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丙酮废气稳态模型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50.80 KB
- 文档页数:6
海藻酸钠作为固定化细胞包埋剂的研究作者:酒卫敬汪苹李奥搏张正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2期摘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包菌量,海藻酸钠(SA)浓度,交联时间和小球直径四个因素对海藻酸钠包埋菌株的脱氮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包埋条件。
在最佳包埋条件下包埋的脱氮菌株的脱氮性能优于其游离状态下的脱氮性能。
关键词: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中图分类号:X7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012-02Abstract:Orthogoal experiments and one-factor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optimize optimum conditions. Quantity of entrapmenting bacteria,concentration of sodium alginate,crosslinkingtime,diameter of the immobilized beads were studied.Under optimum conditions,its nitrogen removal ability of immobilized bacteria was similar to the dissociation bacteria.Key Words:sodium alginate;immobilization;entrapment;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大量含氮废水排入水体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氨氮排入湖泊、海湾等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甚至会导致湖泊的干涸死亡。
废水脱氮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实现含氮废水的高效脱氮[1-5]。
菌株的保存与运输显的尤为重要。
海藻酸钙明胶联合固定化α-淀粉酶祝美云;艾志录;赵秋艳;戴清源【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4(025)002【摘要】以海藻酸钙、明胶凝胶珠包埋、戊二醛交联制备固定化α-淀粉酶,探讨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能.在戊二醛浓度0.3%、加酶量酶16.0g/T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固定化效果;与游离酶相比,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由6.0降低到5.6,最适反应温度由65℃升高到70℃,其适宜作用温度范围、pH值范围均比自由酶范围宽;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优于游离酶,且连续7批次操作仍保持80%酶活力,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总页数】5页(P64-68)【作者】祝美云;艾志录;赵秋艳;戴清源【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5【相关文献】1.海藻酸钠、卡拉胶联合固定化α-淀粉酶特性研究 [J], 唐鹏程;焦士蓉;耿向荣;唐远谋2.海藻酸钠明胶联合固定化香菇纤维素酶的技术研究 [J], 裴哲;朱启忠;李希红;韩雷强;张燕华3.海藻酸钙明胶联合固定化α-淀粉酶 [J], 祝美云4.用聚乙烯醇为载体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α淀粉酶的研究(Ⅱ)——发酵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产酶能力的影响及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的连续发酵 [J], 刘智敏;王建华;李泽林5.用聚乙烯醇为载体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α-淀粉酶的研究(Ⅰ)─—固定化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性能的影响 [J], 刘智敏;王建华;李泽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于固定化载体的海藻酸钙凝胶条件的研究
海藻酸钙凝胶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医学材料,可以被用作药物缓释、组织工程和药物输送等领域。
通过研究海藻酸钙凝胶的固定化载体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和应用。
以下是进行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载体条件研究的一般步骤:
1. 材料准备:收集海藻酸和钙盐,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提取,以获得高纯度的海藻酸钙材料。
2. 测试海藻酸钙凝胶化条件: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将海藻酸和钙盐混合,并观察其凝胶化过程。
可以通过测量凝胶化时间、凝胶强度和形态等指标来评估凝胶化条件。
3. 固定化载体试验:将目标生物活性物质(如药物或细胞)与海藻酸钙凝胶进行混合,并观察其固定化效果。
可以通过测量释放速率、固定效率和载体稳定性等指标来评估固定化条件。
4. 参数优化:根据固定化结果,调整海藻酸钙的配比、浓度、凝胶化条件和固定化过程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固定化效果和性能。
5. 性能评价:评估固定化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性能和稳定性等指标,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其应用潜力。
6.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数据对比和验证,以得出凝胶固定化载体的最佳条件和性能。
总之,通过上述步骤研究海藻酸钙凝胶的固定化载体条件,可以为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并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和性能。
闭合循环系统中固定化活性污泥降解氨氮的研究
闭合循环系统中固定化活性污泥降解氨氮的研究
采用聚乙烯醇(PVA)-硼酸包埋固定化法,包埋固定驯化过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以流化床作为生物反应器,对人工配制的含氮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对氨氮的降解速率达32.5mg/g(MLSS)·d,而悬浮活性污泥对氨氮的降解速率为18.3mg/g(MLSS)·d.同时研究了温度、氨氮负荷、盐度、COD/TN比及pH等因素对固定化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辉华朱学宝谭洪新罗国芝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设施渔业研究所,上海,200090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 28(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氨氮 PVA 闭合循环系统。
固定化细胞海藻酸钙凝胶内的扩散特性
肖美添;黄雅燕;郭养浩
【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6)004
【摘要】采用浸入法,测定葡萄糖、苯乙酮酸和扁桃酸等3种物质在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钙凝胶内的有效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葡萄糖的有效扩散系数De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提高而下降,优化的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02.葡萄糖的有效扩散系数大于扁桃酸和苯乙酮酸.初始包埋量为54.4 g·L-1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经增殖8 h后,扁桃酸在胶珠内的有效扩散系数为0.36×10-4 cm2·min-1,明显小于未增殖或未包埋细胞.
【总页数】4页(P408-411)
【作者】肖美添;黄雅燕;郭养浩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21;福州大学药物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5;TQ033;O636
【相关文献】
1.聚丙烯酰胺凝胶及其固定化细胞扩散性能的研究 [J], 李清彪;陈洪钫
2.改进的扩散自由体积模型及其在凝胶和固定化细胞中的应用 II:实验数… [J],
李清彪;陈洪钫
3.改进的扩散自由体积模型及其在凝胶和固定化细胞中的应用 I:模型的建立 [J], 李清彪;陈洪钫
4.固定化细胞凝胶内扩散行为研究进展 [J], 王建龙;周定
5.包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海藻酸钙凝胶扩散特性研究 [J], 徐绍霞;张永奎;向海;陈宁;梁颖;黄亚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化微藻的双层光生物反应器模型对城市污水中不同阶段氮磷的有效去除研究摘要:面临受限的磷资源及加紧的排放规定,磷酸盐及硝酸盐的回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本文将微藻应用到废水处理过程是一个有前景的方法。
本文创建了将绿藻Halochlorella固定在垂直单元表层的双层光生物反应器模型。
该过程并未受到悬浮粒子、细菌及藻生物量渗漏损失的影响。
微藻的平均面生长为6.3g/m2/d。
处理后,废水中的氮、磷浓度能够有效的减少至70-99%,这依赖于元素集不同类型的废水。
废水中氮、磷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低于1.3mg/L、1mg/L,这满足了欧盟水框架公约的排放限值并展现出满足即将到来的更为严格的法律的潜力。
关键词:微藻;废水处理;生物膜;固定化;光生物反应器1前言众所周知,加速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由人类以农业肥料、废物和废水等形式排放的氮、磷所引起的。
尽管20世纪60年代,我们为从废水中去除这些营养元素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大部分营养物质都不能得到回收利用。
目前,本世纪全球磷源的枯竭威胁着基于肥料的现代农业以及全球粮食生产,因此回收这些耗散资源的技术是急切需求的。
由于约16%的矿物磷几乎全部通过人类消费而存于废水中,因此,废水是氮、磷可持续管理的首选源。
微藻的使用是回收废水中营养物质的一项有效的策略,这是由于这些生物体有着非常有效的营养盐吸收机制。
除了营养盐的回收之外,源于微藻的生物量及产品有额外的价值优势,这也提高了该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随着Oswald基于开放池系统中微藻及细菌培养的高速率藻池(HRAPs)的设计,微藻用于废水处理已经有50年了。
尽管该技术有一些成功的应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高速率池塘有主要的缺点,如将微藻生物体从处理过的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成本,低的生物量生产力及营养盐吸收速率以及污染生物体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量研究提出将固定化微藻用于废水的净化。
早期的用于去除废水中营养盐及各种类型污染物的细胞固定化技术主要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聚合体进行包埋,如de-Bashan等人所报道的胶珠,然而,包埋对细胞生长、营养盐吸收的限制以及技术的复杂性,这使得该项技术不适于大规模的应用。
《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制备凝胶珠粒及其吸附性能研究》篇一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制备凝胶珠粒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处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以生物材料为基础的吸附剂因其高效、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因其强大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而备受关注。
本论文主要探讨利用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与海藻酸盐制备复合凝胶珠粒,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EDTA、DTPA、多糖(如藻酸盐)、交联剂(如氯化钙)、及其他相关化学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前未经过进一步处理。
2. 凝胶珠粒的制备(1)将EDTA、DTPA分别与多糖进行混合,并通过适当的交联剂制备出复合凝胶珠粒。
(2)通过改变EDTA、DTPA的浓度及比例,探讨不同配比对凝胶珠粒性能的影响。
(3)对制备的凝胶珠粒进行表征,如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形态结构,红外光谱(IR)分析其化学结构等。
3. 吸附性能研究(1)将制备的凝胶珠粒与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废水进行接触,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
(2)探讨不同金属离子、温度、pH值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通过动力学模型和等温线模型分析吸附过程及机理。
三、结果与讨论1. 凝胶珠粒的制备与表征通过SEM观察发现,制备的凝胶珠粒具有均匀的形态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IR分析表明,EDTA和DTPA成功与多糖进行了螯合反应,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
2. 吸附性能研究(1)金属离子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凝胶珠粒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如Cu2+、Zn2+、Pb2+等。
在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中,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
(2)影响因素分析实验发现,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溶液的pH值及温度等都会影响凝胶珠粒的吸附效果。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技术海藻酸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固定降解对苯二甲酸微生物的研究摘要: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产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了影响。
近年来大多数研究者利用微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废水,本文阐述了采用海藻酸二氧化硅杂化凝胶,固定该菌的固定化条件的优化以及其降解对苯二甲酸的动力学研究。
关键词:海藻酸;二氧化硅;固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降解菌;动力学1 引言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 ,简称PTA,又称TA)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塑料增塑剂、农药和染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或中间体[1]。
每1tPTA的生产就会产生3~4m3的废水,其中PTA的含量高达1500mg/L。
PTA具有一定毒性, 对水中微生物的再生有强抑制作用[2]。
该类废水如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将对水中鱼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带来严重的危害[3]。
众多研究表明PTA可以被利用微生物分解,并可作为微生物唯一的碳源被其降解。
利用微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PTA)可以解决由PTA引起的污染,不会浪费能量,节省资源,不会引起其他形式的污染。
2 对苯二甲酸降解菌的研究现状2.1 降解对苯二甲酸的微生物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微生物对对苯二甲酸的降解。
小岩成次等[4]从土壤之中分离筛选得到七株细菌,能以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生长。
其中三株为棒杆菌,两株为碱杆菌属,另外两株为节杆菌属。
北京大学的林稚兰等[5]从合成聚酯纤维涤纶工厂周围被对苯二甲酸粉尘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99株细菌,其中17株经过24h的降解,能将初始浓度为200mg/L的对苯二甲酸溶液降解90%以上。
南京大学的邹惠仙等[6]通过实验证明,从污泥中分离的假单胞菌及土壤天然菌体能降解PTA,并对这株假单胞菌对PTA的降解动力学研究,证明该菌的作用下,PTA的降解速度符合Michaelis-Menten公式,并测定了最适合温度,最佳pH以及不同温度浓度的降解速度,求出了假平衡常数Km以及各种温度的最大反应速度。
《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制备凝胶珠粒及其吸附性能研究》篇一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制备凝胶珠粒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废水处理和重金属污染控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因其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的特性,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污染物的去除。
在众多吸附材料中,凝胶珠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研究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制备的凝胶珠粒及其吸附性能。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EDTA(乙二胺四乙酸)、DTPA (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海藻酸盐、多糖凝胶等。
2. 凝胶珠粒的制备(1)通过适当比例将EDTA/DTPA与多糖凝胶混合;(2)向混合物中加入海藻酸盐,并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3)将混合溶液滴入含有交联剂的凝固浴中,形成凝胶珠粒;(4)对制备的凝胶珠粒进行干燥、研磨和筛分,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3. 吸附性能测试(1)配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2)将制备的凝胶珠粒投入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进行吸附实验;(3)定时取样,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手段测定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凝胶珠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三、结果与讨论1. 凝胶珠粒的制备结果通过适当的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EDTA/DTPA功能化凝胶多糖复合海藻酸盐的凝胶珠粒。
这些珠粒具有均匀的粒径和良好的稳定性。
2. 吸附性能分析(1)吸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凝胶珠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机制控制。
(2)等温线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实验,发现凝胶珠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层吸附。
(3)吸附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凝胶珠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再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