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四化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苏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7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4 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C.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D.软质隐形眼镜和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在20世纪发明的七大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中,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为其余六种技术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D项中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
答案:D2.[双选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B.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后者大[C.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D.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解析:A项,天然气与煤、柴油比较,氢的质量分数高,氢燃烧无污染,是相对清洁的能源;B项,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较小,则温室效应大于CO2;C项,天然气燃烧不产生硫、氮的氧化物,不会生成酸雨;由CH4的用途知D正确。
答案:AD3.[双选题]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大量使用NaNO2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解析: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塑料袋包装食品,要用只能用聚乙烯,A选项错误;碘单质有毒而且易升华,碘化钾有苦味而且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有毒的碘单质,碘酸钾是一种稳定易吸收的盐,故选择碘酸钾作为最理想的添加剂,B选项正确。
化学(苏教版必修II) 4.2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课时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绿色产品是指()A.颜色是绿色的产品B.没有受到污染的产品C.有益于健康的产品D.既没有受到污染又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人们现代生活中所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材料的办公桌、化纤地毯、书报、油漆等会不同程度地放出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甲醛B.甲烷C.氮气D.二氧化碳3、大气和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和骨骼变疏松,引起这种污染的元索主要是()A.碘B.MC.汞D.硫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人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人脖子病⑨水华⑩沙漠化A.②⑨B.⑦⑧C.⑥⑦⑧D.②⑤⑦5、2000年诺贝尔授了,三位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发现,如果聚合物的碳原子间交替以单键和双键结介,并经过掺杂处理■■…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失去或获得电子,也能表现出像金属一样的导电性。
下列单体的聚合物经特殊处理后能导电的是:()A.乙烯B.氯乙烯C.乙焕D.苯乙烯6、"试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在通电时发岀红光,此气体是()A.弑体B.氧气C.氮气D.氮气7、据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审中发现了出分子,它和出属于()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8、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岀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
“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屈于“绿色化学”的是:()A.处理废弃物B.杜绝污染源C.减少有毒物D.治理污染点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木上消灭污染。
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冇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①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②用甲烷、一氧化碳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CH3COOC2H5③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2H4+O2—2CH3CHO④2M+N=2P+2Q, 2P+M=Q (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A.②®④B.®@@C.①③④D.①②③10、曾经在印度的孟买市南部下了一场酸雨,致使许多农庄的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如用火烤过一样,儿天后局部枯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4.2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单选题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2.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下列中的哪些措施(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3.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料原子全部转化为产品原子)要求的是( )A.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 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一氯甲烷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皂化反应制肥皂4.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SO的含量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210%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4C.pH在5.6~7.0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5.国务院曾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
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食燃料乙醇。
据此推断,国务院作出此决定的理由可能是( )①现行的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乙醇存在与人争粮问题②非粮食乙醇汽油技术目前尚未有效克服③煤制油项目耗资巨大,成本很高,很不划算④煤作为化石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因而煤变油为不可持续发展项目⑤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因此在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发展非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是大势所趋⑥煤制油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因而必须大力提倡A.①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6.用氨水法脱硫并获取硫酸盐是解决SO2污染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生成的亚硫酸盐可继续吸收SO2,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①SO2+2NH3+H2O(NH4)2SO3②SO2+NH3+H2O NH4HSO3③2(NH4)2SO3+O22(NH4)2SO4④2NH4HSO3+O22NH4HSO4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D.全部7.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同步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C.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D.软质隐形眼镜和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在20世纪发明的七大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中,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为其余六种技术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D项中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
[:] 答案:D2.[双选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B.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后者大C.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D.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解析:A项,天然气与煤、柴油比较,氢的质量分数高,氢燃烧无污染,是相对清洁的能源;B项,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较小,则温室效应大于CO2;C项,天然气燃烧不产生硫、氮的氧化物,不会生成酸雨;由CH4的用途知D正确。
答案:AD3.[双选题]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大量使用NaNO2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解析: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塑料袋包装食品,要用只能用聚乙烯,A 选项错误;碘单质有毒而且易升华,碘化钾有苦味而且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有毒的碘单质,碘酸钾是一种稳定易吸收的盐,故选择碘酸钾作为最理想的添加剂,B 选项正确。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 第2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后知能检测苏教版必修21.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质飞船进行太空探索。
其依据是( ) 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大量生产B.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更优良的新型材料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D.塑料是有机物,不会和强酸或强碱作用【解析】用塑料飞船代替铝质飞船,其依据一定是其性能上的差异。
在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改变其成分,能得到质量轻、性能好、成本低的新型材料,这就是取代铝质材料的依据。
【答案】 B2.下列叙述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新物质、新材料的支持,所以发现新物质、合成新材料符合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科学的发展要求人类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正是人类应该探索的未知领域之一;化学反应中的守恒关系早在19世纪就为人类所认识,不是当今化学的研究方向。
【答案】 D3.(2011·天津高考)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解析】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要想使水果达到保鲜的目的,需要及时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由于乙烯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吸收,A正确;食品添加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允许使用,所以其用量要严格控制,B不正确;水中氮、磷过多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不正确;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D也不正确。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练习题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A、元素X为金属元素,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Y是ⅢA族元素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违背的是( )A、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延长其保质期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加快高效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开发,缓解能源危机D、用“三层复合石头纸”替代木浆纸,减少树木砍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用漂白粉给游泳池消毒杀菌B、用SO2熏制食品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C、制备无水的AlCl3、FeCl3均不能采用将溶液在空气中直接蒸干的方法D、室温下,向0.1mol/L的HF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HF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解析】:第7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和MgO 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小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考古时可用^12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可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红葡萄酒的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多举办形式华丽、场面壮观的大型庆典活动,贫困地区可以靠拉赞助、贷款、摊派等形式筹集相关费用B、不囤东西,不买便宜次品货,确有必要的东西,买好的,并充分使用它C、精简银行卡,仅保留一张借记卡一张信用卡D、用电脑写东西,少用纸,养成纸质文件扫描、存档的习惯【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D、二氧化硅可做半导体材料【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现代人已经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阶段,以下不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石材缓慢释放的放射性气体C、各种板材中粘合剂释放的甲醛等D、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和水【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会议受到全球政要的广泛关注.减缓工业生产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该会议的主题B、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对环境、个人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C、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是因其在光纤材料领域取得了卓越贡献.光纤的主要成分与玛瑙相同,通常情况下不与强氧化剂和强酸反应D、建国60周年庆典晚会上,天安门广场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魅力的展现【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C、玻璃、水泥、陶瓷都为硅酸盐产品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答案】:【解析】:。
程耗资大,属不可持续开展工程,综上所述,选C。
2.(高一)“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兴的一种交通工具,当电车开动时,在电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的性质。
你认为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适宜的是( ) A.石B.铝C.石墨D.铁解析:选C。
由于接触点上的材料要求能导电同时要耐高温,最好的材料是石墨。
3.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白色食品、蓝色食品。
绿色植物通过光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以下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B.面粉C.海带D.菜油解析:选A。
首先弄懂信息“白色食品〞属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从四种物质的来源、制取出发考虑选择。
4.工业上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由容器的下部吹入空气,这样做的优点是( )①节省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③提高了H2SO4的利用率④提高了铜的利用率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C。
学方程式Cu+2H2SO4=====△CuSO4+SO2↑+2H2O和2Cu+2H2SO4+O2===2CuSO4+2H2O可以看出,每产生1 mol CuSO4,第一种方法消耗硫酸的量比第二种方法要多出一倍而且需加热,产生的二氧化硫还会污染空气。
5.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物子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在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到达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物有( )A.CO2和H2O B.CO和CH3OHC.CH3OH和H2D.H2和CO2解析:选B。
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故生成的产品[CH2===C(CH3)COOCH3]与原料之间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完全相同,即原子守恒。
由于它在通过化学转化获得物质过程中已充分利用了各种原料,因而生产过程和末端的差值为C2H4O2,对照答案,反物原子数之和为C2H4O2的只有B。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通4.2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2017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活动或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子利用率C.充分开采化石燃料,因为它储藏丰富且可以再生D.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清洁、节约型社会2、下列做法不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B.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C. 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D.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等3、“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C.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D.软质隐形眼镜和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4、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5、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D.煤经过气化、液化和干馏等物理变化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7、国务院曾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属于大气污染物 B .酸雨是pH 小于7的雨水C .CO 2、NO 2或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解析:选D SO 2及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而CO 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O 2无毒,不属于大气污染物;酸雨是pH 小于5.6的降水。
2.(福建高考)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CO 2、CH 4、N 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选A N 2不属于温室气体,A 项错误;清洁能源使用中不会产生SO 2、NO x 等气体,B 项正确;可燃冰是一种能源,D 项正确。
3.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 .COB .SO 2C .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D .臭氧解析:选C 各种树脂、油漆、乳胶、涂料、黏合剂等大量释放出甲醛。
装修中使用的各种溶剂、黏合剂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4.人们从自然界的石英沙中制取粗硅的反应是( ) A .SiO 2+2CO=====高温Si +2CO 2 B .Si +O 2=====△SiO 2 C .SiO 2+2H 2=====高温Si +2H 2O D .SiO 2+2C=====高温Si +2CO↑解析:选D 焦炭和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 2) 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粗硅,D 正确。
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 B .工业上大量含S 燃料燃烧 C .制H 2SO 4厂排出大量尾气 D .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选B A项,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与酸雨的形成无关,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错误;B 项,工业上大量含S燃料燃烧,可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酸雨,正确;C项,硫酸厂排放的含硫的废气能形成酸雨,但不是大量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错误;D项,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氮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硝酸,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错误。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4.2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居解析:风力发电过程中,不涉及化学知识,不能直接体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合成光纤、合成药物、环保涂料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取的,体现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答案:A2.下列说法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 )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B.将裂化、裂解,综合利用资源C.有节制地开采煤、、天然气矿物资源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化工企业零排放解析:A项中氢能的使用固然能减排,但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B项中将进行深加工将更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资源是有限的,有效合理地开采各种化石原料是目前倡导的节能方式,C项正确;D项中实现工业零排放是原子经济性的目的,符合“绿色化学”理论。
答案:A3.人们从自然界的石英沙中制取粗硅的反是( )A.SiO2+2CO=====高温Si+2CO2B.Si+O2=====△SiO2C.SiO2+2H2=====高温Si+2H2OD.SiO2+2C=====高温Si+2CO↑解析:焦炭和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2) 在高温下反可制得粗硅,D正确。
答案:D4.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质飞船进行太空探索。
其依据是( ) 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大量生产B.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更优良的型材料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D.塑料是有机物,不会和强酸或强碱作用解析:用塑料飞船代替铝质飞船,其依据一是其性能上的差异。
在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改变其成分,能得到质量轻、性能好、成本低的型材料,这就是取代铝质(一般含有Mg、Ti多种合金元素)材料的依据。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
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B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的先进洁净煤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项正确;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会破坏环境,加重环境污染,B项错误;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C项正确;将秸秆转化为乙醇燃料,可以减少PM2.5的产生,D项正确。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A [燃煤中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固硫”,最终使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减少了SO2对空气的污染,A正确;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5%时,就会对人体、动植物造成危害,B错误;pH小于5.6的降水才称为酸雨,通常的降雨也是呈酸性的,因为空气中的CO2会溶于水使雨水呈酸性,C错误;过量的磷和氮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有害藻类“疯长”,迅速覆盖在水面上,造成“水华”或“赤潮”,D错误。
]3.下列各组名词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C [汽车尾气中的NO x、碳氢化合物会引起光化学烟雾,而造成人的咳嗽、气喘等,A正确;水中N 、P 含量增多,水体富营养化,会使水栖生物死亡,B 正确;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造成CO 2排放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与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无关,C 错误;氟氯烃的大量使用,会产生臭氧空洞,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D 正确。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某些科学家对3个化学反应很感兴趣,这3个相互联系的反应为:①O②++6HCl=O+③+↑这些科学家想利用上述3个反应来制取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是()A. B.C. D.HCl2.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物质,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
下列有关该金属氧化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形成酸雨的氧化为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和OC.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O 和D.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氧化成和3.绿色化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A.人是自然的主宰者B.“人定胜天”强调的是人可以改造自然C.人是自然界的普通一员,应和谐相处D.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4.有人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A.食醋B.海带C.面粉D.植物油5.“绿色化学”是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制:(浓) ↑OB.制:2CuO,(稀)=OC.制:(稀)=+2NO↑OD.:(浓)=↑O6.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下列能源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氢气B.煤C.沼气D.石油7.(四川理综)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8.(江苏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9.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
始驾州参艰市线练学校4.2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每课一练(必修2)[基础过关]一、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2.化学与能源、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分类回收利用3.化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安全用方面大显身手,当前我国农村如何处理大量植物秸秆的问题倍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C.用化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D.用化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下列属于污染源必须治理的是( ) A.使用农家肥造成粮食、蔬菜不清洁B.排放含磷洗衣粉和含有机物的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水体污染C.食品加工生产中向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D.农村燃烧农作物的秸秆作燃料产生二氧化碳5. 化工生产废气和尾气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下列气体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燃料的是( ) A .硫酸工业尾气B .硝酸工业尾气C .尾气D .高炉煤气三、绿色化学 6. 最近,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 )A .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 .在化工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C .在化工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 .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7.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化学,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象表达。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标要求]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知道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认识人类活动包括化学物品的制造和应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知道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1.四个重要化学反应:(1)制印刷电路板:2FeCl 3+Cu===CuCl 2+2FeCl 2;(2)粗硅的制取:SiO 2+2C=====高温Si +2CO ; (3)石灰石-石膏法脱硫:SO 2+Ca(OH)2===CaSO 3+H 2O,2CaSO 3+O 2===2CaSO 4。
2.六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及成因:(1)温室效应:CO 2;(2)酸雨:SO 2、NO x ;(3)臭氧空洞:NO x 、氟氯烃;(4)光化学烟雾:NO x 、碳氢化合物;(5)赤潮(或水华):含N 、P 的废水;(6)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化学不仅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也联系紧密。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上述新兴学科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化学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还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
2.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是其他六大技术发明的物质基础人类在20世纪发明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
其中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也为其余六大技术的发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1)电子器件中印刷电路线的制作取一块敷铜板(单面敷有铜箔的树脂绝缘板),除去铜箔上的油污,洗净、吹干,用油漆描电子线路,待油漆干后放入浓三氯化铁溶液中。
约20 min 后,用镊子取出,洗净、吹干。
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掉油漆,就得到了一块用铜箔绘制在树脂板上的线路图。
FeCl 3溶液腐蚀铜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
专题4之2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李仕才(答题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
1.(盐城高一检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易出现旱情,适当条件下可以用AgBr 人工增雨缓解旱情B. 我国华北地区冬天容易出现大雾天气,造成行车困难,雾属于气溶胶C. 地球上CO 2、NO 2、SO 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D. 保鲜膜、一次性食品包装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答案】 B 解析:人工降雨利用的是AgI ,而不是AgBr ,A 项错误;雾属于气溶胶,B 项正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为CO 2,而不是SO 2、NO 2等造成酸雨的气体,C 项错误;保鲜膜、一次性食品包装袋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D 项错误。
2.(福州高一检测)四氯化硅还原法是当前制备较高纯度硅的一种方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 4+2H 2 高温 4HCl+Si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反应制得的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B. 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C. 四氯化硅可以由粗硅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制得D. 混入少量空气对上述反应无影响【答案】D 解析:高纯度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A 选项正确;增大压强可以加快气体反应的反应速率,B 选项正确;粗硅与氯气在高温下可以化合成四氯化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Cl 2高温SiCl 4,C 选项正确;混入少量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将产生的硅氧化成二氧化硅,影响产品的纯度,也可能与H 2反应而发生爆炸,D 选项不正确。
3.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杜绝污染源”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下列物质:①KMnO 4;②O 3;③Ca (ClO )2;④H 2O 2;⑤FeCl 3;⑥浓硝酸,其中可以称作“绿色氧化剂”的是( )A. 只有②B. ②④C. ①②⑥D. ②③④⑤【答案】B 解析:H 2O 2的还原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4.2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苏教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⑨水华A.②⑨B.⑦⑧C.⑥⑦⑧D.②⑤⑦【规范解答】选B。
潮汐是涨潮落潮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碘缺乏引起的,这两个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
①CO2和CH4引起温室效应。
②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赤潮。
③氮和硫的氧化物引起酸雨。
④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引起光化学烟雾。
⑤氟氯烃的排放引起臭氧层空洞。
⑥一些重金属离子引起水俣病。
⑨含氮含磷化合物的过多排放引起水华。
【变式训练】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解析】选D。
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粉尘污染、氮的氧化物及硫的氧化物污染等,其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及硝酸厂的废气,而SO2则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故本题答案为D。
【典例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原子利用率的表示方法。
(2)分析反应类型与特点,确定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反应。
【变式训练】(2008·广东文基)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B.以无磷洗涤剂代替含磷洗涤剂C.实验后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分类收集、统一处理D.在通风橱中制氯气时不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解析】选D。
油性涂料中含有有机溶剂,挥发会造成大气污染。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2属于大气污染物 B .酸雨是pH 小于7的雨水C .CO 2、NO 2或S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解析:选D SO 2及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而CO 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O 2无毒,不属于大气污染物;酸雨是pH 小于5.6的降水。
2.(福建高考)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CO 2、CH 4、N 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选A N 2不属于温室气体,A 项错误;清洁能源使用中不会产生SO 2、NO x 等气体,B 项正确;可燃冰是一种能源,D 项正确。
3.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 .COB .SO 2C .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D .臭氧解析:选C 各种树脂、油漆、乳胶、涂料、黏合剂等大量释放出甲醛。
装修中使用的各种溶剂、黏合剂可造成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4.人们从自然界的石英沙中制取粗硅的反应是( ) A .SiO 2+2CO=====高温Si +2CO 2 B .Si +O 2=====△SiO 2 C .SiO 2+2H 2=====高温Si +2H 2O D .SiO 2+2C=====高温Si +2CO↑解析:选D 焦炭和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 2) 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粗硅,D 正确。
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 B .工业上大量含S 燃料燃烧 C .制H 2SO 4厂排出大量尾气 D .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选B A项,森林乱伐,破坏生态平衡,与酸雨的形成无关,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错误;B 项,工业上大量含S燃料燃烧,可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酸雨,正确;C项,硫酸厂排放的含硫的废气能形成酸雨,但不是大量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错误;D项,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氮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硝酸,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错误。
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解析:选C A项,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正确;B项,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正确;C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错误;D项,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正确。
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解析:选B FeCl3可以将铁、铜氧化。
由于铁比铜活泼,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时,铁粉先与Fe3+反应,待反应完后,铜粉再与Fe3+反应,因此不可能出现有铁无铜的结果,因而选B。
8.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下列实验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用过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解析:选B A项,用过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Cl2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项,高锰酸钾分解除生成O2外,还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分解产生H2O和O2,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产生的水不污染环境,转化成了期望的产品,实现了绿色化学理念,正确;C项,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由于溴单质容易挥发,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D项,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会使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NO2,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严重,错误。
9.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
(1)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氧化作用B.还原作用C.吸附作用D.催化作用(2)由题意,试写出形成酸雨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含有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5×107 kg,NO2溶于水生成________酸。
(4)酸雨可导致下列哪种危害________。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5)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_______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_______。
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SO2和NO x引起的,SO2在飘尘和微生物的催化下,被氧化成SO3,SO3溶于水形成酸雨。
答案:(1)D (2)2SO2+O2飘尘2SO3SO3+H2O===H2SO4(3)硝(4)ABD (5)脱硫处理吸收利用10.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的,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
(1)请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eCl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过的腐蚀液会失效,但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一步需要将Fe2+转化为Fe3+,下列试剂能实现上述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氯气B.铁C.铜D.稀硫酸解析:使用过的腐蚀液中含有CuCl2、FeCl2和FeCl3,要想回收FeCl3溶液,首先要加入足量的铁粉将Cu2+转化为Cu,过滤后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为Fe3+。
答案:(2)FeCl3(3)FeCl3===Fe3++3Cl-(4)A1.下列生产工艺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 .海水提镁:用电解MgCl 2(熔融)产生的Cl 2制取盐酸B .工业制硫酸:提高尾气排放的烟囱高度C .工业制胆矾:使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D .火力发电: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解析:选B A 项,用电解MgCl 2(熔融)产生的Cl 2制取盐酸,实现有毒气体的利用,减少污染,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B 项,工业制硫酸中提高排放尾气的烟囱高度,不能减少尾气的排放,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C 项,工业制胆矾采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不仅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且提高了硫酸的利用率,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D 项,火力发电时,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以减少SO 2的排放,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②④⑤解析:选B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节能减排,田间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故选B 。
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选D A 中,CO 22硫酸厂排放的废气;C 中,NO 2对应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及光化学烟雾,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4.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①CaBr 2+H 2O =====750 ℃CaO +2HBr ②2HBr+Hg =====100 ℃HgBr 2+H 2↑ ③HgBr 2+CaO =====750 ℃HgO +CaBr 2 ④2HgO =====500 ℃2Hg +O 2↑该方案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取HBr B .该过程的副产品是Hg C .该过程得到的气体只有H 2 D .该过程的本质是水的分解解析:选D 将题给四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2H 2O===2H 2↑+O 2↑,而CaBr 2、Hg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HBr 、HgBr 2、HgO 只是中间产物,因此正确的选项是D 。
5.燃煤发电厂的废气中有SO 2,是形成酸雨的罪魁之一。
处理SO 2一般用生石灰或类似物质来吸收。
下图是处理该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过程中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B .CaSO 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 .理论上整个过程每转移电子1 mol ,会对应生成1 mol CO 2解析:选D A 项,碳酸钙受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分别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正确;B 项,亚硫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正确;C 项,此过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D 项,根据反应找到关系CO 2~CaCO 3~CaSO 3~12O 2~2e -,由此可知,每转移1 mol 电子,会对应生成0.5 mol CO 2,错误。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大脖子病 ⑨水华 A .②⑨ B .⑦⑧ C .⑥⑦⑧D .②⑤⑦解析:选B 潮汐是涨潮落潮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碘缺乏引起的疾病,这两个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