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H3 O N
CH3 N
H C H 2O H OC O C H
H C H 2OH OC O C H
东莨菪碱 (环氧位阻pka6.20)
莨菪碱(pka9.65)
5、氢键效应:氮原子周围的羟基所处的位置 有利于生物碱共轭酸分子内氢键形成时,则共 轭酸稳定 , 碱性增强。
CH3
CH3 C 6H 5 OH
C H 2O H C H
N
CH3
O
C
莨菪醇的有机酸酯
莨菪碱(阿托品)
四、异喹啉类生物碱
(一)简单异喹啉型
N
(二)苄基异喹啉型
H 3C O
N H 3C O
N
H 3C O OCH3
罂粟碱
四、异喹啉类生物碱 (三)双苄基异喹啉型
2分子苄基异喹啉通过醚键结合而成
O Me H3C N O Me H Me O Me O N H CH3
NH
四氢异喹啉(SP3 pKa9.5)
N
异喹啉(SP2 pKa5.4)
RC
N
氰类(SP 中性 ) 电效应
2、诱导效应: 供电诱导效应(烷基):可使氮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 增加,碱性增强。 吸电诱导效应(含氧基团,双键,苯环):电子云密 度降低,碱性减弱。
CH OH CH CH3
CH OH CH NH2 CH3
二、旋光性
多有旋光(不对称碳原子或不对称中心)
多呈左旋性。 生物活性与旋光活性密切相关,常左旋活性大 于右旋
三、
碱性
7 1S2 2S2 2P3 碱性的来源 N: H+ (接受质子)
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pka pKa=-lgKa, pKa越大,碱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