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2单元 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3 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教学重点: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搜集小夜曲和室内乐等文字及音响资料。
2、播放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莫扎特》。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部主题。
2、提问:a、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b、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3、教师小结: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1=G4/4105105| 15 1350| 402402 | 427250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
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
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1=G4/45—6 — |4433|221767 |1020300|.........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4、播放副部主题。
5、播放整个乐曲。
6、再次播放全曲。
四、巩固升华。
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
《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五、课外拓展。
G大调弦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分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出自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段元“乐海泛舟”的首作品。
该曲子的作曲家为音乐神童莫扎特,该歌曲为G大调,音乐体裁为室内交响乐,本课为作品的第一乐章选材,寄托了作者对于心爱的人的深切表达。
《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整个学期的音乐课程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莫扎特曲子中非常经典的一首作品,对于学生在该单元乐海泛舟中,作为第一首歌曲,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该年龄段的孩子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以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对于高雅音乐的欣赏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参与度与表现能力,能够跟着音乐进行肢体律动、声势律动的教学。
八年级的孩子们,在平常日常生活中会与家长去一些高雅音乐场所聆听交响曲,也在网络、电视上接触过这样一类作品,对于《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主题部分旋律有所耳闻,能够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更好的实现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自发的感受音乐旋律中对爱人的深切表达。
2、能够自发的感受世界音乐多样性,对高雅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答复下列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出示小夜曲音乐体裁的介绍。
过程:小夜曲为一种音乐体裁,是向心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的。
【学生活动】学生领会小夜曲的体裁的内涵。
【教师活动】陈述:那么我们先去感受一下,这种让人砰然心动的感觉吧!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法的方式来让同学们接触到小夜曲的音乐体裁形式,让学生们知道本节课围绕的主题是“爱”,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教学有一定的兴趣度。
自主探究、感受表现〔3分钟〕【教师活动】展示:出示旋律一、心跳的感觉【教师活动】过程:1、边唱边进行划旋律线。
2、用“lu”进行演唱。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旋律线的划分,并进行“lu”的演唱。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莫扎特及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愿意聆听感受古典音乐2、能够用律动、歌唱、手势等多种音乐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3、听辨并记忆《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的四个主题旋律。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
2、让学生主动聆听和感受古典音乐教学过程3.1 教学活动【活动】一、摇篮曲导入问好:同学们大家好,很开心有这么一次机会和我们班的同学坐在一起分享音乐。
老师准备了一首歌曲作为见面礼想送给同学们。
每次听完这首歌,都让我想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静静地去聆听,希望这首歌同样地打动你。
同学们,从歌词以及优美的旋律中,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确实,母爱是伟大的。
那么这首歌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概括一下:歌曲的速度怎么样?旋律呢?非常优美抒情,带有摇篮般的动荡感。
展现出了一幅温馨幸福的画面。
我们把带有这些特点的歌曲称为摇篮曲”。
这首摇篮曲是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的作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来是只母亲为哄小宝宝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活动】二、走进莫扎特在古典音乐的众多体裁当中,除了摇篮曲还我们熟悉的进行曲、交响曲以及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的小夜曲等。
说到这个小夜曲,老师就不得不介绍一位“音乐神童”给同学们认识,认识吗?他就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为什么称他为音乐神童呢?我们来看一看,三岁的时候就显现出来非凡的音乐才能,四岁开始演奏古钢琴,五岁就开始作曲,他所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欧洲可谓是家喻户晓,堪称是小夜曲的典范。
如此神奇的一首乐曲,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与同学们分享。
我们先来聆听乐曲的一小部分。
【活动】三、赏析呈示部(主题一)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在乐曲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
老师在第一次聆听的时候也有同样地感受,觉得这一乐句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听三遍,师做手势带动》。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欣赏,了解并享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2、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鉴赏,了解曲目的结构特点。
3、通过乐曲了解作者莫扎特并感知作者在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们学会欣赏音乐时如何进行乐曲要素及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古典音乐知识和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
难点:了解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四个主题并感知每个主题的情感变化和对应的情节变化。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讲解一、导入:今天上课之前,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奥地利的“音乐神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典主义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首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
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完善了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与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他一生创作很多的小夜曲,其中有一首家喻户晓,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二、新授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属于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开门见山的一个乐章,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
接下来随着老师的步伐,分主题一起感受一下吧。
主题一:大家听完以后告诉我他是怎样的情绪?(欢快中带有一种期待)旋律是断断续续的还是连贯的?(断续的)旋律的起伏怎么样?(起伏很大)如果在一个舞会中,这样的音乐会带来怎样的场景呢?(绅士们很兴奋的去邀请自己的舞伴)主题二:这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呢?(热情似火)我们从哪些方面感知到的呢?(节奏、速度、强度)舞会中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男士们伸出邀请的手势,女士们伸出手并搭在男士的手中,另一只手轻捻起裙摆,优雅的走向舞池中)主题三:这段的节奏是怎么样的呢?(活泼精妙)这段乐曲旋律开始是强拍加“级进”,后半部分又多是休止符加“跳进”。
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目标:1.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欣赏教学,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概念以及曲作者。
知道乐曲的结构特点,能够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使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
3.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记住乐曲四个音乐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认识前倚音、颤音等音乐符号。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室内乐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所学歌曲《摇篮曲》,教师点评。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摇篮曲》这首歌曲了解了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风格特点,这节课让我们走进18世纪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去探学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室内乐那么什么是室内乐呢?它起源也17世纪的意大利,最初的室内乐是指在宫廷贵族中有少数人演奏供少数人欣赏的音乐。
当时的宫廷贵族们非常喜欢去参加舞会以显示自己尊贵的社会地位,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当时最具有代表性乐曲。
二、教授新课:1.整体感知乐曲:乐曲的速度?(中速稍快)情绪?(激动的欢快的活泼的师:它就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代表人物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
乐曲以对答式的手法描绘了宫廷贵族中绅士和淑女参加舞会的场景。
我们先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绅士和淑女是怎样出场的呢?(一)欣赏主部主题A(1)学生聆听音乐问题:(1)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2)教师出示音乐旋律线。
旋律是断续还是连贯的?断续的(3)旋律的起伏大还是小?大(4)学唱旋律:a教师弹奏旋律学生用Beng进行模唱,b视唱简谱c师生对话式练习—男女生对话式练习(5)完整聆听音乐:音乐告诉我们他们是怎样走进舞场的呢?(6)师:师:绅士迈着矫健的步伐,淑女优雅提着裙子欢快的步入舞场,接下来他们怎么样了呢?我们接着往下听(二)欣赏主部主题B(1)聆听音乐问题:(1)情绪有了哪些变化?(更加热情)(2)教师出示旋律线:哪些音乐要素使我们感受到了情绪的变化?节奏、速度、力度。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1.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2.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介绍莫扎特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部主题。
2.再次聆听,思考:(1)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3.小结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1=G 4/4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
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
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1=G 4/4 5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4.模唱当听到主部主题第一段旋律的时候男生用beng雄壮有力地伴唱,当听到主部主题第二段旋律的时候女声用la柔婉轻盈地伴唱。
5.欣赏全曲【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感知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三、小结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希望大家可以多去欣赏弦音乐,让用音乐来充实自己。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夜曲的发展历程和G大调的特点;掌握小夜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该曲的内涵和感染力。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和理解该曲,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欣赏小夜曲的美妙和表达情感;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夜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该曲的内涵和感染力;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难点理解小夜曲的情感表达;准确表达和演绎小夜曲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过程1、引入演奏小夜曲的音频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该曲的历史、作曲家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感性体验入手,初步掌握小夜曲的旋律和节奏。
2、导入通过提问或听力测试,检验学生对小夜曲的初步认识和掌握情况。
3、讲解教师介绍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夜曲概述、G大调特点、旋律和节奏分析等。
4、欣赏教师播放小夜曲的完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和品味,加深对该曲的理解和感受。
5、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夜曲的旋律和节奏,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小夜曲的情感表达,感悟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6、模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夜曲的声乐模仿演绎。
在演绎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调整发声方式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和演绎小夜曲的音乐特点。
7、反馈教师和同学互相欣赏演唱的结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肯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教学反思,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评价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小夜曲和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960第一篇:《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960☆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室内乐,乐曲的曲式结构,熟悉乐曲旋律。
过程与方法:《g大调弦乐小夜曲》整首乐曲分为四个主题,运用演唱、律动、划旋律线图示、创设情境等形式让学生主动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此乐曲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同时愿意主动的去了解和聆听。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强烈,开始寻求个性的彰显,所以在音乐课上,学生不喜欢教材设定的课程,比较喜欢课外较为流行的音乐。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乐曲四个主题、区分四个主题的旋律难点:愿意主动聆听、感受古典音乐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教学过程《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导入、教学过程、总结一、导入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聆听课比较枯燥,一般都是单一的进行乐曲欣赏,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做了很多思考,我尝试了运用演示导入法,用小提琴给学生们演奏了前半段《g大调弦乐小夜曲》,对于小提琴我是陌生的,我在音频的伴奏下自己有模有样的假装拉起了这首作品,不一会有学生就发现了破绽,我发现学生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我根据乐曲的旋律编配了动作,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变化。
演奏完乐曲后,我让学生第一时间说出他们对这首《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并让学生思考这首乐曲是在什么场景环境下播放聆听的,从而介绍室内乐知识点。
为了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室内乐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室内乐得视频,学生清晰了解到什么是室内乐。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
4 02 4 02 |42 72
5 0b & 2 nil hunt 0C
1=Df t
(iiiot
o 40 20
50(
" =——— — 一i
ineoio i . 2 o 4打乱顺序来听辨四个音乐主题5同
学们的耳力真棒!有时我觉得作 曲
家乂想一位作家,我们知道开头结 尾首尾呼应,中间写经过。
我们这位 莫扎特大师采用了奏鸣曲式来写这 首小夜曲。
分为呈示部(头)、展开 部(中)、再现部(尾接下来,老 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吧。
播放全曲,学生在相应的空格内填音
乐主题。
讲解奏鸣曲式: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C 做动作
d 当老师演唱以下旋律时,用自 己喜
欢的方式在指定位置做伴 奏:
聆听乐曲时,用图谱表现它的结 构形
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学生聆听。
用手指表示主题。
形式的创编与展示,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和音乐情 感体验的能力。
4、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 流的能力。
通过学生听辨四个音乐主 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索 精神和音乐区分能力。
通过填表,培养了学生独立 甲考
和判断的能力,拓展了 背乐视野。
在实践中加深对 奏鸣曲式结构
的了解。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莫扎特及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愿意聆听感受古典音乐2、能够用律动、歌唱、手势等多种音乐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3、听辨并记忆《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的四个主题旋律。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
2、让学生主动聆听和感受古典音乐教学过程3.1 教学活动【活动】一、摇篮曲导入问好:同学们大家好,很开心有这么一次机会和我们班的同学坐在一起分享音乐。
老师准备了一首歌曲作为见面礼想送给同学们。
每次听完这首歌,都让我想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静静地去聆听,希望这首歌同样地打动你。
同学们,从歌词以及优美的旋律中,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确实,母爱是伟大的。
那么这首歌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来概括一下:歌曲的速度怎么样?旋律呢?非常优美抒情,带有摇篮般的动荡感。
展现出了一幅温馨幸福的画面。
我们把带有这些特点的歌曲称为摇篮曲”。
这首摇篮曲是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的作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来是只母亲为哄小宝宝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活动】二、走进莫扎特在古典音乐的众多体裁当中,除了摇篮曲还我们熟悉的进行曲、交响曲以及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的小夜曲等。
说到这个小夜曲,老师就不得不介绍一位“音乐神童”给同学们认识,认识吗?他就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为什么称他为音乐神童呢?我们来看一看,三岁的时候就显现出来非凡的音乐才能,四岁开始演奏古钢琴,五岁就开始作曲,他所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欧洲可谓是家喻户晓,堪称是小夜曲的典范。
如此神奇的一首乐曲,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与同学们分享。
我们先来聆听乐曲的一小部分。
【活动】三、赏析呈示部(主题一)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在乐曲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
老师在第一次聆听的时候也有同样地感受,觉得这一乐句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听三遍,师做手势带动》。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概念以及曲作者。
知道乐曲的结果特点,能够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使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欣赏教学,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应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认识前倚音、颤音等音乐符号。
教学难点:熟悉《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的四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教师活动(1)师:请同学们一起观看一段小短片,在观看之后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段短片介绍了哪位音乐家?根据短片的内容,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音乐家。
(2)师: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莫扎特。
莫扎特(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是一位天分极高的艺术家。
预设学生行为(1)生:莫扎特1756年诞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莫扎特及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愿意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2、能够用唱、指挥、律动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并记住乐曲的音乐主题。
3、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形式美,热爱古典音乐。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愿意主动聆听和感受古典音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引导讨论、分析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两段旋律(1)流行歌曲《不想长大》片段(2)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片段2、了解古典音乐的概念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是一首古典音乐。
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
听了刚才的音乐片段,你们觉的古典音乐古板么?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称其为“严肃音乐”。
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
听了刚才的音乐片段,你们觉的古典音乐严肃么?相反,《不想长大》这首通俗音乐也正是采用了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的主题作为副歌的旋律,营造出复古的感觉,在2006年获得了TVB金曲的多项大奖。
古典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流派,是指1730-1820年这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此也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其音乐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
这节课来学习古典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二、进入课题(一)简介1、微课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他的传世杰作《G大调弦乐小夜曲》。
2、奏鸣曲式图示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原为五个乐章,因丢失了第二乐章,仅存下现有的四个乐章。
属于奏鸣曲式,结构较为规整,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本节课学习莫G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的两段旋律和副部的两段旋律。
(二)新课学习《G大调弦乐小夜曲》1、呈示部的主部主题音乐(1)第一主题思考:这段旋律给你带来的感受。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夜曲的基本音乐形式和结构;2.熟悉小夜曲中的主旋律,并能够通过人声演唱出来;3.学会判断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并给出合适的表演方式;4.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树立对音乐的欣赏态度。
二、教学内容1.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小夜曲是一种慢节奏的音乐,通常以G大调为主调,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情感。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
小夜曲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个优美的主题,第二部分是展开部(换句话说,对主题进行变异),第三部分是回归部,即重新回到主题。
2. 人音版演唱在学习小夜曲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人声演唱来熟悉其旋律。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演唱出小夜曲的主旋律,让学生感受小夜曲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作品。
在演唱时,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音感,并让学生感受到节奏和速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结合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简单介绍小夜曲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小夜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演唱练习让学生听一遍小夜曲,感受其旋律和情感,随后演唱小夜曲的主题部分,并让学生跟着唱。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夜曲的节奏和速度,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口语节奏训练的练习,比如“边走边唱”、“三人行”等的练习。
3. 完整演奏听完并练习了小夜曲的主题部分后,让学生再次听完整首小夜曲。
同时,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听完小夜曲后进行合奏。
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木鱼、手鼓等,让学生进行伴奏。
4. 总结归纳通过演唱和合奏,学生们对小夜曲这首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结束本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再次为学生复习,让学生理解小夜曲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结合课堂练习和演唱,可以对学生的听力和音感进行评估。
同时,让学生就课堂所学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更好地提高自我修养。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大胆运用演唱、律动、打节奏等形式主动体验音乐。
2、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愿意主动的去了解和聆听。
读懂莫扎特对音乐理想的执着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3、简单了解小夜曲、奏鸣曲式、弦乐四重奏等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学生能逐渐学会用不同的方式,主动的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愿意主动亲近、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说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关联性,当然,音乐也不例外。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以下三首乐曲片段,思考:这三首乐曲片段有何共同点?
生答:(都是古典音乐,器乐曲等。
)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这三首乐曲片段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出自一位作曲家,他就是被世人称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
简介莫扎特——莫扎特(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自幼从父亲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
正因为其从小显露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所以有了“音乐神童”之称。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莫扎特和他的古典音乐世界,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的代表作之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二、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1787)
(一)首先初听呈示部,问: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引入“弦乐四重奏”等小知识点。
(二)然后逐段聆听:(简谱和图形谱结合)
1、播放呈示部第一句旋律:
A.首次聆听。
B.打节奏。
C.带领学生哼唱第一句,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男女生分角色演唱(问答式)。
D.学生总结。
2、播放第二句旋律:(简谱和图形谱结合)
A.首次聆听,问:与第一乐句对比音乐有什么变化?
B.哼唱,再次感受旋律。
3、合唱两个主部主题。
男声:主部主题一,用“BONG”演唱(声音要集中、饱满,表现出音乐的雄壮、有力。
)
女生:主部主题二,用“LA”演唱(柔美、抒情,可以用手势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
4、播放第三句旋律:(图形谱)
A.首次聆听。
B.用形象的舞蹈动作辅助感受音乐的美:
前半句:男士绅士高贵的摘帽邀请。
后半句:女生拎裙子优雅含蓄的接受。
5、播放第四句旋律:(图形谱)
A.带问题聆听:比比谁的耳朵灵敏,能找出特别的声音吗?
B.节奏游戏:随着音乐在颤音处轻拍桌面,打节奏。
(三)聆听展开部:
带问题聆听:谁能找出简短的展开部是依次从我们刚才已经熟悉的两条旋律发展而来的呢?(四)聆听再现部:
在每个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
(五)奏鸣曲式结构。
(六)完整欣赏(视频)
(七)1、小夜曲 2、欣赏《唐璜小夜曲》(视频)
三、小结(情感升华)
1、师: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世界,那么大家会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
纵使他的音乐人生只有短暂的36年,可却给世人留下的是那永恒的阳光。
2、师: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幼时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
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
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
3、师:那么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能自豪的告诉大家:“以为我的成绩得来全部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在学习上,没有一本书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那一刻,我相信同学们也会感受到那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和那热情温暖的阳光!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