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襄阳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
1 / 1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鄂政发[2010]19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03.23
【实施日期】2010.03.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鄂政发〔2010〕1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湖北,奖励为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根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人民政府决定:
一、授予徐卫林同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政府资助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王苗,朱艳阳(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以2009-2011年湖北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政府资助与企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政府资助对企业的R&D 投入具有互补效应,即随着政府资助的增加,企业的R&D 投入相应的也会增加。
政府部门应该深入研究,并根据政府资助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来制定相关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政府资助;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王苗(1988-),女,湖北京山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襄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襄樊产业及经济可持续产业发展研究(2008GG3C04);湖北省软科学项目:襄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人才金融支持(2011DEB00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渐渐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部分。
企业科技投入水平影响着科技进步程度和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
然而企业的科技投入具有公共性,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在科技创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府资助是我国常用的激励工具之一。
政府资助主要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对特定企业或企业特定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资助,它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激励方式。
本文将以湖北上市公司为例,对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政府资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关于政府资助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已有不少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早的研究是Blank 、Str-gler(1957)以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对二者关系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资助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政府资助得越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将会变得越少,但是以员工人数大于5000的大企业为样本时,则出现了互补效应。
2009年重点工程项目名单一、省重点工程项目(152项)(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类:(5项)1、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2、全省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和城市等棚户区改造3、全省廉租房建设工程4、全省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5、晋瑞苑节能示范小区建设项目(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类:(15项)农业项目1、山西省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包括晋中、大同、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水利项目3、张峰水库(国家重点工程)4、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国家重点工程)5、坪上应急引水工程6、运城北赵引黄工程7、夹马口北扩工程8、龙华口水电站工程9、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10、柏叶口水库工程11、松塔水电站工程12、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13、泽城梯级水电站工程14、戎家庄梯级水电站工程15、25项应急水源工程(三)铁路公路机场基础设施类:(39项)铁路项目1、太中银铁路(国家重点工程)2、准格尔至朔州铁路3、大同至运城至西安客运专线4、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5、太原枢纽西南环线6、运城至三门峡铁路7、太原至兴县铁路8、新建吕梁至临县(孟门)铁路9、和顺至邢台铁路10、邯长铁路改造11、南同蒲榆次至侯马北电气化改造12、北同蒲韩家岭至应县增建四线及应县至原平取直工程13、大包铁路电气化改造大同枢纽联络线及配套工程14、北同蒲大新至韩家岭扩能改造应急工程15、侯西线侯马至禹门口扩能改造及太侯连接线16、大秦铁路4亿吨站场扩能及牵引供电系统改造工程17、新建太原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18、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扫尾)公路项目19、阳城至翼城高速公路20、闻喜至济源高速公路21、五保高速公路(五台山至忻州段、忻州至保德段)22、灵丘至平鲁高速公路(灵丘至山阴段、山阴至平鲁段)23、临汾至吉县高速公路24、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25、阳泉至盂县高速公路26、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27、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28、晋城环城高速公路29、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30、榆次龙白至祁县城赵高速公路31、大同至右玉高速公路32、三门峡黄河二桥33、太原公路主枢纽武宿货运中心机场项目34、吕梁飞机场35、运城飞机场扩建工程36、大同飞机场扩建工程37、五台山飞机场38、临汾飞机场39、长治飞机场迁建工程(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类:(18项)1、山西大同大学2、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3、运城学院扩建工程4、吕梁学院扩建工程5、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6、太原科技大学实验教学综合楼7、太原工业学院图书馆8、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9、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10、太原电力专科学校朔州校区11、山西大学图书馆12、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3、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门诊住院楼14、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门诊住院楼15、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综合楼16、山西省地质博物馆17、省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大楼18、省农科院迁建项目(五)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类:(6项)1、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包括在建的43座和新开工建设28座以及配套管网2、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包括在建的21座和新开工建设28座3、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改造项目4、汾河流域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工程5、石太高速铁路周边绿化工程6、山西省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六)产业结构调整类:(15项)1、太钢集团公司调产项目2、山西焦化集团公司调产项目3、山西瑞恒2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4、晋城高硫无烟煤合成油示范厂5、同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甲醇项目6、茂盛煤化利用粉焦与焦炉煤气制醋酸项目7、五台山风景区旅游服务基地工程8、平遥古城环境整治工程9、大同云岗石窟景区环境治理项目10、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11、长治市物流中心12、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项目13、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农村数字电视多媒体综合信息示范网14、山西翱翔铝业年产20万吨铝型材项目15、希尔顿太原酒店项目(七)自主创新和科技制造类:(2项)1、太原南方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2、太原重工临港装备制造基地和风电、车轴技术自主化等项目(八)、电力类:(29项)1、山西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国家重点工程)2、大同二电厂三期2×600兆瓦工程3、古交电厂二期2×600兆瓦工程4、中电投临汾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5、兆光电厂二期2×600兆瓦工程6、轩岗电厂2×600兆瓦工程7、瑞光(晋中)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8、平遥热电厂2×200兆瓦工程9、国电霍州电厂2×600兆瓦工程10、国电长治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11、国投晋城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12、大唐临汾河西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13、柳林联盛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4、山阴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5、河曲电厂二期2×600兆瓦工程16、右玉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7、交城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8、神华河曲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9、河坡电厂改扩建2×300兆瓦工程20、国投大同煤矸石电厂2×135兆瓦工程21、阳城煤矸石热电厂2×135兆瓦工程22、大唐太原二电厂七期2×300兆瓦工程23、山西省风力发电项目包括右玉、平鲁、宁武、神池、新荣等风电项目24、国家西电东送项目包括侯村至石家庄北、大同至房山三回500千伏输变电新建和串补工程,宁东至山东6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的山西段25、山西电网110千伏输变电建设工程26、山西电网220千伏输变电建设工程27、山西电网500千伏输变电建设工程28、山西电网1000千伏特高压建设工程29、山西省城乡电网改造项目(九)煤炭能源类:(13项)1、阳泉新元煤矿(国家重点工程)2、西山晋兴斜沟煤矿3、潞安高河600万吨/年矿井4、大同麻家梁矿井5、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6、山西平朔矿区东露天煤矿项目7、山西岚县矿区龙泉煤矿项目8、同煤集团同忻矿井9、阳泉煤业寺家庄煤矿10、同煤集团东周窑煤矿11、晋城兰花玉溪煤矿12、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项目13、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十)省城十大建筑:(10项)1、新建太原铁路客运南站2、太原飞机场改扩建工程3、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4、山西体育中心5、山西大剧院6、山西图书馆7、山西科技馆8、山西大医院9、太原博物馆10、太原美术馆二、省重点预备项目(42项)1、晋国博物馆2、省检验检疫局综合楼3、吴家庄水库4、汾河中下游加固疏浚工程5、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6、京原线电气化改造7、太焦线电气化改造8、高平至陵川高速公路9、长治至平顺高速公路10、临汾环城高速公路11、大同至天镇高速公路12、运城至芮城高速公路13、平鲁至朔州城区高速公路14、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15、大同至浑源高速公路16、闻喜至合阳高速公路17、朔州飞机场18、孝义新阳煤矸石电厂2×300兆瓦工程19、王曲电厂二期2×600兆瓦工程20、晋煤集团晋城赵庄电厂2×600兆瓦工程21、山西左权发电厂2×600兆瓦工程22、娘子关电厂2×600兆瓦工程23、塔山电厂二期2×600兆瓦工程24、漳泽电厂扩建2×1000兆瓦工程25、同煤怀仁煤矸石电厂2×200兆瓦工程26、朔州热电厂2×300兆瓦工程27、侯马热电厂扩建2×300兆瓦工程28、永济热电厂改扩建2×300兆瓦工程29、高平电厂煤电一体化项目30、盂县电厂煤电一体化项目31、平定县冠山文化旅游景区工程32、运城盐湖区生态治理工程33、桑干河上游环境综合治理工程34、阳泉郊区新北大街建设工程35、山西惠农淀粉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36、山西丰谷农业年产500吨辣椒红色素项目37、潞安集团多晶硅项目38、同煤集团10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39、太钢吕梁500万吨/年特种钢项目40、山西七一能源公司60万吨/年甲醇项目41、山西瑞恒6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42、首钢翼城煤电钢一体化项目- 11 -。
2011年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襄阳市统计局2012年03月17日热度:357[字号大中小]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2011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抓重点、破难点、抢进度、重实效,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巩固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66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16.99亿元,同比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57亿元,同比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1.9:32.9调整为13.7:57.1:29.2。
图1 2006-2011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2 2011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2011年,全市7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4%、34.2%、47.7%、20.9%、69%,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4、7.4、6.4、1.9、8.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同比上涨。
2011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8%,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面上升,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分别上涨4.9%和4.1%,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上涨1.3%和1.0%,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0.8%、0.5%和0.1%。
零售物价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5%。
图3 2006-2011年襄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二、农业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
201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94.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9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7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5.62万吨,同比增长3.4%,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产业襄阳”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12年8月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组组长: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课题组成员: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宋立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史育龙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刘泉红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申兵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郭春丽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王云平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王元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杜飞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路红艳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徐策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刘保奎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目录第一篇战略背景与发展基础 1一、战略背景 11、世界产业发展规律及趋势 12、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53、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6二、襄阳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81、发展现状82、优势条件163、主要问题20三、重点产业选择与发展方向211、产业选择依据212、重点工业选择223、重点服务业选择26第二篇战略思路29一、指导思想与战略方针291、指导思想292、战略方针29二、战略定位301、中国汽车新城302、中国新能源之都303、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314、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315、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32三、战略目标331、制造业高端化332、服务业规模化343、农业现代化34四、发展战略361、绿色导向战略362、创新驱动战略363、开放引领战略364、结构优化战略365、融合互动战略366、集群发展战略36第三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37一、构建“一核两带”的总体格局381、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核382、汉十沿线技术密集产业带403、汉江沿岸高效生态产业带41二、优化园区功能布局421、优化市区产业空间布局432、创新发展高新区433、跨越发展经开区45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园区455、积极创建海关特殊监管区466、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46三、促进产城互动47四、引导县市产业发展47第四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49一、做大做强汽车产业491、趋势和选择492、做强整车513、做大零部件51二、大力发展支柱产业541、壮大农产品加工业542、振兴装备制造业593、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624、跨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665、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706、优化发展医药化工产业73三、积极发展其他产业771、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77 第五篇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80一、全面振兴文化旅游业811、繁荣壮大文化产业812、突破性发展旅游业87二、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931、高标准建设物流园区962、推进重点物流领域发展963、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984、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技术应用98三、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981、建设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区1012、发展新型流通业态1013、完善特色专业市场体系1024、健全农村商业流通网络1025、大力拓展社区服务业1036、稳健发展房地产业103四、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1041、加快发展金融服务,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1042、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1053、高起点发展商务服务业,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商务中心1064、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建设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1075、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延伸养老服务产业链108第六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09一、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1111、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百亿斤产粮大市地位1112、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123、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打造千亿级林产业基地113二、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1141、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1142、发展质量型农产品114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14三、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1151、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1152、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153、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115四、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1151、构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1152、强化农业信息服务116五、构建农业循环发展模式1161、加快发展循环农业1162、积极推行农业清洁生产116六、增强农业支撑服务能力117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172、健全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117第七篇战略实施和发展路径118一、构建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1181、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182、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和输送通道1223、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122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23二、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1241、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1242、加强财税政策引导1253、提供多元金融支持1254、创新招商引资方式1265、强化产业的科技支撑1266、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27三、健全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1281、建立区际利益协调机制1282、探索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1283、创新园区管理运行机制1294、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1295、建立完善产业襄阳建设决策机制129四、实施促进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1301、现代制造业发展工程1302、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1313、现代农业发展工程133图表、专栏目录图1-1 产业生命周期模型比较 2表 11 襄阳市工业化阶段判断9图1-2 产业轮动图9图1-3 2006-2011年襄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10图1-4 2010年襄阳市与省内各城市农业总产值比较11图1-5 2006-2011年襄阳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11图1-6 2011年襄阳市与周边城市工业增加值比较12图1-7 2011年襄阳市工业内部结构13图1-8 2006-2011年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变化13图1-9 2010襄阳市与省内其他地市级城市服务业规模比较14图1-10 2006-2010年襄阳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14专栏1-1 两分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15表1-2 2011年襄阳市主要开发区指标16表1-3 襄阳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2009年)16图1-11 襄阳市区位示意图17图1-12 襄阳市汽车产量占全省比重变化18图1-13 襄阳是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19表1-4 襄阳市R&D投入水平与周边城市比较20图1-14 2010年襄阳服务业内部结构21图1-15 襄阳市重点产业选择的结构模型22表1-5 2010年襄阳市工业产业和比重23表1-6 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24 表1-7 襄阳市工业重点行业选择结果25表1-8 2006-2010年襄阳市服务业各行业比重变化26表1-9 湖北省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27表1-10 襄阳市服务业重点行业选择结果28专栏2-1 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32表2-1 襄阳市产业发展目标35专栏3-1 当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空间需求37图3-1 “一核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38专栏3-2 汉十沿线技术密集型产业带的主要载体41专栏3-3 汉江沿岸高效生态产业带的主要载体42图3-2 市域工业园区空间布局43专栏3-4 高新区各空间板块发展导向44图3-3 物流园区空间布局43专栏4-1 襄阳市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方向53图4-1 汽车产业链简图54专栏4-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55图4-2 纺织服装产业链57专栏4-3 农产品加工重点产业基地、板块和集群59专栏4-4 国家重点支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60专栏4-5 各种新能源汽车比较64专栏4-6 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66专栏4-7 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66专栏4-8 国家支持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68图4-3 金红石深加工产业链69专栏4-9 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70图4-4 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分类71专栏4-10 襄阳市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分析73图4-5 生物医药产业链75图4-6 磷化工产业链76图4-7 废铅回收及再利用、再回收示意图77图4-8 废旧汽车拆解加工再制造示意图78图5-1 襄阳市现代服务业体系框架80专栏5-1 汉江沿线城市对汉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83专栏5-2 绿色印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84专栏5-3 襄阳兴建现代化会展中心规模的考量85图5-2 2006-2010年襄阳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7表5-1 2003-2010年襄阳市与省内城市国内旅游收入比较88 专栏5-4 鄂西圈文化与旅游资源举要89专栏5-5 四大特色旅游区建设90图5-3 旅游产业链示意图92表5-2 2008-2011年襄阳市物流业主要指标93图5-4 襄阳市与周边城市货运量比较94专栏5-6 《全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节点城市94 专栏5-7 物流业发展目标的确定95图5-5 重点物流领域与物流工程示意图97图5-6 襄阳市与周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比较99专栏5-8 襄阳市区域性商贸(消费)中心99专栏5-9 电子商务服务发展前景102专栏6-1 现代农业的前景与发展趋势110专栏6-2 襄阳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111专栏6-3 襄阳市主要特色经济作物生产112表7-1 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产业发展的服务和引导功能118专栏7-1 北煤南运大通道119表7-2 铁路建设重点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20表7-3 公路建设重点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21表7-4 空运及水运建设重点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21表7-5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及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22表7-6 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23表7-7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24表7-8 工业项目134表7-9 服务业项目139表7-10 农业项目147表7-11 交通项目148表7-12 能源项目150第一篇战略背景与发展基础本规划以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为视角、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为导向、襄阳已有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绿色导向、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融合互动、集群发展的战略,全面谋划到2015和2020年产业襄阳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与都市襄阳、绿色襄阳和文化襄阳发展协调一致,为襄阳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一个战略蓝图。
项目经理简介赵忠梁: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一级注册建造师,为我集团公司优秀项目经理之一,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多年来先后承建了西安志诚大厦、群贤庄小区、西安长源住宅小区、西安高新国际商务中心数码科技大厦、新源科技苑、钻石广场、长安国际广场、西港国际大厦、朗臣大厦等质量过硬、用户满意的大型建设项目,获得建设部、上海市、陕西省和浙江省的多种荣誉。
赵忠梁同志在项目管理中,始终坚持“用户满意,企业信誉高于一切”的原则,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创出了建设部优质样板工程、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上海市“白玉兰”奖、陕西省“长安杯”奖、浙江省“优胜杯”奖、西安市“雁塔杯”奖等一大批优质工程。
赵忠梁同志坚持在项目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技术技能,同时关心职工生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人心,激发了职工潜力,将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经营思路落到了实处。
赵忠梁同志在多年的施工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这些来源于实践和个人领悟的经验并没有阻碍他去学习和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经营理念、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在近几年的建设项目中,他积极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工程质量有了更有力的保证。
赵忠梁同志还具有非常强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在众多的高层、小区建设中,政令畅通,运作有效,有力地组织了各班组、各工种实现了流水作业,不但和建设单位保持了密切愉快的合作关系,更能积极配合各级部门的工作,协同作战,共同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最优运行。
项目结束后,赵忠梁同志和许多建设单位、各级主管部门的同志都成了朋友,真正做到了干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这也是他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辛勤的劳动也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在他的履历中也就有了以下的记录:1.上海市襄阳大楼获上海市“十佳”工程、上海市“白玉兰”工程、浙江省“优胜杯”工程、上海市“浦江杯”优质工程称号(建筑面积12800m2);2.上海市金丽广场获上海市住宅优质工程、浙江省“优胜杯”工程称号(建筑面积40000m2);3.上海市江海大厦获上海市建设施工文明工地、上海市标化管理样板工地称号(建筑面积40000m2);4.上海市新桥大厦获上海市建设施工文明工地、上海市标化管理样板工地、上海市创安工地称号、上海市结构优质工程;5.上海市天安花园获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标化样板工地、上海市“白玉兰”工程称号(建筑面积85000m2)。
湖北省科技厅关于开展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与择优补助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科技厅关于开展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与择优补助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发挥其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省科技计划实施竞争性分配的要求,省科技厅决定对工程中心进行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择优给予资金补助。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价对象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经省科技厅认定和验收合格的工程中心。
二、评价主要内容绩效评价的内容为工程中心近两年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包括研究开发情况、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社会化服务、研发投入、人才队伍和基础建设等。
三、材料报送工程中心填写《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表》(附件2),经市(州)科技局审查并签章后,于5月15日前送省科技厅。
中央在鄂和省属单位直接报送省科技厅。
报送材料为纸质材料一式5份和电子版(光盘1份并贴上标签)。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省科技厅条件处吴祥联系电话:************电子邮箱:*************.cn附件1 2013年开展绩效评价的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2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表(格式)2013年4月25日附件12013年开展绩效评价的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序号中心名称依托单位所在地1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工业学院武汉市2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3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4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市5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武汉市6大型冷轧成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7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市8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9湖北省非煤矿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武汉市10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武汉市11湖北省工业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力诺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12湖北省化工材料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武汉市13湖北省粮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武汉市14湖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15湖北省热敏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华工新高理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市16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17湖北省动漫暨游戏工程研究中心江通动画武汉市18湖北省鸭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汉口精武工业园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市19湖北省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市20湖北省水生蔬菜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武汉市21湖北省汽车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市22湖北省下一代融合网络接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23湖北省木本粮油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楚林园林绿化中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武汉市24湖北省薄板特种涂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25湖北省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26湖北省有机硅及其改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27湖北省桥梁施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28湖北省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29湖北省红外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0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1湖北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2湖北省多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33湖北省光传输与宽带接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4湖北省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市35湖北省光通信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6湖北省电机变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武汉市37湖北省腺病毒介导基因治疗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38湖北省过滤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市39湖北省生物酶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40湖北省特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黄石市41湖北省锻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黄石市42湖北省保健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劲牌有限公司黄石市43湖北省制冷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市44湖北省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黄石市45湖北省冲压成形及模具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46湖北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十堰市47湖北省精密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市48湖北省光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49湖北省蓄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50湖北省光电子薄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阳市51湖北省高支高密高档家纺面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襄阳市52湖北省高压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53湖北省精密锻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襄阳市54湖北省玻璃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55湖北省碳一化工及衍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56湖北省精细磷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57湖北省制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58湖北省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59湖北省微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中心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宜昌市60湖北省鲟鱼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宜昌市61湖北省矿山开采废弃物建设粒料制备工程中心葛洲坝第五有限公司宜昌市62湖北省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高科电缆有限公司宜昌市63湖北省柑橘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宜昌市64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洪湖德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荆州市65湖北省汽车转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荆州市66湖北省合成染料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67湖北省石油钻采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荆州市68湖北省稻谷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工业学院荆州市69湖北省兼香型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70湖北省纸制品包装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71湖北省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荆门市72湖北省民用爆破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73湖北省承压储运装备工程技术中心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荆门市74湖北省振动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祥市新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荆门市75湖北省汽车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荆门市76湖北省生育调节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州市77湖北省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孝感市78湖北省电动机软起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市79湖北省汽车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孝感市80湖北省岩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市81湖北省工业窑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华夏窑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黄冈市82湖北省微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83湖北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84湖北省磷霉素系列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迅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85湖北省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及基础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天雄科技有限公司黄冈市86湖北省兽用合成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龙翔药业有限公司黄冈市87湖北动力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能-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咸宁市88湖北省特重异型汽车驾驶室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随州市89湖北省山区特色果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工业学院恩施州90湖北省纺织并条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天门市91湖北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市92湖北省眼科用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市93湖北省甲壳素工程技术研究研究中心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潜江市94湖北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潜江市江汉钻具有限公司潜江市附件2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表(格式)工程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填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州)科技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有关说明1.研究开发项目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省(部)和市级科技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研究开发项目。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09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11.17
•【字号】辽政发[2009]30号
•【施行日期】2009.11.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奖励2009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决定
(辽政发〔2009〕30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政府决定对2009年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6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完成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创造者、转化实施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授予“盾构机开发与产业化”等6个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授予“大型系列龙门五面加工中心产业化”等10个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授予“安全环保型饲料的研制与产业化”等45个项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三等奖。
省政府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省各企业、科研院校和科技人员要以获奖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我省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
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09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附件:2009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项目名单。
高产抗倒伏玉米新品种唐丰3及栽培技术周 禹1 马 峥2 付丽军3(1河北省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唐山063000;2河北奔诚种业有限公司,唐山063500;3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唐山063001)摘要:唐丰3是针对河北省生态气候复杂多样,大斑病、小斑病频发现状选育的高产、抗倒伏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为自选系13-356,父本为自选系11-27,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70033)。
该品种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平均产量11883kg/hm2,较对照增产7.1%;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天津等南部夏播区平均产量10183.5kg/hm2,较对照增产4.9%。
唐丰3抗性强,产量高,高抗倒伏,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和小斑病,尤其适宜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唐丰3;选育;高产;抗倒伏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既有平原、山地、丘陵,也有洼地、湖泊和滨海,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要求玉米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遗传基础多样化[1]。
选育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有助于拓宽玉米种植品种选择范围,提高玉米产量抗性,保障我国粮食基本供给安全。
河北奔诚种业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政策,依据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本地种质资源潜力,引进美国优良品系,以自选系13-356为母本、自选系11-2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培育出适宜河北北部地区春播种植和河北南部夏播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唐丰3。
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高抗倒伏的特点,品质优良、不秃尖。
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33。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母本 母本13-356是河北奔诚种业有限公司以(PH6WC×178)×502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南北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13-356株型紧凑,株高195cm,穗位高90cm,成株叶片数19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