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2
课时作业(二十八)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4分×15=60分)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
答案:D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
答案:D(2012安庆模拟)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
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
答案:D4.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是因为()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随着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答案:B(2012南京模拟)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A.①经济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B.①生态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C.①社会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经济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D.①社会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生态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解析: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答案:A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活废弃物C.产生生产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解析: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构建循环式经济系统。
2、《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本书于1987年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概念3、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4、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的保障。
5、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大力加强政风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7、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8、减量化在循环经济三原则中处于次要位置,做好循环经济主要是再循环。
9、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都是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
10、要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要政府和工业部门的努力和支持就可以了,普通民众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2部分:单选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即将建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基地的是?2、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几位?3、在十一五规划要求中,“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多少?4、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哪一年召开的?5、下列哪些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6、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是哪种类型的书?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清洁能源?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9、()是人类发展的必有之路?10、()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第3部分:多选题(共10题,共50.0分; 默认单题0.0分)1、本课中讲到的消费带来的两个效应为?2、下列关于美国经济和物质消费的描述正确的是?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经济领域的是?(5.0分) 得分:4、我国要做好节能和能源结构转变工作,需要从以下哪些方面努力5、下列矿产中属于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的是?6、循环经济实施的三个领域是7、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8、下列属于发展新模式内容的是9、下列属于提高生态效率关键措施的是10、下列属于循环经济三原则的是。
2020年“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及答案(共二十套)2020年“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二氧化碳增多对气候变化将有怎样的影响?A、短期B、中期C、长期D、永久正确答案为:C2、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列为一个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地区?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亚洲正确答案为:D3、大气里面二氧化碳平均会存留多少年?A、一百年B、二百年C、三百年D、四百年正确答案为:B4、中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对平均气温升高的报道数字是?A、0.3-0.6B、0.4-0.7C、0.5-0.8D、0.6-0.9正确答案为:C5、____年6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2009B、2008C、2007D、2006正确答案为:A6、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A、四万亿B、四千亿C、四百亿D、四十亿正确答案为:A7、2007年,日本提《美丽星球50》计划,目标于____年日本要进入低碳社会?A、2050B、2040C、2030D、2020正确答案为:A8、2006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它提出来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石油供应量要从50%降到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从现在100%降到80%。
A、2050B、2040C、2030D、2020正确答案为:C9、哪一个国家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政策方案?A、中国B、美国C、英国D、日本正确答案为:A10、什么能源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骨干能源?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生物质能正确答案为:C11、中国哪一个省市利用太阳能最好?A、新疆B、上海C、西藏D、四川正确答案为:C12、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___?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B、提倡奢侈浪费C、提倡奢侈的绿色消费低碳水平D、提倡节省资源正确答案为:A13、低碳发展要求经济系统___。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答案完整版,96分通过⼀、单项选择题第1题: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最经济指的是()。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第2题:()的碳减排潜⼒巨⼤,应当⼤⼒发展。
A:太阳能B:⽔电C:⽕电D:⽯油第3题:( )即对低碳消费⽅式的了解和认知。
A:认知性B:可⾏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第4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低第5题:⼴义的低碳消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第6题:固碳技术指把燃烧⽓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氧化氯B:⼆氧化硫C:⼆氧化碳D:⼆氧化氮第7题: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年完成。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2001年第8题:中国⽓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第9题:近百年我国⽓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A:⽣态系统B:环境系统C:⽔系统D:⽓候系统第11题: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臭氧层的也只能在()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年B:2051年C:2052年D:2053年第12题:(),英国科学家⾸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第13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B:政策C:市场机制D:⾃然第14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A:系统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效利⽤原则第15题:地球表⾯()被⽔覆盖,因此有⼈把地球说成是蓝⾊星球,⼜叫⽔球。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人类与环境间存在着以下关系()的辩证关系答案:既对立又统一2.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答案: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高于自然循环速率3.物质的人为流动是指以下哪种流动()答案:物质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流动4.课程中两种描述物质人为流动的典型方法是()答案:追踪法和定点法5.以下()哪种情况,物质人为系统将不断收缩答案:资源索取量小于环境废物排放量6.生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产品的()答案:环境性能7.为保护环境,应在哪个()季节适当调高空调温度答案:夏季8.该课程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研讨式教学9.以下哪个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是人类环境负荷()答案:人口规模10.以下哪个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是人类环境负荷()答案:技术水平11.严格讲( )不属于循环经济推进模式答案:海水淡化12.“追踪法”和“定点法”分析物质流动时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3.从驱动力看,物质人为流动具有()特征答案:受人类需求驱动14.借助数算产品数量和物质含量来确定In-use Stock的方法是()答案:自下而上法15.LCA可用于评价()的环境影响答案:社会服务16.所有环境负荷的变化都必然经历从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错误17.某地区环境负荷总量可表示为人均环境负荷乘以该地区人口数量答案:正确18.某地区单位服务量的环境负荷与该地区生态效率呈倒数关系答案:正确19.物质的人为流动是物质地表自然循环的一个环节答案:正确20.对于同一系统,环境效率越高,资源效率也越高答案:正确21.能量的人为流动只能是单向、递减的答案:错误22.物质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流动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答案:正确23.物质循环流动是物质人为流动的特殊形式答案:正确24.循环经济中,伴随物质的循环流动,也将形成能量和价值的循环流动答案:正确25.物质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蓄积是由于同期内投入使用的物质数量大于报废而离开使用的物质数量形成的答案:正确26.生态设计是面向环境改善的设计答案:正确27.企业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越高越接近环境友好企业答案:错误28.夏季适当调高空调房间的温度将有利于环境改善答案:正确29.通常选择公交出行较自驾车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答案:正确30.获得环境友好企业认证的企业可以一劳永逸终身享誉答案:错误。
2020年“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及答案(共十八套)2020年“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及答案(一)1、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除了具有传统远期合约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对市场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特殊专业的要求。
正确答案为:对2、世界银行碳会基金提供资金和技术,江苏省南京市天井洼垃圾填埋器发电项目每年产生的净发电量达到3.6亿千瓦,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达到32.73万吨。
正确答案为:错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对本国境内实施的CDM项目没有权利进行控制和干预。
正确答案为:错4、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除了具有传统远期合约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对市场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特殊的专业的要求。
正确答案为:对5、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无法与国际社会合作,去寻求低碳技术和资金。
正确答案为:错6、由世界银行碳会基金提供资金和技术,甘肃省小狐山水电项目每年净发电量达到3.6亿千瓦,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达到32.73万吨。
正确答案为:对7、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侯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的减排会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显示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度。
正确答案为:对8、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是一种全新类型的远期合约交易。
正确答案为:对9、由于配额型交易市场和项目型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程序不同,碳信用在不同的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类型的金融衍生品特性。
正确答案为:对10、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不参与碳信用交易。
正确答案为:错11、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项目占据了绝大部分。
正确答案为:对12、从全球碳交易市场上来看,清洁发展机制市场(CDM)占很大份额。
13、在配额型交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EAU(Emission Assigned Unit)交易更多地表现出期货期权合约的特性。
正确答案为:对14、按照国际市场惯例,排放到大气中的每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权为一个“碳信用”。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B 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C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D 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经济增长优先B 环境保护优先C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考虑后代人的需求D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3、在环境经济学中,“外部性”指的是()A 企业的生产成本B 企业的收益C 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非市场化的影响D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森林D 天然气5、绿色 GDP 是在 GDP 的基础上,扣除了()A 资源消耗成本B 环境退化成本C 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D 社会成本二、判断题1、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的。
()2、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停止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
()3、资源的稀缺性是环境经济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环境质量的改善会自动带来经济的增长。
()5、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答: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如何在经济活动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污染的经济影响、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等。
2、解释什么是“公共物品”,并举例说明在环境领域中的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非排他性意味着很难阻止其他人享用该物品;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对该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使用。
在环境领域中,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河流等都属于公共物品。
例如,每个人都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一个人的呼吸不会影响其他人呼吸到同样质量的空气。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减量化原则B. 再利用原则C. 再循环原则D. 高消耗原则A. 生态系统B. 经济系统C. 社会系统D. 政治系统3.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降低资源消耗C. 减少废弃物排放D. ABC都是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中国A. 产业结构调整B. 技术创新C. 政策支持D. 企业参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错)2. 循环经济强调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对)3.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错)4. 循环经济是一种线性经济模式。
(错)5. 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______。
2.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______。
3. 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被视为______。
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______。
5. 实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3.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企业如何实施循环经济?5. 请举例说明循环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请为企业设计一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
2.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 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循环经济。
5. 论述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 分析循环经济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题及答案——72分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 40 分)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B.1990年C.1992年D.1994年2.()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B.大气C.能源D.环境3.“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是()提出的。
A.钱易B.蕾切尔?卡逊C.卡诺勒斯D.奥巴马4.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B.5C.8D.115.(),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C.2005年D.2006年6.()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B.纽约C.德兰D.巴黎7.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B.《废弃物管理法》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8.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B.487C.587D.6879.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B.蚌埠C.六安D.阜阳10.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B.?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C.?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业环境行为D.? 对社会公众负责,与社会公众合作2.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