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学生起点分析打折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和认识,学生已知“几折”所表示的意义,而且学过用算术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
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建立等量关系来分析一些较复杂的打折销售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寻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折销售是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简易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的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材,也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巩固。
打折销售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不是很熟悉的一个问题,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很有必要。
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体会更加深刻。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以“打折销售问题”为例展开探索,关键在于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术语的含义。
分析“打折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方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由于打折销售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商店,感受有关打折销售的现实情景,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由于此类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及数据较复杂,在讨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列出表格,帮助学生分析,首先鼓励学生自己填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通过举具体事例说明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等,然后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信。
三、教学目标1.理解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复述。
2.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打折销售中的具体现象。
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1.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2.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3.进一步建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一、情境导入1.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销售实例,学生回忆知识.打折后的商品售价=商品的原标价×折扣数.2.展示常用数量关系:①利润=售价-进价;②利润率=利润/进价×100%;③利润=进价×利润率;④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求成本价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解析:先用成本价表示出标价,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标价×80%=60,列出方程即可.解: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则标价为(1+50%)x元.根据题意,得(1+50%)x·80%=60.解得x=50.答: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50元.方法总结:按标价8折出售即按标价的80%出售.探究点二:求折扣书店里每本定价10元的书,成本是8元.为了促销,书店决定让利10%给读者,问该书应打多少折?解析:本题中的利润为10-8=2(元),因为让利10%给读者,所以书店的利润为(1-10%)×2(元),此时的售价为(10×折扣)元.根据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就能建立起方程.解:设该书应打x折,根据题意,得10×x10-8=(10-8)×(1-10%). 解得x=9.8.答:该书应打九八折.方法总结:让利10%,即利润为原来的90%.探究点三:求原价某商场节日酬宾:全场8折.一种电器在这次酬宾活动中的利润率为10%,它的进价为2000元,那么它的原价为多少元?解析:本题中的利润为(2000×10%)元,销售价为(原价×80%)元,根据公式建立起方程即可.解:设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80%x-2000=2000×10%.解得x=2750.答:它的原价为2750元.方法总结:典例关系:售价=进价+利润,售价=原价×打折数×0.1,售价=进价×(1+利润率).三、板书设计本节课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利润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商品经济问题的题型很多,让学生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有关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导学案主备人:学案执行人:时间:年月日课题5.4打折销售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 1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折扣问题,我们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和认识,学生已经知道“几折”所表示的意义,而且学会了用算术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如:已知原价和折扣,求卖价等;但对于较复杂的打折销售问题,教材中是作为思考题出现的。
因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通过建立等量关系来分析一些较复杂的打折销售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
教材第七册(上)在学习了方程后,紧接着就是较多课时的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的。
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只引入了一道题,这就给了老师很大的发挥空间。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方程后,紧接着就是较多课时的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打折销售中的已知量和末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种代数方法及其步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学会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和简单的事实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学会建立问题情景中的等量关系,能列方程解决打折销售中的问题。
难点:学会利用等量关系使复杂的问题条理化、简单化。
关键问题是探索日历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练习本等文具。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与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步骤。
(2)会寻找打折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熟练列出方程。
2.数学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中碰到的商品打折销售问题。
3.解决问题(1)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2)培养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3)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1)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
(2)明白诚实是为人立身之本的道理。
〖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通过“打折销售”这一素材培养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设计〗(一)表演小品,导入新课店主站在一张桌子后,桌子上放着两件衣服,身后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放血大处理”,“血”字是红色的。
店主喊:“大家过来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本店不计成本挥泪大甩卖,所有服装两折处理,每件只卖48元……”一工商人员上场对店主说:“你这是违法行为,请把牌子收起来,不能这么喊。
”店主:“我确实是两折处理呀!”工商人员:“你把衣服的成本价提高了多少标价?”店主:“我提高了500%以后标价的。
”工商人员:“同学们,他将每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了500%进行标价,再按两折处理,每件衣服卖48元,你们算一算,他到底是赚还是亏?”(表演结束。
)(二)学生猜测小品中的店主是赚是亏?(独立思考)(三)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100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2.假设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x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3.你所列出的实际售价与小品中的商家的售价有什么关系?4.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2.掌握销售过程中的等量关系.3.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教学重点:1.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2.解决打折销售中的有关利润、成本价、卖价之间的相关的现实问题.【创设情境】1.请举例说明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及降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利润计算公式:利润= .2.算一算:(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元.3.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 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分析: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即等量关系式是:.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得方程为:答:.归纳总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探究成因】4.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来因为季节关系又以标价的8 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以30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5.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后来又以标价的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共享成功】6.某件商品提价25%后,欲恢复原价,则应该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7.某商店两种不同的计算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 ,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A.不赔不赚B.赔8元C.赚8元D.赚32元【达标测评】8.某商场的电视机原价为2500元,现以8折销售,如果想使得降价前后的销售额都为10万元,那么销售量应该增加多少台?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1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4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5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6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7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8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9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0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31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2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3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34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5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36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7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3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1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4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5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6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7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8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9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0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31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2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3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34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5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36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7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3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示范教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打折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学情分析认知基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寻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打折销售》是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简易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材,也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巩固.打折销售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不是很熟悉的一个问题,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很有必要.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体会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为深刻.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打折销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种代数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由于“打折销售”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商店,感受打折销售的现实情境.通过情景剧引入新课,学生在研讨分析中明白折扣的含义,进一步了解利润、售价、成本价的关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基础演练——实践应用——巩固提高的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设计说明亲身体验,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打折销售的基本概念,为上课作知识铺垫和感性经验,为课后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活动目的:了解有关打折销售的知识以及广大消费者对打折销售是否能得到实惠的看法.活动地点:各商店或各大商场.活动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一部分学生运用摄像、拍照等手段对商场的广告牌、标语等进行记录;一部分学生采用口头交流等方式对消费者、营业员进行随访调查;组长组织组员对数字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准备素材汇报调查结果.教学说明由于“打折销售”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商店、商场,感受打折销售的现实情境,对商场出现的折扣进行了解,明白折扣的含义,进一步了解利润、售价、成本价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能提出数学问题.二、情境引入设计说明教师从学生课前调查的兴趣点出发,安排几名学生进行类似商业活动的表演,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的表演来感受和体会.教师直入主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打折销售”,通过课前调查,同学们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想弄清楚打折销售到底给消费者带来了多少实惠,商家到底还有多少利可赚.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弄明白打折销售的一些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景剧:教师(批发商)桌前摆出一盒铅笔,旁边立一小牌:只批发,不零售,每捆10支,一捆1.6元.学生甲(小商贩)肩背一尼龙编织袋上场批发铅笔:“我批发10捆,共16元.”(他背回批发的商品,将铅笔包装拆开散放到一个纸盒中,把写有“每只0.25元”字样的纸牌贴于纸盒前,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进行零售叫卖.学生乙(消费者)走向前看了看价格说:“铅笔价格贵点了,便宜点吧?”学生甲回答:“小本买卖没几分利,你多买点,我给你八折优惠,0.20元一支.”学生乙掏出一元钱买走了5支铅笔.学生丙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表演中,铅笔的成本价、标价、实际售价、利润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你是怎么理解商品“八折优惠”的?小商贩在这笔买卖中获得利润率是多少?教学说明教师了解各小组课前调查情况,整体把握学生对成本价、现价、几折优惠、利润等基本概念的认识程度,组织编排情景剧,为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直观的感性素材.三、研讨分析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情境剧中涉及各量的含义,理顺各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加上课前调查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得出“0.16元是成本价、0.25元是标价、0.20元为打折后的实际售价、一支铅笔所获利润为0.20-0.16=0.04元.根据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成本价又称进价或本金,是指商家为销售而购进货物时的价钱;标价是指商家出售商品时所标明的价格,不一定是实际卖出的价格,有时称作原价;售价是指商品成交时的实际价格;利润是指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利润=售价-进价,一般情况下,商家不做无利的买卖;打折即买卖货物时,降低商品的定价,打几折就是按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售出商品.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成本价0.16元+提高的价钱=标价0.25元;标价0.25元×打折数810=折后售价0.20元; 实际售价0.20元-成本价0.16元=利润0.04元;利润0.04元成本0.16元×100%=利润率25%.(因此,利润=成本×利润率) 在刚才的表演中,商贩进行的“八折优惠”的意思是按标价0.25元的0.8倍出售,即每支铅笔的售价为0.25×0.8=0.20元.小商贩在这笔买卖中获得的利润率为每支铅笔获得利润0.04元每支铅笔的成本0.16元×100%=25%. 教学说明教师参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和课前调查的感性积累,学生不难理解打折销售的基本概念,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建立,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部分学生可单独进行指导,为应用题解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等量关系排忧解难.四、典例解析设计说明进一步体验“打折销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规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格式与步骤.例 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 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分析: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等量关系.由于本例中只提到售价、进价和利润率,因此我们可以用“进价”代替“成本”.解:设商品原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80%x -1 8001 800=10%. 解这个方程,得x =2 475.因此,这种商品的原价为2 475元.教学说明教师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交流与展示,从多角度领会利润率的计算方法,掌握“打折销售”问题的常见类型,不断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五、基础演练设计说明利用填空题进行基本概念的练习,熟练应用基本等量关系解题.1.一件商品的进价为45元,利润为10元,则售价应为__________元.2.一件衣服的售价为130元,进价为80元,则利润为__________元.3.一件商品的标价为50元,现以八折销售,售价为__________元;如果进价为32元,则它的利润为__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 4.一块手表的成本价是70元,利润率是30%,则这块手表的利润是__________元,售价应是__________元.5.一部小灵通的利润为150元,售价为600元,则这部小灵通的成本价是__________元,利润率为__________.6.一款诺基亚手机原价1 080元,现在打折促销,售价为810元,则商家打______折销售.答案:1.55 2.50 3.40 8 25% 4.21 91 5.450 33.33% 6.7.5教学说明教学时使用课件展示,增大课堂容量和密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题,先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式解答,学生讲解反馈.这些问题的顺利解答,强化了打折销售问题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理解应用,学生解决应用问题便水到渠成了.第6题在解答中易出现下面错误:设商家打x 折销售,则1 080x =810,x =0.75.教师要注意及时设疑、纠错,注意打折数的含义的强化及在计算中的正确表达.六、总结反思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1.知道了打折、利润的含义,了解了利润、售价、成本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了利润率的计算方法.2.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可以选设未知数,并表示其他未知量,利用一般等量关系(如公式等)构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3.用方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商品营销中的打折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评价与反思这堂课在学生进行商场调查,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理解打折销售中常见的名称及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适当改变实际背景让学生从多方面体会打折销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逐步领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商业活动、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有力铺垫.。
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打折销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种代数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正确分析打折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一、温故知新1、一件商品的进价为45元,利润为10元,则售价应为_______元。
2、一件衣服的售价为130元,进价为80元,则利润为_______元。
3、一件商品的标价为50元,现以八折销售,售价为_____元,如果进价为32元,则它的利润为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4、一块手表的成本价是70元,利润率是30%,则这块手表的利润是_____元,售价应为_____元。
5、一个手机的利润为150元,售价为600元,则这个手机的成本价是______-元,利润率为______________想一想:假如你是商店老板你追求的是什么?公式:利润=卖出价-成本价(或者:利润=销售价-成本价)利润率 = 利润成本×100%二、 导学释疑活动探究(一):阅读课本P145,完成下列问题想一想:15元利润是怎样产生的?解: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由此,列出方程: ;解方程,得:x= 。
因此,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 元。
知识要点1.商品打x 折出售:是按标价的%x 出售。
2.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3.商品的利润率=%100 商品成本价商品利润。
4.商品的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5.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活动探究(二):阅读课本P146例题,完成下列问题分析:这10%的利润率是怎么来的?即等量关系式是: .解:设这种商品的原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方程为:答: .三、巩固提升1. 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A.26元B.27元C.28元D.29元2. 某种商品若按标价的8折出售可获利20%,若按原标价出售,则可获利().A.25% B.40% C.50% D.13. 两件商品都卖84元,一件亏本20%,另一件赢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A.赢利16.8元B.亏本3元C.赢利3元D.不赢不亏4.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后来又以标价的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5.某种商品的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竟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降价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
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学习目标:1.体会与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步骤。
2. 会寻找打折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熟练列出方程。
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打折销售问题难点:准确理解打折销售问题中的利润(利润率)、成本、销售价之间的关系。
一、预习案:(预习后将确定的答案用钢笔写上,不确定的答案用铅笔写上,有疑难的用红笔标注。
上课前交)1.一只钢笔原价30元,现打8折出售,现售价是元;如果这支钢笔的成本价为12元,那么不打折前商家每支可以获利元,打折之后,商家每支还可以获利元2.认真看课本P145,想一想的有关内容后完成下面的学习检测。
一家商店将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想一想:15元利润是怎样产生的?解: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为:;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每件服装的利润为:;由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得:X= 。
因此,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元。
我的疑惑:(请你把预习中没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带到课堂中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解决)二、探究案:(做任务组展示,其他组质疑或补充)1.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
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2.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种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解:设这件夹克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这件夹克的标价为元;这件夹克的实际售价用X表示为元;由此,列出方程得:。
解方程,得X= 。
答:这件夹克的成本价是元。
3.某服装商店以135元的价格售出两件衣服,按成本计算,第一件盈利25 %,第二件亏损25 %,则该商店卖这两件衣服总体上是赚了,还是亏了?这二件衣服的成本价会一样吗?算一算?学习心得三、检测案:1、某商场根据市场信息,对商场中现有的两台不同型号空调进行调价销售,其中一台空调调价后售出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 另一台空调调价后售出则要亏本10%(相当于进价),而这两台空调调价后的售价恰好相同, 那么商场把这两台空调调价后售出( )A.即不获利也不亏本B.可获得1%;C.要亏本2%D.要亏本1%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 .A.6折B.7折C.8折D.9折3、某商品的进价为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商店最低降____元出售此商品.4、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元.5、某书店出售一种优惠卡,花100元买这种卡后,可打6折,不买卡可打8折,你怎样选择购物方式。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概念,并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对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理解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概念。
2.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打折销售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如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实例和讲解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实例,如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为80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表示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打八折相当于原价的0.8,所以可以建立方程100 * 0.8 = 80。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其他类似的打折销售问题,如商品原价为200元,打七折后的价格为多少。
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导学案 小主人:
班级: 班 编号:43 本周习惯养成: 对子大比拼,组间大比拼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1课时 主备人:集 备 【学习目标】
1、理解上平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 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流程】
一、温故知新:
1、 一件衣服标价是200元,现打7折销售。
问:买这件衣服需要多少钱?若已知这件衣服的成本(进价)是115元,那么商家卖出这件衣赚了多少钱?
2、议一议:
(1)把右面的“折扣数”化成百分数:“六折” 、 “七五折” 、 “八八折”;
(2)你是怎样理解某种商品打“六折”出售的?
想一想:假如你是商店老板你追求的是什么?
公 式:利润=卖出价-成本价(或者:利润=销售价-成本价) %100-%100⨯=⨯=
成本
成本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 二、知识探究1:
阅读课本P145,完成下列问题
想一想:15元利润是怎样产生的?
解: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
为: ;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
为: ;
每件服装的利润
为: ;
由此,列出方
程:
;
解方程,得:
x= 。
因此,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元。
三、知识探究2:阅读课本P146例题,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这10%的利润率是怎么来的?
即等量关系式是:
.
解:设这种商品的原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方程为:
答:
.
四、巩固提升
1、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后来又以标价的9折优惠卖出,售价为27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2、王雷到鞋店花了188元买了一双皮鞋,这双皮鞋是按标价打8折后售出的,这双鞋的标价是多少元?
3、某商场的电视机原价为2500元,现以8折销售,如果想使降价前后的销售额都为10万元,那么销售量应增交多少?
4、某商店出售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了25%,而另一件赔25%,那么这家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或是不赚也不赔呢?
【当堂检测】(相信你会用最快的速度写出正确的选项!)
1、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
A.26元
B.27元
C.28元
D.29元
2、某种商品若按标价的8折出售可获利20%,若按原标价出售,则可获利()
A.25% B.40% C.50% D.1
3、两件商品都卖84元,其中一件亏本20%,另一件赢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
A.赢利16.8元 B.亏本3元 C.赢利3元 D.不赢不亏
4、某商品的标价为220元,九折卖出后盈利10%,则该商品的进价为______元.
5、一种商品进价为50元,为赚取20%的利润,该商品的标价为________元.
【我要整理学案,我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