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
- 格式:pdf
- 大小:240.6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
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实现1000万量已毫无悬念。
在中国汽车工业即将进入年产1000万辆的发展新阶段时,如何在越来越严重的能源、资源、环境制约下,依靠自主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如能够成功应对能源、资源、环境方面的挑战,获得自主开发能力,就可望在2020年由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
一、汽车工业今后发展中必须实现的几个战略转变首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
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张已经不是问题,中国汽车工业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汽车工业一定会实现。
因此,今后中国汽车工业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发展质量上。
所谓“发展质量”包括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和企业的产值、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产品的技术、品牌,获得市场竞争力;主要依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其次,中国汽车工业要由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逐步转向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到202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无论如何也已经到达了饱和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到国际市场上去找出路,中国汽车工业庞大的生产力也只有进入国际市场才能够得到实现。
这也需要中国汽车企业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
再其次,中国汽车工业要加速转变目前比较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转向集约使用能源和资源。
最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要加速改变目前对环境、社会关心不够的状况,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环境友好型企业。
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上述转变,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导者。
二、汽车工业在2020年以前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待加速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作业主题:目录一、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概述二、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史三、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四、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小结五、福田、奇瑞信息化案例介绍一、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概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无论产量还是销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兑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并且上升空间也很大。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化的竞争。
在这种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深刻得多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行业毛利率下降及价格下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带来的挑战?如何优化产供销流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有效手段。
勿庸置疑,中国是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也吸引来几乎全部的世界汽车巨头。
据统计,2003年国内汽车总销量突破445万辆,排在世界第三位。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中国汽车消费量已经由2001年的273.1万辆,迅速提升至2005年的近592万辆,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已经占到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10%至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在640万辆至660万辆之间,将是全球惟一增幅保持两位数的汽车市场。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
总的来说,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深入,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例如,长安汽车引进了包括ERP、CRM、SCM等在内的全套产品;郑州宇通客车全面应用了SAP的R/3系统;北京现代汽车也在两年内投入5000万进行了信息化建设。
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及对策余鑫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业才躇珊起步。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人世界前三名。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品开始迈出国门,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一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的现状(一)2003一2007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增势迅猛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始于“中兴汽车”。
2003年,506台中兴旗舰皮卡以国产车身份首次出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进人俄罗斯的先导,并在俄罗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代理公司。
经过2004年的摸索和力量积蓄,中国自主品牌的SUV 和皮卡汽车企业纷纷将拓展海外的目光瞄向了俄罗斯市场,成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主力军。
2005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开始快速增长,在俄共销售汽车6704辆,超过宝马(6338辆)和奥迪(61巧辆)的销售量。
2006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高速增长,超过向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家的出口,由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第六位跃居第一位,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出口数量为3.8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0%,在全国汽车出口中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超过n%。
2007年上半年,这一态势继续发展,俄罗斯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整车3.86万辆,同比增长355.8%,超过2006年全年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数量,占中国同期汽车出口数量的16%;出口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477.6%,超过2006年全年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金额,占中国同期汽车出口总额的16.7%。
迅速增长的数字昭示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时代的来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年报》称,俄罗斯汽车市场“增长十分突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该报告显示,俄罗斯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毕业论文学校代码: 10128学号: 200721501031题目:学生姓名:学院: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白宝光教授指导教师:××× 教授二〇一年六月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充满挑战与机遇,而世界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进驻中国汽车市场,使中国的汽车市场更加风起云涌。
在各大世界汽车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也悄然而起,发展我国的自主汽车品牌。
在加入WTO的近十年中,先后涌现出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长城、福田等多家自主汽车品牌企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这个背景下自主品牌将遭遇更大的围堵和打压。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残酷,这对国内的自主品牌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此,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将成为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领域的主力军,华晨汽车集团开创了“汽车产业与资本运作相互结合"的独特体制发展模式,始终坚定的走“高起点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此,通过分析和总结华晨汽车的营销经验对其他自主品牌汽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华晨汽车的“营销环境”和“现有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华晨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华晨汽车;自主品牌;市场营销策略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car market enters into a new era。
This new era is full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world—clas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have been stationed in China's automobile market, China’s automobile market is blustery。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王世才杨学峰中国汽车工业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当中国人对苏联汽车品牌耳熟能详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刚刚起步。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进入世界前三名,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品开始大量迈出国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并取得不错的业绩。
一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现状(一)2003~2007年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增势迅猛。
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始于中兴汽车。
2003年, 506台中兴旗舰皮卡以国产车身份首次出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的先导,并在俄罗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代理公司。
经过2004年的摸索和力量积蓄,2005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开始快速增长。
中国自主品牌的SUV和皮卡车汽车企业纷纷将拓展海外的目光瞄向了俄罗斯市场,成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主力军。
这些企业有的出口整车,有的出口底盘,相继进入俄罗斯市场。
同时,俄经销商在经过2004年的犹豫和试探之后,尤其自2005年4月上海车展之后纷至沓来,同中国自主品牌厂商洽谈业务者络绎不绝。
一些有实力的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开始兼营中国汽车,并认为中国汽车将同中国其他商品一样必将在俄罗斯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中国汽车的专业网站不断开通,一些综合性网站也把中国汽车列为重要栏目。
一时间,俄罗斯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汽车热,俄经销商对中国汽车充满期待。
2005年,中国汽车企业向俄罗斯共销售汽车6 704辆,超过宝马(6 338辆)和奥迪(6 115辆)的销售量。
2006年,中国汽车向俄罗斯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俄罗斯市场已超越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伊朗等国家市场,从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第六位跃居2006年的第一位,出口金额达到3. 5亿美元,出口数量3. 8万辆,金额占比和数量占比均超过11%,增长极为突出。
中国汽车行业及细分市场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姓名:**学号:*********目录前言 (1)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 (1)2、中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2)2.1、按照地理因素细分 (2)2.1.1、一二三级城市 (2)2.1.2、城市与农村 (3)2.1.3、地形气候 (3)2.2、按照人口统计因素分 (3)2.2.1按收入水平分 (3)2.2.2、按性别分 (3)2.3、按照汽车排量细分 (4)2.3.1、微型车 (4)2.3.2、经济型轿车 (4)2.3.3、中级车 (4)2.3.4、中高档车 (4)2.3.5、高档车 (4)2.4、按消费对象细分 (4)2.4.1、购买对象 (4)2.4.2、购买时间 (4)2.4.3、品牌忠诚度 (5)3、定价反应细分市场 (6)3.1、经济型车:以比亚迪F3为代表 (6)3.2、中级车市场:朗逸、悦动、科鲁兹的三国演义 (6)3.3、标准中级车:三国演义却又暗藏玄机 (6)3.4、高端中级车:突破产能瓶颈就能雄霸天下 (7)3.5、中高级车:凯美瑞“告别战”动摇雅阁卫冕 (7)3.6、豪华车市场:奥迪领跑德系三雄越战越勇 (8)摘要: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分析了解,根据细分市场的原则作出相应的细分方案,并通过定价来反映细分市场的不同。
关键词:汽车细分市场定价前言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有国内日渐兴起的巨大市场和旺盛需求为依托,汽车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在汽车产业中的比重将会有较大提升,同时随着针对国内汽车企业的保护性政策和措施逐步减少,国内的汽车企业将面临着跨国汽车公司的直接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汽车进出口总额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的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对外贸易总额在进出口商品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厂家认识到汽车市场的庞大,慌不择路的闯入了汽车厂商行业,而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行业的变化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迅速扩大,轿车销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私人轿车,2007年中国轿车销量的八成被私人购买。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新车销售市场。
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几乎停滞状态下,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量在全球的比例超过10%。
中国汽车市场成为拉动全球汽车市场的最重要因素。
产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在技术上整体存在着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已经缩短到5~10年,在商用汽车开发领域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在中国汽车工业最薄弱的轿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由自主开发低档轿车转向开发中高档轿车。
汽车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最薄弱部分,进入21世纪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有了较大进展。
汽车发动机开发取得了突出成绩。
最近一、两年内,一汽、中国重型汽车公司商用车的发动机研制获得成功,自主研制的商用车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
在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中国汽车企业开发的混和动力客车、轿车已基本完成了产业化的准备工作。
燃料电池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年生产能力百万辆规模的企业。
2007年,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的汽车产销均超过百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近一半,继续成为带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1999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42.6%;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为262.96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45.6%。
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有4447家,销售收入3449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700余家,超过10亿元的有39家。
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榜问世2007-02-06 14:47:13平均3天一款新车,06年中国汽车市场绝对称得上热闹非凡。
而在大规模新车扎堆涌现的同时,究竟06年市场上会记住谁的名字?这是06年几款关注度最高的新车销量数据,排在销量前六名的新车分别为凯美瑞、福美来2代、君越、思域、比亚迪F3和骏捷。
之所以没有按照总量进行排名,是因为新车上市时间不同,选取月均销量进行比较更具公平。
在上表中可以清晰看到,凯美瑞以高开高走的方式角逐市场,从06年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丰田家族鼎力推荐产品,凯美瑞没有辜负丰田的期望。
月均超过8000的销量使它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雅阁神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捷达、凯越、伊兰特、桑塔纳、夏利、QQ、雅阁、领驭、旗云、花冠,销量分别达到17.68万辆、17.65万辆、16.97万辆、16.29万辆、16.19万辆、13.20万辆、12.32万辆、10.81万辆、10.13万辆和8.01万辆。
2006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39.2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6.37%。
2006年美国十大畅销车排行榜。
其中,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福特F系列皮卡虽然销量比去年下降了11.7%,但仍以79.6万辆的年销量摘取桂冠。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雪佛兰公司出产的SILVERADO皮卡,年销售量为63.6万辆,比去年减少了9.9%。
位居第三、第四位的均是日本丰田公司产品,分别为凯美瑞(年销量为44.8万辆)和花冠(年销量为38.7万辆)。
荣登畅销车排行榜五至十位的是美国道奇公司的RAM皮卡、日本本田公司的雅阁和思域、雪佛兰的IMPALA、日本日产公司的ALTIMA和道奇捷龙CARAVAN。
加拿大:2006年在加拿大汽车市场上,福特F系列皮卡和本田思域小型轿车各自守住了阵地,继续成最受欢迎的皮卡车和轿车。
从Ward汽车报告分析数据来看,福特F系列皮卡连续4年在加拿大销量第一,受人敬仰的福特F系列皮卡拉大了与思域轿车和道奇Caravan(克莱斯勒大捷龙)销量之间的距离。
2004-2005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结果揭晓9月27日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丽泰达酒店会议中心,2004-200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结果在歌舞声中揭晓,原机械工业部领导孙祖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赵航主任等领导参加了当晚的颁奖仪式,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一汽车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法长。
东风汽车商用车公司销售总部部长顾建民等企业领导在晚会中还发表了获奖感言。
当晚,原机械工业部领导孙祖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郭学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中国汽车界杂志主编刘保文等领导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为获奖企业颁奖。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一汽车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法长、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天刚。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继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顾建民等汽车企业领导代表企业领取了奖项。
据悉,2004-200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调查是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唯一以第三方身份、针对中国汽车领域的大规模消费者认知综合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客观、公正、真实的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市场内企业、品牌、车型等相关的认知情况调查出来,通过专家的补充分析,再将此真实数据回馈到消费者当中,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形成科学指导。
在遵循调查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原则基础上,本次调查特委托国内专业调查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全程执行,以确保本次调查执行工作的专业、科学。
本次调查历时三个月(2005年3月25日一2005年6月19日),共收回68000份调查问卷,获取53098份有效样本(包括乘用车。
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榜问世2007-02-06 14:47:13平均3天一款新车,06年中国汽车市场绝对称得上热闹非凡。
而在大规模新车扎堆涌现的同时,究竟06年市场上会记住谁的名字?这是06年几款关注度最高的新车销量数据,排在销量前六名的新车分别为凯美瑞、福美来2代、君越、思域、比亚迪F3和骏捷。
之所以没有按照总量进行排名,是因为新车上市时间不同,选取月均销量进行比较更具公平。
在上表中可以清晰看到,凯美瑞以高开高走的方式角逐市场,从06年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丰田家族鼎力推荐产品,凯美瑞没有辜负丰田的期望。
月均超过8000的销量使它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雅阁神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捷达、凯越、伊兰特、桑塔纳、夏利、QQ、雅阁、领驭、旗云、花冠,销量分别达到17.68万辆、17.65万辆、16.97万辆、16.29万辆、16.19万辆、13.20万辆、12.32万辆、10.81万辆、10.13万辆和8.01万辆。
2006年,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39.25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6.37%。
2006年美国十大畅销车排行榜。
其中,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福特F系列皮卡虽然销量比去年下降了11.7%,但仍以79.6万辆的年销量摘取桂冠。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雪佛兰公司出产的SILVERADO皮卡,年销售量为63.6万辆,比去年减少了9.9%。
位居第三、第四位的均是日本丰田公司产品,分别为凯美瑞(年销量为44.8万辆)和花冠(年销量为38.7万辆)。
荣登畅销车排行榜五至十位的是美国道奇公司的RAM皮卡、日本本田公司的雅阁和思域、雪佛兰的IMPALA、日本日产公司的ALTIMA和道奇捷龙CARAVAN。
加拿大:2006年在加拿大汽车市场上,福特F系列皮卡和本田思域小型轿车各自守住了阵地,继续成最受欢迎的皮卡车和轿车。
从Ward汽车报告分析数据来看,福特F系列皮卡连续4年在加拿大销量第一,受人敬仰的福特F系列皮卡拉大了与思域轿车和道奇Caravan(克莱斯勒大捷龙)销量之间的距离。
一、2000-2007年汽车整车市场发展概况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跃升到888万辆,连续7年平均增长超过20%,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
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
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
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二、2000-2007年汽车整车行业产销状况1、生产情况分析2000-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年产值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825亿元增至2006年的816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37%。
2007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基础上持续增长。
2、销售情况分析2000-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销售产值不断增加,年平均增长率为27.83%。
2006年销售产值实现798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销售收入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
2006汽车整车销售收入达到811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4%。
2007年工业产值和收入额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3、进出口情况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612437辆,出口金额7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27%;我国汽车(整车)进口314125辆,增长37.96%,进口金额110.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3%。
三、汽车整车业竞争格局分析1、地区发展状况2006年,汽车整车业在国内个省市发展情况良好,主要集中在江苏、辽宁、广东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