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定量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1)参考值:mL2)临床意义:(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
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 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化学发光磁微粒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HBsAg周齐洋;金晶;江波;先小龙;颜彬;吕华;苏恩本【摘要】目的建立定量检测HBsAg的化学发光磁微粒免疫分析法.方法 2株抗HBs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吖啶衍生物和生物素化,生物素化的抗HBs通过链霉亲合素包被到磁珠上形成致敏磁珠.将待测标本加入吖啶标记的抗HBs(吖啶-抗HBs)与致敏磁珠的体系中,形成致敏磁珠-HBsAg-吖啶标记抗HBs夹心复合物,磁性分离清洗.重复加样1次,磁性捕获分离后激发吖啶衍生物发光,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光强度,计算标本中HBsAg的浓度.结果该法线性方程为Y=0.919X +4.28,相关系数r2为0.99,线性范围为0.019 7~250.00 IU/mL.灵敏度可达0.020 7 IU/mL.0.1、3.2和40 IU/mL样本各重复测定10次的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2.70%、4.40%和2.70%.与Abbott公司HBsAg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40份标本浓度的线性相关方程为Y=0.980 8X+0.209 9,r2=0.99,两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江1.519,P>0.05).以10、50、100和200 IU/mL作为检定点,各检定点相对偏差分别为0.18%、1.50%、1.71%和1.81%.结论建立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合适的线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与Abbott公司试剂盒检测结果高度相关.【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3(031)011【总页数】2页(P836-837)【关键词】磁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灵敏度;HBsAg【作者】周齐洋;金晶;江波;先小龙;颜彬;吕华;苏恩本【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南京210022;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505;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505;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505;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505;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96;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5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HBsAg阳性为HBV感染的标志。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解读医院乙肝两对半的报告中会出现OD值、Cut off值、S/C.O.值。
以上数值是乙肝五项检测时候仪器读取出来的几个数据。
OD值表示吸光度,Cut off值表示对照样本的临界值,S/C.O.比值即用来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数值。
对于乙肝两对半前三项(HBsAg、HBsAb、HBeAg)OD值S/C.O.>1,则表示阳性,后两项(HBeAb、HBcAb)OD值S/C.O.>1则相反,表示阴性。
正常组合模式1、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检查全阴。
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2、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
注射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具有免疫力。
常见阳性组合模式一、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大三阳,即一三五项为阳性。
在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大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应该有两个,分别是慢性HBV 携带者和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 简单地说,“大三阳”并不意味着病情严重程度。
其临床意义可归纳为:急性期、慢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
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小三阳,即一四五项阳性。
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小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有两个: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以上组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
不同检测系统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报告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已高达8.5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成为一个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要完成将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降到6.5%以下的目标任务。
基层实验室准确初筛出乙肝感染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实验室检测乙肝五项常用的方法有金标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化光法,三种方法作为初筛试验方法,各有优缺点,金标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但灵敏度低,漏检率较高;酶联免疫法灵敏度比金标法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检测结果准确。
近年来,实验室普遍应用的化学发光法,因其可上机全自动检测,检测灵敏度高,可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可辅助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疗效的观察,临床应用的较多,前景较好,但国外检测系统成本相对较高,应用受限,国内检测系统成本相对较低,检测灵敏度有差异。
为了比较国、内外两种检测系统检测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我实验室用国外强生检测系统和国内新产业检测系统同时检测83份临床血清标本和部分室间、室内质控样本,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3月期间临床要求定量检测乙肝五项的样本83份,用于酶联免疫法检测的质控样本5份,云南省2016年度和2017年度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室间质控样本30份。
临床样本中男性有50例,女性有33例;年龄在17-83岁之间。
临床83份样本全部检测乙肝五项的有72例,其余样本和室内、室间质控样本只检测了乙肝五项中的部分项目。
72例全检测乙肝五项的临床样本,以国外强生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为标准,检测结果类型如下:乙肝五项全无反应性: 22 例;单HBsAb有反应性:10 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有反应性:2 例;HBsAb、HBeAb、HBcAb有反应性:8 例;HBsAb、HBcAb有反应性:15 例;单HBcAb有反应性:7 例;HBeAb、HBcAb有反应性:4例;特殊类型有反应性有:4 例。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乙肝五项定量正常值如下;HBSAG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TRFIA) 0-0.5ng/mlHBSAB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TRFIA) 0-10miu/mlHBEAG 乙肝e抗原定量(TRFIA) 0-0.5PEI U/mlHBEAB 乙肝e抗体定量(TRFIA) 0-0.2PEI U/mlHBCAB 乙肝核心抗体定量(TRFIA)0-0.9PEI U/ml乙肝五项检查临床意义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sAb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 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乙肝病毒e抗体 HBeAb-e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cAb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教你读懂乙肝五项报告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是乙肝大国,患乙肝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而乙肝五项作为乙肝最常用的检查指标,不管是个人体检、入职体检还是员工办理健康证,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当拿到化验结果的时候,很多人却看的是一头雾水,傻傻看不懂。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乙肝五项的知识吧。
01什么是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是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因其主要含有五项指标,所以叫做乙肝五项。
1、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2、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3、乙肝e抗原(用“HBeAg”表示)4、乙肝e抗体(用“抗-HBe”表示)5、乙肝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可以将它理解为乙肝病毒身上的一种标志。
如果在血液中发现了这种标分泌出来消灭乙肝病毒的物质。
乙肝表面抗原是判断是否感染病毒最直接的指标。
如果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含量超过一定数值,该项呈阳性,就表示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对应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身体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抗体,或是注射过乙肝疫苗。
03乙肝五项各项指标的意义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反映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的指标,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体的阴性(-)表示体内无乙肝病毒抗体,阳性(+)表示: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产生了抗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但机体已将病毒清除从而产生了抗体。
第三项:乙肝e抗原(HBeAg)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第四项:乙肝e抗体(HBeAb)阳性(+)表示:e抗原转阴,e抗体出现,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减弱;或乙肝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无法产生e抗原,但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其实更加活跃。
第五项: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正感染乙肝病毒或过去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HBsAg论文:肝硬化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意义【中文摘要】研究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试验对象,根据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失代偿期组和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
另选取4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 载量。
结果:1.肝硬化病程中HBsAg滴度的变化:携带者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3746.69±2168.54 ng/ml,5558.41±2073.06 ng/ml和6910.38±1959.20 ng/ml,各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即携带者组低于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且肝硬化代偿期组低于失代偿期组(p<0.05)2.肝硬化病程中HBeAg滴度的变化:HBeAg滴度在携带者组最高,肝硬化代偿期组次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最低。
但经统计学比较仅在携带者组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硬化病程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三组中HBV DNA载量均数值比较,携带者组明显高于肝硬化期两组(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4. HBsAg与HBeAg的关系:携带者组及肝硬化代偿期组HBsAg与HBeAg间呈负相关(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与HBeAg间无明显相关性。
5. HBsAg与HBV DNA的关系:携带者组HBsAg与HBV DNA间呈负相关(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与HBV DNA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1.随着肝病的进展,HBsAg滴度逐渐上升。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5 No.3 Feb.2021322•调查报告**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18424914)。
通信作者:张国强,*******************o15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调查结果分析*杨晓艳,张国强,李国涛,朱豫萌,张 盼,刘 雯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 定量进行普查,了解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 定量的流性病学现状, 并对优势患者来源进行分析。
方法:纳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HBsAg 定量,分析抗病毒时间与优势患者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1 5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 定量小于1 590 IU/ml 共有657例。
人群中优势患者占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414%。
抗病毒治疗1年,优势患者占比444%,抗病毒治疗3年,优势患者占比484%。
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广全定量HBsAg 定量检测,尽早发现优势患者,抗病毒治疗,可提高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占比。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HBsAg 定量;干扰素;优势患者;HBsAg 的清除doi 104969/j.issn.l 004-5775402143438学科分类代码322.4455 中图分类号R51242 文献标识码:B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1592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YANG Xiao-yan,ZHANG Guo-qiane, LI Guo-tao, et al.//Infectious Diseest DepaOment, Luoyane Centrrl Hospital AfaiiateS t o Zhene-zhou University, Luoyane, Henan, 459052, ChinaAbstrre Objective : The quantitative survey of HBsA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s hepatitis B was carrieb out to understand thecurreet status of the quantitative epiVemiolony of HBsAg in patiebts with chroniv hepatitis B, and the sources of the eominant pa-tiebts were analyzeb. Methods : Chrooic hepatitis B patiebts anmitteb h ths hospitnl were testeb for HBsAg quantificutiou, at ths比山上诂皿心戸 between antivirnO time an..。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 法定量解析方法学考据大纲目的:对福州宏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 ELISA 法定量解析试剂盒进行方法学考据,以判断可否能用于临床样本解析。
方法:ELISA 法定量解析,应用试剂盒HBsA g 标准品从浓度为8ng/ml 做 2 倍稀释的 6 个浓度梯度做标准曲线,以6,3,个浓度梯度 5 复孔做正确度,精美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考据。
结果:标准曲线,正确度 97.07%,的 RSD为 16.78%,不满足 ng/ml 级水平的 RSD一般应 <15%的要求,检测限 LOD为,低浓度样品()的检测在正确性和精美度方面都低于高浓度样品,不适合低浓度样品的检测。
结论:该 HBsAg的 ELISA法定量解析试剂盒不能够用于临床标本的解析。
要点词:乙肝表面抗原ELISA 定量解析方法学考据前言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最常有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病原标志。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原抗体检测矫捷度明显提高,使低水平乙肝病毒得以检出,对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1] 。
ELISA 法拥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测定等优点,能够在酶免疫解析仪上做批量检测。
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做定量解析,若想知道检验结果可否可靠,实验室则必定对所用试剂盒进行方法学考据,本实验对福州宏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 ELIS A法定量解析试剂盒进行正确度,精美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考据,现报告以下。
1.资料与方法试剂盒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法定量解析试剂盒,福州宏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
仪器酶标仪: Bio-Rad 680;洗板机: Bio-Rad 1575;超纯水系统:Millipore Elix;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振荡器(苏州管械,KJ-201A);移液器; Tip头; EP管。
体检报告乙肝的模板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测量时间:
二、体检项目
1.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阴性则表示未感染。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2.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HBsAb是人体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又称为“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它能够中和HBsAg,防止乙肝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3. 乙肝e抗原 HBeAg
HBeAg是乙肝病毒的内部抗原,表示病毒活跃,携带者易于传播。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4. 乙肝e抗体 HBeAb
HBeAb是人体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又称为“乙肝e抗原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已进入隐形期或慢性乙肝阶段。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5.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6. 乙肝病毒DNA检测
乙肝病毒DNA检测可以判断乙肝病毒在体内的繁殖情况及肝组织受损程度。
•检测结果:
•参考范围:
•结论:
三、结论
根据以上各项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感染程度如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新项目开展报告
项目: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
项目阐述: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感染的国家,据统计,全国人口10%以上为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的总感染率达35.5%~61.1%,而目前常用的方法检测出HBsAg阴性的人群中,有11.0%HBV-DNA呈阳性反应,也就是说,常规的检测方法可能有11.0%的漏检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抗原含量低于现行方法的可检出水平。
再者,传统的检测方法只能提供定性结果,最高也只能进行滴度的分析,放在临床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疗效观察和疫苗注射后抗体产生情况的观察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故需要一种新的既灵敏快捷准确又不太昂贵的方法来填补这一缺陷。
时间分辨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以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医疗机构所采用: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2ng/mL,而酶标(ELISA)检测HBsAg灵敏度是2ng/ml。
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情提供可靠依据,为病人赢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2.TRFIA 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各项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对乙肝的病程、治疗、预后起一个全程动态监测的作用,能够为临床诊断的合理性提供充分的依据,指导治疗。
3.TRFIA 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能够对抗体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确评价,对乙肝的预防起到监督作用。
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含量可判断机体对HBV的免疫状态,同时对乙肝疫苗免疫力的评价和高危人群预防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预防乙肝方面。
4.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可以直接反映病毒复制状态,具有很多的临床价值,但不完全反映病毒复制静息期肝细胞内HBV病毒状态。
HBV-DNA阴性并不完全代表体内HBV已被清除,结合“两对半”各项指标更能客观反映体内HBV病毒状态,正确判断预后和治疗。
目前,上海新波公司的产品全国范围内已有近1500家医院在使用时间分辨技术检测乙肝病毒,其中三级甲等医院近300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决定使用时间分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项目,希望提高院里的两对半检测水平。
项目优势分析:
从微量检测到超微量检测、从定性到定量,是将来检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间分辨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可以推动院里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乙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从10-9提升到10-17;(乙肝病毒的含量一般在10-12以下,采用ELISA方法怎能准确检测出乙肝病毒的含量呢?)
2.可以减少现阶段检测手段(ELISA)阴、阳不清所造成的医疗隐患及医患纠纷;(用肉眼直接判断灰区的误差很大。
)
3.对乙肝疫苗接种意义重大。
(人体内的抗-HBs含量只有在大于100mIU/mL才真正具备抵抗乙肝病毒入侵的能力。
)
给院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年至少可增加15.6万。
医院检验科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