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C5103调试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57.57 KB
- 文档页数:8
MFC5103A调试作业指导书(201006)MFC5103A现场调试指导书前言:MFC5103系列快切多用于石化,冶金等工业企业行业,包括两种型号MFC5103及MFC5103A,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保安电源备自投MFC5208装置。
两种的区别,另有说明,但主要逻辑相同,只是硬件平台不同。
以下说明主要以MFC5103A为例,因为现场目前未投运的MFC5103装置较少,目前在现场主要运行设备为MFC5103装置。
1.开入调试注意:通过“测值显示”-“开入量显示”进入后可以观察到所有开入的状态,0表示断开状态,1表示闭合状态。
所有开入均为正电开入,负电为公共端,请注意检查装置电源及开入电源,电源不能接反,电压为直流220V,开入不能使用交流。
527接入装置电源正,528接入装置电源负,522接电源负(开入公共端),以正电开入。
1)保护启动1 接进线1开关快速主保护动作接点,用于起动快切。
正电开入501,置1 2)保护启动2 接进线2开关快速主保护动作接点,用于起动快切。
正电开入502,置1。
3)保护闭锁并接母线1、2保护、进线1、2后备保护等接点。
当这些保护动作时将闭锁切换。
正电开入503,置1。
4)手动切换1 对单母分段运行,用于起动从进线1到母联的切换或母联到进线1的切换。
对单母运行,此接点用于起动进线1到进线2切换或进线2到进线1。
正电开入504,置1。
5)手动切换2 对单母分段运行,用于起动从进线2到母联的切换或母联到进线2的切换。
对单母运行,此接点无效。
正电开入505,置1。
6)复归信号复归。
用于装置及继电器复归,与前面板复归不同(MFC5103装置前面板复归与端子复归功能相同)。
正电开入506,置1。
7)闭锁切换闭合时,装置切换功能闭锁。
正电开入507,置1。
8)闭锁切换闭合时,装置切换功能闭锁。
与上个接点相同。
正电开入508,置1。
9)KKJ1 接进线1开关的合后位。
用于手跳闭锁装置。
定值中有“手跳不闭锁”,若退出,则必须接此接点,接开关合后位置,当手跳时,KKJ1为零,装置放电,闭锁,不启动,说明此时为人为跳开关,不需要启动装置。
MFC5103A快切装置运行规程1、概述:110kV快切屏由MFC5103A快切复用装置及打印机构成,独立实现110KV的快切功能。
装置电源分别取自屏顶小母线,1母母线电压取自1#线路保护屏顶,2母母线电压取自本屏屏顶,线路电压分别取自1、2#线路保护屏。
2、MFC5103A快切复用装置的主要功能:2.1、母联开关的分合闸控制2.2、母联开关的正常同期切换,包括合工作切备用、合备用切工作。
2.3、进线的事故切换功能,兼有快速切换、同期捕捉切换、残压切换、长延时切换、低压切换等。
2.4、进线开关的同期操作,完备的切换闭锁功能。
2.5、高压开关热备用状态自动投入,兼有手动启动、保护启动、失压启动、误跳启动、无流启动、逆功率启动等多种启动方式。
2.6、进线负荷等值阻抗实时测量2.7、事故前后电压及备用分支电流自动录波。
2.8、自动存储和打印切换操作记录。
2.9、与上位机的通讯功能。
3、装置的正常切换:3.1、正常切换操作的概述:正常切换操作是一种同期操作,可以实现工作倒备用和备用倒工作的自动同期切换,无需手动干预。
操作前应检查工作和备用分支的电压正常,装置接到“正常切换”命令后,首先检查同期、检查工作及备用开关的状态,自动识别切换方式(工作倒备用、备用倒工作),然后发出切换控制指令,实现电源倒换,倒换成功装置会给出“快切成功”信号,倒换失败装置会给出“快切失败”信号。
无论快切成功失败,动作一次后,装置会自动闭锁,并给出“快切闭锁信号”。
3.2、正常切换的条件:A、装置无“装置故障”报警信号;无“快切闭锁信号”;B、快切方式开关于“投入”位置;快切方式把手位于手动切换1模式。
对于单母线方式来说,手动切换1把手用于启动进线1到进线2或者进线2到进线1;手动切换2则对单母线方式无效。
C、工作、备用分支符合同期条件:工作和备用电源电压差、频率差、功角均小于定值。
3.3、正常切换的操作:3.3.1、工作倒备用:A、检查装置正常,无“报警信号”;B、切换快切方式1开关于“手动”位置,按下复位“按钮”,检查“快切闭锁”信号消失;C、检查快切装置显示屏工作和备用电源及母线电压显示正常;D、检查快切装置工作、备用开关状态指示正常;E、切换快切方式开关于“投入”位置,分工作开关,装置自动合上备用开关,断开工作开关;F、检查厂用母线三相电压正常,复位各开关把手;G、投入快切方式1开关于“自动”位置。
MFC一些调用的步骤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是微软提供的用于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一套C++库。
它提供了许多方便的类和函数,使开发者可以更快速地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
在使用MFC进行开发时,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用:1.创建一个MFC应用程序项目在Visual Studio中新建项目,选择MFC应用程序向导,设置项目的名称和位置,然后选择要使用的MFC库版本。
选择完毕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MFC应用程序项目的骨架。
2.修改窗口类MFC应用程序的主窗口类通常继承自CFrameWnd或CMDIFrameWnd。
通过修改窗口类可以自定义应用程序的主窗口的外观和行为。
可以修改类的消息映射,添加自定义的消息处理函数。
3.设计主窗口的布局在上一步中,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提供的设计器来设计主窗口的布局。
在设计器中,可以拖拽各种控件,设置它们的属性,使其显示在主窗口中。
4.响应控件的事件在MFC中,控件(如按钮、菜单等)可以触发事件,例如点击按钮,选择菜单项等。
开发者需要响应这些事件,并编写相应的处理函数。
通过消息映射表,将特定的消息与处理函数关联起来。
5.添加自定义对话框可以使用MFC提供的对话框设计器来创建自定义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可以添加各种控件,并定义响应事件的处理函数。
在需要显示自定义对话框时,使用对话框类的Create或DoModal方法来创建对话框的实例。
6.进行数据处理在MFC应用程序中,一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MFC提供的数据库类(如CDatabase、CRecordset等)来连接数据库、执行SQL语句、获取查询结果等。
也可以使用MFC提供的文件操作类(如CFile、CFileFind等)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
通过这些类,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
7.添加多线程支持MFC提供了一套多线程支持的类和函数,可以帮助开发者实现多线程的应用程序。
mfc使用手册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是微软提供的一个类库,用于简化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以下是MFC使用手册的简要介绍:1. 简介:MFC是一个基于C++的类库,它提供了许多用于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的类和函数。
通过使用MFC,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地构建具有一致外观和感觉的应用程序,并利用Windows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
2. 安装和配置:在开始使用MFC之前,您需要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并确保安装了MFC开发工作负载。
安装完成后,您需要创建一个新的MFC项目或打开一个现有的MFC项目。
3. 创建MFC应用程序:要创建一个新的MFC应用程序,您需要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向导。
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然后选择“Project”。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FC Application”并按照向导的提示完成应用程序的创建过程。
4. MFC类库:MFC提供了许多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的类和函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MFC类:CWinApp:应用程序对象类,用于管理应用程序级别的操作,例如初始化应用程序和退出应用程序。
CWnd:窗口类,用于管理窗口的各种操作,例如创建窗口、处理消息和绘制窗口。
CDocument:文档类,用于管理应用程序中的文档数据。
CView:视图类,用于管理应用程序中的视图,例如显示文档数据和与用户交互。
5. MFC消息处理:MFC使用消息传递机制来处理用户与应用程序的交互。
每个窗口和控件都处理一组预定义的消息,例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和窗口大小改变等。
通过覆盖类中的虚函数,您可以定义应用程序如何响应这些消息。
6. MFC对话框和控件:MFC提供了许多内置的对话框和控件,例如按钮、文本框和列表框等。
您可以使用对话框编辑器来创建对话框,并将控件拖放到对话框中。
智能压力变送器调试使用说明书1.按键功能概述1.1.按键模式说明压力变送器表头上都有三个按键,分别为“M”、“S”、“Z”。
Z键用于进入提示数据设置界面和移位;S键用于进入数据设置界面、增加数字和数据保存;M键用于数据保存。
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下“M“键,保存当前的设置数据。
2.按键功能2.1.输入操作码2.1.1.操作码及对应功能现场使用按键组态时,LCD左下角“88”字符用于表示当前设置变量类型,也就是当前按键所执注:通过输入各个功能对应的操作码,可以快速进入对应功能。
例如输入“5”,直接进入设置阻尼功能。
例如输入“8”,直接进入设置输出特性。
2.1.2.操作码输入方法图例说明:1.均以当前采集值1 kPa,量程为0~100kPa为例2.2.设置单位2.3.设置量程下限假设原来的量程下限为0,新输入的量程下限为-40kPa。
2.4.设置量程上限2.5.设置阻尼2.6.主变量调零(清零)功能2.7.设置输出特性2.8.零点迁移与量程迁移 [调零和调满]2.9.显示变量设置液晶显示屏能显示“电流”、“百分比”、“主变量”三种变量的一种或交替显示其中的两种(间隔时间4秒)。
在实时正常显示状态,使用S键能更改两个显示变量,当两个显示变量设定为相同的参数,屏幕上固定显示一种变量;当两个显示变量设定为不同的参数时,屏幕上交替显示两种变量。
方法如下:按下“S”键,当前显示变量(如:电流)发生变化,循环显示“电流、百分比、主变量”,当所需要的显示变量(如:主变量)出现在屏幕上时,松开“S”键,即实现了将显示变量“电流”改为“主变量”。
更改显示变量过程中,左下角功能码显示“30”。
例子:假设当前显示变量为“电流”,需要设置为:交替显示“主变量”和“百分比”。
步骤:修改第一个显示变量:按下“S”键,液晶循环显示“电流、百分比、主变量”,当显示“主变量”时,松开“S”键,即可。
此时,液晶交替显示“主变量”和“电流”。
MFC控件使用说明书未央1117 2018-04-19 10:10:18VC++控件工具箱:2 按钮(Button):用来接收用户的命令,应用程序在接收到用户命令后,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后台工作。
按钮可以响应单击或双击动作,在按钮接收到鼠标动作后,向其父窗口发送相应的控件通知,用户可以对这些控件通知进行消息映射,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一个对话框中,可以定义一个默认按钮,这只要选中按钮属性中的“Default”选项。
如果在对话框活动的时候按下了Enter键,则等同于单击了默认按钮。
MFC提供了CButton类支持按钮控件。
3 复选框(Check Box):用来显示某种可能的选择,该项选择是独立的,用户可以选中或取消该选项。
在选项被选中的时候核选标记出现,选项被取消时核选标记消失。
MFC中由CButton类对核选框进行支持,用户可以通过SetCheck()函数和GetCheck()函数设置或获取核选框当前的状态。
[cpp]1.BST_UNCHECKED==((CButton*)GetDlgItem(IDC_CHECK_ RES1))->GetCheck()[cpp]1.((CButton*)GetDlgItem(IDC_CHECK_RES1))->SetCheck(true);4 编辑框(Edit Control):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通过选择编辑框的选项,编辑框可以接收字符串、数字、密码等;编辑框还可以设置成接收多行字符串的模式;可以自动进行大小写转换。
编辑框可能向其父窗口发送多种控件通知,如果用户需要,可以对这些控件通知进行处理。
MFC提供了CEdit类支持编辑框控件。
[cpp]1.GetDlgItem(IDC_***)->SetWindowT ext(Cstring);2.GetDlgItem(IDC_***)->GetWindowText(Cstring);5 组合框(Combo Box):列表框和编辑框的组合,用户除了可以在列表中对已经存在的选项进行选择外,还可以输入新的选择。
MFC5103装置现场调试指南V0.11.定值参数设定1.1.整定定值说明序号. 名称单位范围缺省值1.并联切换压差%0~20 202.并联切换频差Hz 0.02~0.50 0.503.并联切换相差度0.5~20.0 15.04.并联跳闸延时s 0.06~5.00 0.505.单母备用高低合闸延时ms 0~120 06.单母1→2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7.单母2→1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8.分段1→3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9.分段2→3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0.分段3→1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1.分段3→2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2.快速切换频差Hz 0.1~3.0 1.513.快速切换相差度0.5~60.0 30.014.越前允许角度-60~-20 -4515.开关1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6.开关2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7.开关3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8.残压切换电压幅值% 20~60 2519.长延时整定值s 0.5~10.0 9.020.失压起动电压幅值% 20~90 参考现场备自投整定数值21.失压起动延时s 0.10~5.00 参考现场备自投整定数值22.无流检查定值 A 0.02~2.00 见说明23.无流起动频差Hz 0.02~0.50 见说明24.无流起动电流定值1 A 0.02~2.00 见说明25.无流起动电流定值2 A 0.02~2.00 见说明26.无流起动延时ms 10~1000 见说明27.逆功率起动延时ms 20~1000 10028.有压定值% 70~100 7529.方向过流闭锁定值 A 0.10~20.00 见说明序号. 名称单位 范围 缺省值 30. 切辅机一段电压幅值 % 20~80 60 31. 切辅机二段电压幅值 % 20~80 60 32. 切辅机一段延时 s 0.0~20.0 0.5 33. 切辅机二段延时 s 0.0~20.0 9.0 34. 初始相角差1 度 -120~120 0 35. 初始相角差2 度 -120~120 0 36. 出口保持时间 ms 100~5000 500 37.后备失电延时ms200~500300✧ 快速切换频差、快速切换相差:如果实现方式为快速切换,则当待合开关两侧的频差和相差小于快速切换频差、快速切换相差,装置发合闸命令。
工业控制计算机使用说明书目录第一章产品介绍1.1计算机接口 (03)1.2计算机尺寸 (03)1.3规格参数 (04)1.4电源规格 (04)第二章安装及升级注意事项2.1系统与软件的安装 (05)2.2其它板卡的安装 (05)2.3计算机的升级 (05)2.4使用注意事项 (05)2.5产品使用与存储环境说明 (06)2.6使用问题 (06)第三章日常使用保养3.1需要准备的工具 (06)3.2清洁操作步骤 (07)第四章特殊环境现场注意事项4.1易氧化腐蚀现场环境之一 (07)4.2易氧化腐蚀现场环境之二 (07)4.3粉尘污染的现场环境 (08)附录:版权说明 (08)第一章产品介绍IPC-5103是一款高性能工业控制计算机,可桌面安装放置,壁挂安装。
该产品功能强大,多接口,易扩展等特性满足客户应用需求。
箱体采用1.2MM高强度镀锌板所制,带有高速散热风扇,内定制台湾研华工业级主板,为客户带来更稳定的产品及更长的生命周期。
1.1计算机接口可拆卸防尘网电源/硬盘指示灯串口3~6电源/重启开关(正面)电源接口外置开关(选配)扩展插槽USB扩展(选配)PS/2COM2串口1LANCOM1DP USB音频1.2计算机尺寸(背面图)(正面图)(底部安装尺寸)(侧面安装尺寸图)1.3参数规格1.4电源规格标准1UATX电源,交流AV110V~240V输入,50~60Hz频率,5A电流,额定功率250W第二章安装与升级注意事项2.1系统与软件的安装整机可支持大多数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详见参数,如WINDOWS7/8/10/2008/2012等,其余如DOS,WINDOWS95/98/NT/XP/2000/2003等较低版本的WIDOWS是否支持需要您采购前进行确认。
Linux系统在安装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较低内核版本不支持的情况。
若您需要较低版本的WINDOWS或LINUX请务必于采购前确认清楚。
2.2其它板卡的安装(★建议请由专业人士操作)计算机的安装只需一把螺丝刀,在安装前应准备好所有需要安装的板卡并把它们集中到一起。
2017年06月MFC5103电源无扰动快速切换装置的应用刘晓明(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运维中心,山东临淄255400)摘要:本文介绍了了MFC5103工业企业电源无扰动快速切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整定原则,并结合现场应用的实际情况,对其工作原理和事故情况下的启动方式和动作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对事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MFC5103;电源无扰动;保护启动;快速;切换;串联;并联近年来,我企业加大了供电系统的隐患治理,除电网结构优化、供电设备更新,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事故情况下电源无扰动切换。
企业大部分厂的供电方式是双电源单母线分段结构。
如果一条电源由于事故跳闸,希望备用电源能快速地、无冲击切换,对用电设备不造成任何影响。
目前能实现这一要求而被广泛使用的是工业企业电源无扰动切换装置。
目前使用的电源无扰动切换装置有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MFC5103和合富共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TMP300系列。
1工业企业电源无扰动快速切换装置简介1.1快速切换装置的特点快速切换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齐全的切换功能:兼有手动起动、保护起动、失压起动、误跳起动、无流起动和逆功率起动等起动方式;兼有并联切换、串联切换和同时切换方式。
兼有快速切换、同期捕捉切换、残压切换、长延时切换等实现方式;兼有完备的切换闭锁功能。
装置满足单母线分段方式和单母线方式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
2快速切换装置起动方式、实现方式的分析2.1起动方式及切换过程MFC5103装置可提供手动起动、保护起动、失压起动、误跳起动、无流起动和逆功率起动等起动方式。
整定时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关的起动方式,我企业110kV 系统只投入误跳和保护起动方式。
手动起动,手动起动方式主要用于正常的倒闸操作,一般采用并列切换,我企业正常的并列操作不通过快切装置,采用常规的倒闸操作实现。
误跳起动,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进线开关跳闸,快速切换装置起动,合上分段开关。
MFC5103A-61850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说明书版本:V1.04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非常感谢您选用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智科技,股票代码002090)生产的MFC5103A工业企业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本手册是该型装置的说明书,期望它能为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本说明书仅供设计选型参考,与实际产品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因此不建议作为工程设计依据。
建议工程设计时向我公司设计人员索取相关设计图纸。
如需相关产品、服务和支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金智科技网站/。
本公司有权对本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定期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变更内容将会补充到新版本的说明书中。
如您需要更新版本,敬请与我公司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 装置概述 (1)2. 装置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2)2.1. 装置特点 (2)2.2. 主要技术指标 (3)3. 接线方式 (5)3.1. 单母分段方式 (5)3.2. 单母方式 (6)4. 切换功能 (6)4.1. 起动方式 (6)4.2. 切换方式 (9)4.3. 合闸方式 (10)4.4. 切换功能图 (11)5. 装置运行告警 (12)5.1. 进线/母线TV断线 (12)5.2. 方向过流闭锁 (12)5.3. 失压检测告警 (13)5.4. 逆功率检测告警 (13)6. 分段方式下切换逻辑充电及放电 (13)6.1. 开关1到3切换 (13)6.2. 开关2到3切换 (14)6.3. 开关1到2切换 (15)6.4. 开关2到1切换 (15)6.5. 开关3到1切换 (16)6.6. 开关3到2切换 (17)7. 单母方式下切换逻辑充电及放电 (17)7.1. 开关1到2切换 (18)7.2. 开关2到1切换 (18)8. 其它功能 (19)8.1. 保护功能 (19)8.2. 去耦合功能 (20)9. 参数设置 (20)9.1. 系统定值 (20)9.2. 切换定值 (22)9.3. 装置设置 (25)10. 背板端子说明 (27)11. 外形及安装尺寸 (30)12. 使用说明 (31)12.1. 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31)12.2. 装置运行说明 (32)12.3. 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33)附录:快速切换原理 (34)F1.1快速合闸 (34)F1.2同期捕捉合闸 (37)F1.3残压合闸 (38)F1.4长延时合闸 (39)1.装置概述石化、冶金等大中型工业企业,由于外部电网或内部供电网络故障或异常的原因,造成非正常停电、电压大幅波动或短时断电(俗称“晃电”)的情况屡见不鲜。
MFC控件使用说明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是一套面向C++开发的框架,用于快速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程序。
MFC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控件(Controls),用于实现各种功能和交互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MFC控件的使用说明。
1. Button 控件:Button控件用于显示一个按钮,用户点击按钮时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
使用方式如下:-在对话框资源中添加一个按钮控件,并为其设置ID号。
- 在对话框类的变量中声明按钮控件的成员变量,使用CButton类型。
-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使用GetDlgItem函数获取按钮控件的指针,并使用它调用相应的函数,如SetWindowText设置按钮的文本内容。
3. List Box 控件:List Box控件用于显示一个列表,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项。
使用方式如下:-在对话框资源中添加一个列表框控件,并为其设置ID号。
- 在对话框类的变量中声明列表框控件的成员变量,使用CListBox类型。
-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使用GetDlgItem函数获取列表框控件的指针,并使用它调用相应的函数,如AddString添加项,SetCurSel设置选中项。
-在对话框资源中添加一个组合框控件,并为其设置ID号。
-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使用GetDlgItem函数获取组合框控件的指针,并使用它调用相应的函数,如AddString添加项,SetCurSel设置选中项。
5. Check Box 控件:Check Box控件用于显示一个复选框,用户可以选中或取消选中。
-在对话框资源中添加一个复选框控件,并为其设置ID号。
- 在对话框类的变量中声明复选框控件的成员变量,使用CButton类型。
-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使用GetDlgItem函数获取复选框控件的指针,并使用它调用相应的函数,如SetCheck设置选中状态。
MFC5103装置现场调试指南V0.11.定值参数设定1.1.整定定值说明序号. 名称单位范围缺省值1.并联切换压差%0~20 202.并联切换频差Hz 0.02~0.50 0.503.并联切换相差度0.5~20.0 15.04.并联跳闸延时s 0.06~5.00 0.505.单母备用高低合闸延时ms 0~120 06.单母1→2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7.单母2→1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8.分段1→3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9.分段2→3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0.分段3→1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1.分段3→2同时切换延时ms 1~500 5012.快速切换频差Hz 0.1~3.0 1.513.快速切换相差度0.5~60.0 30.014.越前允许角度-60~-20 -4515.开关1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6.开关2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7.开关3合闸时间ms 5~150 见说明18.残压切换电压幅值% 20~60 2519.长延时整定值s 0.5~10.0 9.020.失压起动电压幅值% 20~90 参考现场备自投整定数值21.失压起动延时s 0.10~5.00 参考现场备自投整定数值22.无流检查定值 A 0.02~2.00 见说明23.无流起动频差Hz 0.02~0.50 见说明24.无流起动电流定值1 A 0.02~2.00 见说明25.无流起动电流定值2 A 0.02~2.00 见说明26.无流起动延时ms 10~1000 见说明27.逆功率起动延时ms 20~1000 10028.有压定值% 70~100 7529.方向过流闭锁定值 A 0.10~20.00 见说明序号. 名称单位 范围 缺省值 30. 切辅机一段电压幅值 % 20~80 60 31. 切辅机二段电压幅值 % 20~80 60 32. 切辅机一段延时 s 0.0~20.0 0.5 33. 切辅机二段延时 s 0.0~20.0 9.0 34. 初始相角差1 度 -120~120 0 35. 初始相角差2 度 -120~120 0 36. 出口保持时间 ms 100~5000 500 37.后备失电延时ms200~500300✧ 快速切换频差、快速切换相差:如果实现方式为快速切换,则当待合开关两侧的频差和相差小于快速切换频差、快速切换相差,装置发合闸命令。
注意:此定值仅用于串联、同时方式下的快速切换。
快速切换频差一般按实测数据整定:K rel △f max 式中△f max 为快速切换合闸过程中实际最大频差值,K rel 取1.3-1.5。
若无实测数据,本定值可取1.0~3Hz 。
快速切换相差整定: (1)允许合闸极限角δlim计算。
根据电动机自启动时端电压不超过1.1Un ,Un 为额定电压。
最严重的情况是合闸过程中电动机反馈电压还未衰减,允许合闸极限角δlim 为:o 6621.1arcsin 2lim==nnU U δ(2) 合闸过程角δon 计算。
按照实际频差△f 及断路器全部合闸时间Tcb 计算合闸过程角δon : δon =360×△f ×Tcb 。
若无△f 实测数据,则△f 可取1.5Hz 。
则快速切换相差整定值(发合闸令时刻的相差值)为δlim -δon =66-360×△f ×Tcb 。
粗略考虑的话,可取30度。
✧ 越前允许角:开关合闸时刻的期望角度。
整定范围为-60~-20。
一般取-45度。
✧ 开关1合闸时间、开关2合闸时间、开关3合闸时间:分别由进线1开关、进线2开关、母联开关合闸回路的总时间来确定。
本装置在动作报告中会记录发合令的时刻及开关闭合时刻,二者差即为此开关合闸回路总时间。
建议在传动试验后,用装置记录的时间设置本定值。
若无试验数据也可整定为:开关标称合闸时间+8ms 。
✧ 无流检查定值:本定值用于失压起动判别逻辑,PT 断线判别逻辑以及开关误跳辅助判别逻辑。
此电流要小于最小的负荷电流。
如无实际负荷数据,则一般整定为:0.06In (In 为CT 二次额定值1或5A )。
✧ 无流起动频差、无流起动电流定值1、无流起动电流定值2、无流起动延时:无流起动逻辑:当进线1电流小于无流起动电流定值1且待合开关两侧频差大于无流起动频差且持续时间超过无流起动延时,则装置进入进线1无流起动逻辑。
同样,当进线2电流小于无流起动电流定值2且待合开关两侧频差大于无流起动频差且持续时间超过无流起动延时,则装置进入进线2无流起动逻辑。
无流起动频差:按躲过进线1、进线2两个电源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最大频差整定,可取1Hz。
无流起动延时:该延时用于和上一级快切装置无流起动延时配合,若只有一级快切装置,则可取50ms。
无流起动电流定值1、无流起动电流定值2应躲过进线1、进线2两个电源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最小负荷电流整定。
一般整定为:0.06In(In为CT二次额定值1或5A)。
✧逆功率起动延时:“逆功率起动”方式一般在没有进线主保护可以用来起动快切时投入。
默认值可取100ms。
✧有压定值:此定值用来判断后备电源是否无压。
当定值控制字检后备电压投入时,若备用电源电压小于有压定值,且持续时间超过定值后备失电延时,则认为后备电源失电,从而将此方向切换闭锁。
一般取75%Un。
✧方向过流闭锁定值:该定值主要用于当母线及母线出线发生故障时能闭锁快切装置。
该定值应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K rel I max。
load。
K rel取1.3-1.5;I max。
load为最大负荷电流二次值。
如果不知道负荷实际情况,可以按照(1.3-1.5)In(In为CT二次额定值1或5A)来整定。
✧初始相角1:用于补偿因接线等原因导致的#1母线第一电压通道(201、202端子)和#1进线PT(207、208端子)之间产生的固定角差。
初始相角1等于#1进线电压相角减母线电压相角。
举例说明:当母线电压201、202端子引入的是Ua、Ub,#1进线电压207、208端子引入的是Ua、Uc,则初始相角1为Uac - Uab=-60度。
以此类推。
✧初始相角2:用于补偿因接线等原因导致的#1母线第一电压通道(201、202端子)和#2进线PT(209、210端子)之间产生的固定角差。
整定方法同“初始相角1”。
1.2.整定控制字序号. 名称范围缺省值1.接线方式单母/母联分段根据运行方式设定序号. 名称范围缺省值2.控制方式远方/就地远方3.就地切换方式并联自动/串联/同时并联自动4.远方切换组合并联串联/并联同时并联串联5.保护切换方式串联/同时串联6.失压起动方式串联/同时串联7.无流起动方式串联/同时串联8.单母1→2切换起动退出/投入退出9.单母2→1切换起动退出/投入退出10.分段1→3切换起动退出/投入投入11.分段2→3切换起动退出/投入投入12.分段3→1切换起动退出/投入退出13.分段3→2切换起动退出/投入退出14.快速切换退出/投入投入15.越前允许角退出/投入退出16.同捕越前时间退出/投入投入17.残压切换退出/投入投入18.长延时切换退出/投入投入19.失压起动退出/投入投入20.无流起动退出/投入投入21.逆功率起动退出/投入退出22.误跳电流判据退出/投入投入23.低压切辅机一段退出/投入退出24.低压切辅机二段退出/投入退出25.检后备电压退出/投入投入26.方向过流闭锁退出/投入退出✧接线方式:MFC5103装置可适用于单母和母联分段两种接线方式。
此定值需设定为与现场接线方式一致。
✧控制方式:该控制字设为远方时,才可以在远方控制台或DCS系统上进行手动切换操作,此时就地(即在装置液晶面板上进行)的手动切换是被禁止的;该控制字设为就地时,才可以在装置面板上进行手动切换操作,而在远方进行的操作则被禁止。
缺省取值为远方。
✧就地切换方式:此控制字用来选择就地手动起动的切换方式。
缺省值为并联自动。
✧远方切换组合:该控制字决定了远方手动切换时,切换方式的选择范围。
当此控制字取并联串联时,远方手动切换只能在并联和串联中选择其一;当此控制字取并联同时时,远方手动切换只能选择并联或同时。
注:具体选择哪一种切换方式由开入量“手动切换方式”来决定。
该开入断开,则为并联自动方式。
若闭合且本定值设为并联串联时,则为串联方式;若闭合且本定值设为并联同时时,则为同时方式。
✧单母1→2切换起动、单母2→1切换起动:适用与单母接线方式。
这两个控制字分别决定是否允许从进线1到进线2、进线2到进线1的切换。
如果被设为退出,则该控制字对应方向的切换被闭锁。
✧分段1→3切换起动、分段2→3切换起动、分段3→1切换起动、分段3→2切换起动:适用于母联分段接线,这组控制字分别决定是否允许从进线1到母联、进线2到母联、母联到进线1、母联到进线2的切换。
如果被设为退出,则该控制字对应方向的切换被闭锁。
✧无流起动:该控制字用于决定无流起动方式是否投入。
一般设为投入。
✧逆功率起动:该控制字用于决定逆功率起动方式是否投入。
缺省为退出。
一般而言,当无进线主保护起动接点时,可投本起动方式。
✧误跳电流判据:该控制字用于决定误跳起动判据中是否对电流进行判断。
✧检后备失电: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对后备电源电压进行判断,如果此定值投入,则后备电源失电时装置发切换告警信号且将该方向切换闭锁,如果此定值退出,则后备电源失电时装置不发切换告警信号且不闭锁该方向切换,但切换实现方式只能为残压或长延时。
✧方向过流闭锁:该控制字用于决定方向过流闭锁是否投入。
一般而言,当无进线保护闭锁接点时,可投本闭锁方式。
1.3.母联保护定值说明注意:母联保护定值仅适用于母联分段运行方式,单母运行方式不用。
下表中In表示CT额定电流,1A/5A可选。
序号. 名称单位范围缺省值1 过流一段保护电流 A 0.2~20.00In 10.002 过流一段动作时间S 0.00~10.00 0.013 一段低电压闭锁值% 10.00~90.00 70.004 过流二段保护电流 A 0.2~20.00In 5.005 过流二段动作时间S 0.10~100.00 0.56 二段低电压闭锁值% 10.00~90.00 70.007 后加速保护电流 A 0.2~20.00In 10.008 后加速动作时间S 0.00~4.00 0.069 过流一段退出/投入退出10 过流二段退出/投入退出11 后加速保护退出/投入退出12 过流一段低压闭锁退出/投入退出13 过流二段低压闭锁退出/投入退出✧过流一段保护、过流二段保护暂时不知道确切的整定原则。
✧后加速保护后加速保护电流按如下原则整定:(1)按躲过电动机自起动电流计算(2)按躲过线路所带变压器励磁涌流计算后加速动作时间一般取为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