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说课稿:《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3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掌握铝和氧气反应及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和本质;从宏观上学习新型金属的类型、用途,从微观上辨析单一金属、合金、新型金属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单一金属、合金和新型合金的异同,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新型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稀土元素的概念,熟练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理解,掌握求解相关应用问题的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正确认识氧化铝的两性;熟悉新型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稀土元素的概念以及稀土金属的应用场景和在我国的地位,熟练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解出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歼-20为我国的国防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该战机使用了钛合金、耐热合金等多种特殊性能的合金。
你知道什么是合金吗?合金与其成分金属在性质上有何差异?【新课】一、合金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1)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
(2)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低于成分金属。
为什么合金硬度比成分金属大?[提示]纯金属所有原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原子排列十分规整;加入或大或小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后,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导致合金硬度变大。
3.合金性能的影响因素元素的种类、元素含量、生产条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全套目录高中化学标准说课稿模板《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说课稿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第一课时)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第二课时)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章,第节,第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学习为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2、过程与方法目标: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2、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难点是:四、说教法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
五、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是目的。
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学生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f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材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物质世界,为后续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很多金属制品,对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以及合金的特点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认识合金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性质。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性质;通过讲授,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前言】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爱好。
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1.高三年级化学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章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的其次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高中阶段同学对氧化还原的熟悉是一个分阶段、螺旋上升的过程:水平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基本概念;能够分析哪些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说出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初步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
水平2:在Na、Al、Fe、Cl、N、S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学问的学习中,学会讨论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思路方法,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存在强弱关系,如Cl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等;同学初步应用电子转移守恒进行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如浓、稀XX 与金属铜的反应配平;同学能够书写简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水平3:在周期表周期律的学习中,同学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建立规律性熟悉,犹如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得失电子力量的比较,并能够从物质结构(原子结构)的角度猜测分析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对比强弱关系。
水平4:在电化学内容的学习中,同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熟悉达到电子转移的定量水平,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熟悉有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可以让同学把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水平5:高三复习,达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分析综合实际问题的力量。
如综合应用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进行定量计算、物质制备、能量转化、试验设计等综合问题,甚至还要跟其他相关的学问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可见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基础。
高一上册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高一上册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材本节课是化学高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情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高一上册化学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等奖说课稿二4、高中化学必修1学期教案一等奖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
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
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难点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
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
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如何进行研究呢?通过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使我们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深化对物质及其变化多样性的认识。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不同类型合金的性能和用途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强化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通过第三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两节,本课是第一节,主要讲述铁及其化合物,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4 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6结合实例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内容,“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节要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离子反应、氧化还原。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的性质。
(2)了解常见合金(如碳素钢、合金钢及铜合金)的主要组成、机械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正确选用金属材料;(2)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和面临的挑战,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二、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合金的性质。
三、说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
四、说教学方式本节是全新的内容,阅读性较强,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等等),达到使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的目的。
所以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
1.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认识能力。
在第三章的开始,布置学生分组,就有关合金的种类、性质、用途以及优缺点进行调查,在上课时分小组汇报。
同时,对于合金的相关理论知识,书本比较详细,这里可以安排自学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回答相关问题,达到如同教师授课的相同效果。
2.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科书中安排了角色扮演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去了解角色的心声,然后进行交流。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见解的能力。
3.适当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合金材料(例如人民币硬币的成分:壹元——镀镍合金;伍角——镀铜合金;壹角——铝合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引入]纯金属往往质地比较软,所以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的是合金,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合金。
我们先来看看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学生作关于合金知识的报告。
[学生报告]“你对合金知多少”(时间:10分钟)[小结]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并做一定的补充和介绍(例如人民币硬币的成分:壹元——镀镍合金;伍角——镀铜合金;壹角——铝合金)。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整体设计从容说课能量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
为了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在新教材中新增加了本节内容。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因此,历史学家往往根据当时有代表性的材料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人们在烧制陶瓷的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了高温加工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来冶炼矿石,逐渐冶炼出铜及其合金青铜,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金属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致力于恢复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对材料提出质量小、强度高、价格低等一系列新的要求。
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部分地代替了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和胶黏剂等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应用。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问世是材料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从此,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建立了完整的材料体系,形成了材料科学。
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金属材料的资源比较丰富,已积累了一整套相当成熟的生产技术,有组织,大规模生产的经验,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性能优异。
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
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映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通过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和面临的挑战,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这是一节全新的内容,阅读性比较强。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学生过去对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了解不多,金属材料究竟包含哪些材料?它们有哪些功能?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学生对这些问题不太清楚,对金属材料的学习也就不可能有兴趣,也就达不到本节的教学目的。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的性质。
2、了解常见合金(如碳素钢、合金钢及铜合金)的主要组成、机械性能和用途。
3、学会正确选用金属材料;4、了解金属材料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进行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二、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手段: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
采用的是“展示—讨论—探究”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资料、多媒体、录像机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学过程:[图片导课]投影: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不同的时代里,人们利用的生产生活材料也有所不同。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过渡:现代人们对于金属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不同的领域还有不同的特殊要求,所以现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都是合金。
金属材料的前景也是广阔的。
合金的广泛应用设计意图:材料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金属材料的使用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以问题形式一步步巩固。
问题1:列举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说明金属材料具有哪些性质使其成为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之一?例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例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⑤具有金属光泽。
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金属性质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2)用铝制成的高压铝锅;(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
设计意图:材料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金属材料的使用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以钢铁、铜合金为例,认识合金的性能及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的方法。
3..通过介绍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合金的特性
2.合金材料的应用与材料的选择
难点:金属材料的选择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从材料的发展史和今天的高科技材料简介导入
新知学习知识回顾1.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2.什么是合金?合金有哪些特性?
学习交流试列举我们生活周围的用品有哪些是金属材料制成的。
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是金属?哪些是合金?
知识导入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合金的特性阅读:教材P55
归纳整理(1)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2)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比纯金属的大,合金的密度较小
(3)合金具有不同成分金属的特殊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学习交流硬铝是Al、Cu、Mg、Si的合金,它可以用来作制造飞机的材料,与同学交流一下,这种合金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它的主要成分是Al,为什
么不可以直接用Al来制造飞机?
过渡合金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其中钢铁是最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而铜合金
是人类使用最早的有色金属。
知识导入1.铜合金
学习探究(1)人类对金属认识的早晚与该金属的性质有
什么关系?
(2)铜合金的种类有哪些?
阅读:教材P55—56
学习交流列举铜合金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应用?
知识导入2.钢
复习回顾钢和铁有什么区别? 铁是如何炼成钢的?
阅读:教材P56
归纳整理钢碳素钢合金钢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组成
元素
含碳量
性能
用途
学习探究合金的性质与成分有什么关系?合金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对合金的性质有何影响?结合铁合金的组成和性能讨论回答
知识导入3.铝合金
学习交流说说你所知道的铝合金有哪些用途?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思考交流铝合金的用途非常广泛,但人类用铝的历史却很晚,为什么?
应用实践铝制器具不能用来盛放醋、酸梅汤和碱水等物质。
如果盛放这些物质的话,铝制器具就容易被腐蚀。
请你尝试分析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识导入4.金和银
学习交流金、银、铜、铁、锡合称“五金”,而金、银、铜则更是金属家族中的贵族,它们曾做过货币,又被制作成高贵的装饰品,同时,金牌、银
牌、铜牌又是对胜利者的奖赏。
试分析它们受宠的理由。
应用实践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不能用于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
知识导入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活动天地指导学生带着“如何选用材料”的任务,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同时完成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任务。
归纳整理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实践体会,上一次汇报课。
总结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板书设计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合金的特性:(1)硬度
(2)熔点
1.铜合金
(1)青铜:Cu Sn Pb
(2)黄铜:Cu Zn Sn Pb Al
(3)白铜:Cu Ni Zn Mn 2.钢
碳素钢
钢合金钢
铁合金
生铁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