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及2008年展望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1
2007~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07~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前言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1. 2007年全球经济一般情况2. 2007年全球经济热点问题(1)美国次贷危机(2)中国经济发展(3)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4)全球政治风险3. 其他影响经济的因素三、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1. 2008年全球经济发展前景(1)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2. 2008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的问题(1)典型案例:欧债危机(2)其他可能因素四、其余注意事项五、结论一、前言2007年起,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过去,许多国家的经济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回升和发展。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动荡时期。
随后,2008年欧债危机的爆发更加加剧了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期,由于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普遍下滑。
因此,需要对这个时期的全球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1. 2007年全球经济一般情况2007年的全球经济整体保持了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速总体较低。
在发达国家中,有部分国家的经济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然在增长中。
2007年的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如下图所示:2. 2007年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在2007年,有不少经济热点问题。
其中以下几个问题影响最大:(1)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次贷危机只是起因,随后的金融危机更是冲击了全球经济。
(2)中国经济发展2007年,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崛起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它经济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3)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2007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全球市场价格的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调整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2008年钢材价格2008年是钢材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的经济形势恶化,而钢材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需求情况、产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综合分析2008年钢材价格的走势。
首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对钢材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大幅下降。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建筑业、汽车业等对钢材的需求急剧减少,进一步推动了钢材价格下跌。
同时,国内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不少领域的需求也出现了下滑,对钢材市场的需求也减少。
其次,钢材市场的需求情况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降温,需求下降明显,从而对钢材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全球汽车市场也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对钢材的需求也减少。
减少的需求导致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
再次,产能也是影响钢材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2008年,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
过去几年,钢铁产能扩张过快,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供应大于需求,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此外,国际钢铁市场也出现了竞争加剧的情况,不少国家纷纷出口大量的钢材,进一步压低了价格。
最后,钢材价格在整个2008年呈现下跌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国内钢材价格较2007年末下跌了近30%。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全年累计跌幅超过50%。
这也是近年来钢材价格下跌最为严重的一年。
总之,2008年是钢材市场的一个低潮期。
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需求的下降、产能过剩等因素共同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尽管在之后的几年中,钢材价格逐步回升,但2008年的低谷依然给钢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中国螺纹钢投资与发展分析《2007年中国螺纹钢投资与发展分析》中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使得中国基础建设如房屋、桥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受益于2006年国内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良好表现,建筑工程行业景气依旧高涨。
长期来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将是我国”十一五”乃至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线,建筑行业景气将受益于此。
中国建筑用钢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6年中国钢筋产量为8303.81万吨同比增长16.6%,出口373.88万吨同比增长114.30%,出口金额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41%;进口6.3万吨同比减少28.56%,进口金额3097万美元同比减少15.84%。
《2007年中国螺纹钢投资与发展分析》是在中心”十一五”钢铁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们对钢铁及螺纹钢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报告从螺纹钢行业发展分析、中国螺纹钢行业竞争力与竞争格局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环境分析、主要企业分析、行业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及投资建议五大部分,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基于趋势上投资建议和风险防范。
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钢铁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专家、领导耐心的指导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螺纹钢制造企业及其相关行业,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全文共二十三章302页,22余万字,其中图表126个,2007年6月出品)目录第一部分中国螺纹钢行业发展分析 (1)第一章中国螺纹钢行业发展状况 (2)第一节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螺纹钢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2)第二节中国螺纹钢行业发展历程 (5)第三节中国螺纹钢的主要用途 (11)第四节中国螺纹钢行业发展的特点 (14)第五节当前中国螺纹钢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6)第二章中国螺纹钢市场需求分析 (20)第一节2001-2006年中国螺纹钢总体需求分析 (20)第二节2006年中国螺纹钢需求分布 (22)一、各行业需求分布 (22)二、各客户需求分布 (22)第三节我国螺纹钢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一、厂商方面(卖方) (24)二、消费者方面(买方) (25)第四节螺纹钢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度分析 (27)第五节客户需求偏好分析 (29)第六节当前中国螺纹钢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第七节2007年中国螺纹钢市场需求预测 (32)第三章中国螺纹钢生产分析 (34)第一节中国螺纹钢生产情况分析 (34)第二节中国螺纹钢产量分区域情况 (36)第三节中国螺纹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9)第四节2007年中国螺纹钢供给预测 (40)第四章中国螺纹钢进出口分析 (42)第一节进出口分析 (42)一、主要出口产品的数量、金额和目的地 (42)二、我国主要进口产品的数量、金额和来源地 (43)第二节近年我国螺纹钢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46)第三节2007年我国螺纹钢进出口发展趋势 (49)第五章中国螺纹钢价格分析 (54)第一节近两年中国螺纹钢价格分析 (54)第二节中国主要类螺纹钢成本构成分析 (56)第三节2007年中国螺纹钢价格发展预测 (56)第二部分中国螺纹钢行业竞争力与竞争格局分析 (58)第六章中国螺纹钢行业竞争力分析 (59)第一节我国螺纹钢行业资金利润率分析 (59)第二节我国螺纹钢行业技术竞争力分析 (61)第三节我国螺纹钢行业的集中度分析 (63)第四节我国螺纹钢行业的装备配置分析 (65)第五节行业成熟度分析 (67)第六节我国螺纹钢市场综合竞争力分析 (69)第七章中国螺纹钢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71)第一节不同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71)第二节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75)第三节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76)第四节主要竞争方式和竞争策略分析 (77)一、竞争区域由中国转向全球 (77)二、竞争对象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78)三、竞争方式由单打独斗转向联合竞争 (80)第五节2007年中国螺纹钢行业竞争格局发展趋势预测 (84)第三部分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环境分析 (86)第八章中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87)第一节2001-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87)第二节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91)第三节2001-2006年全球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93)第四节2007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96)第九章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00)第一节2001-2006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100)一、产量 (100)二、进出口 (105)三、价格 (109)第二节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12)一、产业结构情况 (112)二、产业集中度情况 (117)第三节2007-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展望 (121)第十章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124)第一节2001-2006年世界钢铁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124)一、产量 (124)二、进出口 (125)第二节2007年世界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29)第三节2007-2010年世界钢铁行业发展态势展望 (134)第十一章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对螺纹钢行业发展的影响 (135)第一节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135)第二节建筑行业的发展对螺纹钢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37)第十二章影响中国螺纹钢发展的主要政策分析 (151)第一节我国螺纹钢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151)第二节央行政策对螺纹钢市场的影响 (153)一、存贷款准备金率上调 (153)二、加息 (155)第三节我国螺纹钢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力度分析 (156)第四节可能出台的钢材期货对螺纹钢市场的影响 (158)第五节出口政策对螺纹钢行业的影响 (159)一、出口退税政策 (159)二、出口许可证制度 (160)第六节政府对螺纹钢行业的总体取向及趋势判断 (162)第四部分主要企业分析 (165)第十九章中国主要企业分析 (166)第一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166)一、企业发展简介 (166)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166)三、技术状况 (180)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182)第二节武钢集团有限公司 (184)一、企业发展简介 (184)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185)三、技术状况 (193)四、资本运作情况 (199)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00)第三节鞍钢集团公司 (201)一、企业发展简介 (201)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201)三、技术状况 (212)四、资本运作情况 (217)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18)第四节唐钢集团公司 (220)一、企业发展简介 (220)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220)三、技术状况 (233)四、资本运作情况 (234)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38)第五节首钢集团公司 (239)一、企业发展简介 (239)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241)三、技术状况 (245)四、资本运作情况 (247)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48)第六节马钢集团 (256)一、企业发展简介 (256)二、企业现状(经济运行情况;在行业中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经营特点) (257)三、技术状况 (261)四、资本运作情况 (263)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264)第五部分行业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及投资建议 (266)第二十二章行业发展预测 (267)第一节螺纹钢行业经济周期分析 (267)第二节2006-2010年中国螺纹钢行业发展预测 (267)第三节民营企业进入蜂起云拥,国家调控迫在眉睫 (269)第四节新的竞争格局即将形成,并购重组推动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73)第二十三章2006年中国螺纹钢行业的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及投资建议 (276)第一节螺纹钢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276)一、行业成长性分析 (276)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79)三、行业抗风险能力分析 (281)四、行业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283)第二节螺纹钢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285)一、我国螺纹钢业对原料的依赖性分析 (285)二、我国螺纹钢行业经营风险分析 (286)三、外资的进入对我国螺纹钢业的威胁 (287)第三节重点投资地区分析 (290)第四节投资策略与建议 (292)附表表1.1:我国近年来开展HRB400试验研究的情况 (9)表2.1:2002-2006年我国钢筋消费量 (20)表2.2:2001-2006年我国钢筋占钢铁总消费量的比重 (20)表2.3:螺纹钢消费者扮演的不同角色 (26)表3.1:2005-2006年全国分省市钢筋产量统计 (36)表3.2:2007年4月份全国分省市钢筋产量统计 (37)表4.1:2006年全国钢筋出口情况统计 (42)表4.2:2005年全国钢筋出口情况统计 (42)表4.3:2004年全国钢筋出口情况统计 (42)表4.4:2003年全国钢筋出口情况统计 (43)表4.5:2006年全国钢筋进口情况统计 (43)表4.6:2005年全国钢筋进口情况统计 (44)表4.7:2004年全国钢筋进口情况统计 (44)表4.8:2003年全国螺纹钢进口情况统计 (44)表4.9:2006年热轧螺纹钢分国别出口量前五名统计 (45)表4.10:2007年1-2月钢筋分国别出口前五名统计 (45)表4.11:钢筋盘条在钢材出口中所占比重统计 (53)表7.1:2006年我国钢铁业分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71)表7.2:2006年12月份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统计 (73)表7.3:2006年我国钢铁业分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74)表7.4:2006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状况 (75)表7.5:2006年全国钢铁业企业分经济类型经济指标 (76)。
<标题>=宝钢入主八钢实现大跨度并购<导报分类>=0101。
0104<关键词>=宝钢<正文>= 2007年1月16日,宝钢在新疆与八一钢铁公司(下称“八钢”)签署资产重组协议。
根据协议,宝钢斥资30亿元人民币,取得八钢69.61%的股权,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国资委以评估值约3.3亿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对八钢予以增资。
宝钢控股八钢后,自治区国资委将保留15%的股权。
增资完成后,宝钢成为八钢的控股股东,“新八钢”将在重组完成后正式挂牌。
这将是宝钢国内并购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并购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中国巨大的钢铁市场,全球钢铁巨头虎视眈眈,意在并购。
但受2005年中国出台的不允许国外钢铁企业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等钢铁产业相关发展政策的影响,M塔尔入股湖南华菱管线,但无法实现控股;安赛乐入股山东莱钢面临出局危险;M塔尔此前也曾考虑收购八钢;海外钢铁巨头纷纷在中国市场展开强势出击,再加上M塔尔与安赛乐的强强联合,无疑给中国钢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要么国内主动联合重组,要么等待被国外并购。
面对M塔尔、安赛乐等外国钢铁企业的大举入侵,宝钢作为国内钢铁业的龙头企业,无疑应积极推动国内钢铁业的整合。
战略考量战略层面上的长远考量是宝钢并购八钢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宝钢并购八钢意在中国钢铁内外资布局竞争中争取主动。
国际钢铁并购资本的力量不断壮大,中国市场未来将是其下一步的突破重点。
长期来看,如果国内优势企业不尽早主动采取行动,一旦对外资开放,中国钢铁产业重组的节奏和步调就会被打乱。
外资对新疆八钢窥视已久,但从国家战略利益角度而言,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战略性资源丰富,新疆钢厂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才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最佳选择。
根据八钢未来发展规划,预计2007年产钢能力将达到400万t,2008年达到600万t,“十一五”末生产规模达到800万t。
而作为中国最大钢铁企业的宝钢,通过收购八钢,将成为中国首家年产能突破3000万吨级钢铁企业,向大型化发展又迈进了一步。
《2007年中国铁路用钢市场研究与发展预测》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方向是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煤运通道,初步形成快速客运和煤炭运输网络;扩展西部地区路网,强化中部地区路网,完善东部地区路网;加强集装箱运输系统和主要客货枢纽建设。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建和既有线改造将增建线路正线延展长度6.5万公里,加上站线,总长度约7.8万公里,铁路建设需用钢轨约950万吨,平均每年铁路建设用钢轨需60万吨以上;铁路建设和大修用道岔的钢轨数量将达到约15万吨/年;铁路大修维修用轨近几年的用量比较稳定,在80万吨/年左右。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企业应大力开拓铁路客运专线用钢市场。
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9条客运专线正线长度为3200多公里,需客运专线钢轨近100万吨,预计2007至2008年为辅轨高峰期,每年需客运专线钢轨40万吨以上。
客货共线将进行200公里/小时改造,近几年将有正线长度约5400公里的客货共线既有线改造,需20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钢轨约160万吨,平均每年约需40万吨。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钢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质量要求"四高"至至高洁净度、高尺寸精度、高平直度、高表面质量;二是必须采用100米长定尺钢轨。
按照铁道部客运专线建设推进计划,钢轨生产厂在2006年4月前提供100米长定尺钢轨用于试辅,2006年底开始大批量提供200公里/小时客货共线100米长定尺钢轨,2007年4月前开始大批量提供250公里/小时和35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100米长定尺钢轨。
考虑提速后线路磨损加快和铁路总长增加致使维修总量加大,预计"十一五"末期,铁路大修维修用轨将达到100万吨/年左右。
未来若干年内,中国铁路用钢轨的需求数量将有所增加,高峰期可达180万吨/年左右。
2005年,中国铁路建设消费钢材417万吨,预计2010年中国铁路建设需要各类钢材在549万吨左右(含城市轨道交通用钢)。
建筑钢材知识培训建筑吸音板(线材、螺纹钢、圆钢)主要是用于楼房、桥梁等建筑工程主体构架成型方面。
建筑钢材是钢材成品中的重要品种,聚酯纤维吸音板在前两年其价格走势对钢材整体价格走势具有绝对的引领作用,虽然07年是板卷产量快速扩充的一年,热轧板卷行情对钢材价格整体走势的影响力超过了建筑钢材,但建筑钢材的产量仍然占到钢材整体产量的1/3左右,其对钢材价格走势的影响仍很重要。
/从整体上看建筑钢材属于低附加值产品,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国家对建筑钢材产能、出口方面也是逐步通过政策引导来进行控制。
一、建筑钢材的规格分类和材质1、线材(盘条或盘圆):高线、普线规格:6.5 mm、8 mm、10 mm(12mm资源相对少一些)材质(Q235)材质的含义:(Q-屈服强度的中“屈”字的第一个字母)2、钢筋(螺纹钢):二级螺纹(HRB335)或(20MinSi)三级螺纹(HRB400)或(20MinSiV),三级钢价格比二级钢贵100-200。
价差易受市场行情影响。
四级螺纹(HRB500)只有首钢等少数钢厂有此技术,但还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材质的含义:(H-热轧R带肋B-钢筋)335为做材质测试中的发生变形的屈服应力点,单位是兆帕。
规格:8mm-10mm(盘螺)比小螺纹贵12mm-14mm 较大螺纹贵100-20016、18、20、22、25mm28、32mm 较大螺纹贵100-20036、40mm 钢厂预定、不轧现货3、圆钢(直条)材质:Q235<25mm(12-25) 一般用于建筑方面;>25mm一般用于机械加工制造8-10mm可以用线材抻直使用、建筑用圆钢分12、14、16、18、20、22、25mm共7种规格。
二、计价方式(1)线材――过磅(2)螺纹――理计(检尺)、过磅允许负差:大螺纹<4%;小螺纹<7%。
三、各地区主要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华北:邯郸钢铁股份、天津市泰峰钢铁、新兴铸管股份、天铁轧二制钢、唐山国丰、长治钢铁集团、天津轧三物流、山西海鑫钢铁集团、邢台钢铁、山西中阳钢铁、北京首钢股份、唐钢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华东:江苏沙钢集团、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济钢集团闽源钢铁、日照钢铁、潍坊钢铁集团、济南钢铁集团股份、莱芜钢铁股份、山东青岛钢铁控股集团、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江阴市西城钢铁、江苏永钢集团、南京钢铁股份、马鞍山钢铁股份、萍乡钢铁、三明钢厂东北:西林钢铁集团、黑龙江建龙、抚顺新钢铁、北台钢铁集团、四平红嘴钢铁、通化钢铁集团股份、凌源钢铁集团中南: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深圳市琦丰达轧钢厂、广东开盛钢铁实业、武汉钢铁(集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湖南华菱湘潭钢铁、广东省韶钢集团、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广东华美集团、广西万鑫钢铁有限公司、安阳钢厂西北:乌钢、龙钢、八钢、酒钢、包钢西南:水城钢铁(集团)、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四川省川威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昆钢、德钢受关注的钢厂:华北五钢(首、唐、宣、天、承)的月度定价、沙钢的旬度定价四、国内区域资源流动特点:1、华北地区:建筑钢材产量集中地,大小钢厂众多,华北产量约占全国的1/3,资源通过海运、火运、汽运等方式向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地区以及国外市场全面输出,流入资源相对不多,只有部分东北和西北的少量资源流入。
2008年中国废旧钢铁价格行情分析-浙江废钢铁废生铁收购价格走势发展与投资风险预测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秘书长闫启平1、2007年我国废钢铁市场分析2、2008年我国废钢铁市场预测3、废钢铁市场的繁荣需要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 2007年我国废钢铁资源全年供不应求,国内废钢市场沿袭了2006年的市场运行态势一路上扬。
进口废钢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废钢需求量继续增高,废钢资源短缺,废钢市场将保持供不应求的基本态势。
国内废钢市场,国家是否给予政策的扶持被激活。
进口废钢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回归复苏。
废钢资源供应的前途是危机还是繁荣,都直接影响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2007年我国废钢铁市场运行态势1、2007年粗钢产量大幅增加,废钢铁资源全年偏紧①废钢铁需求量预测预计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超过4.8亿吨,生铁产量4.6亿吨左右,按照2006年我国废钢单耗水平160kg/吨预测,炼钢用废钢的需求量为7680万吨。
②废钢铁资源产生量预测按照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废钢年平均递增量测算,预计今年社会废钢产生量4200万吨左右,钢铁企业自产废钢为3000万吨左右。
加上铸造、设备制造、小五金行业和小钢厂的用料,废钢缺口1000万吨以上,进口废钢由于价格昂贵,根据上半年的进口统计预测,全年进口量为250万吨左右。
整个废钢资源短缺、供小于求。
2、2007年国内废钢市场运行困难,进口废钢市场萎缩① 2007年1-9月份国内废钢铁市场小幅递增,一路上扬,如图-1:2007年1-9月份我国废钢铁市场呈小幅波动,持续上扬的态势。
以中型废钢为例,2006年12月全国平均价格为1980元/吨,到2007年9月持续上涨到2416元/吨,上涨436元/吨,增长率为22%。
增长幅度偏大。
② 由于废钢资源供应不足,炼钢生铁采购过旺,涨势强劲,如图-2所示,炼钢生铁从2006年12月份的2220元/吨连续增长到2007年9月份的3075元/吨,上涨855元/吨,增长率为38.51%,高于废钢的增长幅度,但没有大起大落。
2007年国内钢材市场回顾及2008年展望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周晓明2007年国内外经济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国内外钢材市场旺盛的需求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钢材行情持续高涨,市场运行稳健。
2007年是我国近年来宏观调控力度最大、新政出台最多的一年。
为抑制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先后采取多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以维护国内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此国家也在加快“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的步伐,利用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来调整钢铁产业结构,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
在国家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国内钢铁产业发展中的矛盾也逐步显露,在加速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的同时产业集中度持续偏低、出口快速增长和贸易摩擦加剧相伴而行、在控制出口增长的同时国际钢材价格持续高涨、建筑钢材供不足需和板管比上升等矛盾同时并存。
而在矛盾碰撞的同时,钢铁工业正朝着更为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008年国内外市场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钢铁行业仍处于调整期,市场会有所波动,但成本与需求的钢性支撑作用下钢材市场价格上行的大趋势不会改变,钢铁工业增速继续放缓,朝着量减质升和满足内需为主的方向迈进。
一、2007年钢铁市场回顾“淘汰落后和抑制出口”是2007年钢铁工业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其目的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淘汰落后产能、出口税率调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存贷款加息、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和钢材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国又向钢铁生产强国迈进了一步。
但是从2007年国际市场需求来看,由于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导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中国钢材出口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大量的新增资源外流造成国内市场环境相对宽松,为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钢材的产业结构调整,钢材产业结构中的某些环节呈恶化趋势。
1、原料成本和需求推动钢材价格屡创新高2007年我国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强劲的阶梯式上涨趋势,钢材市场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面临着较大考验,几次呈现出下挫行情,但受国内需求及成本的钢性支撑作用,钢材价格屡次突出重围,继续坚挺上行。
从兰格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于2007年11月底突破了2005年3月底4月初的最高历史价位,到2007年12月中旬达到最高点。
12月14日的综合钢价指数为185.55点,高出2005年的历史最高记录10.41个百分点。
图1 兰格钢价指数走势图2007年原燃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成本支撑成为钢材价格高位运行的主导因素。
虽然受上半年出口税率调整影响,年初起一路走高的钢市于5月中下旬开始迅速下滑,6月底跌至本轮行情的最低点,之后经过约一个月左右的调整,关税调整所投下的阴影渐渐褪色,市场原料成本的支撑及需求旺盛等利好因素继续主导市场,重新推动钢材市场进入上行轨道,使下半年的两波涨价浪潮一波强于一波。
到了年底,受市场需求走淡影响,行情呈现出回落趋势,但是下跌趋势远不及前期的上涨走势迅速,岁末年初市场下跌空间十分有限。
2007年国内外铁矿石、废钢和焦炭等钢铁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钢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为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2007年下半年国内外钢铁企业频频上调钢材出厂价格,推动现货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成本支撑日益成为钢材市场价格高企的中坚力量。
铁矿石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占钢材成本的30-40%。
近年受海运费成倍上涨影响,铁矿石的到岸价大幅攀升,尤其是巴西至中国的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尤为突出,其中海运费的涨幅已远高于铁矿石本身价格的涨幅,成为铁矿石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铁矿石进口到岸均价在87.75美元/吨,较2006年的64美元/吨上涨37.11%。
而2007年从巴西图巴朗到北仑的海运费平均价格为58.87美元/吨,较2006年的27.93美元/吨同比上涨110.79%;从西澳大利亚到北仑的海运费平均价格为24.18美元/吨,较2006年的12.04美元/吨同比上涨100.86%。
从图2可以看出,铁矿石到岸价格2007年上涨幅度最大,12月平均到岸价格为125美元/吨,较年初上涨81.16%。
而2007年12月份进口平均到岸价较2001年的最低点25美元/吨翻了5倍,可见进口铁矿石上涨给我国钢铁企业带来多大的成本压力。
另外,2007年国内铁精粉市场的涨势也毫不逊色,唐山地区铁精粉的市场因供不应求,价格由年初的705元/吨一路上行,到年底升至1335元/吨,上涨89.36%。
在铁矿石和铁精粉上涨同时,其它的钢铁生产用原燃料价格也在大幅度上涨,焦炭和废钢价格也均呈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见图3)。
如山西太原二级冶金焦2007年底价格为1730元/吨,较年初的价格上涨60.19%;而唐山地区重废年底价格为2980元/吨,较年初上涨45.37%。
铁矿石、焦炭和废钢的价格上涨直接推动了钢厂钢材价格的上涨,而这种资源性原料成本的支撑作用不会在短期内失效,将支撑钢材市场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图2 2001-2007年铁矿石月均进口价格对比图2007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是我国钢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的另一主要原因。
就国内下游市场来看,造船、汽车、机械、建筑业等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均在20%以上,下游用钢行业的高速增长消耗了大量钢材;而国际市场上,新兴经济体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钢材,因此国际钢材市场在欧美市场需求下滑的同时依然保持旺盛,中国的钢材出口仍保持量价齐升的局面。
2007年国内长材和板材的走势有较大的区别,低附加值的长材产品明显强于一向被看好的技术含量高的板材产品的走势,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
图3 2007年国内钢铁原燃料价格走势图2007年长材(盘条和螺纹钢)产品的涨势迅猛,主要原因除成本支撑外,供应偏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也是其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2007年国际长材市场需求一直十分旺盛,导致国际市场价格飚升,国际长材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价格,在国内出口关税上调后,仍存在较大的价差,难抑出口量大增,造成在其它产品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长材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近两年国家在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新建项目少有长材项目,造成长材产能增长缓慢,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长材产品处于供不足需状态,库存长时间低位徘徊,供需不平衡推升长材价格。
兰格钢价指数显示,年底国内长材价格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207.71点,较年初的最低点140.90点上涨47.42%。
板材钢价指数2007年的走势也持续向好,在需求等因素的支撑下,价格也于年底突破了历史最高点,但升势明显弱于长材。
2007年底兰格板材价格指数最高点为159.33点,比年初的最低点134.66点增长18.32%。
2007年国内外板材市场需求也十分强劲,成本是价格走高的基础因素,而需求是支撑板材走高的主要动力。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是我国的板材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期,新项目的相继投产,使市场上板材供应充足,总体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板材的涨势远没有长材的迅速。
2、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粗钢产量增速下降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高额的利润导致投资过热,企业分散,产能迅速扩张,2001年到2007年我国钢铁工业的平均增速高达21.14%,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却不升反降。
由于相关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不建全,伴随钢铁行业空前繁荣而产生的矛盾和隐患也日益显露,钢铁产量大幅增长是建立在“两高一次”的基础上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的推广和普及,环境的重要性、节能降耗问题也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步伐也在加快。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2006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厉,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另外近年钢铁原燃料成本迅速上涨,缺乏规模效益、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中小型钢厂因无法承受较高生产成本的重压而主动退出市场。
在宏观政策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近两年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明显下滑。
2006年产量为4.19亿吨,同比增长18.48%,增长速度明显回落6.12个百分点;2007年1-11月份我国粗钢总产量共4.48亿吨,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在4.9亿吨左右,同比增速将为17.01%左右,较06年下滑1.47个百分点。
图4:近年我国粗钢产量增长情况3、出口减速,目的国呈多元化趋势2007年国家下调钢材出口退税并对初级和低附加值产品加征出口的政策在下半年明显收效,使我国钢材出口增长情况得到遏制,出口增速呈回落趋势。
2007年全年我国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同比增长45.8%,增速回落11.1个百分点。
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加征较高的出口关税,有效抑制了钢坯的大量出口。
2007年我国共出口钢坯643万吨,同比下滑28.9%,增带回落1.37个百分点。
就板带比来说由于2007年国际长材市场需求旺盛,棒线材所占出口份额上升,而板带材的出口份额下滑,出口产品结构呈恶化趋势。
前11个月我国棒线材出口总量为1527.43万吨,所占出口份额为31.39%,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板材出口总量为2589.46%,所占出口份额为44.72%,同比下滑2.65个百分点。
从出口国别和地区结构来看,韩国、欧盟和美国一直是中国钢材的最大出口市场,2006年对上述地区的出口总量为2160.94万吨,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占比为50.25%;2007年1-11月对其出口总量为2502.68万吨,占出口份额比例下滑到43.26%。
而对非韩、美和欧盟国家的出口明显增长,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对非韩、美、欧盟国家出口的钢材共计3282.75万吨,同比增长78.47%,占中国总出口量的56.75%,份额同比上升7.67个百分点。
其中对中东地区的出口量增幅最大,前11个月对中东地区共出口钢材819.16万吨,同比增长232.72%,占钢材出口总量的份额也由2006年的6.57%上升至14.16%;对东盟地区出口量为936.68万吨,所占出口份额为16.19%。
另外,对独联体、南美和非洲的出口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增速分别为200.88%、126.73%和84.32%。
出口国别正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将明显降低钢材的出口风险。
图5 2007年1-11月钢材出口地区份额分布图4、钢铁生产品种结构改善,板带比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钢材的生产结构明显改善。
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低附加值产品的产量增长,一些专用钢材产量也随着需求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