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在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871.94 KB
- 文档页数:4
延续性护理服务在临床盆底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
彭燕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3(032)012
【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盆底重建术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54例实施临床路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出院当日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定期随访.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每日定时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患者当天具体情况,根据当时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目标,给予极具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愿意推荐她人入住我院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底重建患术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构建了出院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联系平台,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满意度.
【总页数】2页(P2793-2794)
【作者】彭燕
【作者单位】221009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信息化延续性护理服务在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延续性护理服务在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家庭延续性护理服务在腹腔镜膀胱全切尿流
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4.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在改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5.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在改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通过分析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内容特点,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临床实践中的案例分析,提出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总结表明,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是积极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未来研究方向可在提升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和探索更多影响因素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效果、临床实践、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已被广泛采纳。
这种模式不仅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注重技巧和方法,更加关注产妇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
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实现对产妇全方位的护理和关怀,帮助她们更好地恢复盆底功能,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该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实际临床中的作用,为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模式。
至此完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式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效果,探讨其对盆底肌肉力量、尿失禁等问题的改善情况;2.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3.分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为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促进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效果和推广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为产后妇女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刘素梅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6(022)008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300例头位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张力恢复良好率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而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后12周腰围、臀位、腹部皮皱、体质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效预防头位分娩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刘素梅
【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山东菏泽27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
2.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宣教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回馈教学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5.五位一体专病专管护理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康复效果中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是一项重要的产后康复工作,对保护产妇的盆底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盆底功能训练往往只是在产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告一段落,缺乏延续性的护理模式。
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探索延续性的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一、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指导,以保证患者在家中能够得到持续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这种护理模式强调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医疗机构的服务延伸到了患者的家庭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特点包括:1. 跟踪随访: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跟踪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康复指导:医护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康复。
3. 问题解决:患者在家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咨询和求助,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使医护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某医院开展了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的应用,对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医院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结束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产妇进行定期的跟踪随访和康复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了解到一些产妇在做家务或者运动时出现盆底不适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在产妇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咨询和求助,得到及时的解决方案。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对妇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妇女健康意识的增强,盆底功能训练已经成为产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效果,我们开展了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通过对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并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其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产后妇女整体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观察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研究目的1.观察延续性盆底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2.观察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整体健康的影响;3.为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
二、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产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1.产后3个月至1年之间,能够参与盆底功能训练和护理的妇女;2.未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
三、研究方法1.研究采用对照实验设计,将产后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观察组:进行延续性盆底功能训练和护理;3.对照组:进行一般性盆底功能训练和护理;4.研究周期为6个月,分别在研究开始前、研究结束时进行盆底功能测定和健康评估。
四、观察结果1.盆底功能测定:观察组产后妇女在盆底功能测定中,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其控制力和收缩力均有明显提高;2.健康评估:观察组产后妇女在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好,更加自信和快乐。
五、分析讨论1.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后妇女对盆底功能训练的执行度和坚持度,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盆底健康,对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2.盆底功能训练的持续性产后盆底功能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产后妇女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盆底功能训练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3.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产后妇女在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了提高,更加自信和快乐,这对于其整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产科护理中对产妇的关注越来越多。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是目前产后康复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可以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敏感度,促进尿失禁等康复问题的治疗。
为了提高产妇的康复效果,我们开展了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并进行了一定的效果评估。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产妇的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符合研究条件的215例产妇,其中实验组107例,对照组108例。
2. 研究设计实验组在分娩后接受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包括膀胱训练、恢复阴道壁张力和增强肌肉力量等。
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性的产后护理,未进行盆底功能训练。
两组均在分娩后6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3.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 <0.05为显著差异。
三、研究结果1. 实验组经过盆底功能训练的产妇,在恢复阴道张力、缓解尿失禁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在评估结果中均为97%以上。
2. 在盆底肌肉力量的增强方面,实验组在6个月后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3. 盆底功能评估总分方面,实验组总分为169.2±8.2,对照组总分为140.5±6.9,差异显著(P<0.05)。
通过本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促进产妇康复,明显优于一般性的产后护理。
2. 在恢复阴道张力、缓解尿失禁和增强肌肉力量等方面,实验组产妇均有显著提高。
3.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提高盆底功能的评估总分有明显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是对产妇康复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防。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妇产科中的效果分析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是指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更长时间、更全面的护理服务,从分娩后至出院期间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延长产后护理的时间,可以让产妇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身体。
分娩后的产妇需要适当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而延伸护理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随时护理,帮助产妇更好地调整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还可以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在分娩后的这一阶段,产妇和新生儿需要更多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以了解如何正确喂养、如何照顾自己和新生儿的健康。
通过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教育,可以帮助产妇提高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恢复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
分娩后的产妇可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这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不良影响。
通过延伸护理服务,可以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她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增强母亲和新生儿的亲子关系。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还可以通过提供家庭照料和社会支持来帮助产妇适应新的家庭角色。
在分娩后的这一阶段,产妇需要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和照顾新生儿的责任。
通过提供家庭照料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产妇提高育儿技巧,增强家庭支持体系,缓解产后疲劳和压力,提高产妇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产后延伸护理服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延长护理时间、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心理支持、提供家庭照料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恢复身心健康,适应新的家庭角色,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妇产科医务人员应积极推广和应用产后延伸护理服务,以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分析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其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探讨了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通过对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方式与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要性。
结合展望与建议,强调了延续性护理在产妇产后期的重要性,呼吁加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及盆底健康。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促进产后盆底康复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关键词】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实施方式、效果、重要性、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较为有限,而且很多研究主要关注于治疗功能障碍的方法,对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和效果缺乏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产后康复护理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深入分析延续性护理在促进产妇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以期为提高产妇产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支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医疗体系下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我国产妇产后康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结合实际的临床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进一步探讨延续性护理的优化模式和策略,以期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力求为延续性护理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促进产妇全面健康和幸福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延续性护理是指在产后期持续进行康复护理的一种健康管理模式。
它强调通过持续性的护理和指导帮助产妇恢复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包括对产妇身体和心理状况的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以及与产妇建立持久的护理关系。
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延续性护理的定义延续性护理是指在产后出院后,护士或者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定期的康复护理,帮助产妇更好地进行盆底肌群训练,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和康复,改善盆底功能,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盆底功能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产后检查等方式,了解产妇盆底功能的情况,包括尿失禁、排便困难等情况。
2. 康复指导:向产妇介绍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教授盆底肌群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个性化护理: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定制盆底康复护理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4. 定期随访:定期对产妇进行复诊,了解盆底康复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要性产后盆底康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使盆底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修复,恢复正常功能。
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子宫收缩:盆底康复有利于促进子宫底的恢复,加速子宫恢复到产前状态,减少产后出血和子宫脱垂的风险。
2.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尿失禁、排便困难等。
通过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3. 改善生活质量:盆底功能的恢复对产妇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减少尴尬和不适感,提高自我感觉和自尊心,增进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愉快度。
四、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1. 增进产妇身心健康:通过延续性护理,产妇可以得到专业的康复指导和监测,提高了自我康复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增进了产妇的身心健康,改善了产后心理压力和情绪状态。
2. 改善夫妻关系:盆底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增进夫妻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夫妻之间的性生活满意度,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
3. 提高社交交往的愉快度:盆底功能的恢复可以减少尴尬和不适感,提高产妇自我感觉和自尊心,从而提高了产妇的社交交往愉快度,有利于促进产妇社交和社会交往的良好状态。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是针对产妇因生育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导致尿失禁、便秘等症状的一项重要康复措施。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关注逐渐提升,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妇女康复项目之一。
而针对这一内容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更是产后康复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目前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及收集整理了相关文献后,对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一、现状分析1.1盆底功能训练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已有的数据表明,大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多少都会出现盆底肌肉松弛的情况,并对盆底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表明了盆底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但是,目前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专业指导由于许多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对盆底功能训练的理解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许多产妇缺乏正确的训练方法,甚至出现误区,对盆底功能康复不利。
(2)个别化程度较低现阶段的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许多地区的训练方案无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施教,无法达到最大效果。
(3)训练后难以维持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训练后难以维持。
许多产妇在结束盆底功能训练后,由于缺乏正确的维持方法,盆底肌肉松弛的问题很快便会复发。
针对上述问题,发展产后盆底功能延续性护理模式已成为一些地区开展的重点之一。
盆底功能延续性护理模式,是对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一种升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1)定期的康复训练盆底功能延续性护理模式,将盆底功能康复的周期由原来的产后6个月延长到1年以上,因此需要定期对产妇进行康复训练和检测,不断调整训练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2)随访管理盆底功能延续性护理模式,需要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对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并为产妇提供咨询和指导,以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基于5G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妇科肿瘤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预防中的价值曾一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24(22)17【摘要】目的分析基于5G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妇科肿瘤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PFD)预防中的价值。
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86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到本院诊治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与试验组(基于5G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n=43)。
对比两组的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心理痛苦程度、盆底肌功能、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及术后PFD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BPM-SES)评分、手测肌力以及电测肌力均更高,心理痛苦管理筛查量表(DMSM)评分、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以及术后PFD发生率均更低(均P<0.05)。
结论基于5G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用于妇科肿瘤术患者,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减轻心理痛苦程度,预防术后PFD的发生,改善盆底肌功能。
【总页数】3页(P179-181)【作者】曾一兰【作者单位】三明市第二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R473.73【相关文献】1.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妇科肿瘤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2.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3.“5G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4.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妇科肿瘤术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5.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结构、功能、生理学等综合手段,针对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功能障碍等问题进行训练和康复,以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功能,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和疾病的一种方法。
而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地护理和指导,让产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运动和习惯,从而达到长期保持盆底功能的目的。
本文将从应用效果角度对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论述。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产后盆底肌肉的松弛常常会导致尿失禁、肠失禁等问题的发生,给产妇带来不便和痛苦。
通过盆底功能训练的持续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激活和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控制能力,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功能,从而改善和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和疾病的发生。
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帮助产妇培养正确的姿势、运动和习惯。
经历了分娩之后,许多产妇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些不良的姿势和习惯,比如弯腰驼背、过于用力憋尿等。
这些不良习惯和姿势会进一步加重盆底肌肉的松弛和功能障碍,阻碍盆底功能的康复和恢复。
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产妇可以得到持续的护理指导,学习和养成正确的姿势、运动和习惯,从而保持良好的盆底功能。
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和评估来进行监测。
通过对产妇进行定期的盆底功能评估和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习惯,进一步加强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定期复查和评估还可以帮助产妇了解自己的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随着生育率的不断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给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是目前治疗这一问题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是仅仅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进行延续性护理。
本文旨在观察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选择了120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均为第一胎,有盆底肌肉松弛现象,依据产后孕周和产程的不同划分为A、B、C三组。
A组为孕周40周以上顺产产妇,B组为孕周40周以上剖宫产产妇,C组为孕周37-39周顺产产妇。
2.实验流程: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盆底肌肉测量,然后在产后开始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30分钟,持续6周。
在训练过程中,对B组产妇额外进行了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和指导,对C组产妇进行了应激反应的评估和干预。
训练结束后,对所有实验对象再次进行盆底肌肉测量,评估训练的效果,并对B组和C组进行效果差异性分析。
3.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6周的训练,所有产妇的盆底肌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训练前后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
在B组和C组中,B组的产妇的得分明显高于C组的产妇(p<0.05),说明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和指导对盆底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应激反应的评估和干预方面,C组中有一部分产妇的应激反应得分较高,通过心理护理和实用技能课程的干预,这些产妇的应激反应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盆底功能的恢复也更为顺利。
二、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研究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和指导对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心理护理和实用技能课程的干预可以帮助产妇缓解应激反应,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实践中加强对产妇的延续性护理,特别是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和指导,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和实用技能课程的开展,为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在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葛君;冶海红;南楠;张敏;李致远;蒲巍林;冯丹【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5)011【摘要】目的:研究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在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实施前(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和实施后(2014年7月至9月)收治于我院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重建术患者各53例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试验组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实施干预,对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干预后的自护行为依从性、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对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依从性、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获得较高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1504-1507)【作者】葛君;冶海红;南楠;张敏;李致远;蒲巍林;冯丹【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73005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2.微信平台健康宣教在肾结石微创手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3.健康指导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4.健康指导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5.完全责任式延续健康管理平台对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在盆底功能 障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葛君 冶海红 南楠 张敏 李致远 蒲巍林 冯丹ʌ摘 要ɔ 目的 研究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在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 选择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实施前(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和实施后(2014年7月至9月)收治于我院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重建术患者各53例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试验组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实施干预,对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㊂结果 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干预后的自护行为依从性㊁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 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对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依从性㊁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获得较高生活质量㊂ ʌ关键词ɔ 责任制; 延续护理; 健康管理平台; 盆底功能障碍; 手术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1.022作者单位:730050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泌尿科通信作者:冶海红,E-mail:gj123gj321@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的多发性疾病类型,该病种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㊁排尿时发生于尿道口的疼痛以及尿不尽等[1],严重困扰女性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2-3],目前对该病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盆底重建手术,该手术可以通过对盆底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来帮助患者重获正常的盆底组织解剖结构,恢复盆底功能[4-5]㊂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存在着持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功的手术仅是康复的第一步,如果术后患者未得到有效而持续的康复保健支持,则复发率较高,故而该类患者对于出院后的持续性专业康复护理需求十分迫切和现实,延续护理的诞生与开展正契合了该类患者的这一要求㊂延续性护理是指由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继续长期提供专业化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技能辅导,在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㊁促进患者康复㊁控制疾病复发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备积极价值[6]㊂但延续性护理在我国开展较晚,其运行模式和依托平台均处于探索过程之中,本研究尝试将责任制护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传播通讯方式加以有效整合,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对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管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实施前(2014年4~6月)和实施后(2014年7~9月)收治于本院的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重建术患者各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32±12.50)岁;其中子宫重度脱垂㊁阴道前后壁及子宫中重度脱垂㊁阴道前壁及子宫重度脱垂㊁阴道残端中重度脱垂㊁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数量分为32例㊁34例㊁20例㊁8例㊁12例㊂两组病例在年龄㊁文化程度㊁病种㊁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接受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㊂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收集,出院后以每月一次实施电话随访㊂1.2.2 试验组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实施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㊂1.2.2.1 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成立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采用科室护士自愿报名和择优考核的方式,确定4名兼具良好专科护理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护士为组员㊂小组职责:①通过集体讨论和分工合作,选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制作健康管理平台的健康教育材料,依托于现代化通讯信息技术,建立专用电话㊁微信群㊁QQ 群㊁短信温馨提示等,将健康教育材料放置于以上健康管理平台中㊂②在患者入组期,由4名小组成员上长白班担任责任护士,筛选和入组试验组患者,负责由其筛选并成功入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护理工作;在患者延续护理期,依托健康管理平台继续负责由其入组的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㊂1.2.2.2 健康教育材料的内容主要包括:盆底基本解剖结构㊁盆底肌力退化原因㊁正确实施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㊁盆底重建术后可能出现的常见不适症状识别及缓解方法㊁出院后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避免久蹲㊁持重物等导致腹压增加的运动),正解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等㊂以上健康教育内容均有文字版和多媒体展示版两种版本,文字版用于短信温馨提示,多媒体展示版用于QQ群和微信群,依据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最佳的多媒体信息展示与传播方式,如盆底基本解剖结构以图片展示方式配以文字标示,盆底肌力退化因素采用文字条目罗列方式,家庭自我护理的重要性采用妇科知名专家解说及成功康复志愿者讲述相结合的视频展示方式,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的缓解方法采用有声文字方式展示,出院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采用PPT方式展示,盆底肌功能锻炼方式采用有声文字结合动态Flash方式展示㊂1.2.2.3 平台使用与运行方式㊂患者使用方式:患者进入QQ群公共文件内,即可下载各健康教育材料,可反复查阅㊁观看与学习相关内容;患者可于每日固定时间拔打专用电话与责任护士沟通,或于固定时间通过QQ群㊁微信群与其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实施实时视频通话;患者通过QQ群㊁微信群随时与其他患者进行讨论与交流㊂责任护士使用与运行方式:责任护士每日向其所负责的患者群发送健康教育短信,让患者通过长期的短信阅读反复接受相关健康知识教育,重点提醒患者进行盆底功能锻炼;责任护士每日于固定时间打开QQ群和微信群,与其所负责的患者实施集体通话,接受患者康复问题咨询,发起问题讨论,总结㊁剖析和解决共性化康复问题,通过个别通话,解答个性化康复问题;责任护士每月对所负责的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详细了解康复能力和康复进程,给予电话指导,解答康复问题㊂1.2.2.4 延续护理不同时段干预重点的把握㊂依据干预对象出院后不同阶段的身心恢复特点和要求实施不同重点的干预措施㊂①出院后的第10~15日:此期患者身体已获得基本恢复,心理紧张程度也逐渐降低,此期干预重点应放在患者身心恢复状态和康复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估方面,为后续康复管理做出指引㊂②出院后的第2~3月:此期患者的盆底肌肉较前恢复得更好,是容易出现忽视康复行为㊁懈怠康复锻炼的时期,故此期的干预重点为再次强调康复护理重要性,督促患者继续坚持康复自护行为㊂③出院后的第6-8个月:此期患者已回医院完成了第一次复诊,就复诊结果对患者实施引导与教育,将良好康复效果与患者长期坚持康复行为进行正向链接,强化其康复行为;康复不佳者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鼓励其面对现实,积极应对疾病,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案㊂④出院后的第10~12个月:总结患者康复结果,帮助其树立主动康复意识,引导其在延续护理结束后继续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巩固康复效果㊂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3.1 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的评价指标:采用自行编制的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时的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正确实施手术后不适症状的缓解方法㊁是否遵医嘱坚持自我保健㊁是否遵医嘱按时复诊三项㊂1.3.2 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盆底综合肌力测定评分作为本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评价指标,分别于两组观察对象出院时和出院后12月时联合采用手测肌力法及阴道肌电图肌电压测量法进行盆底综合肌力测定,盆底肌收缩力评分范围为0~5分,评价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盆底肌力越好[7]㊂1.3.3 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短表7(PFIQ-7)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短表20(PFDI-20)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短表(POSQ-12)作为两组观察对象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评价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8]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观察对象干预前后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试验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 2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的比较[n(%)]项目试验组对照组χ2值P值正确实施手术后不适症状的缓解方法51(96.23)36(67.92)14.428<0.05遵医嘱坚持长期进行自我保健49(92.45)33(62.26)13.789<0.05遵医嘱按时复诊50(94.34)38(71.70)9.6360.0022.2 干预前两组观察对象盆底综合肌力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后12个月时盆底综合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㊂表2 2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干预前后盆底综合肌力评分的比较(分,x±s)组别例数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试验组53 3.63±0.42 4.41±0.32对照组53 3.59±0.45 4.15±0.42t值0.471 3.538P值0.6390.0012.3 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㊂表3 2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x±s)项目试验组对照组t值P值PFIQ-720.92±1.8511.38±1.8926.265<0.05 PFDI-2033.77±2.6220.00±3.6122.473<0.05 POSQ-1279.38±4.3662.51±4.8118.907<0.053 讨论作为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中老年女性的生活与健康形成严重困扰,尤其是对女性的正常工作与社交活动影响巨大[9],盆底功能重建术可以帮助患者获得盆底正常结构的重建,但患者出院后尚需进行长期的后续康复方能有效降低复发率,重归正常生活状态㊂相关研究显示,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在出院初期,康复依从性较好,但伴随着盆底功能的恢复,许多患者会因大意而对健康行为和康复行为产生懈怠[10],影响远期康复效果,故需要在出院后接受长期延续护理来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指导与督促㊂由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的盆底损伤情况,且每例患者盆底肌肉的初始收缩能力以及康复技能学习能力均存在着差异,故其延续护理由了解和熟悉其个体化情况的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来完成最佳;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宜采用形式多样㊁即时便捷㊁直观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教育效果㊂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一般由护理人员采取定期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干预形式单一,干预时间无机动性,故而在直观性㊁实时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且患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难以与护理人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采取的是随班不随人的方式,即由某一班次的人员来完成电话随访,而非某些固定人员来完成,人员之间的频繁更换使延续护理在信息收集㊁评估与干预等方面均有失个性化和连续性,也易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信赖感较低而导致信息反馈不全或失真,进而导致延续护理干预的低效性状态[11]㊂常规延续护理在上述运行模式和依托平台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成为制约延续护理最大限度发挥健康恢复和健康促进作用的瓶颈㊂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将责任制护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传播通讯方式加以有效整合,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对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管理㊂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手术病例干预后的自护行为依从性㊁盆底综合肌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对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管理,可提高该类患者的自护行为依从性㊁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质量㊂考虑取得上述良好效果的原因主要为:①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模式的引入,保证了试验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能够于出院后,继续接受对其治疗护理情况及康复技能现状最为熟悉的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护患之间在住院期间已经形成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和良好的互动性,这为延续护理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责任护士对各干预对象的个性特征㊁学习能力㊁康复进程㊁出院时盆底综合肌力均心中有数,便于其快速准确地开展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完全责任式延续护理模式使责任护士必须对延续护理质量负起全责,有利于促使责任护士全心全力地执行延续护理服务项目和措施,保证了延续护理服务各项措施的切实落实到位㊂②依托于现代信息通讯方式的延续护理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延续护理的干预方式和手段,由QQ群㊁微信群㊁手机短信㊁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共同构建起的健康管理平台,使延续护理的可及性㊁实时性㊁便捷性㊁互动性㊁直观性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各健康教育项目传播特点相适应的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使知识与技能的传播更为有效,手机短信每日提示㊁QQ群㊁微信群每日定时互动㊁电话每月定期随访等不同频次的干预方式,使患者延续护理的长期持续性需求与即时互动性需求均获得了全面满足㊂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理念与现代化通讯方式的有效整合,有利于盆底功能障碍手术患者获得高效准确的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进而提高该类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护理行为的依从性,使其有能力坚持实施科学适宜的疾病康复护理行为,而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效果,改善困扰其身心健康与正常生活社交的不适症状,降低复发率,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 王姣丽.探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6):33-34.2 田聚群.孕期㊁分娩期盆底肌肉损伤与产后性问题[J].中国性科学,2013,22(2):19-24.3 梁娇,黄培兴.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针灸会阴穴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39(28):4658-4661.4 陈燕,翁丽,陈影洁,等.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4,21(12):37-385 赵芳,王建六,杨欣,等.Prolift 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盆底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4,13(2):164.6 高玲,高平萍.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实践与体会[J].安徽医学,2010,31(11):1357-1358.7 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8 曹琳,肖适崎,葛丽娜,等.延续性护理对盆底功能障碍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5,43(7):891-896.9 张弋廷,郭健,贺番.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55-56.10 洪赛赛,单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26-3728.11 洪赛赛,单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0):3726-3728.(本文编辑:腾悦)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钱林美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㊂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6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㊂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干预㊂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价㊂结果 观察组完全遵医㊁部分遵医和不遵医分别为45例(66.18%)㊁19例(27.94%)㊁4例(5.88%),遵医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理功能㊁生理职能㊁总体健康㊁生命力㊁社会功能㊁情感职能㊁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行延续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提升患者医嘱执行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护理干预方案㊂ʌ关键词ɔ 肺结核;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干预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1.023作者单位:226011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1]㊂我国是世界上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2]㊂该病具有高感染率㊁高耐药率㊁高病死率等特征,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3]㊂肺结核因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患者在治疗中普遍存在医嘱执行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4]㊂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医嘱执行力,改善生活质量[5]㊂但是,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缺乏连续性,过于强调在院护理,患者出院后几乎难以获得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不理想[6]㊂延续护理结合了在院护理㊁居家康复护理㊁社区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强调护理干预的延续性[7]㊂近年来,我院在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中,积极采用延续护理,改善了患者医嘱执行状况,提升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6例㊂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㊂纳入标准:临床具有咳嗽咳痰㊁胸闷气短㊁胸痛等肺结核症状,X 线显示肺结核征象;两次痰标本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