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和丸的好处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和丸的好处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和丸的好处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和丸的好处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保和丸的好处

保和丸是一种中成药,是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的药物,主要有山楂、半夏、六神曲以及陈皮等成分,都属于养胃类型的成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1.调节胃肠功能

本方能抑制小鼠胃排空和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性活动,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织胺所致家兔和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也可部分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故本方有较好的解痉止痛及止泻的作用。

2.抗溃疡

小儿鸡内金说明书

小儿复方鸡内金散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于小儿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一次0.5克,每日3次,周岁以内酌减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及油腻食物。 2.服药二周后症状未见好转,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医师。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详细说明 【主要成份】鸡内金、六神曲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或黄白色粉末;味甜。篇二:你不可不知的小儿中医治病常识--根据央视老中医视频整理 你不可不知的小儿中医治病常识 --根据央视老中医视频整理 槐树枝 柳树枝 桃树枝枝共烹可治小儿湿疹 桑树枝 梅树枝 黄连水(5克)、甘草水(5克)在小孩出生7天内喂食(小孩7天内无味觉)可治小儿黄疸、湿疹。小儿在7日内服用后终身不起湿疹。 鸡汤温补 婴儿有变与蒸的身体变化特质 10天一变 5日一蒸 32天一次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婴儿是纯阳之体(发育快) 大便干、特别臭或黏腻(湿热)小儿患感冒机率提高。 平常尽量不吃零食,不要怕饿着 小儿要尽量穿肚兜和屁裢 王氏保赤丸 王氏保赤丸在小儿大便干、臭时用,王氏保赤丸清肠胃热的 (星期一、星期四可以给小孩一丸吃) 保和丸 保和丸又名大楂丸,同仁堂药。此药在小孩肉类、奶制品吃多的情 况下给小孩吃。没有保和丸可以吃一些山楂、山楂片。 饭吃多吃麦芽可消此积食。肉吃多吃山楂消肉积食。 小儿至宝丸 小儿至宝丸在小儿有一点流鼻涕、有一点发烧(35度以下)吃此药、早晚各一丸。 猴枣散 猴枣散是清肺热的。在小儿发烧38度以上,小儿有喘的感觉(有呼吸困难的感觉)用此药。

重庆医师定考2

重庆市医师定期考核模拟试卷-中医(2) 1.脾经湿热引起的前阴病时,宜选用以下何方[1分] A 三仁汤 B 龙胆泻肝汤 C 八正散 D 萆薢分清饮 E 补中益气汤 【您的答案是】 C 【正确答案是】 C 2.隔姜灸可用于治疗[1分]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疡 E 小儿脐风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A 3.治疗肾虚型子肿的代表方是[1分] A 白术散 B 天仙藤散 C 真武汤 D 四苓散 E 鲤鱼汤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4.子满的临床表现主要为[1分] A 胸膈胀满 B 四肢浮肿 C 下肢尤甚 D 按之没指 E 喘息不得卧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A 5.妇女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深质稠。此属[1分] A 气不摄血 B 寒邪凝滞 C 血热内迫 D 肝气郁滞 E 瘀血积滞【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6.五行中,属火的腑是[1分] A 胆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E 三焦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7.研究藏象学说的主要思维方法是[1分] A 比较 B 反证 C 类比 D 以表知里 E 以里知表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8.与肝相表里的是[1分] A 小肠 B 大肠 C 三焦 D 胆 E 膀胱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9.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除哪项以外[1分] A 饮食停滞型胃痛 B 饮食积滞型腹痛 C 食滞痰阻型积聚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饮食停滞型呕吐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10.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1分] A 9寸 B 8寸 C 6寸 D 5寸 E 4寸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B 11.与完成呼吸功能关系密切的是[1分] A 心与肺 B 肺与脾 C 脾与肾 D 肾与肺 E 心与肾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12.水疝的证型,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1分] A 肾气亏虚 B 肾虚寒湿 C 痰湿凝结 D 湿热下注 E 瘀血阻络【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13.“七恶”中,症见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者,称为[1分] A 心恶 B 肝恶 C 脾恶 D 肺恶 E 气血衰竭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14.治疗血热型胎动不安的代表方剂是[1分] A 苎根汤 B 举元煎 C 寿胎丸 D 保阴煎 E 加味圣愈汤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15.以下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错误的是[1分] A 尺泽属土 B 侠溪属水 C 昆仑属火 D 大敦属木 E 复溜属金【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A 16.具有“主四肢”作用的是[1分] A 肾的功能 B 心的功能 C 脾的功能 D 肺的功能 E 肝的功能【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17.妊娠初期,仍每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者,称[1分] A 暗经 B 激经 C 胎漏 D 居经 E 子病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B 18.若妊娠期间不慎跌仆伤胎,其首选方[1分] A 当归散 B 胎元饮 C 寿胎丸 D 保阴煎 E 圣愈汤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E 19.厥阴病证属于[1分] A 上寒下热 B 表寒里热 C 表热里寒 D 上热下寒 E 寒热往来【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20.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是[1分] A 内庭 B 丰隆 C 解溪 D 上巨虚 E 下巨虚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A 21.生理性胎黄自行消退的时间一般是[1分] A 生后4~6日 B 生后6~8日 C 生后8~10日 D 生后10~14日 E 生后14~20日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D 22.精气概念源自于[1分] A 水地说 B 元气说 C 云气说 D 阴阳说 E 五行说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A 23.古籍中有关子宫的名称,以下错误的是[1分] A 子处 B 胞宫 C 血室 D 女子胞 E 子门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E 24.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者,是以下哪条经脉[1分] A 手少阳三焦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足少阳胆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足少阴肾经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25.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1分] A 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B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C 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D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E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B 26.与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的发病均有关的是[1分] A 血热 B 血虚 C 血瘀 D 气滞 E 湿热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B 27.称“肾之府”的部位是[1分] A 膝 B 腰 C 腹 D 胸 E 背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B 28.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1分] A 温脾汤 B 四逆汤 C 温胆汤 D 通脉四逆汤 E 理中汤 【您的答案是】【正确答案是】 C

推荐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随草记啤泰茶推荐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夏季,脾胃湿热的人多起来,想要缓解,不妨试试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常吃帮你赶走湿热。 肠胃湿热其实就是一种中医方面的说法,这种疾病发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呕吐出现酸水、恶心、肚子痛、拉肚子,粪便的颜色主要表现为黄褐色的,带有一股恶臭味,心情也是比较的烦闷,舌苔的颜色则是黄色黏腻感,身体也是比较多疲倦,小便则是比较短颜色也是赤色的。除此之外,患者的皮肤也会发黄,就如同桔子的颜色一样,同时口腔之中也会出现口臭的情况。 身体患有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不科学导致的,所以想要治疗这种疾病,那么最好也是从饮食方面着手,这样效果更佳。 治疗脾胃湿热的食物 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保持体内清爽。还可选择清热、除湿等药食,如金银花、菊花、芦根、桑叶、竹叶、荷叶、苦瓜、冬瓜、丝瓜、芥菜、莲藕、鸭肉等。 另外,中医认为,脾有运化人体水湿的功能,脾胃好了,体内湿热得以运化,身体机能增强,湿热也就不容易入侵,所以,选择一些有健脾燥湿功效的药食辅助效果更佳,如淮山、薏苡仁、白术、芡实、莲子、党参、白扁豆等。 脾胃湿热偏方: 1、苦瓜薏仁粥 做法 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2、随草记啤泰茶(随草记埤泰茶): 可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喝杯随草记啤泰茶(随草记埤泰茶),属于内调养生茶饮,内含白扁豆花,肉桂,生姜,大枣,茯苓等天然草本成分,能够给深度滋养脾脏,修复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的脾胃。 3、芹菜雪梨汁 做法 取芹菜适量,番茄1个,雪梨1个,柠檬半个。洗净后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拌成汁,每日饮用1次。

李鲤运用保和丸治疗疑难杂病举隅

李鲤运用保和丸治疗疑难杂病举隅 疑难杂病是内科最辣手,最难解决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李鲤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师带徒老师之一。吾师李鲤主任医师,于诸疑难杂症中诊断细微、辨证准确、应手辄效。我有幸跟随李老学习,先将其经验、方法、理论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1、中风:刘某,男,36岁。偏瘫、口舌歪斜近3个月。患者平素嗜好烟酒,喜食肥甘厚味,身体较胖。现偏瘫,口舌歪斜,语言不利,神志清醒,曾服中西药治疗无效。饭后胃脘部不舒,口不渴,舌体胖,苔薄白,脉弦滑。方药:陈皮9克,茯苓12克,焦山楂15克,焦建曲12克,连翘9克,黄芪15克,丹参18克,全蝎9克,天麻9克,红花9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另用山楂每天60克,水煎代茶饮。 复诊:症状较前减轻,舌脉症不变,继续服用。 患者共服中药70余剂,慢慢肢体运动恢复正常,运动自如,唯不能出门远行。 按语:此为过嗜烟酒肥甘厚味,致伤脾胃,蕴湿生痰,痰湿流窜经络,气血痹阻。因患者无神志改变,故属中风证中经络,治用保和丸化裁意在化痰消食和胃健脾燥湿散结,增加脾胃消化功能,达到寓消于补目的。 2、鼓胀:朱某,男,38岁。面色黧黑,神疲乏力,胃脘胀满,腹大如鼓,如囊裹水,四肢消瘦,小便少,大便溏,患者有肝病病史,无饮酒嗜好。舌苔白,根部黄腻,脉沉弦而滑。检查:脾大左肋缘下1.5厘米,血清总蛋白62g/L,白蛋白24g/L,球蛋白38g/L。方药: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炒卜子10克,焦山楂12克,焦建曲10克,连翘10克,炒枳壳9克,川朴9克,木香9克,炒鸡内金9克,猪苓15克,白术12克,郁金9克,巴戟天15克。7剂,每天1剂水煎服。 复诊:症状好转,舌脉症不变继服。共用160余剂,在没用西药利尿剂的情况下,腹水基本消失。 按语:在《岳美中医话集》中岳老告诉我们,在治疗慢性病时,不仅“有方”还要“守方”,在认准了病情把握了病机,也制定了合理的方药,还必须有毅力坚持下去,“鼓胀病”病位在肝,其标在脾胃,但治疗时还必须从脾胃着手,已开后天生化之源。 3、浮肿:李氏,女,68岁。颜面胸腹皆肿,手腕肿的屈伸不利,下肢凹陷

实用中医病名及证型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一、外感病证 1、感冒 辩证分型:风寒症、风热症、暑湿症、表寒里热证 2、外感发热 辩证分型:卫表证、肺热证、胃热证、腑实证、胆热证、脾胃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3、湿阻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4、痢疾 辩证分型: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休息痢、噤口痢 5、疟疾 辩证分型:湿困脾胃、湿热中阻、脾虚湿滞 正疟(邪盛)、温疟(热证)、寒疟(寒证)、热瘴(热证)、冷瘴(湿证)、劳疟(气血两虚)、 疟母(血瘀痰结) 备注:瘴疟(热瘴、冷瘴) 二、肺病证 1、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 2、哮病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3、喘证 辩证分型: 实喘:风寒闭肺、表寒里热、痰热遏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水凌心肺、肝气乘肺 虚喘:肺气虚、肾气虚、喘脱 4、肺胀 辩证分型:外寒内饮、痰瘀阻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 5、肺痈 辩证分型:初期(风热/寒犯肺)、成痈期(痰瘀热毒)、溃脓期(热壅血瘀)、恢复期(气阴两虚) 6、肺痨 辩证分型: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 7、肺痿

辩证分型:虚热、虚寒 8、肺癌 辩证分型:气血瘀滞、痰湿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 三、心脑病证 1、心悸 辩证分型: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2、胸痹心痛 辩证分型: 1、实证:寒凝心脉(阴寒凝滞)、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痰浊壅塞)、瘀血痹阻(心血瘀阻) 2、虚证: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阳气虚衰)、心肾阳虚、气阴两虚 3、眩晕 辩证分型:风阳上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窍、肾精不足 4、中风病 辩证分型: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4、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5、痰热内闭清窍; 6、痰湿蒙塞心神; 7、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4、中风 辩证分型:中经络(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脏腑(1闭证——阳闭、阴闭;2脱证;3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咽wai)斜) 5、不寐(失眠) 辨证分型:实证(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附】健忘 辩证分型:心脾不足、肾精亏耗、痰浊上扰、肝郁气滞 6、痴呆 辩证分型: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 7、痫病 辩证分型: 发作期:阳痫(痰浊蒙窍,风火上扰,痰火内盛)、阴痫(寒痰蒙窍) 休止期:痰火扰神、风痰闭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亏虚 8、癫病 辩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心脾两虚、气阴两虚 9、狂病

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

浅析甘味药作用特点 【摘要】对甘味药的产生与含义、功效进行论述,认为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特点。 【关键词】中药;甘味;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 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的药味,能够发挥各不相同的治疗效果。五味理论体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其最初形式是饮食调养理论,包括四时五味的宜忌、过度食用五味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最早将五味作为药性理论进行阐述。中药中约有三成药物带有甘味,本文主要阐述甘味中药的作用特点,以期为甘味中药的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甘味的产生与含义 “甘”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说文解字注》中提到:“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甘味最初的产生,是表述口尝的滋味,是用人的感觉器官感受、辨别出来的。甘味的原始含义,是食物、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 《黄帝内经》中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泄为阴。”将五味划分阴阳,甘味属阳。“土生甘,甘生脾”将甘味与五行、五脏相联系。“甘”归属于“土”,入于脾脏,并与五色、五音、五窍、五体、五声、五志等内容形成对照关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甘味不仅仅是药物本身口尝滋味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高度概括了药物的作用,能够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2 甘味药功效 《黄帝内经》中有甘补、甘和、甘缓之说。《中药学(第四版)》中总结到“滋养补虚、消食和胃、调和药性和缓解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2.1 甘味能补 甘味在五行归类中属土,土能生养万物,素有“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之说,因而补益功能是甘味最重要的功能。《灵枢?终始第九》中记载:“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如是者,可将以甘药”指出甘味药物可以通过补益作用治疗正气虚弱之病,其能补体现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个方面。《本草汇言》:“人参味甘性温,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名医别录》:“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利阴气”;《医学启源》:“熟地黄……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本草经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故其味甘气温”;《神农本草经》:“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

中医学-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其证候表现有所不同。 病因病机 小儿泄泻的病位在脾胃,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小儿脾胃薄弱,易于受损,若为外邪或饮食所伤,则运化功能失职,水谷不分,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而致泄泻。重症患儿,泻下过度,易于伤阴耗气,出现气阴两伤,甚则阴损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脾气虚弱,土虚木亢,肝旺而生内风,而致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亏虚,不能荣养脏腑肌肤,久则形成疳证。 诊断要点 1.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及感受时邪的病史。 2.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3.重症泄泻,可见小便短少,高热烦渴,神萎倦怠,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5.大便病原学检査可有轮状病毒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类证鉴别 主要与痢疾(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痢疾大便为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査有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辨证论治 常证 1.风寒泻证 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泻证 证候:大便水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肛周红赤,发热,烦躁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3.伤食泻证 主症: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未消化食物残渣,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脉滑数,指纹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止泻。 代表方剂: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证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中药功效学习题(带答案)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分。1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每道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1均不得分。 1.麻黄的主治病证是() A.风寒感冒,咳嗽胸闷 B.风寒表虚有汗 C.风寒、风热表证 D.风寒表证,表证夹湿 E.水肿兼有表证者 2.有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特性的是() A.牡丹皮 B.赤芍 C.玄参 D.紫草 E.生地黄 3.安息香的功效是() A.开窍辟秽,活血散瘀,止痛 B.开窍辟秽,化湿和胃,止痛 C.开窍辟秽,清热解毒,止痛 D.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E.开窍辟秽,活血通经,止痛

4.当归的功效是() A.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B.养血滋阴,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C.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D.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柔肝止痛 E.补血活血,滋阴润肺,润肠通便 5.栀子金花丸主治() A.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 B.肺胃热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C.心胃火盛所致的咽喉糜烂肿痛 D.烂喉丹痧,咽喉肿痛 E.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 6.黄氏响声丸功效() A.疏风清热,利咽开音 B.宣肺通窍,消肿利咽 C.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D.清热疏风,消肿利咽 E.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7.能透疹止痒止血,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 A.防风 B.紫苏 C.荆芥

D.西河柳 E.蝉蜕 8.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主治病证() A.虫积腹痛 B.热毒疮肿、水火烫伤 C.血热吐衄便血 D.湿热黄疸 E.瘀血经闭 9.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又能退虚热、透表邪,为治痹证通用药的是() A.威灵仙 B.防已 C.木瓜 D.桑寄生 E.秦艽 10.下列哪项不是槟榔的主治病证() A.绦虫病 B.疟疾 C.食积腹胀 D.温毒斑疹 E.水肿 11.下列哪项不是郁金的主治病证()

如何鉴别脾胃湿及治疗

如何鉴别脾胃湿及治疗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本专题为您介绍脾胃湿热,中医湿热临床表现,脾胃湿热怎么办,中成药 脾胃湿热的介绍 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 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湿热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如何鉴别脾胃湿热 脾胃寒湿症:

腕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 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脾胃湿热症: 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 数。 脾胃湿热的病因分析 脾胃虚弱为本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所见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呕,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 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 30g 补脾一号:党参 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 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20g 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各种疾病的必用药 一切头疼,必用川芎;一切疼痛,必用元胡,一切气虚,必用黄芪;一切虚脱,必用人参;一切血虚,必用阿胶;一切出血,必用三七;一切气郁,必用香附;一切便秘,必用大黄;一切肝郁,必用柴胡;一切热毒,必用二花;一切阳虚,必用附子;一切热病,必用犀角;一切妇科,必用当归;一切外感,必用荆芥;一切失眠,必用枣仁;一切郁证,必用合欢;一切面瘫,必用白附;一切腿病,必用牛膝;一切头病,必用天麻;一切阳痿,必用羊藿;一切阴虚,必用麦冬;一切咳嗽,必用杏仁;一切呕吐,必用半夏;一切中毒,必用绿豆;

一切诸风,必用防风;一切白发,必用首乌;一切风湿,必用灵仙;一切骨病,必用川断;一切咽喉,必用桔梗;一切失音,必用大海;一切腰痛,必用杜仲;一切尿石,必用金钱;一切虚热,必用青蒿;一切牙疼,必用细辛;一切黄疸,必用茵;一切闭经,必用益母;一切淋症,必用车前;一切鼻塞,必用辛夷;一切乳少,必用山甲;一切目赤,必用栀子;一切目昏,必用青葙;一切鸡眼,必用鸦胆;一切呃逆,必用柿蒂;一切疝气,必用橘核;一切胀满,必用槟榔;一切汗症,必用浮麦;一切阴痒,必用蛇床;一切痰厥,必用皂荚;一切遗尿,必用桑蛸;一切疮疡,必用麝香;一切白斑,必用陀僧;一切疥疮,必用硫磺;一切蛇疮,必用雄黄;一切不孕,必用石英;一切耳鸣,必用磁石;一切痰多,必用竹沥;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常用中药配伍 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高良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方剂学理论临床应用

《方剂学理论临床应用》考试大纲及样题 方剂学是研究的中医方剂理论和临床应用的课程,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中医学本科、七年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已掌握方剂 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剂的功效性能、应用理论和知识技能。《方剂学临床应用》考纲是根 据临床对本课程的要求而专为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学生所制定。考纲要求明确,实用可行,范 围清晰。按照考纲要求复习,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使学生早日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中 医专业人材。 一、前言 【考纲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应用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为临床各科实习奠定专业基础。 【考纲要求】 本考纲为中医学专业学生小学期实践考试所设,通过方剂学课程的复习,要求掌握常用方剂的分类、组成、功效、用法及使用注意,其中同时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方剂学知识的能 力。 二、考纲要求和内容 上篇总论 一: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常用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变化形式 下篇各论 第一章解表剂 概述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九味羌活汤、香苏散、止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

配伍意义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桑菊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三节:扶正解表 败毒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章泻下剂 概述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节: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大黄附子汤的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节:润下 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四节:逐水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服用方法及其意义第五节:攻补兼施 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第三章和解剂 概述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 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二节:调和肝脾

中内歌诀压缩版[说明]

中内歌诀压缩版[说明] 1.感冒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狂狂证恼怒不得宣,化火挟痰神逆乱,肝胆胃经审病机,生铁落饮 阴虚。 2.咳嗽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治痰火,黄连琥珀火伤阴,痰热淤火梦醒汤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12.痫证定痫丸主风痰阻,火盛涤痰并龙荟,心脾两虚六君天,心肾亏虚 3.哮证,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左归全。通窍活血治淤阻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13.自、盗汗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4.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风寒痰热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14.血证鼻衄鼻衄热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龙胆煎,归脾汤补气血亏, 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齿衄齿衄胃火循经冲,清胃泻心合方攻,肝肾阴亏相火浮,滋水清肝茜5.肺痈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根终。 桔梗匡。吐血泻心十灰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肝泻,气虚血溢归脾主。 6.肺痨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良,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 大造丸。咳血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筛。 肺胀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7. 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便血便血肠道湿热致,地榆散或槐角施,若由脾胃虚寒生,黄土汤方温8.心悸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火旺补心丹,阳虚不振桂龙牡,苓桂术甘而止。 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尿血尿血实热小蓟饮,虚热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汤堪用,肾虚山药功

9.胸痹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标实宜通虚温补,血府逐瘀中 肯。 活法立,栝蒌半夏或白酒,痰壅寒凝证有异,左归生脉合养营,参附右归紫斑紫斑血热妄行伤,犀角地黄汤最良,虚火茜根散增损,气不摄血归从本议。脾汤。 10.不寐肝郁化火龙胆斟,温胆痰热胃不和,心脾两虚归脾施,心胆气15.痰 饮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安神志,心肾不交六交泰虚实主次应细分。 附1.多寐湿困脾弱多贪眠,阴盛阳虚气不前,平胃六君随证用,阳虚悬饮邪 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理中补中研。麦尝 附2:健忘健忘证关心脾肾,归脾汤方思虑斟,六味地黄肾精耗,劳溢饮淫溢 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心过度枕中神。可清。 11.癫狂肝胆心脾关系紧,气郁痰火阴阳偏。癫疾沉默神痴呆,语无伦次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多喜欢,狂证喧扰躁妄骂,多怒不识六亲眷。虚时。 癫癫证忧愁久致郁,气滞津聚伤心脾,痰气郁结顺气导,心脾两虚16.厥证 醒辨气血与痰食,虚证四味生脉参,实证通关五磨饮,血厥独养心宜。参通瘀煎,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17.郁证肝气郁结郁化火,柴胡丹栀证不同,半夏厚朴主梅核,甘麦忧附寒 湿凝,尚有木瘀郁血积,逍遥鳖甲随证定。郁伤神灵, 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火旺滋水清。附:萎黄萎黄肌肤淡黄色,倦怠干萎无光泽,黄芪建中温脾胃 18.胃痛胃痛良附散寒凝,柴胡主疏气滞型,肝胃郁热化肝煎,保和丸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一.喘证: (1).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患者长期接触煤尘,损伤肺气,肺气失于充养,肺之气阴不足,易受外邪;感受外邪,外邪入里化热,邪热壅肺,灼津成痰,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故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痰热郁蒸,故见身热;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苔黄,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患者因肺气亏虚,易反复发病,愈后不佳。 (2)患者以“——”入院,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其气已衰,肺肾亏虚,气失摄纳,故喘憋。舌淡,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证。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反复发病,当疗效差。 (3)患者以“―――”入院,故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患者因感受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内遏肺气,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气机壅阻,上逆做喘,故见喘息,肺气不降故见咳嗽,寒为阴邪,其主收引,致毛窍收缩,腠理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位在肺,病性属实,预后良好。 鉴别诊断: 1.气短:两者同为呼吸异常,故应相鉴别。喘证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胸憋为主要特点,气短即少气,主要表现呼吸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可见气短不若喘证呼吸困难之甚。该患者喘息不能平卧,气粗声高,胸憋,可与气短相鉴别。 2.哮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患者喘息不能平卧,呼吸困难,未见喉中哮鸣有声,故可与哮证相鉴别。 二.中风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1)患者主因“--”入院,中风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故患者辩证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中风之病,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患者老年女性,素体肝肾阴虚,阴虚火旺,风阳内动,上扰于脑,夹于舌故见言语不利,风痰闭阻经络故见肢体活动不利,阴虚风动故见肢体颤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辩证范畴,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在脑。患者虽发病急,但病邪较深,且年老体弱,故预后不佳。(2)患者主因“--”入院,中风是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故患者辩证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致使脾气受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

消食积经典方药——保和丸

消食积经典方药——保和丸 *导读:保和丸是一剂经典方药,主要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无论成人、小孩都适用。成人主 保和丸是一剂经典方药,主要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无论成人、小孩都适用。成人主要由于暴饮暴食、过食油腻、饮食不节造成食滞、小孩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弱,或偏食过度,出现食欲减退、咯痰、大便秘结,甚至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 保和丸不寒不热、药性平和,是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用法与常见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克,大蜜丸一次1~2 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值得提醒的是,保和丸虽是一剂药性平和的经典药,但它的服用也有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过凉、过甜、过油食物,宜减少食肉量,以免加重痰湿食滞;孕妇慎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最好还是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后再开方用药。黎霖

胃寒服香砂养胃脾虚用香砂六君 病案举例:苏女士最近老没胃口,还经常吐酸水,医生建议她吃香砂养胃丸,可买药时发现还有香砂六君丸这种药,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专家点评:这两种中成药药名里的香砂指的是木香和砂仁,木香理气调中止痛,砂仁化湿行气温中,合用具有化湿调中、理气止痛的功效,是治疗消化不良、积食、胃痛等脾胃病常用的一个药对。香砂六君丸,其实就是在中医名方六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的基础上添加了木香和砂仁,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嗳气呕吐、便溏等症状。 而香砂养胃丸的配方中则又添加了枳实、厚朴、香附、白豆蔻、藿香等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功效,比香砂六君丸的药性更温热一些,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

适或隐痛、吐酸水、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心吐酸水时,服用香砂养胃丸可用姜汤送服,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修复胃粘膜的食物[整理版]

修复胃粘膜的食物[整理版] 修复胃粘膜的食物 1)以大麦及麦芽为原料或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大麦中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 尿囊素,蛋白质分解酶,中医认为大麦有补胃消食,宽胸破积,舒气止泻之效.大麦中的尿素囊可促进胃肠道溃疡的愈合.大麦芽作用同大麦,两者常被选用作为保护胃粘膜作用的保健食品的原料. 2)以健脾益气养胃作用的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常用的有健脾益气类的山药,理气类的砂仁,清热类的栀子等. 3)其他猴头菇对胃粘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黄芪,党参,人参所含的总皂甙具抗菌,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作用,对感染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有效.以这些成分为原料的 保健食品具有较好的保护胃粘膜作用. 得而乐:海洋保健食品,具有很强的生理与胃粘膜细胞非常亲和,能在胃内营造胃粘膜细胞生存的良好环境,有效延活性, 缓胃痛复发周期. 壳聚糖:由于壳聚糖与胃酸作用后形成胶状液,附着在胃壁上 形成保护膜,阻止了胃酸对损伤面的刺激,促进损伤面的修复,故壳聚糖可作为双低聚糖和猴头菇多糖,同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和辅助保护胃粘膜两大功效. 胃粘膜修 复保健食疗——牛奶,鸡蛋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天然保健食物,有修补胃粘膜而 养胃功效. 香菇对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土豆烧牛肉,牛肉为营养非常丰富的高蛋白食品,但牛肉粗糙,吃下时而会影响 胃粘膜功能,如果土豆与牛肉同煮,不但味道好.而且由于土豆含多种维生素,可起着保护胃粘膜,有助于消化作用.

叶绿素对胃粘膜愈合有恢复作用,吃水果蔬菜及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护胃粘膜. 意见建议:肠胃的保健食物——黄豆及豆制品如:豆粉,豆腐和各种豆类如红小豆, 饭豆,花生米,黑米等都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常食可治愈胃炎,溃疡,增加胃动力; 枣,胡萝卜(熟吃),大萝卜,白菜偏生的土豆丝(含维C)以上这些都是胃炎,胃溃 疡的保健食品.是治疗胃酸的最佳食补. 常吃豆饭,或面食,豆沙包,或在面食中加入足量的黄豆粉,或黑香粉,常吃会有一个强壮的胃.胡萝卜等健脾胃. 桔子汁含有大 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吃桔子,会刺激胃粘膜,使脾胃满闷,嗝酸.苹果,梨多吃伤脾胃. 零食,糖果不断则胃就没时间休息,长期下去就会脾胃虚弱.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各种辛辣食物的过量食用对胃均无益处.辛辣品均会使胃粘膜充血,水肿和出血. 生活护理:祝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保护胃黏膜的药如硫糖铝,抑制胃酸分泌的药如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再加上 点保和丸配合维生素B6。清淡饮食,不吃辛辣,酒和刺激的食物,多喝开水。 思密达,吉福士都可以保护胃粘膜分别还可以促进粘膜再生和使炎症愈合。必 要的话最好再加拉唾类药物和增强胃动力~

同仁堂中成药大全

第一节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阴虚胃痛:补益疾藜丸 胃皖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外邪犯胃: 藿香正气水阳虚内寒: 蔘桂理中丸 饮食停滞: 大山楂、加味保和丸气血虚弱: 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痰饮内阻: 二陈丸肝肾虚损: 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肝气犯胃: 快胃舒肝丸第十六节咳嗽 胃阴不足: 补益蒺藜丸、风寒袭肺: 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脾胃虚寒: 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风热犯肺: 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1燥热伤肺: 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肝气郁滞: 坤顺丸痰湿蕴肺: 二陈丸 血虚证:丁坤养血丸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气不摄血: 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肺气虚损: 清肺止嗽丸 血热内扰: 清热凉血口服液肺阴亏耗: 定喘止嗽丸 第十四节心肌炎第十七节乳腺增生 营心丹乳核内消液 第十五节痛经第十八节急性乳腺炎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活血解毒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