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功效。
14.糯饭米制润燥而泽土
糯米:性味甘平,补中益脾,除烦止渴,止泻痢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反制” 姜汁制栀子苦寒之性 以热制寒 盐水制巴戟天缓和辛温 以寒制热
热则寒之 寒则热之
2、使药物的性味增强——“从制”“相资为制”
胆汁制黄连,增强苦寒之性 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温肾壮阳作用 辛热的酒制当归,增强辛散温通作用
“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 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 也柔,主乎补。补泻一差,毫厘千里,则药之利人害人判然明 矣……殊不知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
一、生熟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神农本草经 金匮玉函经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珍珠囊 汤液本草 审视瑶函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 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
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
五、炮制对中药补泻的影响
何首乌 甘草 地黄
[卷一] 用药生熟各宜论 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
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 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补泻一差,毫厘千 里,则药之人害人判然明矣。如补药之用制熟者,欲得其 醇浓,所以成其资助之功,泻药制熟者,欲 去其悍烈,
盐水(咸寒)制知母、黄柏(苦寒):增强滋阴降火
酒炙仙茅、阳起石: 增强温肾助阳
蜜炙百合:
增强其润肺止咳
蜜炙甘草:
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煅炉甘石: 增强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相畏(或相杀)为制:利用某种辅料能 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
相畏为制:
生姜炮制半夏、南星:杀半夏、南星毒 白矾、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 蜂蜜、童便、黑大豆制川乌 豆腐、甘草制马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