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12
行业产业划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目录第一章产业与行业 (3)一、产业与行业概念 (3)(一)产业的定义 (3)(二)行业的定义 (3)二、产业和行业的关系 (3)三、产业的基本划分 (3)四、行业基本划分 (4)(一)门类列表为 (4)(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2011最新整理版本》 (4)第二章我国产业政策 (4)一、总领性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4)(一)出台的背景 (4)(二)主要内容 (5)(三)政策要求 (6)二、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认定和优惠政策 (6)(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优惠政策 (6)(二)广东省现代产业的规划以及鼓励措施 (7)第三章资本市场对于产业、行业的政策与要求 (12)一、主办、中小板产业要求 (12)二、创业板对于产业要求 (13)(一)创业板具有产业要求 (13)(二)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的规定 (13)(三)符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 13三、场外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一)新三板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二)场外交易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三)地方产权交易所对于行业无特定要求 (14)第四章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部分行业产业政策 (15)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5)二、电子信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6)(一)增值税 (16)(二)企业所得税 (16)(三)出口退税 (16)三、生物行业优惠政策 (17)四、高技术服务业 (17)五、其他产业优惠政策见《税收优惠政策》 (17)六、其他配套支持措施 (17)(一)拓展融资渠道 (17)(二)完善市场环境 (17)(三)培育市场需求 (17)(四)增强创新能力 (17)(五)加强人才培养 (18)(六)深化对外合作 (18)(七)引导集聚发展 (18)(八)特色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18)第五章中小企业 (18)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18)二、中小企业的划分: (18)三、产业优惠政策 (20)(一)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20)(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低 (20)(三)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幅度标准降低 (20)(四)支持中小企业筹资融资 (20)(五)创投的税收优惠 (20)(六)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的其他优惠政策 (21)第一章产业与行业一、产业与行业概念(一)产业的定义:是指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涵盖范围不仅指工业,还包括非工业。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1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XX),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XX)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20XX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65个小类。
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XX)的对应关系。
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 )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31 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围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Word 资料 .基本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 2008 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9 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 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 65 个小类。
代码结构 :×× × ×(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的对应关系。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1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11个大类,10表示旅游业,20表示旅游相关产业;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67个小类,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代码。
代码结构: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带“*”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说明。
旅游是旅游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架构旅游学科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如果不能科学地界定,旅游学科体系则难以完善。
国外旅游定义其一,强调旅游目的和内容的定义。
在国内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
如法国学者让·梅特森1966年的定义是“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它包括旅行或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
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
美国学者马丁·普雷1979年的定义:“旅游是为消遣而进行的旅行”。
这些定义比较强调旅游的目的性,如消遣、审美、求知等。
其二,强调旅游时空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这一定义比较强调旅游活动的空间性(异地性)和时间性(时间界定)。
其三,强调旅游功能的定义。
例如奥地利经济学家Herman Von Schullard认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我国有学者认为“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旅游是人们为寻求文化差异所进行的一种暂时性文化空间跨越的行为和过程”。
这些从某一学科的视角定义旅游,难免以偏概全,而且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困惑和误解(如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解释旅游,就容易导致对“旅游”和“旅游业”两者的误读)。
其四,强调旅游本质的定义。
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利克1972年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各种旅游地的流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该地的各种活动”。
这一定义比较强调定义者所认为的旅游“本质”——人的流动。
其实这一定义并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有些舍本逐末。
旅游的本质应是“游”(消遣与审美等愉悦体验)而不是“旅”(人的流动)。
其五,强调旅游综合关系的定义(或关系总和的定义)。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11个大类,10表示旅游业,20表示旅游相关产业;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67个小类,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代码。
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11个大类,10表示旅游业,20表示旅游相关产业;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67个小类,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代码。
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国家统计局《⽂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及解释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各省、⾃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务院各部门统计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六⼤关于⽂化建设和⽂化体制改⾰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化产业统计⼯作,规范⽂化及相关产业的⼝径、范围,我局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
国家统计局⼆○○四年四⽉⼀⽇⽂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和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六⼤关于⽂化建设和⽂化体制改⾰的要求,建⽴科学、系统、可⾏的⽂化产业统计,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为推动我国⽂化体制改⾰,发展社会主义⽂化事业,建⽴和培育社会主义⽂化市场,界定和规范我国公益性⽂化活动和经营性⽂化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化建设、⽂化管理和⽂化统计提供科学、统⼀的范围与定义。
⼆、范围(⼀)本分类在《国民经济⾏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适⽤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化及相关活动的分类。
(⼆)本分类规定的⽂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三)⽂化及相关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1、⽂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2、⽂化传播服务;3、⽂化休闲娱乐服务;4、⽂化⽤品⽣产和销售活动;5、⽂化设备⽣产和销售活动;6、相关⽂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三、分类原则(⼀)以党中央、国务院的⽅针、政策为指导本分类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化事业和⽂化产业的⽅针政策和改⾰精神为指导原则。
(⼆)兼顾部门管理和⽂化活动的⾃⾝特性本分类在满⾜反映⽂化体制改⾰需要的同时,还兼顾了政府部门管理需要,同时考虑了⽂化活动的⾃⾝特点。
(三)以《国民经济⾏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国民经济⾏业分类》,它是根据⽂化活动的特点将⾏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进⾏的组合。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
(2015)
一、分类目的
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科学界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依法开展旅游统计调查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
本分类中的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或因公务、商务等为目的,前往惯常环境以外,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出行者。
本分类分为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两大部分。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确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
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旅游及相关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以国际标准为参考。
本分类参考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编制的《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中对旅游产业的有关定义和分类。
四、结构编码
本分类将旅游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11个大类,10表示旅游业,20表示旅游相关产业;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27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67个小类,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代码。
代码结构: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带“*”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说明。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六、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表
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表
注:符号“*”表示该行业类别仅有部分内容属于旅游及相关产业。
― 11 ―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