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目前PTA生产企业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20.56 KB
- 文档页数:5
化工行业-P T A行业分析(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PTA精对苯二甲酸行业一、精对二苯二甲酸概况性能英文名: 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结构及分子式:C6H4 (COOH)2中文别名:PTA; 1,4-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对酞酸; 松油苯二甲酸; 纯对苯二酸; 对酞酸; 对苯二酸; 对二苯甲酸本品在常温下是白色晶体或粉末,低毒,易燃。
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内遇火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它的自燃点680℃,燃点384~421℃,升华热98.4kJ/mol,燃烧热3225.9kJ/mol,密度1.55g/cm3。
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及氯仿。
注意: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生产方法以对二甲苯为原料,液相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再经加氢精制,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精对苯二甲酸。
PTA为石油的下端产品。
石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轻汽油(别名石脑油),从石脑油中提炼出MX(混二甲苯),再提炼出PX(对二甲苯)。
PTA以PX(配方占65%-67%)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氧气占35%-33%),生成粗对苯二甲酸。
然后对粗对苯二甲酸进行加氢精制,去除杂质,再经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精对苯二酸产品,即PTA成品。
国际、国内有厂家生产粗对苯二甲酸,如三鑫石化的EPTA,韩国三南的QTA等。
生产工艺中少了后面的精制过程。
成本低,具有价格优势,可满足不同聚酯企业需要。
基本用途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同时,PTA的应用又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
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的PTA和0.33-0.34吨的MEG(乙二醇)。
各家PTA工艺技术对比评析【更新时间:2010-11-6 13:20:44文章录入:中国PTA行业网站】刖言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简称PTA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对苯二甲酸是无色针状结晶或无定型粉末(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有刺激性,粉尘具有爆炸性,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会发生爆炸,其最低爆炸浓度为0.05 克/升。
分子量166.13,密度1.510克/厘米3,比热0.2873卡/克•度,升华热23.5千卡/ 克分子,熔点(在封管中425℃,升华点402℃,能溶于碱溶液,稍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
我国聚酯工业的超速成长,极大地刺激了PTA投资的快速增长,从而加快了PTA 项目的工艺引进,上述成果也不同程度地在新建或改建的PTA装置中得到了应用。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PTA生产装置,目前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
但我国PTA装置建设的关键技术仍然依靠进口,基础研究薄弱,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PTA装置的生产规模已经与国际接轨,在大型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工艺优化方面,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有待开发。
下面将各家PTA生产工艺技术进行对比,来分析各个工艺的优缺点。
各家PTA工艺技术比较工艺技术各专利商都拥有工业化生产PTA的专利技术,拥有近期采用最新技术的专利工厂,并生产出合格的PTA产品。
都采用回收氧化反应副产蒸汽和反应尾气用于空压机驱动等节能措施,并将尾气用于中间产品CTA和成品PTA输送。
溶剂回收:多数厂家为共沸蒸馏,优于常压蒸馏,筛板塔逐渐改为填料塔。
催化剂回收:工艺技术(二的回收技术较简单,其他几家公司流程较复杂。
精制母液回收:工艺技术(六无精制母液回收,脱盐水消耗量大,PTA损失量大,其他几家都有。
工艺条件氧化反应温度、压力趋于降低。
工艺技术(一(二(三(五(六为高温氧化工艺,工艺技术(四为中温氧化工艺。
苯胺生产企业名录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橡胶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国内主要的苯胺生产企业。
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旗下拥有多家苯胺生产企业。
其中,位于上海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核心研发机构之一,拥有先进的苯胺生产技术和设备。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另一家重要的石油石化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公司之一。
旗下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拥有多个苯胺生产基地。
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是中国化学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旗下的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产品供应商之一,其苯胺生产能力也相当强大。
4. 山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化工企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化肥、化工原料、医药等领域的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旗下的山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苯胺生产企业之一。
5. 湖南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化工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苯胺产业链。
该公司旗下的湖南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苯胺生产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6. 江苏扬化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化工企业集团之一,主要从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旗下的江苏扬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苯胺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品质稳定可靠。
7. 河南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苯胺生产设施和技术。
该公司旗下的河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苯胺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质量受到市场认可。
8. 辽宁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也是中国苯胺生产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该公司旗下的辽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苯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精对苯二甲酸(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薄膜和聚酯瓶,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PTA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它部分是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产品的原料。
1 PTA生产工艺1.1 我国早期PTA生产工艺我国早期生产PTA的厂家有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涤纶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长征化工厂和辽阳化纤总厂等厂家。
其生产方法主要分为低温氧化法和高温氧化法两种。
1.1.1 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原料对二甲苯(PX)在醋酸溶液中,以醋酸钴(或醋酸锰)及溴化物为催化剂,以三聚乙醛为氧化促进剂,在130-140℃和1.5-4.0MPa压力下,用空气一步低温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产品对苯二甲酸先在160℃和0.55MPa压力条件下用醋酸洗涤,再在100℃和常压条件下用醋酸洗涤,然后干燥得到产品精对苯二甲酸。
1.1.2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以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在四溴乙烷存在下,于221-225℃和0.255MPa压力下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反应产物在280-290℃和6.5-7.0MPa压力下溶解于水中,成对苯二甲酸水溶液。
然后用钯/活性炭催化剂加氢处理,除去微量对羰基苯甲醛,经结晶、洗涤、干燥,得成品精对苯二甲酸。
1.2 PTA生产工艺进展1.2.1 PTA生产工艺进展概述 PTA是聚酯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聚酯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采用PTA直接酯化、连续缩聚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工艺路线相比,因其具有流程简短、原料消耗低、生产工艺容易控制、成本低等诸多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PTA工艺已成为聚酯工业发展之重点。
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生产聚酯单体工艺路线很多,而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工业装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威顿法技术为代表的合并氧化酯化法生产对DMT工艺;另一类是以英国BP-Amoco、美国Dupont-ICI、日本三井油化、日本三菱化学(MCC)、美国Eastman及意大利INCA等公司技术为代表的中温氧化、加氢精制(或深度氧化)生产精对苯二甲酸工艺。
国内PTA生产技术的应用及新一代工艺介绍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全称精对苯二甲酸,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国内产量总和已达到全球总产能的56%左右,截止2018年1月嘉兴石化二期投产后国内产能总和达到了5131.5萬吨/年。
本文对目前国内已投产主流专利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新一代PTA技术进行介绍和解析。
标签:PTA生产技术;PTA新工艺1 国内已投产PTA生产技术简介我国投产的PTA应用的技术包括BP、INVISTA、昆仑、日立、三菱+东帝士、EASTMAN、早期BP+AMOCO工艺、三井工艺等,产能市场份额从打到小依次是INVISTA、日立、三菱+东帝士、昆仑、BP,截止2018年8月各占37.45%、26.11%、13.15%、12.08%、7.79%。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BP-Amoco(简称BP)公司和DuPont-ICI(后转让给INVISTA)公司几乎同时对PTA生产工艺进行研发,不断完善逐步发展和形成氧化、精制专利技术,其他的生产工艺都是这两家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研发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专有工艺技术。
因BP专利在2015年开始出售专利授权,之前国内除了珠海BP以外并没有其他使用其专利的工厂,其国内技术应用比例并不大。
而INVISTA专利在1995年、1996年开始对辽阳石化、乌鲁木齐石化出售其专利技术,截止2018年8月国内有20套采用INVISAT的装置已建设完成。
国产工艺为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原来的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的专利技术,其专利技术以三井工艺技术为基础进行工艺改进优化,重庆市涪陵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个采用该技术的PTA装置,之后海伦石化120万吨/年、浙江远东石化(现已被华杉集团收购)140万吨/年、虹港石化150万吨/年PTA装置也均采用该技术,但其能耗、物耗与同期的BP、INVISTA工艺仍有差距。
2 PTA新工艺介绍目前PTA新技术开发提供技术转让的主要有BP、INVISTA、昆仑三家,其中BP最新工艺技术于2015年7月在珠海BP三期投产,INVISTA最新P8技术2018年1月在嘉兴桐昆二期投产,虽然在试运行阶段设备故障和工艺稳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经过相关改造,装置运行已趋于平稳,技术已接近成熟。
【生产pta的上市公司】生产pta的上市公司大全生产pta的上市公司1、荣盛石化(002493)国内领先的PTA和聚酯纤维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PTA和聚酯纤维(涤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中主要产品为PTA以及涤纶牵伸丝(FDY),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加弹丝(DTY)三大系列,各种规格的涤纶长丝,PET切片。
公司是全国大型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拥有聚酯产能60万吨,涤纶纺丝(FDY,POY)57万吨以及涤纶加弹丝(DTY)25万吨。
2、恒逸石化(000703)主营PTA: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和化纤加弹丝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和化纤加弹丝上下游一体化和规模化的产业格局。
截至2011年末,公司参控股PTA产能达到565万吨,自有权益产能292万吨,规模居国内第一,公司拥有聚酯纤维权益产能210万吨,其中涤纶长丝产能95万吨,聚酯切片78万吨,涤纶短纤12万吨,聚酯瓶片25万吨,不仅规模属国内第一,而且品种种类也属业内最丰富。
3、珠海港(000507)与外资巨头合作PTA项目:与国际行业巨头联合进行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与英美石油控股,碧辟(中国),BP环球对珠海碧辟化工注册资本增至__万美元,投资总额至__万美元,建设PTA二期。
公司占15%。
2011年2月,珠海碧辟化工报告,其股东BP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华石化业务,包括投资珠海PTA的二期装置改造和三期扩建项目。
计划中的二期装置改造项目(珠海碧辟化工投资3亿元)将进一步提升二期装置的产能20万吨,使PTA总产能达到每年170万吨。
三期扩建项目的生产规模为年产125万吨PTA。
计划采用BP公司最新的PTA生产技术。
项目总投资预计约40亿元。
(2012年中报披露,报告期生产PTA79万吨,销售PTA78.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但销售收入约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下降13%。
西欧PTA生产厂商亚洲要紧PTA生产商kt/a(千吨/年)日本PTA生产商其他地区PTA的要紧生产装置我国要紧的PTA企业kt/a我国台湾省的PTA企业国内在建及拟建PTA装置及其产能kt/a化纤原料PTA基础知识介绍概述产业链总体状况一、化纤分类化纤是纺织纤维的一类,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纺织纤维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纺织纤维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固性。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
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合成纤维是原油化工工业和炼焦工业中的副产品,例如涤纶、锦纶、睛纶、维纶、丙纶、氯纶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涤纶纤维是中国合成纤维中增长最快的品种,1965年涤纶纤维产量只有100吨,仅占中国合成纤维总产量约1.92%,位于锦纶、维纶和睛纶之后而居第四位。
1976年涤纶纤维产量上升到2.69万吨,跃居首位,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3 4.3%;1990年产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2万吨;2001年产量猛增到63 2.6万吨,2002年更达到772.1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目前,中国涤纶纤维产量仍将以10%的年率增长,生产涤纶纤维消耗聚酯约占聚酯总消费量的90%。
亚洲在世界化纤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化纤生产国。
近几年中国化纤工业仍高速进展,2002年中国化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的23.6%,占中国纺织纤维总产量比例达到64.8%;2003年化纤产量达118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4%,占中国纺织纤维总产量的66.8%;2004年中国的化纤产量达13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1%;20 05年中国化纤总产量达到162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
二、PTA产业链结构涤纶的要紧原料是PTA。
PTA的源头是原油,原油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生产出石脑油(轻汽油),从石脑油中通过一定工艺过程提炼出PX(对二甲苯),PX(配方占65%—67%)通过氧化(氧气占35%—33%)结晶分离干燥生产出精对苯二甲酸(PTA,粉状)。
中国PTA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中国PTA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PTA是对二甲醚对苯二甲酸进行酯化制得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化纤、涂料等行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对全球PTA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生产能力持续扩大:中国PTA产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之一、根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的PTA产能已经达到6000万吨以上,占据了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PTA产业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不断创新,提高了产能和产品质量。
一些国内企业还在进行技术研发,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PTA作为纺织原料的重要一环,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同时,中国的化纤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对PTA的需求也在增加。
4.因素成本相对较低:中国PTA产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未来中国PTA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下:1.产能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PTA产业的生产能力还将继续扩大。
不仅现有企业会加大投资扩产,还有新建项目也将相继启动,以满足市场需求。
2.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中国PTA产业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在环保方面,将推动产业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3.行业整合加速: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中国PTA产业将出现更多的整合和重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形成更加集中和规范的市场格局。
4.国际市场拓展:中国PTA产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力度,加强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的合作和竞争。
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并推动中国PTA品牌走向全球。
国内生产碳酸酯的企业名录碳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涂料、建材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有许多企业专门从事碳酸酯的生产,下面列举了一些国内生产碳酸酯的企业。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旗下有多家子公司专门从事碳酸酯的生产。
例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碳酸酯生产线,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碳酸酯产品。
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也是国内知名的石化企业,在碳酸酯领域也有一定的产能。
旗下的子公司中国石化化工公司拥有碳酸酯生产线,可以生产出各种类型的碳酸酯产品。
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也在碳酸酯领域有所涉足。
旗下的子公司中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碳酸酯生产线,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碳酸酯产品。
4. 上海益生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益生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酸酯生产的企业。
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碳酸酯产品。
5. 山东广东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广东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山东的化工企业,也是国内生产碳酸酯的企业之一。
该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技术团队,可以生产出高纯度的碳酸酯产品。
6. 江苏华东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东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江苏的化工企业,也在碳酸酯领域有一定的产能。
该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生产出的碳酸酯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口碑。
7. 广东华南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酸酯生产的企业。
该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广受客户好评。
8. 江苏德盛化学有限公司江苏德盛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江苏的化工企业,也在碳酸酯领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该公司致力于绿色环保生产,生产出的碳酸酯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以上列举的企业只是国内生产碳酸酯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企业也在从事碳酸酯的生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碳酸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浅析国内精对苯二甲酸技术和生产现状摘要:精对苯二甲酸(PTA)不仅是石油的最终产品,而且是由聚酯等材料生产的高端原料。
本章主要阐述了PTA的生产工艺,也阐述了三个专利企业(BP、INVISTA、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特点,并且还剖析了目前国内外市场对PTA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投入与加工成本。
关键词:市场现状;投资成本;加工成本精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大宗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切片、聚酯薄膜、聚酯瓶和涤棉长短丝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纤、轻工、电子、建材等国民经济领域。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PTA都用来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同时这些原材料也是以其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者其他产品的生产原料。
精对苯二甲酸不仅是石油的最终产物,也是聚酯的重要原材料。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精对苯二甲酸承对二甲苯(PX)和原油以启聚酯、涤纶短纤和长丝,这是石化和聚酯链的转折点,在前后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1.国内外PTA生产技术状况目前,放眼世界上持有能够制造精对苯二甲酸成套技术专利的主要公司,包括了bp-amoco、INVISTA、三井石化、DOW-INCA、日本三菱化工、美国Eastman、IEC-常陆科技、以及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等,但三井石化并未将专利技术转移给第三方,EASTMAN公司主要制造中等纯度的对苯二甲酸。
在国内市场上,精对苯二甲酸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为美国BP、INVISTA,以及中国昆仑化工程有限公司。
而精对苯二甲酸的专利制造商在原材料制备过程以及关键反应流程等方面相同,但是在产品技术层面上则不同,在材料使用、能耗、投资成本、运行稳定性、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bp-amoco、INVISTA和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有限公司的精对苯二甲酸的技术特征。
1.BP-AMOCOBp-amoco(简称“Bp”)是曾经世界上最大的精对苯二甲酸制造商。
bp-amoco 与该合资企业在美洲、欧洲和亚洲五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年产量700万吨的精对苯二甲酸。
国内外PTA主要生产商美国主要PTA生产厂商 kt/a西欧PTA生产厂商亚洲主要PTA生产商 kt/a(千吨/年)日本PTA生产商其他地区PTA的主要生产装置我国主要的PTA企业 kt/a我国台湾省的PTA企业国内在建及拟建PTA装置及其产能 kt/a附录1现有竞争者(部分)浙江桐昆集团规模:公司员工达72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近200人,中高级职称150余人),总资产20亿元,产值56亿元。
下属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25个,主要有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桐乡市恒生改性纤维有限公司、浙江磊鑫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桐乡市恒源化工有限公司、桐乡市恒越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桐乡市中洲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桐乡市三星化纤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苏州化纤有限公司等、大部分设备从德国、日本引进,具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总量和效益已连续八年名列浙江化织行业第一。
熔体纺:聚酯聚合年生产能力72万吨,化纤长丝年生产能力62万吨产品:150D/96F(FDY 长丝) 150D/72F(FDY) 100D/48F(FDY 长丝) 100D/48F (FDY 灰丝) 200D/96F(FDY 长丝) 110D/96F(FDY 长丝) 106D/36F 大有光网络丝(FDY) 75D/36F 大有光网络丝(FDY) 93D/36F 大有光网络丝(FDY)86D/36F 大有光网络丝(FDY) 300D/72F 大有光网络丝(FDY) 350D/72F 大有光网络丝(FDY) 150D/36F 大有光网络丝(FDY) 167dtex FDY222dtex/96F FDY333dtex/96F FDY278dtex/96F FDY244dtex/96F FDY浙江纵横轻纺集团规模:公司目前下属五家经济实体,占地面积lOO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员工4500人,资产总值18亿元,2001年公司销售收入8.8亿元,利润9500万元熔体纺:年产FDY24.5万吨。
2024年间苯二甲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间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塑料、涂料和聚酯树脂等行业。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PTA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间苯二甲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间苯二甲酸市场规模1.1 全球市场规模全球PTA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这主要受到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聚酯纤维和塑料的需求增加的推动。
1.2 中国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间苯二甲酸消费国和生产国。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伴随着聚酯纤维和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PTA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中国PTA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XX%。
2. 间苯二甲酸市场竞争格局2.1 主要生产企业全球PTA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生产企业包括: - 全球企业:公司A、公司B、公司C - 中国企业:公司D、公司E、公司F这些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竞争。
其中,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2.2 进口与出口情况中国PTA市场存在较大的进口依赖性。
近年来,中国的PTA进口量居高不下,主要进口来源地为X国、Y国、Z国。
同时,中国PTA产品也逐渐开拓了国际市场,出口量逐年增加,主要出口目的地为A国、B国、C国。
3. 间苯二甲酸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PTA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一些生产企业开始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也提高了PTA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2 产业链延伸虽然PTA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价格压力。
为了增加附加值,一些企业开始延伸产业链,将PTA用于更多领域的加工和应用。
这种产业链延伸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3 国际贸易形势全球PTA市场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大。
成本大揭秘!恒力石化、嘉兴石化、独山能源的PTA装置成本对比!PTA产品是连接着石化和化纤两大产业的重要纽带,其生产技术成熟稳定,投资门槛较低,被行业所公认。
但是平头哥发现,PTA龙头企业却能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快速扩张,以迅速抢占市场为动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本文,平头哥将通过几个代表性PTA企业的成本对比,为大家揭秘规模化企业的成本构成。
图1:PTA产业链流程图截至2018年末,我国超过100万吨产能的PTA生产企业主要包括逸盛集团、福海创、恒力石化、三房巷海伦石化、珠海BP、桐昆嘉兴、江苏虹港石化、华彬石化、扬子石化、台化宁波、江阴汉邦和仪征石化,主要产能集中在华东、华南、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的45.76%,华南地区约占据国内总产能23.99%,东北地区约占据总产能的26.91%,其他地区约占据总产能的3.34%附近。
图2:中国PTA企业分布图目前PTA行业产能最大的两家企业是逸盛和恒力,其两家企业产能共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考虑到实际装置运行情况,尤其是2018年年底福海创的复产,逸盛与恒力两家企业的运行产能占全国正常运行PTA总产能的48%左右。
2020年开始,国内的PTA项目投资在沉寂了两年之后,又再度火热起来——2020年预计投放产能达到1200万吨、2021年预计也将有1020万吨之多。
PTA投资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PTA巨头——以逸盛、恒力为代表,投资的核心诉求是巩固市场份额、增强规模优势;另一类是各地的聚酯龙头——以桐昆、新凤鸣与福建百宏为代表,这类企业投资PTA项目的诉求是保障PTA供应、延长产业链稳定风险。
图3:2019年及之后新增PTA产能1、恒力石化PTA装置成本分析恒力石化的PTA装置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INVISTA的技术,在新增的#4、#5两套250万吨/年的装置上也不例外。
根据环评文件,恒力石化PTA#4、#5的投资均不到30亿人民币,尽管都是采用了INVISTA-P8技术,但是由于罐区与相关的公共工程投资更少,因而总投资相比嘉兴石化二期也有进一步的下降,同时,在PX的单耗上略有降低(从652kg/tPTA降至650kg/tPTA)。
合成氨生产厂家名单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
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合成氨生产厂家的名单,供参考: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
化工企业之一,Sinopec也在合成氨生产领域有一定的规模和经验。
2. 中国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Coal Energy),中国
煤炭化工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煤炭化工企业之一,也涉足合成氨生产。
3.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emChina),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工企
业之一,ChemChina在合成氨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和经验。
4. 马士基集团(Maersk),丹麦马士基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综合
物流和能源企业之一,也在合成氨生产领域有一定的参与。
5. 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是一
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也在合成氨生产方面有一定的业务。
6. 美国空气化工公司(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美国
空气化工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工业气体和化工产品供应商,也参与了合成氨的生产。
7. 俄罗斯气体工业公司(Gazprom),俄罗斯气体工业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销售公司之一,也在合成氨领域有一定的业务。
8. 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也在合成氨生产方面有一定的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合成氨生产厂家的名单,市场上还存在其他的生产厂家。
在选择合成氨供应商时,建议综合考虑其生产能力、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