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44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
2.通过_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_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________的要求。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____理论。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文化现象。
8.教育与文化是________的关系。
9.____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________程度。
11.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
12.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5.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16.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7.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______为核心。
18.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__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内容提要]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关系4、教育与社会人口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重点和难点]1、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关系2、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发展,推动和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和制约教育的发展。
一、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无论哪个阶级,不管它自觉还是不自觉,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同时,归根结底是要考虑到当时生产发展水平。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只有小农和手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知识质量的要求不高,没有爱过学校教育的人,也可以生产。
因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在旧中国,农民是不需要学习很多文化知识的,即使学习,也主要是识字,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多再学一些珠算。
所以说,生产力发展,对学校人才的目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为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一个国家能招多少人进学校学习,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要看这个国家能给教育提供多少的物质条件。
办教育是不能违背这个原理的。
(表)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在校生总数(万人)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
如:奴隶和封建社会时的教育,相对比较缓慢,规模也较少,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
也正因为生产力水平限制,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差距也较大。
(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发展1、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置)随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改革。
古代,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我国长期是尊孔读经,欧洲中世纪主要是宗教定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天文、医学、但不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