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8
引言:动脉采血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操作方法,用于获取动脉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和诊断。
正确的动脉采血部位和方法对于准确的数据采集和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脉采血的部位和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临床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概述:动脉采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不仅需要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部位,还需要熟悉准确的操作方法。
本文将从部位和方法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1. 动脉采血部位1.1 桡动脉采血- 桡动脉位于前臂的桡侧,是最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之一。
选择桡动脉采血可以避免深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 在选择桡动脉采血部位时,应该选择与患者心率变异最小的一侧,通常是非主手。
- 桡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2 股动脉采血- 股动脉位于大腿的前方,采血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体位和安全性。
- 股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3 足背动脉采血-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通常用于新生儿和小儿的动脉采血。
- 足背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1.4 背动脉采血- 背动脉位于手背部分,一般用于手术、外伤等特殊情况下的动脉采血。
- 背动脉采血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采血位置、清洁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刺点位、识别动脉脉搏、使用适当的针头进行穿刺。
2. 动脉采血方法2.1 直接针刺法- 直接针刺法是常用的动脉采血方法,适用于多种动脉采血部位。
-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确定针刺点位、使用适当的角度和力度进行穿刺、慢慢放松针头、收集血样。
2.2 造影剂法- 造影剂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血管造影的情况,可以辅助确定动脉采血部位。
-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造影剂、确保患者安全、进行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动脉采血部位。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动脉采血,这个听上去有些吓人的过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在什么地方采血比较合适,方法又是怎样的。
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惧。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1 尺动脉说到动脉采血,首先想到的就是尺动脉。
这个地方就在你的手腕内侧,摸到一根明显的脉搏,那个地方就是尺动脉。
很多医生会选择在这儿采血,因为相对容易找到,也比较安全。
采血时,患者的手臂应该稍微放松,最好是坐着或者躺着。
因为太紧张,手会僵硬,血管就会不太好找。
1.2 股动脉另一个常见的地方是股动脉,位置就在大腿根部。
这个地方的血管相对较大,适合需要采集较多血液的情况。
虽然这里的采血难度略高一些,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检查,股动脉可是个不错的选择。
医生通常会在这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医生会先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工具、准备好试管等。
患者的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心态放松能大大减少疼痛感。
医生会跟你聊聊天,分散你的注意力。
就像朋友间的小聊天,轻松愉快。
2.2 采血过程接下来就是采血的过程。
医生会用一根细针穿刺血管,快速而准确。
通常只需要几秒钟,血液就会流入试管。
其实并不会痛得让人无法忍受,像是蚊子叮了一下,随后就没事了。
此时,你可能会感觉到一丝凉意,但这也是正常的。
2.3 采血后的处理一旦采血完成,医生会用棉球轻轻按压采血部位,防止出血。
然后会贴上创口贴,简单又有效。
这个时候,你可以稍微活动一下手腕,帮助血液循环,减少淤青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与潜在风险3.1 术前准备动脉采血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行的。
术前要确保没有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出血风险。
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的病史,了解你是否有血液病或者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你的安全。
3.2 术后观察采血后,医生会让你在医院稍作观察,看看有没有出现不适。
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剧烈的疼痛、出血不止,务必要及时告知医生。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1)首先,检查标本采集器械是否齐全,包括动脉血集血针、采血管、注射器、无菌纱布、消毒液等。
(2)还需要检查采血针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能够正常伸缩。
2.患者准备(1)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采集动脉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选择卧床位或者坐位。
(3)选择采集位置,一般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
3.皮肤准备(1)穿戴手套,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选择采集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酒精或碘酒。
(3)消毒完后,要用无菌纱布擦干皮肤上的消毒液。
4.针头插入(1)操作手套的手指都应放入采血手套指孔,并将其余掌心及指部皮肤抓住握紧。
(3)进行控制手的手腕操作,让针自动插入至动脉内,一旦插入动脉,血液就会快速吸入采血管中。
(4)插入时注意避免抵抗过大,避免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5.采血(1)当血管内有血液进入采血管后,应暂时停止进针,借助血液自身压力使动脉血自流入并充满采血管中。
(3)采血完毕后,要小心控制好血管出血,将采血针缓慢拔出,同时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按压采血点。
(4)拔针时注意角度,尽量保持针眼平行于皮肤表面,以避免针眼伤到动脉内壁。
6.标本处理(1)采集后的动脉血标本尽快送至检验室分析检测。
(2)将采集的动脉血标本注射到相应的采血管中,并涂上标记,以便后续实验室处理。
(3)废弃物的处理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
7.完善术后工作(1)收集完标本后,将采血点用无菌纱布擦拭干净,然后敷上透明敷料。
(2)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如不要用力握拳,保持伤口清洁等。
以上就是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的操作流程,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动脉血气的采血部位一、桡动脉血管特点:1、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
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2.、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
选用建议: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距手臂外侧0.5~1cm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cm,动脉搏动最强处。
通过使用艾伦试验方法,成功抽取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
方法如下:①嘱患者握拳②同时按压患者尺动脉及桡动脉,阻断手部血供③.数秒钟后,嘱患者伸开手指,此时手掌因缺血变苍白④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观察手掌颜色恢复的时间。
试验证明:若手掌颜色在5~15秒内恢复,提示尺动脉供血良好,该侧挠动脉可用于动脉穿刺;若手掌颜色不能在5~15秒内恢复,提示该侧手掌侧支循环不良,该侧挠动脉不适宜穿刺。
二、肱动脉血管特点:1、位于肘窝处,直径较桡动脉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
2、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健、静脉混淆。
3、缺乏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易滑动,压迫止血较困难。
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导致神经损伤。
4、缺乏侧支循环,若穿刺导致动脉栓塞,可造成前臂血运障碍。
选用建议:当桡动脉因畸形、疤痕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进行动脉穿刺。
不推荐儿童、婴幼儿行肱动脉穿刺。
穿刺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周围0.5厘米范围。
三、足背动脉血管特点:位置表浅,易于触及,较细、神经末梢丰富。
选用建议:一般只作为以上两种动脉不能使用或穿刺失败时的选择。
穿刺点: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一距骨间隙的中点处,选脉搏动最明显处。
四、股动脉血管特点:1、管径粗大、搏动感强、易于穿刺。
2、压力较大,难以按压止血,易发生假性动脉瘤,造成出血、血栓风险。
3、该穿刺部位有阴毛,若消毒不彻底易引起感染。
动脉血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脉抽血的步骤有找位置、消毒、采血、按压等;注意事项有穿刺部位、止血、专业人员操作等。
1.步骤:
(1)找位置:找到桡动脉的位置或者股动脉的位置。
(2)消毒:常规消毒患者采血部位,直径大于8cm。
(3)采血:操作采血针进行穿刺,采血针进入动脉由动脉压力,使血液自然涌入采血器。
(4)按压:采血完毕,拔出动脉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将针头进行封闭,把针头扎在橡皮擦上,避免抽动脉血与外界空气接触,保证血气检测指标是准确的。
2.注意事项:
(1)穿刺部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作为穿刺点。
(2)止血:采血后要按压止血,还需要保持采血部位干净清洁,以防止感染。
(3)专业人员操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还要密切观察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任何不适,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操作,在此向大家介绍动脉采
血的详细操作流程。
1. 术前准备
- 确认医嘱,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同意;
- 保证患者在操作前15分钟内静卧,并保持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了解患者是否使用抗凝药物等情况。
2.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可以选择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等部位进行采血。
在选择部
位时,应优先考虑桡动脉和尺动脉。
3. 用消毒棉球消毒
先将患者手臂外展,并用消毒液消毒采血部位,消毒时从中心
向外圆涂抹,直到消毒液挥发。
4. 架设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
在采血前,应先架设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包括血氧饱和度监测、脉率和血压监测等设备。
5. 采集动脉血样
- 先将采血针放入针套中,并拧紧针套。
- 再将针头与动脉垂直穿刺,插入时可稍加旋转,进入血管后
稍作调整改为水平状态,通过采血器采集血样。
- 采血后,用干棉球压迫采血部位,至少5分钟。
6. 采血后处理
- 用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
- 观察采血部位有无出血情况,如有明显渗血,应持续进行压
迫止血;
- 将采集好的动脉血样递交检验室,并填写好相应的检测单据。
7. 结束操作
结束采血操作后,应将针头用扁口钳夹住,取出采血针并放入
注射器完整的保护套内,同时清点各项道具和检查患者。
操作结束。
以上就是动脉采血的详细操作流程,操作时应注意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患者舒适度和操作效果。
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动脉血采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本进行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等。
正确的血采集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血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动脉血采集方法1.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动脉血采集前,护士或医生务必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干净的手套。
同时,需要确保所用的采血器具和采血部位是无菌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动脉血采集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肱动脉。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考虑病人的情况、皮肤完整性和血管的显露程度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桡动脉较易取得,且不会对患者的手术行为产生影响。
3. 准备血气分析仪:在进行动脉血采集前,需要确保血气分析仪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是否校准正常,采用的试剂是否符合有效期限并储存于规定的条件下。
4. 采用适当的采血器具: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次性的针头和采血管进行动脉血采集。
选择合适的针头规格是很关键的,太小的针头可能导致血样抽取不足,太大的针头则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5. 顺利抽取动脉血样:在进行动脉血采集时,首先需要确保正确定位动脉,可通过触摸脉搏或使用超声波仪器进行辅助定位。
然后,将已消毒的针头垂直刺入动脉,并迅速固定针头,调整采血角度,使血液自由流入采血管中。
6. 采集足够的血样: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需采集足够的动脉血样本。
通常情况下,采集5-10 mL的动脉血是常见的要求。
采集结束后,立即将血液转移到采血管中,以避免空气污染和血液凝结。
二、动脉血采集的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感染风险:动脉血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使用一次性的采血器具,并确保皮肤消毒彻底,采血部位无创伤或炎症,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2. 规范操作流程:动脉血采集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手册,熟悉采血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动脉血采集时,需根据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采血器具的正确使用和采血部位的准确定位。
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一)引言概述:动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以进行各种临床检测。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正确的采血方法对于确保采样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一、动脉采血的部位1. 尺动脉- 尺动脉位于手臂的掌侧,在掌骨和肘部之间。
- 采血部位需进行局部消毒,常选择尺动脉平行的位置作为穿刺点。
2. 桡动脉- 桡动脉位于手臂的外侧,与尺动脉相对。
- 采血时,可选择桡动脉处于指骨和肘部之间作为穿刺点。
3. 股动脉- 股动脉位于大腿的股骨内侧,较深,需要经过适当的穿刺技巧。
- 采血部位应进行良好的局部消毒,并确保位置准确。
4. 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位于腿部的胫骨后侧,相对较浅,易于采血操作。
- 采血部位应选择胫后动脉位于踝骨和膝盖之间作为穿刺点。
5. 橡皮剌动脉- 橡皮剌动脉是大腿内侧的一条较浅的动脉。
- 采血时,需特别注意准确的位置,避免误伤其他组织。
二、动脉采血的方法1. 适当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并解释采血过程。
-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2. 局部消毒- 采血部位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采血区域的无菌。
3. 确定穿刺点- 根据实际需求和患者情况,确定最佳的穿刺点位。
- 使用标记笔在皮肤表面划出穿刺点,并确定穿刺的角度。
4. 采用正确的穿刺技巧- 使用适当的穿刺设备,如动脉采血针或导管。
- 遵守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以确保成功穿刺动脉。
5. 采血后的处理- 采集合适的血量,并及时将血样置于适当的容器中。
- 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确保伤口妥善处理。
结论:动脉采血的部位与方法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操作技能之一,选取适当的采血部位、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及妥善处理采血后的伤口对于采样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动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 确认采血的目的和采血部位。
2.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3. 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4. 洗手并戴上手套。
二、选择合适的针头和采血管1. 根据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和采血管,如肘窝部位可选择静脉穿刺针头和5ml或10ml采血管。
2. 检查针头和采血管是否完好无损,无气泡。
三、准备采血部位1. 用消毒棉球或消毒液清洁采血部位,从中心向外轻柔擦拭至少3次。
2. 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将皮肤表面水分吸干。
四、穿刺操作1. 用非穿刺手固定患者肘关节,让患者将拳头握紧。
2. 选择合适位置,在静脉上方约1-2cm处以30°角度插入针头,注意避开动脉和神经。
3. 当针头进入静脉后,将针头与采血管连接。
4. 拔出针芯,将采血管中的血液抽取到适当量后,松开结扎带并拔出采血管。
5. 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压于穿刺部位。
五、处理采血样本1. 根据需要添加抗凝剂并轻轻翻转混匀。
2. 将采血管放置于离心机中离心5-10分钟,分离血浆或血清。
3. 将分离后的样本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
六、结束操作1. 将用过的针头和采血管放入医疗废弃物容器中。
2. 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采集时间和采集部位等信息,并送至相应实验室进行检测。
七、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采血管,避免损伤患者静脉壁和造成不必要的疼痛。
2. 穿刺前要确认穿刺部位是否有动脉和神经,并避免损伤。
3. 穿刺时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穿透血管或造成血肿。
4. 采血前要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5. 操作前后要洗手并戴上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6.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采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