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功能性食品.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2.27 MB
- 文档页数:45
功能食品课程设计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美食。
功能食品作为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一种食品,在当今食品市场中也备受关注。
功能食品是指添加了具有特定功能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粗纤维等)的食品,它不仅满足人的营养需求,还能达到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效,并将提供一个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制作健康营养的功能食品。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主要的功能食品成分和功效;•学会制作多种不同功能的健康食品;•提高健康饮食及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功能食品概述1.1 定义和分类1.1.1 功能食品的定义1.1.2 功能食品的分类1.2 功能成分的类型1.2.1 药用成分1.2.2 营养成分1.2.3 功能性成分1.3 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功能食品的功效2.1 抗氧化功效2.2 改善免疫系统2.3 降低胆固醇2.4 增强肠道健康第三章:功能食品的制作3.1 功能饮品的制作3.1.1 益生菌饮料3.1.2 矿物质水3.2 功能点心的制作3.2.1 高纤维小米饼3.2.2 豆浆饼3.3 减肥食品的制作3.3.1 红豆薏米粥3.3.2 燕麦核桃月饼第四章:食品安全4.1 功能食品的安全4.2 功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第五章:实验5.1 实验一:营养饮品的制作5.1.1 材料准备5.1.2 步骤5.1.3 结果展示5.2 实验二:高纤维小米饼的制作5.2.1 材料准备5.2.2 步骤5.2.3 结果展示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效,并将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健康功能食品。
通过实践课程的参与,学生能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技能和经验,并增加对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个课程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功能食品的制作,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满足健康需求。
《功能性食品概述》课程标准《功能性食品概述》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功能性食品概述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
功能性食品将在21世纪对机体的保健、疾病的防治、延年益寿、美容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根本概念、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因子,掌握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功能性食品的评价原理和方法,并学会设计、开发和评价功能性食品。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到达以下根本要求:⑴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及分类;⑵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机理;⑶能够对功能性食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学会设计、开发功能性食品。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学时教学目的:学习功能食品的概念和功能性食品的特征与分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展状况和开展策略。
教学内容:1、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及其演替过程2、功能性食品的特征与分类3、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4、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开展现状5、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开展策略第二章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及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了解各种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教学内容: 1、活性多糖 2、膳食纤维 3、功能性低聚糖第三章氨基酸、活性蛋白质与活性肽 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几种活性肽及活性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理,了解活性蛋白质及活性肽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1、氨基酸 2、活性肽 3、活性蛋白质第四章功能性油脂 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的概念、分类;理解其具有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以及脂肪替代品的定义和种类。
教学内容:1、多不饱和脂肪酸2、磷脂3、脂肪替代品第五章活性微量元素 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微量元素的定义、种类及其生理功能;掌握硒的生理功能。
功能性食品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掌握我国对功能性食品的法规标准及安全评价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常见功能性食品成分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健康维护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和评价市售功能性食品的产品特点及功效。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功能性食品配方,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文献检索、综述和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前沿动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关注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发展。
2. 学生能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3. 学生能培养对功能性食品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使学生掌握功能性食品的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可能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功能性食品概述-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法规标准及市场现状。
2. 功能性食品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常见功能性食品成分(如膳食纤维、益生菌、低聚糖等)的生理功能。
- 功能性食品成分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健康维护中的应用。
3.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与安全-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 功能性食品的保健功能评价及其临床验证。
4. 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与实践- 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案例分析:实际功能性食品产品的配方设计和制作。
5. 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功能性食品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