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3《测量电功率》WORD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实验器材]:小灯泡(2.5V 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次数要求亮度电流电压电功率1 U=U额2 U>U额3 U<U额【结论】(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小结这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学习测电功率的方法,感受实际电压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间的关系。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完成本次的实验报告。
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实验要求二、实验原理三、设计实验四、记录数值次数要求亮度电流电压电功率1 U=U额2 U>U额3 U<U额五、完成实验报告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它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骤最复杂,教材中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的,我认为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课堂上,我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启发,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的正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也比较顺利地能够完成。
很多学生的实验失误出现在对电表的使用上,包括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取、数值的读出等,所以练习对电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关键。
对电路故障的排除,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只提供可能的位置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方面通路、短路和断路的体会。
课题15.3测量电功率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4.设计并完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选取表的量程、电源大小等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互相探讨得出最佳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实验及画出电路图,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池2节、开关1只、滑动变阻器1只、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小灯泡(2.5V)1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电功率的知识:1.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二、新课教学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而我们今天要解决电功率的实验测量问题。
讨论: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中,根据哪个式子我们可以较为便捷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电功率?板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P=UI2.如图1所示,在测量了电压与电流值后,可以计算电功率的大小,请学生完善电路图,并依据电路图说出实验选用的器材。
3.讨论实验中要测量灯泡的电功率的几种情况。
U实=U额U实>U额U实<U额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并填写P95实验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测量电功率》WORD教案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把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明白得.能力目标1.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功率电压下的实际功率.2.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3.培养学生观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巨、勇于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品质.教学建议本节拟采纳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际进行对比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要求定量测量的实验,它关系到电压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等电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因此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正确选择外表及合理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记录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个关键,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教学设计方案提出问题1. 什么叫电功率?2. 电功率的公式.3. 什么叫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目的:测定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并加以比较.原理:依照电功率的公式:P=UI.器材:电源、电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步骤:①依照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②并设计适当的表格.额定实际电压(V) 2.5 3 2.2电流(A)0.40 0.45 0.35功率(W) 1 1.35 0.77③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负极.2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3初步估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④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灯泡的功率:闭合开关,调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2.使小灯泡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下,观看小灯泡发光情形,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闭合开关,调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3.使小灯泡在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观看小灯泡的发光情形,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闭合开关,调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⑤实验数据处理在表格里,依照记录的数据,分别运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的实际功率.对额定电压的功率和实际电压下的功率进行比较.结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低,灯光变暗.不是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高,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灯光过亮,若长期使用会阻碍灯光的寿命,还有可能烧坏小灯泡.⑥拆开电路,整理仪器.探究活动【课题】如何粗略地测出一小灯泡上的额定功率?【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活动流程】提供电源、变阻器、开关、电流表和一只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学生分析与实验;评估;交流与合作.。
教案编辑专员:《测量电功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测量电功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注意事项的落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灯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等。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复习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2. 提问: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二、讲解与演示1.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明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演示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学生实验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
2.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功率。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准备进行数据分析。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电路的电功率。
2.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功率与电路元件的关系。
3. 学生汇报实验成果,进行小组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测量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进行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3.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并进行反馈。
六、作业布置1. 复习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测量电功率》WORD教案4学习目标1.经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过程,体会依照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法。
2.体验实际功率跟实际电压的关系,领会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
3.会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功率。
课前预备复习课本P74页实验:测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1.说明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画出电路图。
3.如何样正确地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4.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样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说明:从生活走向物理,在生活中发觉问题,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用一个活动复习并引入新课说明: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是九年级物理教学的一个专门重要的实验。
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功率的运算公式了解实验原如何样明白灯泡的电功率?我有多种方法明白灯泡电功率的大小?你呢?说出你有哪些方法?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
活动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提出问题假如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 和3.8V 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2.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摸索、讨论:①用 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 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依照 就能够运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②你能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吗?③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样依照灯泡是否发光,电流表、电压表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④如何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⑴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 ⑵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理,明白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选择需要的器材,进而完善电路的设计。
指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运算公式制定出完整的实验方案是本节的重点。
引导学生与伏安法测电阻相对比,让学生明确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与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有专门多相同的地点:如差不多上依照公式设计实验测量物理量,所测物理量、所用器材、电路图、连接电路的方法、故障的排除等差不多相同。
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功率。
2.掌握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利用电表和电源测量电功率。
二、教学内容:1.电功率的概念与公式。
2.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和步骤。
3.利用电表和电源测量电功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电流、电势差、电阻的计算。
2.通过实例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我们有两台灯泡,一个功率为60W,另一个功率为100W,那么哪个灯泡亮度更高?”鼓励学生回答。
3.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描述电的效果好坏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或消耗的能量。
”4.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步骤二:教学重点1.介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和步骤:(1)利用电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功率。
(2)利用电源直接测量电功率。
1.利用电表测量电功率的实验:(1)实验器材:电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
(2)实验步骤:①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到电路中,调整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②打开电源,调整电压和电流,记录电压和电流的读数。
③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电功率。
2.利用电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1)实验器材:电源、灯泡。
(2)实验步骤:①将灯泡接到电源中。
②调整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记录电压和电流的读数。
③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电功率。
步骤四:实验总结与拓展1.小结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和步骤。
2.提问:“如果要测量一个电器的功率,你会选择哪种方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3.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测量交流电的功率,为什么?”并给予提示。
四、教学延伸:1.了解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思考:如果要测量电功率较大的电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3.尝试利用多个电表测量并计算电器的功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入了电功率的概念,并介绍了两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操作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教案(沪科版初三)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两个实验,一是课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二是课外在家长的协助下,利用电能表和计时器测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课标要求:⒈会测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
⒉培养学生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措施与建议:本节教学分三步:第一步是制定与设计实验;第二步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三步是交流与合作。
其中制定与设计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关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建议要引导学生弄清思路。
本节教材中,实验设计思路是:依照实验原理,明确要测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依照要测的物理量设计出电路图,依照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和仪器,最后画出实验装置图,设计实验的思路十分清晰。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学生理清本节的实验设计思路,关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专门有益处。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属于实验打算的一部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实验步骤的确定,二是观看和记录。
本节实验步骤是:⒈依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⒉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⒊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实验步骤是实验打算的具体表现,本节实验步骤3,课文中讲:〝连续调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低于或略高于额定电压,观看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那个地点的〝略低于或略高于额定电压〞,一样不要高于额定电压的1/5,也不要低于额定电压的4/5。
实验记录表是依照要测的物理量的实验目的设计的。
本节中要测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而P=UI,故表格中有电流、电压、电功率三项,灯泡发光情形,要紧是对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情形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情形进行比较,以使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本节实验中,学生最大的疑咨询是什么缘故测额定电功率不搞多次平均值来减小误差?通过实验交流与课文中两个咨询题的讨论,能使那个疑咨询迎刃而解。
因此交流与合作也是本节重要的环节。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 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操作;3. 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小灯泡、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3. 例题讲解:以小灯泡为例,讲解如何测量其电功率,引导学生掌握测量电功率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六章第三节测量电功率一、电功率的概念1. 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2. 计算公式:P = W/t;3. 单位:瓦特(W)。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 实验原理: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3. 实验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测量误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测量家中台灯的电功率,并写出实验报告。
2. 答案:(1)台灯的电压:220V;(2)台灯的电流:0.18A;(3)台灯的电功率:39.6W。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加深学生对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巩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操作技能2.过程和方法:通过测量和观察灯泡的明暗程度,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锻炼学生根据测量公式(P=UI)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设备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难点】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以及实验中各种故障的排除。
【教学方法】采用与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进行类比学习的方法。
【教具】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组(3V),滑动变阻器,导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将L1“220V,200W”与L2“220V,100W”两灯并联,接入照明电路中,观察两盏灯的发光亮暗情况。
现象:“220V,200W”的灯亮一些。
问: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暗程度不一样?(学生可能回答,电流不一样。
)继续演示:将L1“220V,200W”与L2“220V,100W”两灯串联,接入照明电路中,继续观察两盏灯的发光亮暗情况。
现象:“220V,100W”的灯亮一些。
问:现在,我们把这两个灯泡串联,那么,它们的电流就一样了,但亮暗为什么又会不一样呢?学生可能回答电压不一样,那么,在这两个电路中,出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不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电功率。
问:灯泡的功率是多少呢?能不能知道?所以,我们要测量电功率。
(二)新课教学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提出问题:灯泡的电功率怎么测量呢?2、猜想与假设:方法一:根据电功率的公式WPt,我们知道,要测量灯泡的电功率,我们只要测出W和t就可以算出灯泡的电功率P。
问:W和t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电能表可测W,秒表可测t。
但是,如果把电能表接到电路中测电流所做的功W,要很长时间电能表的示数才会变化,所以,我们不用这个方法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功率的定义与单位。
2.掌握测量电功率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电功率的定义与单位。
2.测量电功率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
4.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电功率的定义与单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功率的定义与单位,并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
电功率的定义:表示电路中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单位为功率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VI其中,P为电功率,单位为瓦特;V为电压,单位为伏特;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
2. 测量电功率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和实验操作,学生了解测量电功率的原理和方法。
具体步骤为:1.连接实验电路,将元件串联或并联起来。
2.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值。
3.计算电功率值。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学生按照教师指示进行电功率测量实验,并记录数据,随后进行数据分析,并比较不同元件之间的电功率差异。
实验要求:1.选择实验电路。
2.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值。
3.计算电功率值。
4.分析实验结果。
4. 应用实例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电功率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1.电动车电池组的电功率大小与使用时间的关系。
2.电子设备的电功率和电费的关系。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学现场观察、调查问卷、作业评分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设计差异化和个性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沪科版物理《15.3测量电功率》启体教学设计(第1课时)&15.3测量电功率新课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巩固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2、锻炼根据测量公式(P=UI)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实验的原理,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的方法及电路图电路的连接和变阻器的使用。
实验法实验法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一、复习1.什么叫电功率?电功率有哪些单位?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什么区别?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
2)实验原理:P=UI3)实验电路图。
4)介绍实验器材,学生讲述。
5)简单介绍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实验:(2)比较额定率和实际电功率大小问题。
(3)比较灯泡的暗亮程度与电功率间的关系。
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讨论和思考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超过或低于额定电压时,会出现什么现象?8小结。
9、板书:&15.3测量电功率1)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
2)实验原理:P=UI3)实验电路图。
4)实验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学生实验:结论:略(2)200W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1000w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功率概念的含义:1s内电流完成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三)实验探究:电功率的决定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师: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它的电压、电流和三个因素决定,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即电功率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看法是什么?依据的现象是什么?生1:我认为电功率与电压有关,因为电动机用两块电池比一块电池转得快,所以电压越高电功率就越大。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3节《测量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根据公式P = UI计算出电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以及测量电功率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风扇的功率测量,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本质和应用。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并解释如何根据公式计算电功率。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测量电功率的方法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 P = UI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电功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该电路的电功率。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学习目标
1.经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过程,体会根据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法。
2.体验实际功率跟实际电压的关系,领悟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
3.会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功率。
课前准备
复习课本P74页实验:测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说明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画出电路图。
3.怎样正确地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4.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说出你有哪些办法?
说明:
从生活走向物
理,在生活中发
现问题,用物理
知识解决问题,
用一个活动复习
并引入新课
说明:测量小灯
泡电功率是九年
级物理教学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实
验。
在实验探究
中,引导学生结
合电功率的计算
公式了解实验原
理,知道实验必
须测量的物理
我有多种办法知道灯泡电
功率的大小?你呢?
1. 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 。
活动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提出问题
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讨论:
①用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
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②你能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吗?
③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根据灯泡是否发光,电流表、电压表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④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
⑵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
4.交流与合作
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是什么功率?
②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或高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功率是什么
功率?能否说这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什么?量,画出电路图,选择需要的器材,进而完善电路的设计。
指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制定出完整的实验方案是本节的重点。
引导学生与伏安法测电阻相对比,让学生明确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
图,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与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是根据公式设计实验测量物理量,所测物理量、所用器材、电路图、连接电路的方法、故障的排除等基本相同。
因此课前复习好测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十分重要。
特别是:1.如何连接电路,正确排除电路故障;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等。
从学生以往的操作来看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应进行重点复习。
建议两组同学
③你在实验中还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3:利用家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讨论:
利用家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吹风的电功率:
1.你的测量步骤是:
①首先从电能表铭牌上查出,它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转;
②关闭家里的电器,只启动;
③利用测量电吹风工作时电能表铝盘转n转所用时间为t;
2.(用字母代表所涉及的物理量)你能推导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吗?试一试!做2.5V的小灯泡;另外两组同学做
3.8V的小灯泡,最后进行交流评估。
否则时间不足。
小组内学生合作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交流讨论,明确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决定,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的电功率越大,进而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如果时间来不及可留做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