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的研究及信效度检验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335.80 KB
- 文档页数:5
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践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的肿瘤科护士48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肿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个性化、规范化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标准,比较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差异性。
结果:48名肿瘤专科护士均顺利通过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培训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规范化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显著的提高了肿瘤专科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关键词】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临床培养【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97-02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院的护理水平,培养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优质护理人员已成为医院目前刻不容缓的解决问题。
当今社会,肿瘤患者日益增多,对肿瘤专科护士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更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1]。
临床研究发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核心能力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本文通过对肿瘤专科的48名护士进行有个性化、规范化的核心能力培训,以提高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制定个体化、规范化培训方案为重点,探讨培训方法为突破口,建立客观的、可测量考核指标为依据的培养模式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培养,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科室工作需要及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取我院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29.83±3.48岁,其中护师28人,主管护师16人,副主任护师4人。
培训前对48名护士进行理论、操作的摸底考试一次。
1.2 方法1.2.1制定培训方案以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制定培训方案:肿瘤专科核心能力培训包括8个维度,为肿瘤护理的评估与计划、肿瘤护理的实施与评价、协调、教育和管理、咨询、肿瘤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科研以及专业发展,根据这8个核心能力维度设定培训项目如下: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护理水平、心理咨询、临床科研[2]。
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和了解其实践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及实践效果。
方法:对30名护士进行肿瘤专科培训,其中理论培训突出肿瘤护理专科特色,临床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30名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均通过,培训满意率为100.0%;与培训前相比,30名护士培训后肿瘤专科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确立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对肿瘤护士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专科培训,能够丰富其肿瘤专业知识,提高其专科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肿瘤;专科护士;护理培训;实践效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人们对肿瘤认识的不断加深,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护理模式已经确立,并正在朝着专科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专科护理培训尚处于初级阶段,尽快建立肿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在专科护理领域建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临床护士,对推动肿瘤护理实践以及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30名护士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现将培训体会和实践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名护士,均自愿接受肿瘤专科知识培训,年龄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4.6±2.2)岁,文化程度:专科16名,本科13名,硕士1名,工作年限均在2年以上,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例,护士21名。
1.2方法1.2.1确立培训模式对接受肿瘤专科知识培训护士进行资格审查,采取全脱产分阶段集中培训模式,明确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内容,课时分布为1:2,由科室主任对培训事物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护士长协助完成相关工作,培训时间为3个月。
1.2.2理论课程学习聘请肿瘤专家与院内人员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采用集中授课方式。
公共课程由由临床医学专家和资深专科护士承担,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组织学员系统学习肿瘤专科最新研究进展、专业素养等方面知识,对授课内容、教学技巧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教学内容和质量考评结果进行课时调整,对学习情况急性汇报总结。
某肿瘤医院护士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某肿瘤医院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探索此种培训对肿瘤医院护士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效果,为提高癌痛专科护理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肿瘤医院护士进行一个月的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结束后,应用相同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护士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 中心聚类分析、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人数为120人,培训前后实际接受调查人数各120人,有效应答率100%。
培训前,护士对癌痛专科护理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2.4%,培训后达到9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在培训态度上,“认为参加培训意义重大”由培训前91.7%提高到培训后100%,“将培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信心”也由培训前93.3%提高到培训后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关于癌痛管理的行为,培训前69人(57.5%)能向患者宣教如何止痛,培训后提高到109人(90.8%);培训前36人(30%)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癌痛管理知识为患者缓解癌痛提供帮助,培训后82人(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对癌痛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痛专科护理知识认知与所在科室(P=0.106)及职务(P=0.061)无关,与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是否有疼痛培训经历均有关,P值均小于0.0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是否有过疼痛培训经历与癌痛认知程度有关。
结论:通过对某肿瘤医院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将有力提升癌痛护理质量和水平,此种培训意义重大、行之有效。
肿瘤科护理专员培训总结引言本文旨在总结肿瘤科护理专员培训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成果,以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和梳理知识点。
培训内容1. 肿瘤学基础知识- 了解肿瘤的定义、发病机制和分期,熟悉不同类型的肿瘤及其特点。
- 掌握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2. 护理技能培训- 研究肿瘤病人的基础护理知识,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评估。
- 掌握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护理技巧,了解并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3. 心理支持与沟通技巧- 培养与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关怀。
- 研究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和策略,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4. 护理法律伦理- 了解护理伦理原则和专业标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安全。
- 研究与肿瘤病人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护理实践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
研究成果通过本次培训,肿瘤科护理专员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对肿瘤学基础知识有了扎实的了解,能够准确判断和分析肿瘤患者的疾病情况。
- 掌握了肿瘤病人的基础护理技能,能够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 提高了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支持和信息交流。
- 加强了护理法律伦理意识,具备了应对法律问题和风险的能力。
结论肿瘤科护理专员培训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训练,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参与培训的专员能够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注:以上内容基于研究和参考资料总结,如有引用,请参考原始资料。
Note: The content provided is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requested document and does not contain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pecific training materials or examples.。
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马池芬;夏海鸥【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4(029)021【摘要】目的发展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为评价肿瘤专科护理能力提供量化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拟定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条目池,通过专家评审及预调查,形成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用该量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上海市1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2名在肿瘤科室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经过5名专家的评定和预调查,形成了包含55个条目的量表,经因子分析后形成包括54个条目8个维度的终量表,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8.066%;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95~1.000,量表全体一致率为0.912,均值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34;总分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5,分半信度系数为0.925.结论肿瘤专科护理核心能力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测评临床一般肿瘤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水平,以及肿瘤专科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水平.【总页数】4页(P47-50)【作者】马池芬;夏海鸥【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C931.3【相关文献】1.护理药物学实训课程中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J], 任亚丽;史辉;陈云;邵建华;孙小莉;袁俐2.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J], 纪翠红;王惠珍;翟惠敏3.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评价 [J], 纪翠红; 王惠珍; 翟惠敏4.医养结合护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J], 席杨娟; 张文光; 李晓俞; 王巧倩; 杨素云5.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J], 米钰;吴丹;王淼淼;钱金平;张小敏;钱国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分析1. 引言1.1 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分析肿瘤科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来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水平和质量。
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分析,旨在探讨专科护士培训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并分析培训内容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培训内容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肿瘤科专科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行综合评估。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专科护士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进行护理操作和管理,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病例分析与处理策略、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等方面也是专科护士培训的重点内容。
通过病例分析和处理策略的训练,专科护士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各种护理问题;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的培训则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的培训则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速度。
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持续学习和提升职业技能,专科护士能够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培训内容的重要性肿瘤科专科护士是肿瘤科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来掌握临床护理技能和知识。
培训内容的重要性在于为护士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的肿瘤科知识和治疗技能,如肿瘤的分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化疗和放疗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并发症等。
这些知识是肿瘤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
培训内容还包括护理技能的培养,如静脉留置、药物输注、造口护理等。
肿瘤科专科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一、患者信息及沟通交流
1. 患者信息: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等,准确无误;
2. 沟通交流能力: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支持。
二、病情观察与评估
1. 病情观察: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2. 病情评估: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症状、饮食摄入情况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药物管理与护理操作
1. 药物管理: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
2. 护理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导尿等,并确保操作安全、无感染。
四、病情监测与处理
1. 病情监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测与检查,如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 病情处理: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医生协商,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五、心理支持与康复护理
1.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焦虑;
2.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合适的康复护理计划,并积极配合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六、安全措施与感染预防
1. 安全措施: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2. 感染预防: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等。
七、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
1. 专业知识:熟悉肿瘤科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
2. 研究能力:具备自主研究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以提
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肿瘤科专科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的要点,护士应按照
标准要求进行工作,以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