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作业1人民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991.89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发明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方向测定。
3.过程4.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知道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原因秦汉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为主的书写材料多有不便:竹木简牍太重,不便流行,也不便收藏;丝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2.发明、改进(1)发明:□01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02蔡伦制成“蔡侯纸”。
(2)改进:东汉时期,□3.传播03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
公元□4.意义(1)地位: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04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作用:使□思维点拨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教材中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纸。
而且造纸术在中国四大发明中外传最早。
纸取代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含义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
2.发明01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最初的指南仪器。
(1)□(2)北宋《武经总要》提到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其带有磁性,可以指向南02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方的指南鱼;沈括在《□3.外传: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4.意义03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2)为郑和远航□04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3)为□05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06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思维点拨“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指南针在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条件(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01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对□02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独创是(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书写材料的一次宏大革命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打算了条件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可推断这项独创是造纸术。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造纸术与文艺复兴相距太远,A、B、D三项都可解除,故选C项。
答案:C2.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
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状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 )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起先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印刷术的独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解析:材料表明“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被后人独创了成语“信口雌黄”“口中雌黄”,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与纸的应用有关。
故选A项。
答案:A3.(2024·株洲期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象棋中威力最大的“车”处于交通最不便利之处,“马”虽无绊脚之碍却毫无前途出路可言,“炮”虽四面通畅可是除了打对方马并无其次炮架。
下图“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最早可能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解析:据材料“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火炮用于军事斗争最早在宋代,故C项正确;汉朝没有运用火药武器,故A项错误;唐朝也没有运用火炮,故B项错误;元朝不是最早运用火炮的朝代,故D项错误。
答案:C4.(2024·河北武邑中学月考)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先,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解析:纸的独创是在汉代,在汉代之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所以从汉代起先,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A、B、D三个选项在时间上均是不符合题意的,均解除。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目标导航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针,进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唐代农耕文明的繁盛.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答案:解析: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出现于北宋时期,故、两项可以从时间上排除;指南针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项正确;西欧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战胜封建贵族与火药的传入有关,故排除。
知识点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里培根所说的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主要是指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方面的影响。
四大发明中对战争影响最大的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跟中国古代游戏象棋的发展相关的历史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炮最早出现在唐末;丞相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措施而非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而“楚河、汉界”源于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的历史。
知识点四印刷术的进步.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
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小说在社会上流行.造纸术的发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印刷术的进步答案:解析: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因此出现“藏书数量最多者”现象。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在汉朝,不符合题意。
小说在社会上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
.某学习小组在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将印刷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印刷史上的革命——□□□□□。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素材宋朝的100项创造发明“火[河蟹]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河蟹]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卡尔.马克思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
人们将看到,这些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河蟹]药和磁铁。
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指南针(指南针的制[河蟹]造技术在沈括(公yuan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
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2、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
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5、纸币(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1023年的成都。
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3.外传: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影响(1)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从商周到汉代,人们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3)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
(3)明代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3.传播: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四、印刷术的进步1.演进(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2.传播(1)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目标导航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概况(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