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分类垃圾箱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机学课程实践报告书—梧州学院垃圾箱设计班级:08工业设计组员名单:日期:2011-7-1梧州学院校园垃圾箱设计摘要梧州学院现有的垃圾箱存在诸多问题,人机不合理之处也显而易见,我们选择梧州学院垃圾箱的人机学设计作为课程设计,便是想运用所学知识较好的去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目前校园中的垃圾箱存在人机不合理情况,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并运用人机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垃圾箱重新优化设计,使垃圾桶形象更加美观、醒目、卫生,使垃圾桶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率,让环保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一.设计说明梧州学院垃圾箱的设计看似简单,实则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从外形尺寸到功能扩展,校园人文环境到地区气候,从功能实用到环保绿色,从个性特色到成本预算,这些都必须较好的在设计过程中给出方案。
所以在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我将从人机学的角度结合目前校园垃圾箱存在的人机不和谐之处进行新的设计。
在设计构思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校园垃圾箱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设计垃圾箱时将主要对学生使用和环卫人员清洁垃圾箱这两点进行人机学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设计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研与分析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所设计的产品充分认知对人们的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后我对校园垃圾箱有了新的看法与认识,我发现,目前校园垃圾箱存在的问题颇多,目前梧州学院的垃圾箱主要有三种,现在我们将对它们进行宜人性和尺寸人机学分析。
现有垃圾箱的宜人性分析:第一,垃圾箱的高度不当,学生在丢垃圾的时候大部分人需要弯腰靠近垃圾箱投掷垃圾,这样才能确保垃圾放进垃圾箱里。
第二,垃圾箱开口形状不适合垃圾的投掷,有些垃圾箱为了外形的美观使开口形状不规则,导致很多垃圾投进去的时候非常费劲。
第三、垃圾箱构造不合理,有两种垃圾箱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很费人力,并且清除垃圾的时候很困难,还要面对糟糕的环境,这让环卫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和动环境非常差。
第四,垃圾箱没有分类,低碳生活日益深入人心,垃圾的分类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校园人文素质的体现,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行为。
062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基于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的校园分类垃圾桶设计DESIGN OF CAMPUS SORTING TRASH BIN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ORTING AWARENESS AND BEHAVIORS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钱锋 韩磊 雷淑彤手机扫描二维码打开垃圾桶进行归类投放,一般会和应用APP 配套使用,具有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引导正确分类投放、用户信息追踪、激励奖赏等功能。
校园分类垃圾桶主要是一组两分类(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或四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如上海地区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四类)的数量固定、容量完全相同的垃圾桶,外观造型以长方体或柱体等几何形体为主,不够美观,而且与校园环境不协调;垃圾桶色彩单一,不同类别的垃圾桶色彩相同,只是在桶体上粘贴或印上垃圾回收标识,分类信息不明确,辨识度不足;垃圾桶的投放口尺寸和高度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导致投入垃圾时费时费力,有盖的垃圾桶通常需要手动推开盖子才能投放垃圾,人们怕麻烦怕弄脏手就将垃圾丢到垃圾桶的周围,致使垃圾桶及周围更加脏乱;智能分类垃圾桶因其要手机扫码打开投放口,通常一组四个垃圾桶只有一个二维码,学生要排队等待,分类投放垃圾效率低下,打击其分类的积极性,影响其分类行为习惯的形成。
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大学校园内的分类垃圾桶兼顾美观和实用,一般采用更加精细的分类方式,并且与校园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地精细化垃圾分类,有助于学生的正确分类投放,也利于终端处置;分类垃圾桶设计以人为本,通过合理的形态、色彩、视觉信息指示和引导,帮助人们更加便捷与快速地进行垃圾分类行为。
比如大阪大学垃圾桶分为纸容器类、非纸容器类、瓶类、罐类、PET 瓶类五类,垃圾桶色彩各不相同,垃圾桶上标示的信息主体是有代表性的图形,使用日文、英文、中文三种文字分别标出垃圾桶的类别和具体的可投入垃圾信息,并且垃圾投放口使用和垃圾种类有联系的形状来提示和引导正确投放,这些设计因素使学生在投放垃圾时一目了然,通过影响学生的分类意识和行为,促使分类行为习惯的形成。
2校园分类垃圾箱一等奖创新教案《校园分类垃圾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过程和方法: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2、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器材准备】1、组实验材料:玻璃瓶、洗净的小石子、墨水、纸巾、塑料瓶(瓶盖上大一些小孔)。
2、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厂构造图。
3、填埋场和焚烧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谈话:通过上节课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有什么危害?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
(如:破坏环境,污染空气和水,还会引起疾病,发生火灾等)教师讲解:人们通常通过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现在城市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厂,在目前,全国大约80%以上的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的。
(出示大型垃圾填埋厂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垃圾的处理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1、教师讲述: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内容: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
主题二关注身边的垃圾教学目标:1、认识到产生过多的垃圾会带来危害。
2、培养探究兴趣,锻炼个人探究能力,掌握查找资料、做调查等探究方法。
3、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4、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友好协作,开展活动。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产生过多的垃圾会带来危害。
2、培养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挂图。
活动一侦察家庭垃圾[活动目标]1、知道收集资料的不同途径,学会资料收集的方法。
2、具有计划意识,在行动前会制订个人计划。
3、能够有条理地讲述个人收集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生:每天出门时,我都要帮妈妈扔重重的垃圾袋。
垃圾袋里究竟有什么?让我做一次小侦探,来查查看。
1、明确侦察目的。
师:谁来说说这次侦察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发言。
2、制定侦察计划。
师:制定一下你的侦察计划。
填写书本第47页的垃圾侦察计划。
3、开展侦察行动。
生1:家里人很支持我。
大家看这是我家一周垃圾情况表。
生2:我还发现了家人丢垃圾的一些坏习惯。
4、我的呼吁。
师: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对家人说的话吗?学生发言。
5、填写第48页的学习单。
活动二校园分类垃圾箱[活动目标]1、增强关心身边小事的自觉性,主动发现问题。
2、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垃圾回收利用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改进与创新设计的能力。
[活动时间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生1:我在公园里看到一棵垃圾回收树,可以分类投放垃圾。
生2:要是学校里也有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大家就不会把废电池、饮料罐随便乱丢了。
1、调查校园垃圾箱。
师:让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校园里的垃圾箱。
写好调查记录。
2、分析校园垃圾。
师:整理调查记录后,你们有身发现?学生发言。
3、确定垃圾箱的设计思路。
师:分类垃圾箱你们准备怎么设计?师:设计几个箱体?什么形状?多大?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小学校园环保案例(5篇)小学校园环保案例(5篇)案例一:校园垃圾分类项目背景:针对校园内垃圾种类多、处理困难的问题,学校决定推行垃圾分类政策,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施措施:1. 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及分类指南,并通过班会、海报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
2. 在每个班级设置分类垃圾桶,并在校园公共区域设置分类垃圾箱。
3.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分类准确率。
4. 引入专业环保机构,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成效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校园内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案例二:校园节水行动项目背景: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学校决定开展节水行动,提高用水效率。
实施措施:1. 对校园内的水龙头、淋浴头等设施进行更换,安装节水配件。
2. 在每个班级设置节水宣传员,宣传节水的重要性。
3. 定期检查校园内的用水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浪费。
4. 开展节水主题活动,如节水绘画比赛、节水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成效分析:通过节水行动,学校的水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也更加珍惜水资源,养成了良好的节水习惯。
案例三:校园绿色出行项目背景:为了减少校园内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学校决定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实施措施:1. 设立专门的自行车停放区域,鼓励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2. 联系公共交通公司,为学生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在校园内设置步行道,鼓励师生步行出行。
4. 定期开展绿色出行主题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成效分析:通过绿色出行政策的推广,校园内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缓解,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学生们更加注重环保,养成了绿色出行的习惯。
案例四:校园植物养护项目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化校园,学校决定开展校园植物养护活动。
实施措施:1. 划分校园植物养护责任区,每个班级负责一块区域的植物养护。
小学综合实践《校园分类垃圾箱》教案校园分类垃圾箱的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垃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妥善处理垃圾,成为了全球所关注的问题。
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能力,本文设计了一个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案,旨在通过校园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明确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3.了解校园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原则和分类标准。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a.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危害。
b.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常见的垃圾种类。
c.校园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原则和分类标准。
d.参观校园分类垃圾箱并实践垃圾分类。
2.教学方法:a.讲授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图表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和校园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原则。
b.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想法。
c.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分类垃圾箱,并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危害(30分钟)第二课时:讲解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常见的垃圾种类(30分钟)第三课时:讲解校园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原则和分类标准(30分钟)第四课时:参观校园分类垃圾箱并实践垃圾分类(60分钟)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危害1.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引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强调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的作用。
3.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观点。
第二课时:讲解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常见的垃圾种类1.讲解垃圾的基本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介绍每种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法,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一定的了解。
小学综合实践校园分类垃圾箱教案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活动,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引导小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我们设计了一个校园分类垃圾箱教案。
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培养学生校园内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2. 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好处。
3. 如何正确使用校园分类垃圾箱。
三、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垃圾,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2. 探究垃圾分类: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以及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法。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校园分类垃圾箱,要求他们合作制作一个分类手册,明确指导其他同学如何正确使用垃圾箱。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垃圾箱的标识和使用情况,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5. 沟通交流:学生回到教室后,分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合作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分类手册和分享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规则。
五、教学资源:1. 校园分类垃圾箱:确保每个垃圾箱都有明确的标识和分类指导。
2. 手工制作材料:用于制作分类手册和其他辅助教具。
3. PPT演示:用于展示垃圾分类的概念、方法和实地考察的结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态度,包括是否主动参与分类工作、遵守分类规则等。
2. 分组交流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2校园分类垃圾箱一等奖创新教案垃圾分类箱一、活动目的:学生在调查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及危害的过程中,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及重要性,同时增加对垃圾回收利用的认识。
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二、活动准备:旧报纸,冰棒棍,树叶,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乒乓球,胶水,针线,彩笔,双面胶,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一)课前调查反馈:师:吴老师听说,咱们班最近被评为了学校的绿色班级,班级里还有不少的环保小卫士呢!我们的小卫士们近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我们身边的垃圾。
我们通过简单的课前调查,大家都了解到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学生说时,教师将教具出示在黑板上)废布易拉罐旧书废电池塑料袋塑料瓶废纸玻璃瓶一次性用品等等(注:实物数量,种类要有代表性,不能展示实物的可用卡片的形式代替)(二)垃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说一说。
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结:(1)污染大气(2)污染水源(3)污染土壤(4)传播疾病2师:同学们调查得真详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用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师: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生: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师:是啊,在日常生活当中,同学们随手丢弃一张废纸,对你们来说也许并不以为然,但许多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许多土地,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危害人类的健康。
3过去在生活当中我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呢?请同学联系自身实际来实话实说。
指名说(三)激发质疑,揭示主题师:既然垃圾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污染和危害,我们的工厂能因此而放弃生产吗?我们的生活中也会产生许多垃圾,但我们能因此而不继续生活吗?看来只要生活在继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垃圾。
那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生:我们可以给垃圾进行分类。
(板书:垃圾的分类)(四)垃圾的分类1 垃圾可分为哪几类?A分小组讨论说一说,这些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B交流汇报(学生分组到前面介绍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并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生: 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按“塑料、玻璃、废纸、和生活垃圾”分类按“白色垃圾、绿色垃圾”分类(充分肯定学生的分类方法,只要有道理分两类,三类都行,师补充)2 介绍一种分类法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法都不相同,各自都有分类的道理和理由,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分类方法。
工业技术DOI:10.16660/ki.1674-098X.2019.12.069浅谈校园内垃圾桶设计理念与方案研究——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罗脉(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摘 要:任何设计产品都是实用、认知和审美三种功能的复合体。
对于校园内垃圾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使用的主要人群和使用空间。
同时垃圾桶应该兼具审美和实用的功能。
而不同的使用场所有不同的垃圾种类,应考虑垃圾桶合适的形式与功能。
关键词:垃圾桶 设计 校园 环保中图分类号:TU9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4(c)-0069-031 校园内相关产品调研及分析校园环境的维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关系网络,除了校内环卫工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保持环境卫生的积极配合。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新的思考,对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的形式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改观。
而在校园环境的日常维护中,垃圾桶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环节,遍及校园内的各个场所。
切实考虑校园内的各场所垃圾桶的运用问题有助于垃圾的回收与处理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1 产品分析根据校园内的实际情况,有四种垃圾桶被广泛运用。
教学楼内常用红色塑料垃圾桶(图1所示)来收集垃圾。
其高度为55cm,垃圾桶开口直径为50cm。
这种垃圾桶最大的优点在于桶身为塑料材质,方便清洁工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随意挪动,并且容量较大,足以容纳每日教室内的生活垃圾。
同时,这种垃圾桶的问题在于它虽然轻便但由于桶身是由塑料构成,在使用中桶口容易断裂。
并且套在桶身的塑料垃圾袋会影响美观。
校内的食堂楼梯间常用金属圆形垃圾桶(图2所示),这种垃圾桶的优点在于桶身由金属构成,坚固耐用,并且除了垃圾收集功能以外,垃圾桶顶部还有独立的烟头回收托盘,方便吸烟人士使用,这样可以防止未熄灭的烟头点燃垃圾桶内的易燃物。
经过调研发现,这些金属圆形垃圾桶每日的使用率非常低,桶内几乎没有太多垃圾,主要是由于垃圾桶身过于低矮,使用者在丢垃圾的过程中不得不弯腰完成动作,造成实际使用的不方便。
《校园分类垃圾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关注校园垃圾,调查了解校园垃圾的大概情况及垃圾箱的盛装现状,从而学会设计科技、环保、实用的校园分类垃圾箱。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适应社会的综合实践能力。
3、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主人翁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活动重点:了解垃圾不分类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能与同伴友好协作,设计环保实用的校园分类垃圾箱。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多渠道的搜集了垃圾分类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小品表演《垃圾箱里的悄悄话》
2、学生谈谈对表演的初步感受。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出示活动目标:我要关注校园垃圾,调查了解校园垃圾的大概情况及垃圾箱的盛装现状。
学会设计科技、环保、实用的校园分类垃圾箱。
2、学生看书24页,自己完成调查记录。
三、资料交流,深化扩展。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垃圾不分类造成危害的资料。
2、明确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投影出示世界各地的垃圾箱,对投影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四、校园调查,合作探究。
(完成25页表格)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各处垃圾箱有哪些垃圾?
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准备调查工具,如:调查记录表、摄像机等。
2、校园垃圾箱设立的位置是否合理、科学?
画出校园垃圾箱的分布图
3、观察校园垃圾箱的外形、功能有何不足之处?
五、调查反馈,合作设计。
(完成26页设计图)
1、调查成果反馈,小组集中展示,
2、思考分类垃圾箱的设计方案,
3、完成设计图,并展示,改进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
关注生活垃圾
活动二:校园分类垃圾箱
校园垃圾分类校园垃圾箱设计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