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井套管柱设计和强度校核
- 格式:pdf
- 大小:294.93 KB
- 文档页数:3
水平井多级压裂套管柱建模及套管抗挤强度分析贾飞鹏;孙建华;张乐【摘要】页岩气水平井在压裂作业过程中具有压力大、作用时间长、井筒内温度变化幅度大等特点,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有显著的影响.考虑套管与井壁、封隔器的作用,建立了水平井多级套管柱的受力模型、温度应力模型,推导出了考虑温度和套管与井壁作用产生轴向应力影响下的套管抗挤强度公式,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壁厚、钢级、温度变化幅度、注液压力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幅度、套管内压、壁厚对套管抗挤强度有显著的影响,温差、内压越大套管抗挤强度越小,最高可使套管的抗挤强度降低24%.【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5页(P59-62,69)【关键词】套管;温差;内压;抗挤强度【作者】贾飞鹏;孙建华;张乐【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7;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1;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1随着常规天然气的衰竭,页岩气已逐渐成为开发的热点。
截止2018年4月,根据全国矿产资源新增储量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已超过1×1012m3[1]。
但页岩气储层具有极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特征,需要经过水力压裂产生人工裂缝的改造方式,来提高页岩气储层的连通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页岩气井的采收率[2-6]。
国内近年来广泛采用的多级体积压裂改造技术来提高页岩气田效益[7]。
同时,这种压裂方式具有施工压力大、排量大、作业时间长、压裂液直接和套管接触的特点,造成在压裂施工作业过程中井筒温度下降幅度大,使得套管柱的力学环境更加复杂[8,9]。
导致套管频繁地被挤毁变形失效,影响了压裂施工效果,制约了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定向井中油管柱优化与强度计算校核一、油管对产量的敏感性分析与油管柱设计优化油管直径的大小对气(油)井的产量起控制和调节流量的作用。
管径选择既要考虑初期产能,也要考虑开发后期产能、举升工艺和可能采取的增产措施。
同时,并不是管径越大产量就越高。
一定油气层压力下,用大直径油管柱时,由于大直径油管中的滑脱损失反而使得比采用较小直径油管时的产量要低。
也就是说,对于特定油气井系统来说,只有某个范围的油管直径最合适。
对于高产井,在油层物性、流体参数、完井条件泄油面积等参数一定时,应根据影响多相垂直(倾斜)管流压力梯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油管尺寸、产量气液比、粘度、含水率等)进行油管尺寸和产量的敏感性分析。
将不同直径油管的压力(p)、产量(q)关系曲线画在坐标图上来分析油管尺寸对产量的敏感性,确定某一产量(或压力)下的最佳油管尺寸,保证井筒中的压力梯度(压力损耗)最小。
油管尺寸太小,流速过高、磨阻损失会增大;油管太大,流速偏低、气体滑脱效应严重。
优选油管尺寸的方法或目标函数:①一定井口压力时,获得最大产量的油管尺寸为最佳油管尺寸②一定产量下,生产气油比最小、气体膨胀能利用率最大、保持自喷时间最长的油管尺寸为最佳油管尺寸。
井口油压较低时,大直径油管的产量要比小直径油管的产量高;但随油压增高到某一值时,由于大直径油管的滑脱损失增大,使得大直径油管的产量反而比小直径油管的要低。
因此,针对不同油气田不同开发期选定油管材、设计油管柱时,既要综合分析油藏地层流体特性、预测各开发阶段油气井产能还要考虑到举升工艺和可能采取的井下增产措施原则上,以满足气(油)井工况要求,在对井深、井斜 (弯曲)、压力、温度、工作环境介质物性、受力状况分析研究等的基础上,从经济安全角度设计优化油管柱、计算校核强度。
单级油管柱,需要计算油管柱的强度和安全系数,确定管径、管材和下入深度;多级管柱组合则要按等安全系数法计算校核分级强度确定各级油管串的管材、管径、钢级和下入深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试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固井设计1第一节设计依据和内容1第二节压力和温度1第三节管柱和工具、附件2第四节前置液和水泥浆4第五节下套管和注水泥5第六节应急预案和施工组织6第三章固井预备6第一节钻井设备6第二节井口预备6第三节井眼预备6第四节套管和工具、附件7第五节水泥和外加剂9第六节固井设备及井口工具10第七节仪器外表11第四章固井施工11第一节下套管作业11第二节注水泥作业12第三节固井过程质量评判13第五章固井质量评判14第一节差不多要求14第二节水泥环评判15第三节质量鉴定16第四节管柱试压和井口装定17第六章专门井固井17第一节天然气井17第二节深井超深井18第三节热采井19第四节定向井、大位移井和水平井19第五节调整井20第七章挤水泥和注水泥塞20第一节挤水泥20第二节注水泥塞22第八章专门固井工艺23第一节分级注水泥23第二节尾管注水泥23第三节内管注水泥25第九章附则2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总则固井是钻井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固井质量关于延长油气井寿命和发挥油气井产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提升固井治理和技术水平,保证作业安全和质量,更好地为勘探开发服务,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固井工程应从设计、预备、施工和检验环节严格把关,采纳适应地质和油气藏特点及钻井工艺的先进适用固井技术,实现安全、优质、经济、可靠的目的。
固井作业应严格按照固井设计执行。
固井设计设计依据和内容应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实钻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定、规范、标准进行固井设计并在施工前按审批程序完成设计审批。
进行固井设计时应从井身质量、井眼稳固、井底清洁、钻井液和水泥浆性能、固井施工等方面考虑阻碍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因素。
固井设计中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1)构造名称、井位、井不、井型、井号等信息。
(2)实钻地质和工程、录井、测井资料等基础数据。
定向井中油管柱优化与强度计算校核一、油管对产量的敏感性分析与油管柱设计优化油管直径的大小对气(油)井的产量起控制和调节流量的作用。
管径选择既要考虑初期产能,也要考虑开发后期产能、举升工艺和可能采取的增产措施。
同时,并不是管径越大产量就越高。
一定油气层压力下,用大直径油管柱时,由于大直径油管中的滑脱损失反而使得比采用较小直径油管时的产量要低。
也就是说,对于特定油气井系统来说,只有某个范围的油管直径最合适。
对于高产井,在油层物性、流体参数、完井条件泄油面积等参数一定时,应根据影响多相垂直(倾斜)管流压力梯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油管尺寸、产量气液比、粘度、含水率等)进行油管尺寸和产量的敏感性分析。
将不同直径油管的压力(p)、产量(q)关系曲线画在坐标图上来分析油管尺寸对产量的敏感性,确定某一产量(或压力)下的最佳油管尺寸,保证井筒中的压力梯度(压力损耗)最小。
油管尺寸太小,流速过高、磨阻损失会增大;油管太大,流速偏低、气体滑脱效应严重。
优选油管尺寸的方法或目标函数:①一定井口压力时,获得最大产量的油管尺寸为最佳油管尺寸②一定产量下,生产气油比最小、气体膨胀能利用率最大、保持自喷时间最长的油管尺寸为最佳油管尺寸。
井口油压较低时,大直径油管的产量要比小直径油管的产量高;但随油压增高到某一值时,由于大直径油管的滑脱损失增大,使得大直径油管的产量反而比小直径油管的要低。
因此,针对不同油气田不同开发期选定油管材、设计油管柱时,既要综合分析油藏地层流体特性、预测各开发阶段油气井产能还要考虑到举升工艺和可能采取的井下增产措施原则上,以满足气(油)井工况要求,在对井深、井斜 (弯曲)、压力、温度、工作环境介质物性、受力状况分析研究等的基础上,从经济安全角度设计优化油管柱、计算校核强度。
单级油管柱,需要计算油管柱的强度和安全系数,确定管径、管材和下入深度;多级管柱组合则要按等安全系数法计算校核分级强度确定各级油管串的管材、管径、钢级和下入深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试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20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那么 (1)第二章固井设计 (1)第一节设计依据和内容 (1)第二节压力和温度 (2)第三节管柱和工具、附件 (3)第四节前置液和水泥浆 (5)第五节下套管和注水泥 (6)第六节应急预案和施工组织 (8)第三章固井预备 (8)第一节钻井设备 (8)第二节井口预备 (9)第三节井眼预备 (9)第四节套管和工具、附件 (11)第五节水泥和外加剂 (14)第六节固井设备及井口工具 (15)第七节仪器外表 (17)第四章固井施工 (17)第一节下套管作业 (17)第二节注水泥作业 (19)第三节固井过程质量评判 (20)第五章固井质量评判 (21)第一节差不多要求 (21)第二节水泥环评判 (22)第三节质量鉴定 (23)第四节管柱试压和井口装定 (25)第六章专门井固井 (26)第一节天然气井 (26)第二节深井超深井 (27)第三节热采井 (28)第四节定向井、大位移井和水平井 (29)第五节调整井 (30)第七章挤水泥和注水泥塞 (30)第一节挤水泥 (30)第二节注水泥塞 (33)第八章专门固井工艺 (35)第一节分级注水泥 (35)第二节尾管注水泥 (36)第三节内管注水泥 (38)第九章附那么 (3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技术规范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固井是钻井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固井质量关于延长油气井寿命和发挥油气井产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提高固井治理和技术水平,保证作业安全和质量,更好地为勘探开发服务,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固井工程应从设计、预备、施工和检验环节严格把关,采纳适应地质和油气藏特点及钻井工艺的先进适用固井技术,实现安全、优质、经济、可靠的目的。
第三条固井作业应严格按照固井设计执行。
第二章固井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和内容第四条应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实钻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定、规范、标准进行固井设计并在施工前按审批程序完成设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