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9
《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及赏析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几十年的生涯,感慨万千。
他说:“想到这些,我就回想起和小红军一起爬山骑马的日子,那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啊。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落山了,陈赓同志空着肚子,在草地上寻找掉队的小红军。
他瞧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家伙,脸蛋儿红扑扑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身上穿的衣服很破,冻得瑟瑟发抖。
“喂,小鬼,过来骑马。
”陈赓同志对小红军说,“一同赶路吧。
”小红军初上征途,却像大人一样,神态镇定,爬上马背,轻松地跨着大步向前。
陈赓同志要和他一起走,他拍着马背上:“我这匹马过桥后,会跑得更快些。
超过你们!”陈赓同志终于追上了那个掉队的小红军。
小红军体力不支,突然摔下马来。
陈赓同志忙下马,把小红军抱在怀里,发现他嘴唇发白,有气无力。
“你骑马吧。
”陈赓同志从衣兜里掏出干粮,“赶紧吃吧,吃饱了咱们一起走。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
接着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放开了小红军。
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从自己马上取下干粮袋,放进小红军挎的干粮袋里。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上了马背。
要过桥了,陈赓同志策马刚上征途,突然听见桥那边呼喊起来:“陈赓啊,等等我!”陈赓同志回头一看,只见那掉队的小红军撵上来了。
陈赓忙下马,拉住小红军的手,温和地问:“小鬼,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呀?”小红军靠近陈赓同志身边,悄悄地说:“老同志,刚才谢谢你的关心。
第二十五课
倔强的小红军
会认字:会写字:倔惫稞倔顾拼音拼音
嘛饥薄
段港狠juã bâi kē m ɑ
xī chuíjuã ɡù jī báo duàn ɡǎnɡ hěn
膝捶
juã
倔强
他是个倔强的小孩儿。
bâi
疲惫
长途跋涉后,他感到十分疲惫。
kē
青稞
陈赓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给小红军。
mɑ
喇嘛
对嘛
你看,我的干粮袋鼓鼓的嘛。
xī
牛膝骨
膝盖
小红军鼓鼓的干粮包里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
chuí
捶着
捶打
他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腿。
juã
左右结构
倔强
他是个倔强的小孩儿。
亻部
ɡù
左右结构
回顾顾客他常常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
页部
jī
左右结构
饥饿饥寒
红军在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
饣部
báo
上下结构
单薄薄饼
他虽然二十岁了,但是身体很单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很不合体。
艹部
duàn
左右结构
一段段落他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殳部
ɡǎnɡ
左右结构
香港港口
上个星期,我和妈妈去了香港。
氵部
hěn
左右结构
狠心凶狠他狠狠地骂了自己一顿。
犭部。
《倔强的小红军》原文: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阅读理解】一、主题思想《倔强的小红军》是一篇以革命历程中的人性光辉为主题的文章。
25、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使用。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难点: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介绍课文背景: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终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更为感人的是有很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
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
2.课件播放过草地的视频。
介绍陈赓同志。
3.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1、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协助的语句。
(找找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②想一想,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1、交流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的协助。
倔强的小红军的批注
《倔强的小红军》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小红军为了完成队伍任务,不怕艰辛,勇往直前的故事。
通过小红军的勇敢、坚强、不怕艰辛的精神,鼓舞了我们要积极
向上,不畏困难,坚定信仰,勇往直前去迎接未来。
小红军作为革命队伍的一员,具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和不屈不
挠的毅力。
在这个故事中,他并没有半途而废,也没有困境中失去勇气,反而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挑战自我,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我们可以从小红军的经历中,看到了勇敢、坚定、自信的形象,
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所必须拥有的。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用小红军拼搏的精神,去克服困难和挑战自我,让自己逐渐
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和成功的人。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和启示。
作为读者,我们要学习小红军的精神,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思想,以
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
倔强的小红军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倔强、忍饥挨饿、疲惫、满不在乎、浮现、口吻”等词语,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3、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开始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红军长征的故事?(学生简要讲述)
二、简要介绍时代背景
红军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途中翻过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粮食非常缺乏,在草地上粮食几乎就是生命,没有了吃的,就走不出草地,就会饿死在草地上。
《倔强的小红军》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漫无边际的草地上。
现在老师就来给你们讲述这个故事。
三、范读课文
四、自读课文,初步自习生字词。
五、读后谈感受,激发学生情绪
1、读了这篇课文,什么地方使你心情最沉重?(小红
军在陈赓将军的马背上停止了呼吸)
2、小红军因为什么而死?
六、了解课文大意
1、启发:既然小红军是因为没有粮食,他忍饥挨饿,
但他仍然坚持着,到最后他实在支持不下去了,终于停止了呼吸,在生命最后的一刻,他遇到了陈赓将军,陈赓将军有没有关心他,帮助他?下面再进一步读读,边读边想。
2、陈赓将军先是给他马骑,后来给他粮食,他有没有
接受?这是这什么?我们下面再细读课文。
先把课文段落
层次搞清楚。
3、提示: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初步懂得课文第一自然
段是引起这个故事,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到哪儿就是陈赓将军曾经深情谈起的这一件往事。
(第二自然段----末尾)
4、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陈赓将军遇到了一个小红军也
掉队了,接着写了小红军坚决不肯接受陈赓将军的帮助与照顾。
你们看从哪儿到哪儿写不肯骑陈赓将军的马;从哪儿到哪儿写不肯接受陈赓将军的青稞面。
七、讲读课文
1、“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情?(已经过去的事)
2、既然已经过去,陈赓将军为什么谈起来又那么深情。
这样的开头,是用陈赓这位国内外有名的大将军的亲身经历的事来谈,一开始就给读者真切感,使读者非常想知道是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深秋的一天
地点:荒无人烟的草地
人物:陈赓、小红军
事情:两人都掉队了
指点:写一件事必须清楚地告诉人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情。
5、这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在草地上行走十
分艰难?(荒无人烟、忍饥挨饿十分疲惫、瘦马、一步一步)
“荒无人烟”:非常荒凉,没有人家,看不到炊烟。
“疲惫”:十分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
还常常说疲惫不堪。
指点:从“瘦马”的“瘦”也告诉我们,马因为没有吃的,也十分疲惫,瘦弱。
“一步一步”说明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
在朗读时这些词语要突出。
6、指名朗读。
7、轻声齐读。
八、作业
朗读课文
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编写小标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老师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二、讲读课文
1、叙述:在这茫茫草地上,不知走了多少天,陈赓将
军虽然骑着马,因为马疲惫不堪,他掉队了。
陈赓将军此时发现了一个掉队的小红军,这个小红军什么样儿呢?下面就描写了小红军的样子。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这一段描写,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不过十一二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是他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和大人一样迈上了艰苦的长征路。
从“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告诉我们长征路上又苦又累。
“黄黄的小脸”告诉我们小红军又黄又瘦。
但从他那“一双大眼睛”“鼻子有点儿翘”又觉得小红军非常可爱。
4、当陈赓将军让他上马时,他有没有骑?通过上一课
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时已是小红军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已经支持不住了,他为什么不骑马?从小红军“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而没有骑马。
我们可以猜想小红军心里想的是什么?(眼前是一位比自己年长的老同志,身体也十分瘦弱,我怎么能骑他的马呢?
指点:他把眼前这位“老同志”的身体看得比自己生命重
要。
5、现在你们想想,他为什么要“摆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满不在乎”就是一点儿也不在乎。
事实上这样的艰难,这样的饥饿,这样的疲惫不堪,是一点儿不在乎吗?这里“摆出”告诉我们小红军是为了让陈赓同志放心,相信他行,故意做给他看的。
)
6、下面陈赓将军与小红军的对话,非常感人。
一个坚决要他骑,一个坚决不骑,都是为了关心照顾别人,让自己吃苦受累。
7、同桌练习分角色对读第三至八自然段。
8、指名分角色朗读。
9、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要读得非常亲切,诚恳)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走吧。
”(要读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对老同志显得非常关心体贴。
)
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如果你是陈赓将军,你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10、陈赓见小红军不肯与他同行,又送给小红军青稞面。
因为在草地上赶路没有粮食是不行的。
但小红军仍然不接受,他又是怎么说服陈赓的?
11、轻声齐读九、十自然段。
12、描述:从后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干粮袋吗?里面装的是青稞面吗?看谁已经被小红军深深感动了,你们应该回答?(这是一只早已空瘪的干粮袋,原来装进的不是青稞面,不是窝窝头,而是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一块硬梆梆的一点儿肉也没有的骨头。
)
13、启发:但是因为太饿了,小红军想用这硬梆梆的骨头充饥。
这里描写了一个细节,就是牛膝骨上有几个牙印。
这可以让我们想到怎样的情景?(饥饿折磨着小红军,他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饿呀,他伸出小手在干粮袋里摸出一块牛膝骨,他使劲地咬着,他多么希望能咬下一口呀!但是骨头太硬了,他只得失望地把它重新放进干粮袋里。
)
14、启发:饥饿就是这样折磨着小红军,但是当陈赓将军给他青稞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收下,还说自己的干粮多,这是为什么?(他想的是老同志。
自己年纪小,可以忍一忍,可不能饿坏了老同志呀。
他已经累成这样。
在草地上粮食就是生命,我收下了老同志怎么办呀?于是产生一个坚定的想法:宁可自己饿死在草地上,也不能饿坏了老同志呀!)
15、指点:其实这也就是陈赓将军心里全明白的内容。
16、学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被小红军倔强的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把内心的感动通过朗
读表达出来。
17、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至十五自然。
1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的
品质和陈赓关心战士的美德。
(1)指名读
(2)全班轻读,请两位同学分别读“陈赓”和“小红
军”的话(分角色读)
三、总结
1、练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学到这儿,你们应该知道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什么?我们读课文不仅要知道每一段写的什么,还要知道全文写的什么。
其实,知道了各段讲的什么,再了解全文讲的什么,并不难。
根据概括的各段主要内容说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在红军过草地时,陈赓将军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小红军为了不让陈赓同志挨饿受累,坚持不骑陈赓将军的马,不接受陈赓将军的青稞面,最后累死,饿死在草地上,为了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 指点:这类叙事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要交代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先怎样,后怎样,结果怎样。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一件往事
掉队了
不肯骑马
不要粮食
停止了呼吸
(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