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刑法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和大陆法系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摘要:我国犯罪构成包括四个部分,即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这和大陆法系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三要件构成说不同,本文试探讨我国犯罪构成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要件的差异及优劣。

关键词: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责任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一)西方早期刑法学犯罪构成要件的含义从词语沿革上讲,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形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纠问程序”,在这种诉讼程序中,法官必须首先查清证实犯罪事实的存在,在证实犯罪事实之后,才对特定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1796年,德国刑法学家克莱因首次把犯罪构成法翻译成德语,后来日本刑法学家又把将其译成“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起初只具有诉讼法上的意义,直到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刑罚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把犯罪构成作为实体意义上的概念来使用。费尔巴哈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把刑法条文上的犯罪成立的要件称为犯罪构成,认为犯罪构成就是违法行为中所包含的各个行为的或事实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它们对于阻止或限制统治者和法官任意判人有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意义上大陆法系国家犯罪构成理论现代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形成于20世纪以后,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贝格林首先系统提出了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使构成要件上升为刑法总论的概念。此后,迈耶和迈兹各对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形成了一下通说: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可以看出,构成要件符合性只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之一,必须还要满足后面的违法性和有责性才能完全成立。

(四)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苏联直接引进的,它是在吸收他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学说的内容,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80年代以后,理论界对犯罪的理论构成展开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犯罪构成中不应包括犯罪主体要件,还有的认为犯罪构成中不应包括犯罪客体,从而提出三要件说。虽然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对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修正,但基本上未突破前苏联的理论模式。

二、大陆法系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

(一)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从前面可以看出,大陆法系犯罪构成包括三个条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三个条件是相互递进的关系,可以称为过关式或线性式,也就是说,前面的条件满足后才能进入到后一个阶段,只有按照顺序三关都过完才能构成犯罪。第一步符合性是说法律条件和事实条件相符合,有的说成是“该当性”,这是一个意思。第

一个的条件满足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即违法性阶段,这里的违法性判断是消极的判断,也就是说判断有没有违法性组却事由,如果有违法性阻却事由,前进的过程被阻断,行为就构不成犯罪。比如武警执行死刑能否被定为故意杀人罪?显然不能,如果用此理论来解释的话,第一个符合性要件已经具备,但由于武警的行为是法律规定的合法的行为,所以不具有违法性,犯罪构成在此处被阻断,不能再继续下去,所以此行为构不成犯罪。第三个要件是有责性,如果前两个要件都满足了,那么还要看行为是否具有有责性,如果不具有有责性,那么行为仍然构不成犯罪,如果这个要件也符合,那么行为才满足犯罪够成要件,构成犯罪。有责性中责任的提出体现了非难可能性,这里的责任包括责任能力和责任事实。其中责任能力又包括年龄,精神状况等,责任事实包括故意和过失。关于有责性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十二岁的人的行为导致了另一个人的死亡,是否可以说这个十二岁的人犯了杀人罪?此处由于该行为人的年龄原因而使其不具有非难的可能性,所以第三个要件有责性不能得到满足,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的实质我国犯罪构成的概念是:犯罪构成是由刑事实体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程度,并为成立该种犯罪所必须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我国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可以说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是拼图状的或块儿状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只要四个要件能够符合,拼到一块儿便构成了犯罪。犯罪客体中包括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犯罪主体包括一般主体、特殊主体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过失、目的、动机。这样看来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具有明快,极易操作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体现了法官的积极判断,法官只要找到这些条件,便可以定罪。这种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符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一定帮助。

三、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评价

(一)两种模式的共同点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大陆法系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差异,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大陆法系的三要件构成说是递进式的,我国的四要件构成说是拼图式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点。

首先,两者有共同点的内容,即都努力包含犯罪的所有要素,如行为、法定刑、危害性、罪过性。其次,都使用主观,客观的两分方法,第三,都有实质评价的内容,三分法单独设立违法和责任要件,对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进行主客观的实质评价。四分法认为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时,不仅仅要从表象上判断,而且要从实质上判断。

(二)对两者优劣点的评价

大陆法系的三分法的优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犯罪判定的慎重上,注重保护人的权利,因为刑罚是所有惩罚中最严厉的一种,多以对其的使用一定要慎重、严密。三分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推进模式很好的体现了其严密性,减少了错判的概率。但是也有学者批判说其违法性的判定中有一定弊端,该观点认为法律不可能列出所有的非违法性行为,所以在这方面的判定中存在着问题。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四分法的有点在前面已经说过,即明快,简单,易操作,但是这种模式也有着很大的缺点,最突出的缺点就是不利于保护人的权利,容易造成冤案,错案。这样看来,四要件的缺点刚好是三要件的优点,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是三要件从现犯罪在看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承袭前苏联的模式,那是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可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当时的社会情况如今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法律也应当随之变化,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宪权:《中国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7页

[2]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2页

[3]徐松林:《刑法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