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苗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3.59 KB
- 文档页数:1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
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
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1)子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乳兔苗).(2)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分析: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
介绍猪瘟疫苗一、猪瘟简介猪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家畜猪。
该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能够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使用猪瘟疫苗。
二、什么是猪瘟疫苗1. 定义猪瘟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控制家畜中高致死性的CSFV(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感染的生物制品。
它是由灭活或减毒后的CSFV 制成,通过注射进入动物体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抗体,从而提高动物对于CSFV感染的抵抗力。
2. 分类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免疫原理,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以下几类:(1)灭活菌苗:将CSFV进行灭活处理后制成。
(2)减毒菌苗:通过减弱CSFV毒力来制备。
(3)基因重组菌苗:将CSFV的某些基因进行重组,然后制备而成。
(4)DNA疫苗:将CSFV的部分或全部基因克隆到质粒中,通过注射质粒进入机体来诱导免疫反应。
三、猪瘟疫苗的作用1. 预防和控制猪瘟使用猪瘟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猪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注射适当剂量的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对于CSFV感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或避免动物感染该病毒。
同时,也可以降低传染性和致死率,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促进生产使用猪瘟疫苗还可以促进生产。
在动物接种后,由于机体对于该病毒产生了免疫抗体,因此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并且减少了治疗和饲料成本。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猪瘟菌苗1.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根据不同的病情、动物类型和免疫程序,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
例如,对于高流行区域或高风险群体,可以选择灭活菌苗或减毒菌苗;对于低流行区域或低风险群体,可以选择基因重组菌苗或DNA疫苗。
2. 选择可靠的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在购买猪瘟菌苗时,需要选择可靠的生产厂家和销售渠道。
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生产过程规范、包装完好、有效期内等。
五、如何使用猪瘟菌苗1. 注射时间和剂量在使用猪瘟菌苗时,需要注意注射时间和剂量。
介绍猪瘟疫苗疫苗的意义和作用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人或动物注射疫苗,可以激活其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记忆,从而在感染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做出应答,阻止疾病的发展。
对于猪瘟这类疾病,疫苗是一种重要的防控手段。
猪瘟简介猪瘟,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猪瘟的特点是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感染后猪只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猪只大规模死亡,给养殖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
猪瘟疫苗的分类根据研制方法和疫苗成分的不同,猪瘟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
1. 活疫苗活疫苗是使用弱毒或变态毒株培养繁殖或者分离纯化的病毒株制备而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福尔马林灭活减毒疫苗:通过添加福尔马林等成分对病毒进行灭活处理,使其丧失致病能力。
- 细胞温变疫苗:通过在低温下培养繁殖,使病毒适应细胞温变,失去原有致病能力。
- 分离纯化疫苗:通过对病毒进行分离纯化、减毒处理,制备成疫苗。
2.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感染的猪体进行灭活处理后制备而成,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放射灭活:使用放射线对病毒进行灭活处理。
- 化学灭活:使用化学物质(如福尔马林)对病毒进行灭活处理。
- 物理灭活:使用热、紫外线等物理手段对病毒进行灭活处理。
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猪瘟疫苗的接种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防疫苗的选择:根据疫情和养殖条件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2. 猪群健康检查:对待接种的猪群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猪只没有其他潜在疾病。
3. 疫苗接种计划: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
4. 疫苗接种方式:根据疫苗类型和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5. 疫苗接种后管理:接种后密切观察猪只的反应情况,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疫苗的效果评价和监测为了评价疫苗的效果和监测疫苗接种情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 抗体检测:通过抗体检测,评估接种猪只的免疫水平。
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附猪瘟的症状1、猪瘟流行地区:新生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一次,35-40日龄进行二免,后备猪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接种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一次,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一次。
2、非猪瘟流行地区:仔猪出生后20-25天首免,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后备猪在8月龄,配种前接种一次,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一次。
一、猪瘟疫苗多久打一次1、猪瘟流行地区(1)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立即接种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1小时过后再吃奶。
35-40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仔猪二免后6个月左右,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4)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2、非猪瘟流行地区(1)仔猪在出生后20-25天左右进行首免,每头接种1头份。
60-65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1头份。
(2)后备猪一般在8月龄时,于配种前接种免疫一次,每头接种1头份。
(3)种公猪和种母猪每隔6个月左右接种免疫一次,每次每头接种1头份。
种母猪一般在仔猪断奶后,空怀期时接种(配种前10-14天左右)。
二、猪瘟的症状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升高2°C以上),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处发绀,身体表面出现多处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猪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5天)。
2、急性型(1)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厌食等情况。
(2)高热稽留,白细胞数量下降,病猪眼部的分泌物增加,同时伴发结膜炎导致病猪流泪。
严重时,病猪眼睑完全被黏住。
(3)在高温初期的时候,病猪往往会出现便秘,随后出现严重的黄褐色水样腹泻及呕吐,呕吐物为黄色含胆汁液体。
(4)病猪聚堆保暖,身体颤抖,嗜睡,被毛蓬松粗乱,身形迅速消瘦,走路摇晃或弯扭,后肢麻痹,呈犬坐姿势。
(5)腹部皮肤、耳鼻镜和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点,并且逐渐扩大,连结成出血斑。
生猪常用疫苗的种类以及合理的使用当前的生猪疫病多且复杂,难防难治。
免疫是生猪综合防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疫苗对生猪有计划的进行免疫,以提高生猪对某些疫病的特异抵抗力,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进而构建养猪业生物安全的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生猪常用的疫苗种类以及合理使用方法,供参考。
标签:生猪;疫苗;种类;使用一、猪常用疫苗的种类猪常用疫苗主要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病、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等等。
这些疫苗又可分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现简要介绍以下常用的五种疫苗:1.弱毒活疫苗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其丧失致病力或引起亚临床感染,却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
其优点是疫苗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长。
2.灭活疫苗将细菌或病毒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的一类生物制品。
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与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
3.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缺失疫苗。
优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
4.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
其优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5.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
10.目前市场上有细胞苗,组织苗,脾淋苗等不同类型的猪瘟苗,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比较适合,各有什么优缺点?①猪瘟犊牛睾丸细胞疫苗:优点是生产成本低,适合工厂化生产,安全性好,不易发生过敏反应等。
缺点是疫苗稳定性差,毒效价低,易感染牛腹泻病毒;一般用于仔猪超前免疫与首次免疫。
4天产生免力,保护期为1年。
②猪瘟脾淋疫苗:优点是免疫效果好,质量易控制,免疫保护期较长。
缺点是生产成本高,产量较低,生产用家兔供应较困难,个别的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等。
一般用于猪瘟的加强免疫(2免)和紧急预防接种。
4天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为18个月。
③猪瘟乳兔弱毒疫苗:其优缺点介于细胞苗与脾淋苗之间,大、中、小猪都可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万遂如脾淋苗,也属于组织苗,是用成年兔的免疫器官做成的,效果好。
缺点是成本较高,应激反应比较大。
一般不用于超前免疫,现在很多专家建议这个疫苗一般用在种猪免疫,因为成年猪的应激反应要小一些。
乳兔苗,制作成本相对脾淋苗要低一些,效果不如脾淋苗好。
细胞苗,一般采用犊牛睾丸细胞,属于基因工程苗,可以大批量生产,成本低。
效果具有争议性,有些专家认为细胞苗的效果不错,有些专家认为细胞苗的效果没有前面两种好,尤其是高热病发生以后。
现在也有一些生物制品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在脾淋苗中添加细胞苗,而细胞苗最大的问题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牛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污染,这个病毒也会引起猪发病。
关于这三种疫苗的使用,我觉得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上,有一个专家的提议很不错。
他的观点是一个猪场采购一批猪瘟疫苗,然后对这批疫苗进行牛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检测,同一批次的检测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检测牛流行性腹泻病毒出来说明这批疫苗是安全的,可以使用;如果检测出来,说明这批疫苗是不合格的。
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河南省粮油进出口集团公司代广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2001年版)收录的资料,我国的猪瘟疫苗分为猪瘟活疫苗(I)和猪瘟活疫苗(II)。
猪瘟疫苗及猪三联苗的合理使用猪瘟是猪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巨大,因此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防疫中,猪瘟被列为首防的疫病。
目前,我们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猪瘟活疫苗(Ⅱ)和猪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均为“中牧”公司生产。
猪三联苗可以同时预防对应的三种疫病,节约时间,因此很多防疫员喜欢使用。
现就如何合理使用猪瘟疫苗及猪三联苗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性能猪瘟活疫苗主要成分为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接种易感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其每头份猪瘟兔化弱毒含量不低于1050个兔体感染量(RID)。
用于预防猪瘟,注射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7天便不带病毒,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为1年。
该苗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注射后反应率、死亡率低,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是免疫源性好、遗传性稳定、不排毒、不返强、无残存致病力的优秀疫苗株。
猪三联苗主要成分为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接种易感细胞,收获细胞培养病毒液,以适当的比例和猪丹毒杆菌弱毒菌液、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菌液混合,加适宜的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每头份中;猪瘟兔化弱毒含量不低于1050个兔体感染量,猪丹毒杆菌G4T10弱毒不低于5亿,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弱毒菌不低于3亿。
用于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的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和猪肺疫免疫期为6个月。
该苗每头份已含有足量弱毒和病毒和弱毒活细菌,使用时应遵照说明书,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2特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这三种疫病及对应的疫苗都有自身的特点,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养殖场自身情况合理选用疫苗。
(1)猪瘟的首免应在35日龄以前进行,特别是“乳前”免疫在猪出生后未吃奶前即应进行,所以在这一时期应选择猪瘟疫苗,而不用猪三联苗。
猪丹毒、猪肺疫多发于60日龄后的生长育肥猪,此时可选用猪三联苗进行免疫。
(1)在稀释液的选用上也要区别对待。
养猪是一份很操心的工作,养殖户除了担心猪价的不稳定会对猪场造成影响外,还得时时刻刻观察着猪群有没有生病的征兆,若应对疾病不及时,其后果随时都能够回到解放前。
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力水平,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猪肉,作为生产者的养猪人必须全面贯彻以“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管理原则。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除了全程使用多肽6+1无病速长养猪模式用以提高产能和预防疾病以外,接种疫苗也是一种预防疾病极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大部分的养猪人对猪群疫苗接种的时间和种类不是很清楚,小编针对各个日龄阶段的猪只和不同的疫苗类型做了具体的分析和统计(文末附有猪场免疫程序图),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求的养猪人。
疫苗的分类:活疫苗和灭活苗活疫苗:指的是用低毒力温和型野外病原分离物,改变其毒力的病原分离物制备的生物制品。
它分为强毒和弱毒。
强毒苗是我国最早的疫苗类型,因其具有危险性,故非特殊情况就不宜使用;弱毒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类型,虽然毒力已经致弱,但仍旧保持着原有的抗原性,并且能够在体内繁殖,因此只需较少的剂量即可诱导产生坚实的免疫力,且不需要佐剂,免疫期长,不会影响猪肉的品质,可制作成冻干苗延长保存期。
灭活苗:灭活苗是相对于活疫苗而言的,基本上是占据了除活疫苗之外的其他部分。
它称之为死苗,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灭活后依旧保持抗原性,接种以后可以使动物产生抵抗力,但是不会在体内繁殖,所以接种所需的剂量比较大,免疫期也比较短,为了增强免疫效果可以适当添加佐剂。
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活疫苗有猪瘟活疫苗,动物狂犬病弱毒冻干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常见的灭活苗有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链球灭活苗,巴氏杆菌灭活苗等。
猪群阶段性的疫苗接种后备母猪:为了减少繁殖疾病的发生,在配种前主要免疫对象为蓝耳、猪瘟、细小病毒、伪狂犬、乙脑、口蹄疫;经产母猪:在妊娠后期接种一些非繁殖性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的抗体,降低仔猪在哺乳期间发病的几率,主要的免疫对象为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大肠杆菌、放线杆菌;空怀母猪:接种免疫繁殖性的疫苗可以避免妊娠母猪使用繁殖性的疫苗造成严重的后果,主要免疫的对象为蓝耳、细小、猪瘟、伪狂犬;哺乳仔猪:为断奶以后预防疾病打下基础。
畜禽强制免疫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猪瘟疫苗:猪瘟疫苗是猪瘟的重组型疫苗,是当前用于猪瘟预防的最有效疫苗。
使用方法:采用竖针肌肉注射,断面小,效果好,第一针将物理量稀释至2×104.5TCID50,并在2-4周后重施一次,称为二稀法,注射部位分别为头颈部、肩部、前腹部(相隔5厘米)。
注意事项:注射前必须将疫苗仔细搅拌均匀,使疫苗处于悬浊状态,注射时一定要清洁、灵活,避免把疫苗不彻底清洗导致得到细菌感染。
2.禽流感疫苗:禽流感疫苗是用来预防禽流感的重组型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禽流感。
使用方法:采用竖针肌肉注射,第一次注射量为
2×106.0EID50,第二次注射量为2×105.0EID50,断面小,效果好,注射部位分别为头颈部、肩部、前腹部(相隔5厘米)。
注意事项:注射前必须将疫苗仔细搅拌均匀,使疫苗处于悬浊状态,注射时一定要清洁、灵活,避免把疫苗不彻底清洗而感染到病毒。
猪瘟疫苗的种类与用法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经典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病猪是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而发病。
在所有的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传染病,各种年龄猪均易发生,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就具有毁灭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
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状况具有多样性,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且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拓宽。
加强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按程序进行猪瘟弱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许多国家都已经依靠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该病,但是在我国防治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
一、常见猪瘟弱毒疫苗的品种目前我国猪瘟疫苗主要有组织冻干疫苗和细胞冻干疫苗两大类,因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只存在毒力的差别,所以选择猪瘟疫苗时应该注意的是该疫苗的抗原含量和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能保证以上这两点就可以放心使用。
1、猪瘟组织冻干苗(1)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耳静脉接种体重1.5千克-3千克健康家兔,选择出现定型热反应的免疫家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兔淋巴组织和脾脏,匀浆后加入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冻干活疫苗;脾淋组织冻干活疫苗相对来说生产成本较高,但疫苗里面含有大量未知免疫增强因子,免疫剂量小,抗原免疫原性好,免疫效果好,免疫过敏反应小。
特点是免疫原性强、效果好,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持续时间长。
(2)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3日龄-5日龄乳兔,采集乳兔肝脏、脾脏及肌肉组织,制成乳兔组织冻干活疫苗。
相对于脾淋组织疫苗来说,乳兔组织疫苗产量较高、成本较低。
该苗的特点是免疫原性较强,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后抗体产生较快,抗体滴度持续时间较长。
2、猪瘟细胞冻干苗(1)犊牛睾丸细胞冻干活疫苗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犊牛睾丸细胞培养液,收获含毒细胞液,制成冻干活疫苗。
pedv 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猪瘟病毒(PEDV)是一种影响猪只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引起年幼猪只的腹泻和脱水症状,严重时可致猪只死亡。
PEDV最早在欧洲发现,后来在亚洲和美洲地区也引起了严重的瘟疫。
由于PEDV对养猪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PEDV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PEDV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PEDV,掌握防治疾病的方法,以及了解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进行概述,介绍PEDV(猪源性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概况,以及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PEDV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帮助读者充分了解PEDV疾病。
结论部分将强调PEDV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读者对PEDV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PEDV的分类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通过对PEDV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研究方向,为预防和控制PEDV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本文也旨在向读者传达对PEDV问题的重视,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关注度,为相关行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PEDV的基本特征PEDV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特征:猪瘟病毒是一种属于科学家校轮病毒科属的病毒。
它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颗粒呈椭圆形,直径约50-65纳米。
2. 生物学特征:猪瘟病毒对猪只具有高度的感染性,特别是对于幼年猪。
病毒主要引起猪的肠道疾病,导致严重的腹泻、脱水和生长缓慢。
另外,病毒也会对成年猪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
3. 遗传变异:猪瘟病毒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种群的病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异。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
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
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
(1)子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乳兔苗).
(2)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分析: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建议
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猪体长时间带毒、排毒,猪场很难净化猪瘟,甚至猪场一旦发病,猪瘟都会起到主要作用。
所以,对于猪瘟苗的使用,应当科学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定量免疫猪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