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第2课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预习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478.60 KB
- 文档页数:6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二:通分初探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情况,而这时就需要用到通分的知识。
通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从而便于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在通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求出这些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五年级下数学教案二:通分初探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一、通分初探1.概念通分是指将分母不同的两个或多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通分后的分数比原来的分数大或小,但是它们的大小关系不变。
2.方法通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分后化为通分后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乘除;另一种是分子不变,直接进行加减乘除。
例如:将 $\frac{2}{5}$ 和 $\frac{3}{8}$ 通分方法一:通分后化为通分后分母的分数通分后分母为 $40$,则:$$\frac{2}{5}\times\frac{8}{8}=\frac{16}{40}$$$$\frac{3}{8}\times\frac{5}{5}=\frac{15}{40}$$$\frac{2}{5}+\frac{3}{8}=\frac{16}{40}+\frac{15}{40}=\fra c{31}{40}$方法二:分子不变,直接进行加减乘除将 $\frac{2}{5}$ 的分母 $5$ 变为 $40$,乘以 $\frac{8}{8}$将 $\frac{3}{8}$ 的分母 $8$ 变为 $40$,乘以 $\frac{5}{5}$$\frac{2}{5}+\frac{3}{8}=\frac{2\times8}{5\times8}+\frac{ 3\times5}{8\times5} =\frac{16}{40}+\frac{15}{40}=\frac{31}{40}$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但是,在实际运算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方法。
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1.概念最小公倍数是指几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一个。
最小公倍数教材第70页例3及练习十七第6~8题。
1. 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在探索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 学会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投影仪、长方形纸片若干。
师:李老师要搬进新楼房了,他家的厨房和卫生间要贴墙砖,可选择什么样的墙砖挺让他伤脑筋的,同学们能帮帮他吗?我们来看看他的要求。
(引出课题并板书)【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影出示例3。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看,李老师对于墙砖有什么要求?当学生提到一些重点要求,如整块,整分米时,教师标出这些重点要求。
师:整分米是什么意思?整块呢?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解释不清,教师可以稍作引导。
师:李老师买来的墙砖是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要用它们贴成正方形,贴成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呢?该怎么贴呢?有多少种贴法呢?大家想一想。
学生回答。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张纸,老师还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的长方形纸片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代表了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瓷砖,你们可以动笔在纸上画一画,也可以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选出符合条件的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
师:通过亲自动手摆,找到符合要求的地砖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学生汇报。
生:我们组摆成了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评析。
师:其他小组呢?生:我们组摆成了边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回答教师评析。
生:我们组摆成了边长是18分米的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