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统计分析试卷2014年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4
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1.产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产业在GDP中的比例。
常见的分类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情况。
2.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
工业化水平高表示工业部门对经济的贡献较大,反之则表示农业或服务业对经济贡献较大。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
3.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是指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它描述了一个经济体中农民工、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比例。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的结构调整。
4.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产业领域的投资比例。
投资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投资者对不同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
例如,如果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比例增加,可能表示投资者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5.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规模和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程度。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
6.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投入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资额度。
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7.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水平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发展水平。
技术进步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经济体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总之,产业化统计指标是评估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动态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经济结构的演变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规律。
在学习经济统计学的过程中,试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帮助我们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是一些经济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总体C. 方差D. 回归分析答案:C. 方差2. 统计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均值、方差、标准差B. 相关系数、回归分析、假设检验C. 频数分布、累计频数、直方图D. 实证分析、区间估计、置信水平答案:A. 均值、方差、标准差3. 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什么?A. 抽样单位之间相互独立B. 抽样单位按照某种规则排列C. 抽样单位按照一定的概率被选中D. 抽样单位可以分成若干层次答案:A. 抽样单位之间相互独立4. 下列哪项不属于统计推断的方法?A. 假设检验B. 区间估计C. 方差分析D. 置信区间答案:C. 方差分析5. 在经济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其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0, +∞]答案:A. [-1, 0]二、填空题1. 在经济统计学中,__________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计划的、间隔一定的观察和测量。
答案:调查2. 样本均值、总体均值和标准误的关系是:标准误 = __________ /√样本量。
答案:总体标准差3.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的值小于临界值,则___________ 原假设。
答案:拒绝4. 在回归分析中, ___________ 是用来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和方向的指标。
答案:回归系数5. 样本的 ____________ 是指样本观测值与样本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根据统计部门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为39310万人,比2013年城镇就业人员增长了2.8%。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7.4%。
则2014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约为()。
A.0.06B.0.38C.0.78D.16.2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2.8%/7.4%≈0.38。
2.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称为()。
A.需求不足型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失业的类型。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3.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B.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C.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4.(2014年)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失业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C.总人口增长率D.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罗在20世纪60年代把菲利普斯曲线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后来十分流行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
5.由于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或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属于()。
A.季节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失业的类型。
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由于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引起的失业。
这种失业与经济周期相联系。
6.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映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设某地区有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每一家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有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一个统计总体()。
.只能有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指标.只能有一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标志.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变量值.变量.指标值.指标.年龄是()。
.变量值.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登记的方便.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确定调查的范围.确定调查的单位.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职工调查.工业普查.工业设备调查.未安装设备调查.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普查.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月日至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调查时间.登记期限.调查期限.标准时间.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组距和组数.确定全距和组距.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左方.右方.上端中部.下方.某大学个分院共有学生人、教师人、设置专业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分院数.教师数.学生数.专业数.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绝对数.时期数.相对数.时点数.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长速度2.抽样分布3.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4.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5.依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2008—2009)》报告,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A.0.3B.0.4C.0.5D.0.66.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家庭人口B.身高E.职工人数8.统计指数按照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价值类指数D.物量类指数E.物价类指数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10.CPI指的是()。
A.产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次数分布表12.中位数13.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比尺度14.在劳动力就业统计中,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的特定一周内从事过有酬工作或自雇工作至少()。
A.一个小时B.一天C.三天D.再天15.某地区年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亿元,2017年为300亿元,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
B.50%C.100%D.200%16.简述影响均值估计量标准误的因素。
17.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18.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摄氏度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
A.劳动者报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20.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产业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B. 研究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规律C. 研究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效率D. 研究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2. 下列哪种市场结构是典型的垄断市场?A. 竞争市场B. 寡占市场C. 垄断市场D. 多样市场3. 产业集中度的计算公式是?A. CR4 = (市场份额1+市场份额2+市场份额3+市场份额4) × 100%B. CR4 = (市场份额1+市场份额2+市场份额3+市场份额4) ÷ 100%C. CR4 = (市场份额1 × 100%+市场份额2 × 100%+市场份额3 ×100%+市场份额4 × 100%)D. CR4 = (市场份额1+市场份额2+市场份额3+市场份额4) × 50%4.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A. 保障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B.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C. 增加国家税收收入D. 扩大消费者福利5. 横向垄断是指?A. 同一地区内多个同类企业之间的垄断B. 不同地区内单个企业的垄断C. 不同产业之间的垄断D. 多家企业通过合并形成垄断地位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2. 什么是产业集中度?请说明产业集中度高的优缺点。
3. 请简要介绍国家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4. 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列举至少三点。
5. 产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三、论述题请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一章概论(一)判断题1.列宁指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 T )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F )3.我国《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 T )4.政治算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
( T )5. 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T )6. 连续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T )7. 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T )8.离散型标志变量的分组,只能是单项式数列。
(F )9.一般地,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T )( F )10.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 统计总体可分为同质总体和不同质总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F )12.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F )13. 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T )14. 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量,是从个体开始研究的。
(T )15.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用数值表示的。
(F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4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5 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3 )。
①5 000名学生②5 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4 )。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④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4 )。
统计角度分析城市产业经济一、城市不同产业经济与城市用地规模关系不仅城市产业经济总量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有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也影响城市用地。
不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扩张作用是不同的。
通过研究我国70个大中城市在2021-2021年间建成区与三大类产业发展关系,对城市产业经济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研究,发现了如下线形规律其中S2代表城市建成区规模,单位为平方公里,X1、X2、X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单位为亿元。
利用SPSS系统进行线形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上述模型,可以发现产业与城市建成区规模有如下规律:第三产业对城市规模影响较大,且与建成区规模高度相关。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弱于第三产业。
即城市的服务业产值越高,则城市建成区规模越大,从而城市规模越大。
二、城市产业变动与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关系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前工业化城市主要是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城市的城市主导产业则是工业,而后工业化城市则是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城市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则城市土地扩张规模速度是不一样的。
通过研究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城市转型期间,城市由农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时,土地规模扩张速度最大。
当工业城Word文档 1市转变为服务业城市时,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减缓。
在2021-2021年间,上述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约60%的城市表现出上述规律。
从我国大中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城市、服务业城市的土地规模扩张确实存在上述规律,此点可通过统计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假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工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2,服务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3,工业城市GDP增幅为G2,服务业城市GDP增幅为G3。
平均单位面积增幅产值=GDP增幅/用地增幅利用Excel计算70多个城市在2021—2021年的有关数据,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该数据表明,工业城市每年的土地扩张规模高于服务业城市,其建城区平均每年土地增幅大于服务业城市约 2.26%;但是,服务业城市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值增幅高于工业化城市约23.2%。
行业分析综合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5分。
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的市场属于( )。
A.完全竞争B.不完全竞争C.寡头竞争D.完全垄断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2.耐用品制造业属于( )。
A.增长型行业B.周期型行业C.防守型行业D.衰退型行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3.政府实施较多干预的行业是( )。
A.所有的行业B.大企业C.关系到国计民生基础行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行业D.初创行业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4.分析某行业是否属于增长型行业,可采用的方法有( )。
A.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来分析B.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增长型行业进行比较C.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成熟型行业进行比较D.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国民经济综合指标进行比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5.( )主要是利用行业的历史数据,分析过去的增长情况,并据此预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A.横向比较B.纵向比较C.历史资料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6.在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中,商业属于( )。
A.公用事业B.工业C.运输业D.农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 )。
A.门类、大类、中类、小类B.大类、中类、小类C.门类、大类、中类D.门类、大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8.根据行业中企业数量的多少、进入限制程度和产品差别,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即( )。
A.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B.公平竞争、不公平竞争、完全垄断、不完全垄断C.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D.完全竞争、垄断竞争、部分垄断、完全垄断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行业分析综合9.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以及少数储量集中的矿产品如石油等行业属于( )类型的市场结构。
工业统计培训试卷一、选择题1. 工业统计的定义是什么?A. 对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B. 对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C. 对工业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统计D. 对工业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2. 工业统计的目的是什么?A. 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B. 监控工业部门的经济运行状况C. 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D. 找出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工业统计的分类有哪些?A. 企业统计和行业统计B. 产量统计和销售统计C. 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D. 内部统计和外部统计4. 工业统计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A. 产量、销售收入、利润B.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C. 人均产值、劳动生产率、能耗强度D. 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投资规模5. 工业统计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A. 抽样调查、抽签法、问卷调查B. 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C. 计算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计算相关系数D. 统计折线图、统计柱状图、统计饼图二、填空题1. 工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工业企业的统计__数据__。
2. 工业统计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工业企业的 __报表__ 进行数据的统计。
3. 工业统计的指标包括产量、销售收入、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人均产值、劳动生产率、能耗强度等 __多个__ 方面。
4. 工业统计的数据来源包括__企业报表、调查、抽样、问卷、监测__ 等途径。
5. 工业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计算 __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分析__ 等统计指标。
三、简答题1. 工业统计的意义是什么?工业统计是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了解工业部门运行状况、判断经济发展趋势、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工业统计可以掌握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了解工业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情况,发现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2. 工业统计的数据来源有哪些?工业统计的数据来源包括企业报表、调查、抽样、问卷、监测等途径。
企业统计历年考题及参考答案(2004年7月—2005年1月)一、名词解释1.工业产品生产能力2.企业营业收入3.市场潜量4.企业统计控制5.企业统计信息管理体系6.固定资产净值7.企业效绩综合评价8.企业经营统计决策9.定序尺度10.企业增加值11.德尔菲估计法二、判断题1.企业统计中的企业分类应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将一个企业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经济活动单位。
(×)2.企业统计的职能归纳起来有描述、评价、预测、决策和控制五个基本职能。
(√)3.实际工资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
(×)4.企业除了自有资金以外,负债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5.计算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时,实际值应采取“不抵补原则”。
(√)6.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有四种:计划标准、时间标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7.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技术水平不变时,若劳动投入量不变,资金增加1%,产出将增加α%。
(√)8.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集中体现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上。
(×)9.统计决策的每种行动方案在每一种状态下的收益报偿是不可计量的。
(×)10.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现金数量为现金流入量。
(×)11.我国三次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全部都属于企业。
(×)12.企业外部环境可归纳为企业经营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
而且很多环境因素都以市场为中介影响着企业的行为。
(√)13.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反映了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也表明了工资费用率的变动程度。
(√)14.采用现行价格计算价值量指标,可以反映报告期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水平,也可以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实物量的综合动态变化。
(×)15.无量纲化即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
(×)16.采用领先指标预测法进行预测时,当领先指标增长速度加快,则预示经济形势将趋于紧张。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一个机构部门的资产净值()。
A、衡量的是国民经济的资产和财富B、衡量的是该机构部门的资产和财富C、衡量的是国民经济的财富D、衡量的是该机构部门的财富答(江南博哥)案:D2、填空题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分类。
正确答案:产业部门3、填空题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
正确答案:经济学4、填空题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总收入称为(),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之和。
正确答案:国民总收入5、多选人口构成统计的内容包括()。
A.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B.人口的经济构成C.人口的出生构成D.人口的地区构成E.人口的社会构成正确答案:A, B, C, E6、填空题房地产业和电力属于前者为第()产业后者为第()产业。
正确答案:三;二7、单选在投入产出表中,下列()平衡关系是错误的。
A.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B.中间投入+最终产值=总产值C.各部门总投入之和=各部门总产出之和D.每个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的最终产品价值正确答案:D8、问答题简述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正确答案: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第一象限是中间产品象限,是投入产出表最基本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各部门的产品周转情况和经济技术联系。
其中的数据有两层含义,既反映各横栏中各产品提供部门生产的产品数量及产品的去向,又反映纵栏各部门的产品消耗情况及来自哪个部门;第二象限是最终产品象限,反映各部门产品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情况。
这个部分既反映了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又反映了最终产品用于消费、固定资产形成、存货增加、出口数量及结构,描述了各社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第三象限是再分配象限,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经过多次再分配之后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
9、单选生产核算的核心是()。
A.财政收入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总收入正确答案:C10、单选下列部门不核算非金融资产的是()。
2014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年统计师考试,收集整理了2014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二O—四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1. 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 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 目前我国的人口普查。
A. 每5年进行1次B. 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C. 以人为单位进行登记D. 以普查年度的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2.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的年份实施。
A. 0 和5B.1 和6C. 2 和7D.3 和83.10000箱蛇果从美国进口到港,应该采用的方式检验其质量。
A. 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4. 为了解房价上涨情况,某课题组近日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房价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 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
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属于。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6. 资产负债统计属于。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D.企业统计调查项目7. 统计用区划代码分为3段,第1段表示,第2段表示街道、镇和乡,第3段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A.省的行政区划B.市及市以上的行政区划C.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D.地及地以上的行政区划8. 我国的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联合国推荐的行业分类划分中的。
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活动类型单位D.地方单位9. 统计上划分城乡是以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为对象。
统计学原理试卷 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非全面报表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21.某市2004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这个指标是()A.流量B.存量C.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D.两个存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E.两个流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模型,实际值y与趋势值yc之间的关系满足()A.∑(y-yc)=0B.∑(y-yc)=最小值C.∑(y-yc)2=0D.∑(y-yc)2=最小值E.y=yc23.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包括()A.对外贸易B.非贸易往来C.长期资本往来D.无偿转让E.短期资本往来24.非全面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E.抽样调查25.按支出法计算GDP,应包括的项目有()A.总消费B.固定资产投资C.库存增加D.净进口E.净出口21.根据时期不同和计价当时完好程度不同,固定资产价值指标具体分为( )A.固定资产原值B.固定资产折旧价值C.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D.固定资产残存重置价值E.固定资产净值22.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评价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有( )A.无偏性B.同质性C.一致性D.变异性E.有效性2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E.方程法24.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A.品质分组体系B.数量分组体系C.简单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E.平行分组体系25.设单位产品成本(元/千件)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85-5.6x,这意味着( )A.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B.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C.产量为1千件时单位成本为79.4元D.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6元E.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6元21.在次数分布数列中( )A.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00%C.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总次数D.各组频率大于0,小于1E.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22.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样本抽取的具体方法有( )A.直接抽样法B.抽签法C.随机数字表法D.排队等距抽取法E.分层抽取法23.经常项目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项目,它包括( )A.货物B.服务C.收益D.经常转移E.资本项目24.商品流通的参与者主要包括( )A.生产者B.转卖者C.消费者D.买者E.卖者25.下列平均数中,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21.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收入来源的项目有()A.经济单位税收收入B.个人所得税收入C.专项收入D.其他收入E.国内外债务收入2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水平B.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C.样本容量的大小D.抽样方法E.抽样组织方式23.一般意义的国民财富()A.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B.是国民经济中的流量C.按来源可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D.是一个存量,不具有时间量纲E.仅指已开发出来的财富24.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指标有()A.就业率B.退役率C.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D.失业率E.劳动力资源新增率25.已知某地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这一指标属于()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21.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其指数体系中的指数包括()A.销售量指数B.销售价格指数C.总平均价格指数D.销售额指数E.个体指数2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位置平均法E.方程式法23.某地区2005年年末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口数45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从业人员230万人,从业人员的年均收入为15 000元,资料中出现的指标有()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E.质量指标24.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内容看,它反映了()A.生产活动的成果B.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C.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D.中间投入与中间使用的平衡关系E.总产出与总支出的平衡关系25.商品购进总额的分类指标有()A.生产者购进额B.农副产品购进额C.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D.进口E.其它购进额C.变量数列 D.组距数列E.等距数列22.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C.工资总额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E.平均工资指数2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核算表的有()A.国内生产总值表B.投入产出表和资产负债表C.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D.综合价格指数表E.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表24.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包含的指标有()A.平均期望寿命 B.识字水平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就业率E.人口出生率25.下列对恩格尔系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恩格尔系数值越大,说明生活越富裕B.恩格尔系数值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裕C.恩格尔系数的最小值不可能小于零D.恩格尔系数等于1,说明消费支出中全部是食品支出E.恩格尔系数的最大值不可能超过12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的要素有()A.组距B.组数C.组限D.众数E.频数22.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组成包括( )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23.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A.y ˆ=10+2x r=0.52B.y ˆ=500+0.1x r=0.75c.y ˆ=-100+9x r=-0.86D.y ˆ=-8+3.2x r=-0.93E.y ˆ=140-1.8x r=0.8524.在统计人口数量时,常用的人口范畴有( )A.常住人口B.平均人口C.人口出生率 D .现有人口E.流动人口25.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有( )A.财政存款B.企业存款C.居民存款D.机关团体存款E.农村存款2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是( ) A.0)X X (=-∑ B. )X X (-∑f=0 C.)X X (-∑为最小D.2)X X (-∑ 为最小E.2)X X (-∑f 为最小 22.关于趋势直线方程,bt a y ˆt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a 是t 等于零时的趋势值B.b 是趋势线在y 轴上的截距C.b 是趋势线的斜率D.b 表示时间t 变动一个单位时,趋势值t y ˆ平均变动的数量E.当b 前面是负号时,说明yt 与t 是负相关2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内容是( )A.基本核算表B.国民经济账户C.附属表 D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E.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24.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性别比例变动的因素有( )A.迁移B.出生C.死亡D.职业E.生活水平25.按消费主体划分,最终消费分为( )A.居民消费B.企业消费C.货物消费D.服务消费E.政府消费21.下列各核算表中,属于基本核算表的有( )A .国内生产总值表B .投入产出表C.国际收支表D.资产负债表E.资金流量表22.两个变量完全相关时,则相关系数为()A.r=0 B.r=1C.r=-1 D.-1<r<lE.|r|=l23.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A.无偏性B.随机性C.代表性D.一致性E.有效性24.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的计算方法有()A.产出法B.收支平衡法C.直接法D.生产法E.分配法25.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有()A.计价法B.计分法C.功效系数法D.综合指数法E.综合指标法21.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普查B.纯随机抽样调查C.整群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2.对不同水平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的指标有()A.全距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23.收入法计算GDP应包括的项目有()A.固定资产折旧B.原材料价值C.劳动者报酬D.营业盈余E.生产税净额24.在下列金融统计指标中,属于流量指标的有()A.存款余额B.存款收支发生额C.贷款累计发放额D.现金收入总额E.报告期储蓄率25.生产者将商品卖给生活资料消费者的买卖行为属于()A.最初商品流转B.中间商品流转C.最终商品流转D.商品批发流转E.商品零售流转21.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A.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产品合格率C.恩格尔系数D.老年人口系数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A.nnaa0B.1+=∏nniixC .11-n n a a D .121-n n x x xE .n n x x x 21 23.外币折算的方法有( )A .直接标价法B .应付报价法C .间接标价法D .应收报价法E .分配报价法24.居民消费的内容包括( )A .商品性消费B .自给性消费C .医疗保健消费D .服务性消费E .住房及水电消费25.对社会产品计量的实物单位有( )A .自然单位B .度量衡单位C .复合单位D .双重单位E .标准实物量单位21.下列选项中,属于变量数列的有( )A.品质数列B.等距数列C.异距数列D.组距数列E.单项式数列 22.已知某产品单位成本y 与劳动生产率x 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30-0.6x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回归系数为0.6B.回归系数为-0.6C.回归方程的起点值是30D.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单位,单位成本平均上升0.6单位E.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单位,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6单位23.海关进出口统计与对外贸易业务统计的区别有( )A.统计的范围不同 B .统计渠道和汇总方式不同C.统计依据的商品目录不同 D .记录的原则不同E.统计时间确定的标准不同24.反映货币供应量不同口径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A.M0B.M1C.M2D.M3E.M425.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 )A.生产法 B .收入法C.支出法 D .水平法E.累计法21.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 .普查B .类型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E .整群抽样调查22.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有( )A .地点的单一性B .生产活动的单一性C .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D.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和其它义务E.能够有权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23.下列平均数中,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有(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24.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D.相临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临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25.下面选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 )A.矿藏 B.钢材C.自制自用的食品D.房屋E.生产过程中的废料21.在我国经济类型的划分中,属于公有经济的有()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私有经济 D.港澳台经济E.外商经济22.在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中,应用的指数有()A.数量指标指数 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23.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主要有()A.水平法B.表格法C.图示法D.相关系数法E.累计法24.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经济总体账户包括()A.生产账户 B.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C.资本账户 D.金融账户E.资产负债账户25.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总量指标有()A.出生人口数B.死亡人口数C.自然净增人口数D.出生率E.死亡率21.计算增长量因对比基期不同,可分为( )A.平均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C.年增长量 D.累计增长量E.月增长量22.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无名数 B.平均数C.名数 D.变异数E.系数23.整群抽样对总体划分群的基本要求是( )A.群与群之间可以重叠 B.群与群之间不重叠C.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只能属于某个群 D.全部总体单位没有遗漏E.总体中的任一单位可以归入不同的群24.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主要有( )A.国家原始收入 B.劳动者原始收入C.国家财政收支 D.银行信贷收支E.转移收支25.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基本指标有( )A.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 B.结余商品购买力C.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 D.本期预计购买力E.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2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E.重点调查22.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所能够反映的是()A.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B.销售额的总体变动情况C.销售量的总体变动情况D.价格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E.销售量水平固定时的销售额变动情况2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B.样本容量的大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概率保证度24.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活动人口的有()A.家务劳动者B.待学人员C.就业人口D.失业人口E.无劳动能力者25.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产品法E.工厂法。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31小题.每题0.5分,共15.5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道—琼斯分类法将大多数股票分为( )。
A 农业、工业和商业B 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C 工业、公用事业和高科技行业D 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5分第2题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说,提供了一种财富“套期保值”手段的行业属于( )。
A 增长型B 周期型C 防御型D 幼稚型【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5分第3题如果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将导致销量上升,那么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 自相关关系B 共变关系C 因果关系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D 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5分第4题下列不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特点的是( )。
A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流动B 生产的产品同种但不同质C 这类行业初始投入资本较大,阻止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进入D 对其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0.5分第5题分析某行业是否属于增长型行业,可采用的方法有( )。
A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来分析B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增长型行业进行比较C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成熟型行业进行比较D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国民经济综合指标进行比较【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5分第6题《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 )。
A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B 大类、中类、小类C 门类、大类、中类D 门类、大类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5分第7题企业的利润虽然增长很快,但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也非常大,破产率与被兼并率相当高的时期是企业的( )。
产业经济统计分析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6月15日 14:00-16:00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_________。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2)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A. 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B.产品无差别
C. 产业集中度较高
D.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于完全竞争
(3)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__。
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
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
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
(4)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___________。
A.定价是为了扩大需求量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5)___________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A.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B.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
C.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D.贝恩的《产业组织》
(6)下面哪项不属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___________。
A.价格卡特尔
B.定价行为
C.广告行为
D.兼并行为
(7)马歇尔冲突指的是___________。
A.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8)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___________。
A.熵指数
B.贝恩指数
C.勒纳指数
D.利润率指标(9)资产的专用性与沉没成本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A.资产专用性越强,沉没成本就越小
B.资产专用性越强,沉没成本就越大
C.资产专用性与沉没成本的大小无关
D.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___________。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商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下列___________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
A.赤松要
B.库兹涅茨
C.克拉克
D.里昂惕夫
(12)现有企业常常能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所形成的进入壁垒是___________。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13)对外投资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进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都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
这是___________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A.国际贸易因素
B.国际投资因素
C.需求因素
D.供给因素(14)下面关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描述,___________是错误的。
A.短期内,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B.短期看,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C.长期看,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
D.长期内,市场绩效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15)___________本来是经济学家用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产业组织学者利用它们来反映市场集中度。
A.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B.HHI指数
C.行业集中度
D.熵指数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分析大企业内部存在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
(2)简述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3)简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4)简述广告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1题,15分)
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
如何决定的。
四、分析题(1题,20分)
结合所学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你的家乡的产业现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家乡产业发展的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美国的美洲航空公司曾被指控采用掠夺性定价来驱逐企图进入其达拉斯/福斯沃斯航线的其他航空公司。
美洲航空公司确实曾经试图驱逐过3个竞争对手:先锋卫兵、太阳喷气和西太平洋航空公司。
例如,当先锋卫兵航空公司进入市场时,从达拉斯到堪萨斯城的机票从108美元降到了80美元,而当先锋卫兵被驱逐出市场后,美洲航空公司逐渐提高票价,1996年提至147美元。
这种战略不仅仅达到了将目前的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的目的,而且给潜在的进入者一个明显的信号,即在位者是强硬的。
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含义。
(2)分析掠夺性定价的特征。
(3)分析掠夺性定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