7. 结语高一运动的描述展示了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热情和活力,他们通过早晨操练、课间活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加入运动健身俱乐部以及参加假期活动等形式,全面发展了自身的身体素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描述物体运动是一个基本的内容。
通过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准确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与运动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一系列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帮助你巩固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理解。
一、简答题1. 什么是物体的位移?如何计算物体的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
计算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使用位移公式,即位移(Δx)等于物体在x方向上终点位置(xf)减去起点位置(xi)。
即Δx = xf - xi。
2.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如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相等距离的运动。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都是恒定的。
通常可以使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3.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平均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计算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使用加速度公式,即平均加速度(a)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变化量(Δt)。
即a = Δv / Δt。
4.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如何描述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没有空气阻力情况下,向下运动的运动。
描述自由落体运动时,需要表示物体的下落加速度和下落位移的变化。
二、计算题1.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800米,他步行到学校用了20分钟。
求小明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v)等于位移(Δx)除以时间(Δt)。
给出的位移是800米,时间是20分钟,将时间换算为小时为20/60=1/3小时。
代入公式可得 v = 800 / (1/3) = 2400 米/小时。
2. 小红从A点向B点匀速行驶,全程2000米,行驶时间为240秒。
求小红的速度。
速度(v)等于位移(Δx)除以时间(Δt)。
给出的位移是2000米,时间是240秒。
代入公式可得 v = 2000 / 240 = 8.33 米/秒。
3. 小华开车从静止开始以10 m/s²的加速度行驶,经过5秒后速度为25 m/s。
【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2、(2016•祁阳县一模)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5、(2015•哈尔滨校级模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1)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2)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
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填“相同”或“不相同”)吗?这个过程说明了。
二、选择题6、(2015春•兴隆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D.苹果从树上落下7、(2016•射阳县二模)下列诗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D.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8、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9、(2015•广安区模拟)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0、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 B.甲车 C.乙车 D.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1. 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
化的运动叫做 .
2.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3.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4.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5.图(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7.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
1. 机械运动;
2..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树木;
3.云,月亮;
4.相对静止;
5.1,3
6.C
7.B
查字典物理网初二语文教案栏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精品】(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测量误差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 .“五四”运动属于机械运动D .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A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B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C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3、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春游时,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飞花两岸照船红,不知云与我俱东。
”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①“云不动”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②“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③“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④“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①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4、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
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 .房子的窗户B .路边的灯杆C .行驶的卡车D .轿车的司机5、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站台B .铁轨C .车厢的窗台D .路边的树木6、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 .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C .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 .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7、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C .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 .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8、下列几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 .夏天,居民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C .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D .高速列车在铁轨上行驶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123、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所示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
《运动的描述》一、二节巩固练习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小题5.0分,共65分)1.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2.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3.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4.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5.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A船肯定是静止的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船可能是静止的6.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缆车向对面走去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7.关于参考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选择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参考系是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论一定不同8.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4 s末到第5 s初经历了1 s的时间B.物体在前4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初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9.以下数据是指时刻的是()A.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0正式上课B.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 sC.李明和老师交谈了5 minD.第1秒内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中部10.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B.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等于路程C.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不遵循算术相加法则D.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11.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B.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C.位移为零时,路程不一定为零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12.小英从家门口打车到车站接上同学后即随车回到家,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分别是()A. 0,0B. 12.3 km,0C. 0,12.3 kmD. 12.3 km,12.3 km13.如图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 4R、0B.、4RC.、0D.、2R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14.(多选)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飞往火星的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C.计算从北京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15.(多选)下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0米C.分析卡车的运动时,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1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乙>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乙<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丙也匀速下降,乙>丙,且丙>甲D.甲、乙匀速下降,丙也匀速下降,乙>丙,且丙<甲17.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到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运动的描述》压轴培优题型训练【九大题型】一.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共5小题)二.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共5小题)三.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共3小题)四.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共5小题)五.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共5小题)六.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共3小题)七.打点计时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共4小题)八.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数据处理(共3小题)九.光电门测量物体速度(共8小题)一.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共5小题)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二秒末表示的是时间B.前五秒表示的是时刻C.第四秒初表示的是时间D.最后三秒表示的是时间2.(多选)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刻的是( )A.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12时到站B.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某人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D.一场电影要一个半小时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B.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1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D .不管是前5s 还是第5s ,都是指时间4.经过查询,下表为T16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车次T16运行时间20小时25分钟发车时间17:25到站时间13:50类型暂无数据详细情况备注无全程2294公里站次车站日期到站时间开车时间里程1广州当天始发站17:250公里2长沙当天00:2100:27707公里3武昌第2天03:4103:471069公里4郑州第2天08:1708:211605公里5北京西第2天13:50终点站2294公里(1)表中 (填项目名称)表示的是时间;(2)表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为 .5.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下面是“神舟五号”飞船在飞行中所记录的一些数据,请分别说出哪些是指时刻的?哪些是指时间的?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在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于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二.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共5小题)6.质点沿半径为d 的圆形轨道逆时针运动,每2s 移动圆周,初始位置在某处的A 点,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并在图上标出各位移矢量的方向。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高速公路上用位移传感器测车速,它的原理如图所示,汽车D向右匀速运动,仪器C 在某一时刻发射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超声波),经过时间11接收到被D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过一小段时间后又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出后经过时间12再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v0,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 1,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停接到汁就机P QA.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1vt 2 o 1B.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v0121/ 、C.位移传感器在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距离为%v (t -1)20 2 1v (t -1 )D.测得汽车前进速度为ft十2A t—t【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AB.超声波是匀速运动的,往返时间相同,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11-t,,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7 vt ,故A正确,B错误;2o 1 2 0 2C.则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的距离为s = — v (t —t )2 0 2 1故C正确;D.超声波两次追上汽车的时间间隔为A t' = A t - -i-十匕2 2故速度)s v (t -1v = = ―0_2 1—A t' t十2A t -1故D正确。
故选ACD o2.如图所示,。
、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D. 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 0- t时间内A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的位移较小,故C错误,B正确;D. 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则B的速度一直大于A的速度,故D错误。
运动的描述练习一、选择题1.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开幕,竞赛大项共设40个,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在考察运动员的表现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A.鞍马B.马拉松C.花样游泳D.武术比赛2.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的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内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C.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D.若火箭发射时遇突发情况,航天员仍与运载火箭保持相对静止3.(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改变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4.如图所示,将一条长为L的纸带扭转180°后连接两端就构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不考虑连接纸带时的长度损失.一只蚂蚁以恒定的速率v从P点沿纸带中线向前爬行,当其再一次到达P点的整个过程中,蚂蚁的()A.路程为LB.位移大小为LC.加速度始终为零D.平均速度为零5.在如图所示的图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是一列在12:38~19:42之间由厦门北开往武汉的动车,12:38是指动车运动时间B.图乙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故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为零C.图丙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D.图丁是正在进行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6.(多选)火箭发射升空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变化量比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大B.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C.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D.火箭的速度为100m/s,汽车的速度为72km/h,指的都是平均速度7.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发明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微元累积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放大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裁判员给跳水冠军全红婵打分时,将其看作质点,这种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通常称为“理想化方法”B.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放大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累积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8.如图所示,小艾同学早上7:30从家里出发,7:38经过一电线杆时的速度大小为4m/s,20s后通过下一电线杆时的速度大小为8m/s,已知两电线杆之间为平直路面,两电线杆间的距离为10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38”指的是时间间隔B.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6m/sC.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0.2m/s2D.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9.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如图所示,骑行者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次户外骑行的情况,从A点到B点总长为38.0km(可视为直线距离),用时约为2小时30分钟,最大的速度大小为45.0km/h,骑行者从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骑行者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不能将他看成质点B.骑行者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5km/hC.骑行者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若骑行者从开始运动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25s,则加速度大小为0.5m/s210.(多选)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其中v0和v s分别表示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 s-v0s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下列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1-v0t说法正确的是()A.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B.若A不变,则a也不变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02-v s22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0+v s211如图所示,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Δt1和空气中的声速v声,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x1(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经过极其短暂的时间T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得时差Δt2,算出新位置x2后系统会自动算出速度v.则()A.系统算出的速度是发射器A经过Q位置的速度(如图)B.系统算出的速度v=x2-x1T =v声(Δt2-Δt1)TC.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导致的测速误差属于偶然误差D.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系统算出的速度v大于发射器A的实际速度二、非选择题12.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1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5s,遮光板的宽度为2.0cm.下列问题(2)、(3)中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m/s.(4)若用宽度是1cm的遮光板,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答案:1. B 解析鞍马项目研究的是运动员在鞍马上的各种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在马拉松比赛中研究的是运动员完成整个运动所需的时间,而人的形状大小相对于马拉松的整个路径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因此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花样游泳项目研究的是运动员在水中的各种舞蹈动作,不能忽略人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武术比赛研究的是运动员各种动作的标准度、流畅度等,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2. C 解析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选项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3. ACD 解析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滑块,其加速度为零,但是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即物体的速度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无关,故B错误,C正确;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例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D正确.4. D 解析路程是蚂蚁运动轨迹的长度,根据纸带的特点,可知蚂蚁走过的路程为2L,故A错误.位移的定义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蚂蚁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故B错误.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蚂蚁运动过程中虽然速度的大小(速率)保持不变,但其运动方向有变化,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5. C 解析12:38是指时刻,A错误;题图乙中的a点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但是a点在任意时刻速度都不为零,B 错误;题图丙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正确;题图丁中正在进行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不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可言了,D错误.6.AB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Δv=v2-v1=100m/s-0=100m/s,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Δv'=v'2-v'1=0-20m/s=-20m/s,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火箭的加速度a=ΔvΔt=10m/s2,汽车的加速度a'=Δv'Δt'=-8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A、B正确,C错误;火箭的速度为100m/s,汽车的速度为72km/h,都是瞬时速度,D错误.7. C解析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裁判员给跳水冠军全红婵打分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选项A错误;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极限法”,选项B错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累积法”,选项C正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D错误.8. C 解析“7:38”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xt =10020m/s=5m/s,选项B错误;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Δvt =8-420m/s2=0.2m/s2,选项C正确;无法判断该同学在两电线杆之间的运动情况,故D错误.9. D解析研究骑行者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骑行者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他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骑行者从A 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xt=15.2km/h,选项B错误;骑行者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骑行者骑行的最大速度为12.5m/s,故加速度大小a=ΔvΔt=0.5m/s2,选项D正确.10. AD 解析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根据a =v 1-v 0t 可知a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若A 不变,A >0则a 逐渐变大,A <0则a 逐渐变小,选项B 错误;若A 不变,设某段位移s 内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x ,根据“另类加速度”定义可知v x -v 012s =v s -v x 12s ,解得v x =v 0+v s 2,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11. B 解析 系统算出的速度是发射器A 在Δx 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选项A 错误;由于红外线的传播速度远大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忽略红外线在A 与B 之间传播的时间,由题图可知,T 时间内小车的位移为x 2-x 1,又因为AB 间距x =v 声(Δt 2-Δt 1),则系统算出的速度v =x 2-x 1T =v 声(Δt 2-Δt 1)T ,选项B 正确;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导致的测速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项C 错误;真实的Δt =x 真v 声-x 真c ,可得v 真=x 2真-x 1真T =cc -v 声·v 声(Δt 2-Δt 1)T >v ,由于忽略红外线的传播时间,系统算出的速度v 小于发射器A 的实际速度,选项D 错误.12.(1)平均 (2)0.11 (3)0.40(4)遮光板宽度越小,挡光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误差越小.解析 (1)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2)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1=d Δt 1=2.0×10-20.19m/s≈0.11m/s.(3)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2=dΔt2=2.0×10-20.05m/s=0.4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小船春游时,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飞花两岸照船红,不知云与我俱东。
”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①“云不动”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②“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③“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④“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①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2、如图,蓝天上人与鸟儿正在“比翼齐飞”。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选择的参照物是()A .鸟儿B .滑翔者C .滑翔机D .观众自己3、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A .标志牌静止B .乙车向东运动C .乙车向西运动D .丙车向西运动4、小明在临沂北站乘坐高铁前往济南,列车行驶过程中,若说坐在座椅上的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 .地面上的大树B .迎面行驶过来的列车C .列车里的座椅D .列车里行走的乘务员5、如图所示,小红在商场内乘坐自动扶梯上楼.小红说自己是静止的,她所选的参照物是()A .商场的地面B .乘坐的扶梯C .货架上的商品D .行走中的顾客6、国庆期间,小芳和家人一起去游乐园玩耍。
如图所示,小芳和妹妹坐着旋转木马缓缓绕着中心转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B .以小芳为参照物,妹妹是运动的C .以妹妹为参照物,木马是运动的D .以木马为参照物,小芳是静止的7、甲乙丙三车以不同的速度一起向南运动t1时刻甲乙丙位置如图,甲乙,乙丙之间相距1000m,行驶一段时间后,t2时刻后,乙在甲后方900m,丙在乙后方1100m处,则在t1到t2时间内()A .以甲为参照物,丙向南运动B .以乙为参照物,丙向北运动C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南运动D .以丙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8、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A .地面B .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C .天空中的云朵D .站在地面的人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八一飞行表演队驾驶歼—10战机首次组成“71”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致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起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巩固练习试卷【必考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马为参照物的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学校篮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花坛B .矗立的旗杆C .教学楼D .正从篮筐中下落的篮球3、周末,小明和妈妈在公园匀速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
以公园里的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B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 .不能选取地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为参照物D .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4、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能作为参照物C .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 .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5、甲乙丙三车以不同的速度一起向南运动t1时刻甲乙丙位置如图,甲乙,乙丙之间相距1000m,行驶一段时间后,t2时刻后,乙在甲后方900m,丙在乙后方1100m处,则在t1到t2时间内()A .以甲为参照物,丙向南运动B .以乙为参照物,丙向北运动C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南运动D .以丙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6、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流水D .河岸7、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这张桌子B .推书的人C .这个书本D .地面8、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测量误差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 .“五四”运动属于机械运动D .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12、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参与体育比赛还是进行日常锻炼,运动都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运动的重要性和相关概念。
练习题一:请描述一项你最喜欢的运动,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一: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
篮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每次我参与篮球比赛时,我都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篮球也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这让我感到挑战和成就感,激发了我对运动的热爱。
练习题二:请描述一项你认为对身体健康最有益的运动,并解释为什么它对健康有益。
答案二:我认为跑步是对身体健康最有益的运动之一。
跑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耐力。
通过跑步,我们可以加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此外,跑步还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体重、控制血压和改善睡眠质量。
它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运动方式,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
练习题三:请解释什么是心率和最大心率,并描述它们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答案三: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最大心率是一个人在运动中能够达到的最高心率。
心率是运动中衡量身体耐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时,心率会增加,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供应肌肉。
通过监测心率,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是否适中,以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心率也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运动的强度和节奏,以避免过度训练或受伤。
练习题四:请描述一种你认为有趣且能够锻炼身体的户外活动,并解释为什么它有趣且对身体有益。
答案四:一种有趣且能够锻炼身体的户外活动是登山。
登山可以让我们接触自然环境,欣赏美丽的风景,并挑战自己的体力和耐力。
登山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当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时,速度和位移的变化是否同向?答:同向。
2. 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速度从6m/s加速到12m/s,所需时间是多少?答:1秒。
3.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从10m/s加速到20m/s,所需的时间是2秒,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5m/s²。
4.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是否具有相同的方向?答:具有相同的方向。
5.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是2m/s²,速度从2m/s加速到8m/s,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3秒。
6.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是否具有相同的方向?答:具有相同的方向。
7.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是3m/s²,速度从6m/s加速到12m/s,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2秒。
8.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答:相同。
9.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是4m/s²,速度从4m/s加速到16m/s,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3秒。
10.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方向是否相同?答:相同。
11.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速度的变化方向一致?答:一致。
12.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是5m/s²,速度从5m/s加速到25m/s,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4秒。
13.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方向是否相同?答:相同。
14.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答:相同。
15.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是6m/s²,速度从6m/s加速到42m/s,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答:6秒。
16.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方向是否相同?答:相同。
17.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速度的变化方向一致?答:一致。
一、单选题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物体下落B. 冰化成水C.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D. 行驶中的汽车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4.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树木B. 地面C. 乘客的汽车D. 天空中的云5.1999年5月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 乌云B. 地面C. 自己D. 大楼6.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路面上,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海水奔腾C. 心潮澎湃D. 流星似剑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9.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2016年12月24日宣布,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携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开展跨海区训练和试验任务。
如图为某次训练的场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运动的B. 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静止的C. 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后退的D. 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是静止的1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1.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12.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云朵C.人 D.月亮二、填空题13.甲乙同学分别以同样的快慢同样的方向前进,以乙为参照物,则甲是_____的,如果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则甲乙都是_____的.14.小锋假期和爸爸乘车外出,发现公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如果小锋发现汽车在每10 s时间里刚好经过4颗树木,且每颗树之间的距离均为50m,则该车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合_____________k m/h 。
15.春天到了,如东浅水湾公园周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
周末,小李和小明泛舟游览公园,若以 _____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小明向后划桨而船前进,这说明_____。
小明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桃花_____ 。
参考答案1.B【来源】2017年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达标检测题【解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物体下落,是只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变化,故A 是机械运动;冰化成水是物态发生变化,故B不是机械运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是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变化,故C是机械运动;行驶中的汽车是相对于路面发生位置变化,故D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的是B,故选B。
2.B【来源】[中学联盟]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6周周清物理试题【解析】A、船与风和水的距离没有变化,所以不符合题意.B、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该选项正确.C、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自身,所以该选项不对.D、以地面为参照物,山始终是静止的,该选项错误.故选B.3.D【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常熟市第一中学八年级2月奖学金测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解: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的意思,所以是指响度,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液化,故B错误;C、桃花红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它本身并不发光,故C错误;D、孤帆相对于江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声、热、光、运动等方面的基础判断类知识,要求知识点掌握准确.这也体现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的思想.4.C【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弥勒县江边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也就是说树木在运动,即树木与乘客选择的参照物的位置应该有变化,而所给的选项中树木与汽车的位置有变化,所以他选择的参照物为自己乘坐的汽车.故选项C正确.【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5.A【来源】湖北孝感孝南区卧龙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物理试题【解析】“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人、大楼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人、大楼本身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故选A。
6.C【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江津四中等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物理卷(带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也是运动的;故应选C。
考点:机械运动7.C【来源】[中学联盟]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解析】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是流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B、海水奔腾,是说海水不断向前运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心潮澎湃,是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机械运动;D、流星似箭,是说流星相对于天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8.D【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飞机在空中加油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故D符合题意。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C【来源】[首发]江苏省滨海县第二教研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解析】待飞的舰载机相对于辽宁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静止的,故A选项错误;空中的舰载机相对于辽宁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运动的,故B选项错误;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向后远离舰载机,所以辽宁舰是后退的,故C选项正确;空中的舰载机相对于待飞的舰载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是运动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0.D【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1【解析】由图中的烟可知,空中流动的气流水平向左,若甲静止则旗子向左飘动符合常理,若甲向右运动,即甲迎风而行旗子向左飘动,符合常理,若甲向左运动,则甲的速度小于风速才符合常理,故甲车有三种可能;乙车只有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旗子才能向右飘,故答案选D。
11.C【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 不正确.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 不正确.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 正确.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 不正确.故选C .12.B【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在描述月亮的运动,虽然月亮绕着地球转,但无云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有云时,云的运动相对于地球还是比较明显的,以云为参照物,就可以看见月亮的运动.故选B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 静止 运动【来源】[中学联盟]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甲乙同学分别以同样的快慢,同样的方向前进,如果选择乙同学为参照物,甲同学和乙同学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则甲同学是静止的;如果选择树木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与树木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甲、乙两同学都是运动的。
14. 汽车(或座位) 20 72【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小锋假期和爸爸乘车外出,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不断变化,树木是运动的,汽车在10s 力经过4棵树,则通过了3个树空,的距离为:s =3×50m=150m;速度为: 150m 15m /s 54km /h 10ss v t ====,故答案为:汽车;15;54; 15. 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反射光【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九年级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解析】①以小船为参照物,小李相对于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静止的; ②小明向后划桨使船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红色的桃花反射的光射到人的眼睛时的时候,人就看到了红色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