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常见医学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8.60 MB
- 文档页数:30
[医学常识大全]医学常识医学常识篇(1):医学基础知识考点总结归纳医学基础知识考点总结一、急性炎症的特点急性炎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常常仅几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二、急性炎症的类型1.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要特征,易发生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浆液性炎:发生于黏膜(卡他性炎) →急性鼻炎发生于浆膜→结核性胸膜炎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皮肤烧伤致水泡2.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纤维素),易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
纤维素性炎:发生于黏膜(伪膜性炎)→白喉发生于浆膜→心包腔(绒毛心)发生于肺组织→大叶性肺炎3.化脓性炎以中心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组织的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化脓性炎:发生于黏膜和浆膜→表面化脓→化脓性支气管炎发生于黏膜和浆膜→积脓→化脓性输卵管炎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织炎→皮肤、肌肉、阑尾炎症(蜂窝织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生于皮下或内脏→形成脓肿→进而形成疖或痈(脓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4.出血性炎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感染和鼠疫等。
三、急性炎症的结局1.痊愈。
2.迁延为慢性炎症。
3.蔓延扩散:包括局部蔓延、淋巴管路蔓延和血行蔓延。
血行蔓延的方式如下(1)菌血症:细菌入血,但无全身中毒症状。
(2)毒血症:细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入血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3)败血症:细菌入血,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4)脓毒败血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细菌随血流至全身,可在肺、肝、肾、脑等处发生多发性栓塞性脓肿。
例题:急性炎症可分为( )。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肉芽肿性炎ABCD。
解析:肉芽肿性炎属于慢性炎症。
医学常识篇(2):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带答案)1、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A.补液“宁多勿少”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答案:B解析: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医学科普知识小常识医学科普知识小常识一、人体器官系统1.循环系统a)心脏:位于胸腔中,是人体的泵,负责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b)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携带氧气和养分,同时清除废物和病原体。
2.呼吸系统a)肺:位于胸腔中,负责吸入新鲜空气并将其中的氧气传递给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b)鼻腔:位于面部,是呼吸道的入口,通过滤除灰尘和加湿空气来保护呼吸道。
3.消化系统a)口腔:位于头部,包括牙齿和舌头,在摄入食物时进行咀嚼和混合。
b)胃:位于腹部,在食物消化过程中分泌胃酸和酶来分解食物。
4.神经系统a)大脑:位于头部,在控制身体运动、思考、记忆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b)脊髓: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信号。
5.泌尿系统a)肾脏:位于腹部,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b)膀胱:位于盆腔,储存尿液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排出体外。
6.生殖系统a)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负责生产和输送精子。
b)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等器官,负责卵子的产生和孕育。
二、常见疾病与预防1.感冒: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方式预防。
2.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可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盐摄入等方式预防。
3.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可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预防。
4.肺癌:由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戒烟和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是预防的关键。
5.乳腺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定期自检和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6.中风:脑血管突发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
三、常见医学检查与治疗方法1.血液检查:通过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来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2.X射线:利用X射线穿透物体并在感光胶片或数字传感器上形成影像,用于检查骨骼和内脏器官。
3.超声波检查: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无辐射且非侵入性。
实用医疗科普小常识
医疗科普知识对于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通过了解预防疾病、常见症状、常见疾病、用药安全、急救知识、疫苗接种、慢性疾病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预防疾病
1.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
3.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减少不良嗜好对身体的损害。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
二、常见症状
1. 发热: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
2. 疼痛: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警报信号,如果疼痛持续或剧烈,应尽快就医。
3.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等原因
引起的,应及时就医。
4. 腹泻和呕吐:腹泻和呕吐可能是由于食物中毒、肠胃炎等原因引起的,应及时就医或采取适当的家庭护理。
三、常见疾病
1. 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预防感冒应注意保暖、增强免疫力、勤洗手等。
2. 腹泻:腹泻可能是由于食物中毒、肠胃炎等原因引起的,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应注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测血压等。
4.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应注意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定期检测血糖等。
四、用药安全
1.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2. 不宜自行调整药物用量或停药,如需调整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3. 对于过敏的药物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医学常识小百科本文主要介绍医学常识小百科,具体内容如下:一、什么是感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感冒的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等。
大多数感冒通常在几天到两周内自行痊愈,但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二、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病变等严重疾病。
高血压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因此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三、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
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
长期糖尿病可导致眼、肾、神经等器官受损。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合理用药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四、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处于平衡状态,能够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效率。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求心理支持和专业帮助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五、什么是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感染疾病。
疫苗通常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和类毒素疫苗等。
疫苗接种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个人情况进行,包括新生儿、儿童、成人和特殊人群。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麻疹、流感、乙肝等。
六、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
抗生素不适用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药性产生,使治疗感染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按照医嘱完成疗程。
七、什么是急救?急救是指在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时,对伤病患者进行紧急救护措施,以减轻痛苦、控制病情和挽救生命。
中医医学常识知识大全
中医医学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医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中
医医学的常识知识。
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
论以人体的整体观念为基础,注重平衡和协调。
2.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进行
望诊;通过听患者的语音、咳嗽声等进行闻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进行问诊;通过
触摸患者的脉搏进行切诊。
3. 中草药:中医常用草药治疗疾病。
中草药一般采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并根据
药性使用不同的部位和药材组合。
4. 针灸:针灸是通过刺激身体经络来调节和治疗疾病。
针灸分为经络穴位刺激和艾灸两种方式,通过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5.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推拿、推拿等手法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
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身体功能。
6. 中医养生:中医注重养生保健,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养生包括合理膳食、
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面。
以上是中医医学常识的一些知识点,中医医学系统庞大而复杂,还有很多具体的细分领域和治
疗方法。
牢记这些有用的医学常识医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多个学科的内容。
掌握以下的医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 洗手是预防疾病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正确的洗手方式应该是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至少20秒,在不同的场景下把手洗干净。
2. 保持充足的睡眠。
成年人每晚应该睡7至9小时,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
没有足够的睡眠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和情绪状态。
3. 大量饮用水。
水是身体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也是身体各个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
建议每天饮用8杯水。
4. 身体锻炼。
适量的身体锻炼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包括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控制体重。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5. 注意营养均衡。
饮食要均衡,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
6. 预防传染病。
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避免与疾病患者接触,保持手卫生和蒙口罩,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应该遮住口鼻。
7. 坚持定期体检和检查。
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
8. 把药物保存在正确的地方。
许多药物需要冰箱冷藏或者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应该把药品储存在孩子们无法触及的地方。
9. 留意个人身体变化。
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了异常的变化,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10.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和医嘱。
正确用药可以更好地提高药品的治疗效果,防止药品的不良反应。
总之,保持身体健康是一个全面的过程。
需要掌握的医学常识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更多的内容。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行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医学常识知识点汇总医学常识是每个人都应了解和掌握的,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汇总一些医学常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
一、饮食与营养1. 均衡饮食:每餐包含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和适量脂肪,避免偏食偏好。
2. 饮食纤维: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癌。
3. 控制盐摄入:过量摄入盐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通过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方式来补充。
5.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吃或不煮熟的食品,保持食物的新鲜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二、常见疾病预防与健康1.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时间表,定期接种各类疫苗,预防传染病。
2. 预防传染病:勤洗手、科学咳嗽、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定期做好居室通风和消毒等措施。
3. 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定期锻炼、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坐姿等。
4.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等,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呼吸功能。
5. 预防肿瘤:有规律地进行体检,保持乐观心态,减少接触致癌物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三、急救常识1. 心肺复苏(CPR):在突发意外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
2. 创伤处理:控制出血,清洁伤口,包扎创伤处,及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3. 骨折处理:按照正确的方式固定骨折处,保持患者舒适,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治疗。
4. 中毒急救:根据中毒物质的不同,及时进行洗胃、吃药、替代治疗等方法。
5. 烧伤处理:用冷水冲洗烧伤处,保持局部清洁,及时就医进行伤口的处理。
四、常见疾病识别与治疗1. 发热:根据体温变化,可以判断发热病因,适时服用退热药物,保持充足的休息。
2. 消化不良:饮食注意清淡,少食多餐,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根据症状服用相应药物。
30个医学常识1 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时,最可靠的体征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2 呼吸困难最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3 肠胃炎:胃肠安丸4 鸡眼:水杨酸苯酚贴膏5 感冒药要凡是含有〈扑尔敏〉的成分都会犯困6 扁桃体炎:一清胶囊众生丸银黄颗粒喉炎7 急性肺水肿最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8 产生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肺淤血、肺水肿9 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于:左心衰竭10 调理睡眠:夜宁颗粒复方枣仁胶囊(希尔安宁)灵芝胶囊11 小儿《12岁以下》发烧:美林12 哪种情况产生急性肺水肿时,宜用吗啡: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疼痛13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主要不同点是:心脏扩大伴奔马律14 对溺水所致呼吸心跳骤停者,其紧急处理措施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15 浸润型肺结核大咯血采取:患侧卧位16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控制感染17 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气管内异物或梗阻18 哪一种疾病,最易发生呼吸衰竭:阻塞性肺气肿19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最早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20 诊断急性肺水肿,最有特征意义的表现是:严重呼吸困难伴粉红色泡沫痰无器质性心脏病21 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以纠正的心律失常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 哮喘:布地奈德雾剂(普米克)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万托林)沙丁胺醇气雾剂(信宜)23 晕车药:盐酸苯环壬酯片(飞赛乐)茶苯海明片(华亭)晕车清凉贴(百脉)【贴在耳朵】24 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4~6 小时内25 重金属中毒时用下列哪一种解毒药效果最好:二巯丁二钠26 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什么?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27 银环蛇咬伤致死主要原因:呼吸衰竭单价抗蛇毒血、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29 哪一种食物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死率高:肉毒杆菌食物中毒30 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肺水肿。
完整版)医学基本知识及概念引言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科学和艺术。
了解医学基本知识和概念对于保持健康、理解疾病以及与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医学基本知识和概念,帮助读者对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1.解剖学和生理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生理学则研究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概念包括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2.疾病分类疾病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来进行归类。
常见的疾病分类包括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器官系统疾病等。
理解不同类型的疾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3.常见症状和体征症状是患者自身感受到的异常感觉,如头痛、恶心等。
体征是医生通过检查和观察患者身体所得到的异常发现,如发烧、皮肤疹等。
了解常见症状和体征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疾病的可能性,从而及时就医。
4.诊断和治疗方法诊断是医生通过检查、问诊和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定疾病的过程。
治疗则是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的不同医疗手段和方法。
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5.预防与健康预防胜于治疗”,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常见的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结论医学基本知识和概念是我们保持健康并了解疾病的关键。
本文档介绍了医学基本知识和概念的一些方面,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医学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了解医学基本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以上仅为医学基本知识的简要介绍,对于深入了解医学还需进一步学习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