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填空题)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
河南省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科学发展观DNF:狂战士单刷普通遗迹全攻略核心是()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A .学习动机B .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 .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 讲授法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 运气好坏D .任务难易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气质 B .性格C.兴趣D.能力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教师B. 家长C. 自我 D. 同伴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A. 自觉性B.自制性C. 果断性D.坚持性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师生关系B. 上下级 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河南省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2分/20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分数:2.00)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解析: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分数:2.00)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解析:3.心里断乳期是指()(分数:2.00)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解析: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分数:2.00)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解析: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分数:2.00)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解析: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分数:2.00)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解析: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分数:2.00)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解析:8.教师的根本任务()(分数:2.00)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解析: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分数:2.00)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解析: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分数:2.00)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解析:11.孔子代表作()(分数:2.00)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解析: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分数:2.00)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解析: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分数:2.00)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解析: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分数:2.00)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解析: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分数:2.00)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解析: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分数:2.00)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解析: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解析: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教师√B.家长C.自我D.同伴解析: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分数:2.00)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解析: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分数:2.00)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解析:二、判断题(1分/20题)(总题数:20,分数:20.00)2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三、案例分析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
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
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
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
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从德育的原则来看: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实际锻炼法。
四、论述1、一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②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③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④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生竞争。
⑥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与训练归因。
五、作文题目: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三、案例分析1、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答案:教育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D4.C5.A6.C7.D8.D9.B 10.C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1.ABDE2.BCE3.BCE4.ABD5.BCDE6.ABCDE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四、论述题(10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理论体系中那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理论(A)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A)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C.群主立宪3..三农是指(C)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B. 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C .农业、农村、农民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B)A.启发性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导向性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教学原则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匀加速理由: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那章-有关记忆的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D)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C.实践课程D.必修课程理由:新课改上的。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D)A.6年B.7年C.8年D.9年理由:《义务教育法》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C)A.程序教学B.暗示法C.发现法理由:《教学反方法论》13页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10.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B.备课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C)A.自我调控B.自我体验C.自我认识D.自我评价理由:《教育心理学》,章节-心理发展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B )A.本体知识B.条件知识理由:知识的分类—网上可以查到,本体知识是学科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的(B)A.基本目标B.高级目标理由:《教育学》,章节-心理健康教育14.夸美纽斯的作品(大教学论)理由:《教育学》第一章15.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B )A.知识素养 B.职业道德理由:本题之前做过,《教师职业道德》上也有涉及,理解就会做了。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B )A.学习兴趣 B.获得赞赏理由:《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提出内驱力,并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古诗词赏析、古诗文默写)1. 古诗词鉴赏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 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参考答案1. 古诗词赏析(1)①想当年,到而今。
②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 古诗文默写(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是()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 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气质B. 性格C.兴趣D.能力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教师B. 家长C. 自我D.同伴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A. 自觉性B.自制性C. 果断性D.坚持性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师生关系B. 上下级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折本(shé) 折扣(zhé) 屏障(píng) 鳞次栉比(jíe) B模型(mó) 模样(mó) 绽放(zhàn) 络绎不绝(1uò) C俊俏(jùn) 穿梭(suō) 揣摩(chuǎi) 根深蒂固(dì)D提防(tí) 河堤(dī) 干涸(hé) 亘古不变(gè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侃侃而谈委曲求全相形见绌杳无音信B莫名其妙一鼓作气世外桃源旁征博引C温故知新天翻地覆出类拔萃良莠不齐D走投无路谈笑风声川流不息提心掉胆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样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
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 ? ” (《次北固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09年(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X201.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赫尔巴特C. 洛克D. 卢梭2.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 校外活动B. 课外活动C. 团队活动D. 教学活动3. 提出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白拉图C. 苏格拉底D. 昆体良4. 少年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是:A. 形象思维B. 经验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辩证思维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A. 无明显变化B. 先慢后快C. 前后均衡D. 先快后慢6.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A. 学习期待B. 学习目标C. 学习效能感D. 学习策略7. 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现象属于:A. 定势B. 正迁移C. 负迁移D. 心智技能8. 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因素是:A. 职业道德原则B. 职业道德规范C. 职业道德修养D. 职业道德评价9.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A. 热爱学生B. 严谨治学C. 为人师表D. 教书育人10. 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A. 教师法B. 高等教育法C. 职业技术教育法D. 义务教育法11. 我国由国家举办的中等级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是:A.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 校长负责制C.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 校党委负责制12.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练习时间和反思体悟形成的一系列:A. 教学行为方式B. 心智活动方式C. 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D. 操作活动方式13. 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A. 课堂导入B. 课堂讲授C. 课堂提问D. 课堂板书14. 教师通过采用讨论,实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的结课是:A. 归纳结课B. 拓展延伸结课C. 比较结课D. 活动结课15. 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A. 回忆提问B. 理解提问C. 应用提问D. 综合提问16. 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已突破重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目的的说课是:A. 研究性说课B. 示范性说课C. 检查性说课D. 评比性说课17.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常用的方法是:A. 观察法B. 书面材料分析法C. 谈话法D. 调查法18. 学校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是:A. 学生会B. 少先队C. 共青团D. 同辈群体19. “跳一跳,摘桃子”这句话比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A. 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 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 难度适中D. 便于检测20. 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A. 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B. 系统完整C. 层次分明D. 语言表达水平二、多项选择:2X10 (选出2个或2个以上,选错,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1. 选择的与内容的基本依据有()A. 德育目标B. 学生思想实际C. 学生身心特征D. 文化传统E. 时代特征2.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A. 有反复经验引起B. 以语言为中介C. 积极主动性D. 掌握社会经验E. 后天习得性3. 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有()A. 主动与学生家长那个联系B. 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C. 尊重家长的人格D. 虚心向家长请教E. 教育学生尊重家长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德科和教师的内容有()A. 法制意识B. 政治思想C. 业务水平D. 工作态度E. 工作成绩5. 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A. 民主性B. 生成性C. 多边形D. 开放性E. 倾听性6. 教学口语的口称要素主要有()A. 语音和吐字B. 音量和响度C. 语速D. 语调和节奏E. 词汇和语法7. 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A. 品德常规管理B. 学习常规管理C. 教育活动常规管理D. 学籍常规管理E. 生活常规管理8. 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 关系的不平等性B. 价值的趋同性C. 交往的自愿性D. 关系的平等性E. 群体的凝聚性9.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策略D. 教学评价E. 教学经验10.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读书指导法E. 演示法三、判断题:1X241. 库姆斯和伊里奇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A. 正确B. 错误2. 学不邋等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A. 正确B. 错误3. 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东欧力问题上,荀子是中国古代内法轮的代表A. 正确B. 错误4.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了民主平等关系A. 正确B. 错误5. 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描述性知识A. 正确B. 错误6.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次经历了认同,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A. 正确B. 错误7. 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习惯动作A. 正确B. 错误8.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个人才A. 正确B. 错误9. 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A. 正确B. 错误10. 环境到的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A. 正确B. 错误11. 教育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指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A. 正确B. 错误12. 教育法律实践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所需要的条件或根据A. 正确B. 错误13.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A. 正确B. 错误14.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育目标A. 正确B. 错误15.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A. 正确B. 错误16. 编制的客观性试题的正确答案应是无可争议的A. 正确B. 错误17.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以团体成绩为主A. 正确B. 错误18. 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A. 正确B. 错误19.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的形式始于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A. 正确B. 错误20. 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A. 正确B. 错误21.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去啊班学生学好功课,提高智力A. 正确B. 错误22. 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A. 正确B. 错误23. 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A. 正确B. 错误24. 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习题A. 正确B. 错误四、简答题:6X61. 教师在布置作业适应遵守哪些要求?2. 德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3.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4. 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那些方面?5. 如何对问题行为学生进行管理?五、案例分析:2X101. 某学校一位教师,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厉,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在黑板上演示题目出错,就会严厉训斥,最严重的一次他一怒之下竟拽着学生的头发往黑板上撞,并用非常难听的话谩骂,那个学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不肯再读书,最后辍学。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2分/20题)注:单选判断可能个别有误如发现请留言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 )C以人为本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 )B学校教育3.心里断乳期是指(C )C少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 )B迁移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A )A变式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 )B抑郁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A )A教书育人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 )C长期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C )C奉献精神11.孔子代表作A《论语》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 )B 学习需要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 )C讲授法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 )A努力程度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D能力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D组织培养班集体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A 教师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 )C 果断性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A 师生关系二、判断题(1分/20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河南特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2分/20题)注:单选判断可能个别有误如发现请留言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里断乳期是指(C)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A)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A)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C)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A)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A教师B家长C自我D同伴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分/20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9年特岗教师考试试卷:初中语文(暂缺答案)一、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总题数:11,分数:11.00)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我差不多十年没有到过上海了。
今年到上海出差,看到浦东参差的高楼,我感到今昔的上海差别真大啊!A.cha, cha,ci,chaB.cha,chai,cha,chaC.cha, chai, ci, chaD.cha, chai, ci, cha解析: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再接再励B.大名顶顶C.百折不挠D.不足挂耻解析:3.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A.小明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个怀抱着婴儿的中年妇女。
B.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王芳担任班长。
C.守门员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就从左上角飞进大门。
D.滚滚浓云缭绕山峦,一场大雨快要下起来了。
解析:4.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你这种做法难道是正确的吗?B.请问去市政府该怎么走?C.广场上的垃圾怎么这样多啊!D.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解析: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屈原D.庄子解析:6.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史记》解析: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A.杜甫B.李白C.陈子昂D.苏东坡解析:8.《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A.茅盾C.浩然D.柳青解析:9.《神曲》的作者是( )A.但丁B.巴尔扎克C.雨果D.歌德解析:10.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B.薄伽丘C.左拉D.泰戈尔解析:11.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B.雨果C.左拉D.司汤达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总题数:5,分数:10.00)12.下列中国古代作家中属于唐代“古文运动”的作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李翱D.自居易E.李白解析:13.下列作品中属于茅盾的作品是( )A.《腐蚀》B.《骆驼祥子》C.《三里湾》D.《子夜》E.《霜叶红似二月花》解析:14.下列作品中属于西方现代派的是( )A.《悲惨世界》B.《变形记》C.《茶花女》D.《等待戈多》E.《墙上的斑点》解析:15.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美国的作家是( )A.海明威C.马克?吐温D.契诃夫E.欧?亨利解析:16.“为"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是( )A.动词,相当于“做”。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教育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锻炼法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09年河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总题数:20,分数:20.00)1. 教学是( )。
A.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教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解析:教学的定义。
2.(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冯特√D.詹姆斯解析: 1879年,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贝尔解析:4.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D.《教育心理学》解析: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5.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解析:教育最终落实到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回答的是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问题。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
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
7.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解析: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解析: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才能将几十个同学团结起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笔试试题一、单项选择(2分/20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A 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以人为本 D 统筹兼顾【答案】C【分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本题选C 。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 遗传 B 学校教育 C 环境 D 家庭教育【答案】B【分析】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另外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实现,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因此本题选B 。
3.心里断乳期是指 【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答案】C【分析】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16、17岁的少年,少年常常因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因此本题选C 。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 A 定势 B 迁移 C 应用D 技能【答案】B【分析】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描述的是迁移现象。
另外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所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测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C)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A、定势B、迁移C、使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A)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C)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A)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14、在学业成功和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A、教师B、家长C、自我D、同伴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河南省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旨在体现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的公约。
这个公约叫做( )。
A.《学生权利公约》B.《学生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公约》D.《儿童保护公约》2. 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 )。
A.“私塾”B.“太学”C.“私学”D.“乡学”3.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启发法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启发法4.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 )。
A.数量和质量B.规模和速度C.人才培养规格D.公平与效率5.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6. 有的人认为人的心灵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这种观点属于( )。
A.白板说B.开放式教育C.发生认识论D.多因素作用论7.目前社会上存在5+2=0的说法,指的是学生接受5天的学校教育被2天的双休全部抵消掉了。
所以,要求学校德育必须贯彻( )。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8.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这个规定是要求教师要保护( )。
A.学生的身心健康权B.学生的人身自由权C.学生的名誉权D.学生的隐私权9. “泛智教育”的提倡者是( )。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0.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A.柯尔伯格B.弗洛伊德C.华生D.皮亚杰参考答案1.C2.D3.A4.B5.C6.A7.D8.D9.C 10.D。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09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填空题)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果是19世纪__________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5.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______________。
6.课程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_及_________的制约。
参考答案
1. 郁乎苍苍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 焚百家之言多于南亩之农夫
3. 法国
4. 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