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的试验
- 格式:docx
- 大小:28.56 KB
- 文档页数:3
石河子科技总第244期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99(2019)04-0052-021前言随着新疆天业循环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俨然成了在保证安全生产后的又一新课题,天辰电厂作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节能降耗的艰巨使命。
电厂的水一般经过、换热器、盘滤、超滤、反渗透、离子交换器后投入后续工段,其中反渗透工艺虽然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厂水处理环节,但该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约占总进水量20%的浓水排放,这一点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无疑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进一步提高反渗透的经济运行能力,最大限度的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排放量,通过对厂区7套反渗透装置排放的浓水以及后续工艺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符合实际的改造方案并实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2现状调查厂区现共有7套反渗透装置,其中#1-#4反渗透套每套一级的浓水排放量为20t/h ,#5-#7反渗透每套一级的浓水排放量为30t/h ,一级反渗透的浓水排放量大约为160t/h ,以下通过化验反渗透浓水水质、调查反渗透的运行方式、一级反渗透浓水排放量、以及对浓水水质符合要求的用水设备,为确定浓水回收再利用方案提供参考。
2.1浓水流量统计经统计,#1-#7反渗透2月28d 每天有一套备用即每套平均运行21d ,3月#1-#4每天2套反渗透备用,#5-#7一套备用,即#1-#4每套平均运行15d ,#5-#7平均每套运行20d ,各个反渗透装置单位时间内浓水流量如表1所示:2.2浓水水质检测通过对回收池中浓水、原水、循环水进行检测,分析各个水质的参数,如表2所示:2.3用水设备分析电厂水资源主要用于燃运喷淋、消防水、厕所冲洗、脱硫设施等,其中燃运喷淋水来源于化学复用水池中的水,PH 值在6~9之间,通常只在夏季炎热时使用;消防水和厕所冲洗来自原水,PH 值介于电厂水处理中浓水再利用途径分析(新疆天业天辰电厂化水部,石河子市,832000)张伟摘要通过对现有1#-7#反渗透装置所排放浓水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搜集整理浓水回收的相关技术,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探索最适宜电厂反渗透浓水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反渗透技术在热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中的试验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我国的电力近一半依靠的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这些用水中近7成消耗在冷却循环中,做好循环冷却水的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在热电厂中水回收利用中反渗透技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处理技术。
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
本文结合反渗透技术的特点对其在热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反渗透技术;热电厂;中水回用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膜分离的方式来实现对于水的处理,具有脱盐率高、环保等的特点。
在我国的热电厂发电工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通过对污染中水使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回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1.试验不同pH值条件下反渗透系统对热电厂污水处理中的效果热电厂是用水大户,其用水的近7成用于循环冷却水,冷却水完成冷却循环后其水质中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将这些污染水直接排放在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因此,采用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行循环使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的重要措施。
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中含盐量比较高,在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脱盐处理的主要技术,其具有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的特点。
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反渗透处理的过程中其处理效果会受到给水pH 值的影响,膜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技术中两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而给水pH值的变化会对上述两项指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为确保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反渗透处理效果应当对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反渗透处理效果进行试验以找出最优的给水pH值条件。
1.1试验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水质在对不同pH值条件下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反渗透处理效果进行试验时,采用的是某电厂的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排污水。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分析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是一种将反渗透膜过滤后的废水再次利用的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浓水回用技术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原理是将废水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得到清洁的水资源。
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市政废水处理、农业灌溉等领域。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市政废水处理方面,可以提高废水的再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
在农业灌溉方面,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其次,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得到清洁的水资源。
同时,该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然而,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操作维护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最后,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进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拓展该技术的应用领域。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该技术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其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总的来说,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为解决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让我们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反渗透中水回用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1. 背景介绍反渗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水中大部分固体颗粒和溶解物质被过滤,产生的废水中残留大量的高盐浓水。
这些高含盐浓水一般都需要再次处理,才能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现在,中高盐浓水也能通过一些高效的处理方法再次利用,从而达到节能资源和削减污染的目的。
2. 中高盐浓水污染的问题中高盐浓水一般指的是反渗透膜生产中的浓水,含盐量在10000mg/L以上。
这类水资源不能直接回用,而需要再次处理才能达到农业浇灌、制作工业净水等目的。
假如这些水资源未得到再次利用,将会造成以下的后果:•挥霍水资源,造成更多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大量废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等紧要水源地,造成水体污染;•高浓度盐分被排放到土地中,造成土地板结、盐渍化等严重问题。
3. 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3.1 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目前反渗透系统中中高盐浓水集中处理的一种技术,利用其物理特性,将水蒸发而盐分浓缩至饱和,随后得到纯洁水和盐分。
这种技术可以分为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而单效蒸发则较为简单,操作便捷。
3.2 阳离子交换法阳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材料吸附和分别水中阳离子盐类,达到削减盐分和降低EC值的目的。
这种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技术范畴,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于中低盐度水体的处理。
3.3 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是将反渗透技术和电渗析技术结合使用,兼具两种技术的优点,可以削减能量消耗、提高产水率和脱盐效率,且操作简便简单。
3.4 集成蒸发法集成蒸发法是一种同时利用多种方法对中高盐度水体进行处理的综合性技术。
通过预处理、电渗析、多级蒸发等工艺将废水流经各阶段系统,通过渐渐浓缩、提高蒸发效率等手段,最后得到纯洁水和可回收的固体盐分。
4. 实际应用案例在一项中高盐度水体饮用水处理工程中,接受了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分析摘要:反渗透膜技术广泛应用于苦咸水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大量的浓水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需要借助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加以改善。
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意义,并结合实例就其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技术应用分析引言为加快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但针对浓水的处理却存在能耗大、回收率低等缺陷。
而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出现不仅可将节水减排变为现实,还能达到降低制水成本、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下面便结合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实例展开分析。
1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概述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凭借其低耗、高效、无污染等优势在当下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纯水制备、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有所应用,被视为缓解资源危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
但与此同时,其排出的浓水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而且可生化性较差,若处理不当则易污染水体引发土壤板结等,而蒸馏浓缩、回流法等传统处理工艺有的运行不稳,有的回收率低,故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回收利用反渗透浓水的技术[1]。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是基于原有的反渗透设备加以改造而成,即安装零动力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并以手动阀使其与反渗透浓水管连接,不用额外增加动力,只需对反渗透系统浓水端余压能量进行充分利用便可实现对浓排水的零动力回收和再利用,以此发挥节水减排、降低成本的效用,同时无需改动电气控制系统,不会占用平面位置,也不用投加药剂,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提升。
2反渗透浓水回收的可行性为了提高系统回收率,反渗透浓水经过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产水与淡水反渗透产水一起进入阴床,反渗透浓水设计排放至污水处理场排放区,通过分析浓水反渗透浓水水质,其水质条件完全符合循环水补水标准,可以进行回用。
2.1浓水结垢倾向的计算反渗透装置运行时, 反渗透膜对水中 CO2透过率几乎为 100%, 而对 Ca2+的透过率几乎为零。
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研究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浓水处理及回用成为了一种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反渗透浓水处理原理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性膜将溶液按压力差分离成纯净水和浓水的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具有较高的水通透性和良好的截留效果,能够有效去除溶解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微小颗粒,使得浓水变为高纯度水。
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过程反渗透浓水处理包括预处理和主处理两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气体和有机物等杂质,以减少反渗透膜的污染和降低运行成本。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混凝、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主处理阶段则是通过反渗透膜将浓水变为高纯度水。
在主处理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pH调节、消毒杀菌等后处理操作,以确保最终产水的卫生安全。
三、反渗透浓水的回用技术1.溶解气氛浓水回用:将溶解气氛浓水通过气氛饱和设备,将一部分溶解气氛浓水中的溶解气氛转化为气体,同时产生低溶解气氛浓水进行回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回收一部分浓水,还可以提高溶解气氛的浓度。
2.蒸发结晶回用:将溶解气氛浓水进行蒸发,并通过结晶技术将浓缩物进行回收并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溶解气氛的体积,实现溶解气氛的回用。
3.电渗析回用:采用电场作用使水中的离子在膜表面发生迁移,通过对电渗析膜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溶解气氛浓水中的离子选择性的回收和回用。
四、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应用实例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已经在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力行业,反渗透技术被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给水、冷却水处理等方面;在制药行业,反渗透技术可以实现药品原辅材料的提纯和净化;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处理患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的污水,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反渗透浓水用于循环水的处理方案反渗透浓水是指通过反渗透技术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
该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溶解性和悬浮性固体物质,如钠、钙、镁、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重金属等。
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循环水的处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案。
首先,处理反渗透浓水的第一步是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
该步骤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浓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过滤和沉淀,用以去除浓水中的悬浮固体。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加入草酸、硫酸等化学药剂,用以沉淀和去除浓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接下来,进行反渗透膜处理。
反渗透膜处理是将浓水通过反渗透膜,利用半透膜的特性,将水分从其他溶质分离出来的过程。
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可以有效分离水和大部分溶质,减少浓水中的固体和溶解物的浓度。
反渗透膜的选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包括浓水的成分、浓度、流速等因素。
在反渗透膜处理后,可以将得到的淡水进行回收利用。
淡水可以用于循环水系统中的补水、冷却等方面。
由于反渗透膜对溶质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回收利用的淡水具有较高的纯度,可以有效减少循环水中的固体和溶解物含量。
对于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结晶技术,将浓缩液中的溶质进行结晶、沉淀和分离。
通过结晶技术,可以从浓缩液中分离出溶质,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浓缩液中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去除。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溶质的性质和浓度进行选择。
最后,还可以采用蒸发技术对浓缩液进行处理。
蒸发技术是将浓缩液加热使其蒸发,将溶质进行分离和浓缩的过程。
通过蒸发技术可以从浓缩液中得到高浓度的溶质和相对较干燥的固体。
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浓缩液中溶质浓度较高的情况。
以上是一种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案。
这种方案结合了初步净化处理、反渗透膜处理、回收利用和浓缩液处理等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浓水中的固体和溶解物,并实现淡水的回收利用。
反渗透浓水循环水浓排水处理方案反渗透浓水、循环水浓排水处理是指对反渗透工艺中产生的浓水和循环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浓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处理方案,并对其技术原理、处理过程和效果进行详细描述。
处理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反渗透技术对浓水和循环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同时较大程度地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水资源。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水和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应用较高的压力将水通过半透膜,从而去除其中的溶质和微生物。
处理过程首先对浓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
预处理包括共混剂混凝、砂滤和活性炭吸附等工艺。
然后,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浓水输入到反渗透装置中,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将其中的溶质和微生物去除,产生纯净水。
反渗透产生的浓水继续循环回到预处理系统或者中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再次利用。
这样循环利用的循环水可以用于反渗透过程中的补水和清洗等用途。
处理方案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浓水的处理效果,即实现对浓水中溶质和微生物的去除;二是对循环水的回收利用效果。
对于浓水的处理效果,反渗透技术可以将其中的溶质去除率达到95%以上,微生物去除效率高达99%。
对于循环水的回收利用效果,主要表现在减少了对新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废水排放的量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来说,反渗透浓水、循环水浓排水处理方案是通过预处理和反渗透技术对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污染物和回收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浓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通过该处理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工艺水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推动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rch 2012 第5期总第255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5T o tal N o .255反渗透浓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设计X张 铭,禾志强,李 猛(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介绍了反渗透浓水混凝——高效反渗透处理工艺,对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证,分析了该工艺的可行性,设计出水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不但减少了直接排放反渗透浓水可能造成的污染,也大大提高了水的再生利用效率,有效节省了水资源,为同类型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回用;循环水 中图分类号:T F 0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5—0094—02 反渗透技术是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应用广泛。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制取优质脱盐水的同时,进水中的杂质被高度浓缩。
如果反渗透浓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必然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1]。
通过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对浓水处理进行处理,回收利用反渗透浓水不但可以防止浓水污染,也提高了浓水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
某电厂为2台600M W 机组,采用湿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化学水处理车间采用反渗透+超滤工艺,在电厂水处理运行中产生大量高含盐量、高COD 的反渗透浓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根据现有水质和环境条件,我们对该厂反渗透浓水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了解反渗透浓水水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经验,提出反渗透浓水处理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方案。
1 反渗透浓水水质目前,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排放量为60m 3/h ~100m 3/h 。
反渗透浓水具有含盐量较高、容易结垢析盐、干净无杂质等特点。
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分析作者:吴秋荣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21期摘要:不可否认,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工业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浓水处理现状尚不理想,因此需要借助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加以改善。
对此,笔者阐述了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意义,并结合实例就其做了进一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回用;水处理为加快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但针对浓水的处理却存在能耗大、回收率低等缺陷。
而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出现不仅可将节水减排变为现实,还能达到降低制水成本、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下面便结合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实例展开分析。
一、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概述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凭借其低耗、高效、无污染等优势在当下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纯水制备、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有所应用,被视为缓解资源危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
但与此同时,其排出的浓水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而且可生化性较差,若处理不当则易污染水体引发土壤板结等,而蒸馏浓缩、回流法等传统处理工艺有的运行不稳,有的回收率低,故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回收利用反渗透浓水的技术[1]。
本文中的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是基于原有的反渗透设备加以改造而成,即安装零动力反渗透浓水回收装置并以手动阀使其与反渗透浓水管连接,不用额外增加动力,只需对反渗透系统浓水端余压能量进行充分利用便可实现对浓排水的零动力回收和再利用,以此发挥节水减排、降低成本的效用,同时无需改动电气控制系统,不会占用平面位置,也不用投加药剂,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提升。
二、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分析(一)项目概况已知某热电公司化学反滲透水处理站现有3套反渗透系统,采用地表水进水,目前膜元件运行状况良好,单套反渗透系统额定产水和浓水流量分别为20m3/h和40m3/h,即整个系统共有120m3/h的额定浓水流量,而且经直接排放后经雨水管道流出,致使水资源浪费严重。
反渗透浓水再利用方案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水的再利用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在反渗透(RO)膜水处理过程中,浓水是一种产生的副产品,通常被称为反渗透浓水。
传统上,反渗透浓水被简单地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寻找浓水再利用的方案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反渗透浓水再利用方案。
问题描述反渗透浓水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盐度和高硬度。
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案来处理和再利用这些浓水,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保护环境。
方案概述我们的方案是将反渗透浓水通过多级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整个处理过程包括预处理、浓水混合、处理和再利用四个主要阶段。
预处理阶段在预处理阶段,我们首先对反渗透浓水进行浊度和悬浮物的去除。
这可以通过使用砂滤器和混凝剂来实现。
砂滤器可以去除浓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而混凝剂可以将胶体颗粒聚集成可沉淀的颗粒。
浓水混合阶段在浓水混合阶段,我们将处理过的反渗透浓水与其他水源混合,以降低其盐度和硬度。
这可以通过将海水、淡水或其他低盐水源与反渗透浓水混合来实现。
混合后的水具有较低的盐度和硬度,并且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或工业用途。
处理阶段在处理阶段,我们使用逆渗透膜技术对混合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逆渗透膜是一种高效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离子、溶解物和微生物。
通过使用逆渗透膜,我们可以将水中的盐和其他污染物去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清水。
再利用阶段在再利用阶段,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多种用途。
例如,可以将水用于灌溉农作物,这不仅能减少对淡水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再利用后的水也可以用于工业用途,如冷却系统、洗涤和再循环流程等。
优势与挑战使用我们提出的反渗透浓水再利用方案有许多优势。
首先,该方案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资源浪费。
其次,再利用后的水质量高,可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此外,该方案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工艺研究摘要:通过试验,提出并验证了适用于电厂反渗透浓水的回用方法:利用余压将反渗透浓水打入低压膜元件,分离的净水回用至工业水箱,回收率可达50%,浓水经“微波化学法”有效降低化学需氧量后达标排放。
该方法进一步提升原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制得的产水与工业水相当,可满足电厂多处用水需求;在敏化剂和微波共同作用下,浓水化学需氧量可由80~120 mg/L降至35~40 mg/L,低于排放标准。
反渗透浓水处理后可结合浓水水质特点和厂里用水情况,在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回用。
关键词:发电厂;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微波化学法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作用下,利用半透膜拦截水中的盐类、胶体、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杂质,实现溶质与溶剂的有效分离。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有广泛应用,是制备电厂生产所需除盐水的重要工序。
补给水系统反渗透回收率通常为75%,排放约25%的浓水。
反渗透浓水为经常性排水,水量不容忽视,如果浓水直接外排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反渗透浓水的水质与反渗透膜透过性能和进水水质有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电厂补给水系统中的反渗透浓水含盐量高、浊度小,几乎不含重金属、氨氮、微生物等。
这样的水质条件决定其处理方式有别于其他电厂废水。
反渗透浓水的回用空间大,处理目标也更有指向性。
1 反渗透浓水回用方案结合电厂实际情况,提出反渗透浓水回用方案:反渗透浓水→零动力膜系统→产水至回用水箱、浓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具体回用流程见图1。
反渗透浓水被引入低压脱盐膜元件,在不增加外界动力的情况下,利用反渗透浓水排放压力为动力,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再度分离,回收率目标值设定为50%。
处理后产水进入回用水箱循环使用;浓水经回收箱过度后进入浓水处理系统,向反应池内投加敏化剂、絮凝剂等药剂,在微波催化作用下重点降低浓水的化学需氧量(以下简写为“COD”),经处理合格后排放。
该工艺进一步回收50%的反渗透浓水,将原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由75%提升至87.5%。
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及实践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及实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了减少对有限水资源的依赖,使用回用水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法。
然而,回用水中浓水的问题也愈加凸显,为了合理处理回用水中产生的浓水,我们需要引入适当的处理工艺。
目前,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已成为处理浓水的主流方法之一。
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进行水的过滤和分离的一种物理处理技术。
它通过将浓水经过高压驱动,使其渗透透过半透膜,从而将水分离出来,达到浓水的处理效果。
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预处理、反渗透处理、后处理和排放。
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酸碱调节和除气等操作。
由于炼化回用污水中可能含有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通过过滤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杂质,保证反渗透设备的正常运行。
酸碱调节和除气则是为了控制水的酸碱度和降低溶解氧含量,以提高反渗透的效果。
反渗透处理是整个工艺的核心步骤,它需要借助反渗透设备进行实施。
反渗透设备通常由高压泵、反渗透膜和压力容器等组成。
高压泵提供足够的压力,将浓水送入反渗透膜进行分离。
反渗透膜是关键部件,它能够阻隔大部分溶质和微生物,从而实现水的纯化。
压力容器则用于稳定和控制反渗透操作的压力。
反渗透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以进一步提纯水质。
后处理通常包括消毒、调节和加药等操作。
消毒可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调节操作主要是对水的酸碱度和矿物质含量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用水要求。
加药则可以在水中注入适量的抗菌剂和阻垢剂,以防止后续设备的堵塞和老化。
最后一步是排放,即将处理后的浓水排放到环境中去。
由于浓水可能还含有一定的溶解固体和微生物等,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对浓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一般情况下,浓水可以通过深度处理、过滤和消毒等方式进行净化,并根据环境要求进行监测和控制。
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及实践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及实践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传统的淡水资源有限,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然而,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浓水成为了处理过程中棘手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处理工艺及实践。
二、浓水产生原因及特点在炼化回用污水反渗透处理过程中,浓水是不可避免的产物。
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反渗透膜的截留机制,即膜上物质无法完全通过膜孔,导致在膜表面积聚;二是水中溶解固体物质的浓缩。
浓水的特点是高盐度、高浊度、高浓度和低pH值。
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理,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三、浓水处理工艺针对浓水的高盐度、高浊度、高浓度和低pH值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工艺进行处理:1. 疏水膜技术疏水膜技术是利用高压驱动浓水通过具有小孔径的疏水性膜,从而使溶质或固体颗粒无法通过。
通过调节操作压力和膜孔径,可以实现对浓水中盐类和颗粒物的有效去除。
2. 气浮技术气浮技术是将空气注入到浓水中,形成气泡悬浮物质,通过浮力将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气泛法能有效去除浓水中的颗粒物质和微小气泡,进而降低浊度。
3. 化学沉降技术化学沉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与浓水中的固体颗粒相结合,并形成较大的颗粒物。
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如聚合物和与离子)和调节pH值,可以有效地去除浓水中的高浓度悬浮物质。
4. 膜滤技术膜滤技术是利用超滤膜、纳滤膜或微滤膜等膜材料进行过滤,通过调节膜孔径大小,可以去除不同规格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
同时,膜滤技术还可以去除浓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四、浓水处理实践1. 巴西水厂浓水处理实践巴西一家市政水厂利用反渗透工艺处理污水,并产生大量的浓水。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他们采用疏水膜和气浮技术结合的方式处理浓水。
首先,将浓水通过疏水膜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质。
热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处理的试验
摘要:在热电厂中,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
采用超滤+
强化阻垢反渗透工艺对某热电厂的高盐度反渗透浓水进行回收,结果表明,超滤
+强化阻垢反渗透工艺完全适合反渗透浓水的回收,对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显著。
设备运行稳定,处理后的出水满足二级反渗透的进水水质要求,运行成本
与常规的超滤+反渗透工艺的成本基本无异。
关键词:浓水回收;强化阻垢;超滤;反渗透
引言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因具有脱盐率高、操作简便和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被广泛
应用于水处理中。
电厂排水主要有循环水排水和化学水处理排水两部分。
化学水
处理排水中,反渗透浓排水约45×104t/a占化学水处理排水的70%。
反渗透系统
的浓水大量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废水排放压力。
因此,合理利用反渗透浓排水,实现废水回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1工艺概述
根据浓水的水质情况以及现场场地情况确定浓水回收的基本工艺。
浓水在调
节池进行酸碱中和,经潜污泵泵送至一体化净水器,经絮凝沉淀后去除水体中大
部分的胶体悬浮物。
随后泵送至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器中的石英砂和活性炭可进
一步去除水中疏水性的溶解性有机物,保证后续处理工艺中膜污染的控制。
经超
滤进一步预处理后,进入反渗透系统脱盐除硬。
反渗透产水做为纯水站的一级反
渗透进水循环利用。
2处理工艺
2.1工艺流程
原水为某电厂反渗透浓水,试验规模为2m3/h。
反渗透浓水经过超滤处理后,出水添加强化阻垢剂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
2.2预处理工艺
由于生产厂区排放的浓水水量、水质不稳定容易对中水回用装置造成各种形
式的冲击负荷。
因此,该在进入处理装置前,要调节水质、水量,以保证处理装
置的正常运转。
一体化净水装置和城市供水厂的净化流程一样。
它有:混凝池、
沉淀池、过滤池。
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凝池内,用特制的搅拌机搅动,使水中的悬浮物和混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形成矶花。
一般净水装置是采用涡流
反应来使水和混凝剂混和,但效果受水量的变化而不稳定。
该净水装置则用搅拌
机混和,不受水量变化而影响效果。
水经加混凝剂混凝后形成巩花,流到设备的
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法,经过梯形斜板沉淀室沉淀完成固液
分离,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入泥斗。
经沉淀后的水流到过滤池过滤,滤池结构:底
部为布水管,中部为石英砂,上部为无烟煤。
2.3反渗透装置的选择
反渗透装置已经比较早的运用到了国内,但大部分运用在生物制药行业。
因
为给水预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超滤技术的应用使反渗透越来越多的应用
到了电厂水等生产中。
现阶段,国内在水处理方面使用的反渗透装置大多使用的
是卷式结构。
要严格的控制反渗透的产生率,这不是指产水率越高越好,如果太
高的产水率就会造成浓差极化。
但是发生浓差极化并不知识太高的产水率导致的,通过膜的水量太多也会造成产生浓差极化。
产生浓差极化情况后就会增加水能源
的耗费量,透过的盐的数量增大,就可能导致膜的性能下降并无法还原。
2.4混合浓水后的循环水高浓缩倍率运行方式
①超声波除垢。
混合浓水的循环水水质在有超声波除垢装置的循环水系统中,无需任何处理,完全可以满足高浓缩倍率的运行要求。
②硫酸加水质稳定剂。
在没有超声波除垢装置的循环水系统中,混合浓水后的循环水水质由于碱度稍高,
采用硫酸加水质稳定剂的处理方法,可使循环水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
③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混合补水后的浓缩倍率。
混合浓水的循环水水质由于碱度稍高,在现
运行方式下,要保持高浓缩倍率运行,需要加入硫酸降低循环水碱度,通过试验
确定浓缩倍率。
3处理效果
3.1对离子的去除效果
反渗透浓水经过预处理+强化阻垢反渗透处理后。
其中超滤对离子基本无去除
效果,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有限,COD去除率仅为23.68%,但超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为87.5%,超滤产水浊度满足反渗透的进水要求;反渗透对
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显著,钙离子去除率为95.97%,镁离子去除率为
95.34%,氯离子去除率为89.44%,COD去除率为82.76%,完全满足二级反渗透
进水要求。
3.2系统运行状况
通过上述预处理后,有效的抑制了胶体和微生物污染和碳酸盐结垢的问题,
反渗透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达3个月以上。
4运行成本分析
超滤与反渗透设备按全自动运行时,电耗与设备折旧占运行成本的主要部分,强化阻垢剂与普通阻垢剂价格基本一致,药剂成本与常用反渗透设备成本基本类似。
本试验中设备运行成本与普通反渗透设备运行成本类似,且超滤设备经过定
时反洗、反渗透使用强化阻垢剂后,膜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系统运行较为稳定,
超滤与反渗透设备折旧费也无增高,运行成本没有额外提高。
5水处理反渗透(RO)膜元件的运维管理
①重视运行监督和管理。
要加强对运行监督与管理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下面
几个方面来实施:要对反渗透(RO)前预处理设施进行相关的清洗措施来使出水
负荷反渗透(RO)进水的质量得到保障;对保安过滤器滤芯随时进行检查,如出
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换,避免滤芯出现问题导致泄露而发生反渗透(RO)膜的颗粒
污染;高压泵入口的压力要不小于0.2MPa,避免空气或保安过滤器前被阻拦的物
质被抽入反渗透(RO)膜原件里面;要随时低压冲洗已经不再使用的反渗透(RO)膜,特别是在夏季,要实现每班进行一次冲洗;要对给水水质随时开展研究分析,从具体情况出发来对相关化学药剂的加药量进行调整;要对浓水量及时的进行调节,确保使回收率保持在75%左右,要做到使浓水中微溶盐浓度不会高于溶度积
而产生污垢,还不会浪费随资源;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培训,增强其专业
能力,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②做好反渗透(RO)系统的维护工作。
对
反渗透(RO)设备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开展科学的冲洗工作;因为生产的波动,反
渗透(RO)设备会经常出现停运现象,反渗透(RO)无论使短期或是长期的停用都一定要采取保护手段,不科学的处理会造成膜性能下降且无法复原;在正常运
行时,反渗透(RO)膜也可能受到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污染,这些物质的积淀会导致反渗透(RO)设备运行出现问题,甚至会严重损坏膜。
所以,为了使透水和除盐性能得到回复,需要使用化学清洗来对膜开展清洗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超滤膜对反渗透浓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浓水中大部分胶体颗
粒及有机物,对反渗透膜的运行起到保护作用,再通过投加强化阻垢剂,能够使
反渗透装置稳定运行。
此工艺适于回收热电厂反渗透浓水,且对离子和有机物均
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产水水质满足二级反渗透进水要求,且运行成本与一般超滤
反渗透装置运行成本持平,达到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昆仑,宋若春.浅析反渗透浓水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6,26(7):71-73.
[2]王平,龙潇,任汉涛.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9(5):48-50.
[3]孙容,李飞.反渗透浓水回用技术探讨[J}.电站辅机,2004,25(3):51-56.
[4]管辉尧,张学琴,李永和.中水作为循环水补水在三河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9(2):43-45.
[5]张国斌.火力发电厂中水回用技术与应用前景[J].中国给水排水,2005,
21(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