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2.75 MB
- 文档页数:82
植物⽣理学整理资料考研资料第⼀章植物的⽔分⽣理第⼀节植物对⽔分的需要⼀、植物的含⽔量1. 不同植物含⽔量不同⽔⽣>中⽣>旱⽣2. 同⼀植株不同器官、组织含⽔量不同新⽣旺盛>衰⽼成熟3. 同⼀器官不同⽣长期,含⽔量也不同前期>后期⼆、植物体内⽔分存在的状态1.⾃由⽔:植物体内不被亲⽔胶粒吸附,可以⾃由移动,可起溶剂作⽤的⽔分。
2.束缚⽔:植物体内吸附在亲⽔胶粒周围或被困于⼤分⼦空间中,不能⾃由移动的⽔分。
(⾃由⽔/束缚⽔低抗旱)三、⽔分对植物的作⽤1. 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70-90%2. 是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物质。
如⽔解、脱氢反应,光合作⽤。
3. ⽔分是各种⽣化反应的基本介质(溶剂)。
4. ⽔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就像吹⽓⽓球)第⼆节植物细胞对⽔分的吸收植物对⽔分的吸收主要分三种⽅式: 扩散、集流、渗透作⽤⼀、扩散(以浓度为动⼒)是⼀种⾃发过程,是由于分⼦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的现象。
--细胞间⽔分的迁移(⾃发、浓度差、短距离)⼆、集流(以压⼒为动⼒)指液体中成群的原⼦或分⼦在压⼒梯度下共同移动(压⼒指根压和蒸腾作⽤)是⽔分长距离运输的重要⽅式--导管(主动、压⼒差、长距离)三、渗透作⽤(以压⼒为动⼒)1. ⽔分从⽔势⾼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主动、⽔势差、偏短距离)2. ⽔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的化学势差。
实质是压⼒单位。
3. 植物细胞是⼀个渗透系统:质膜和液泡膜都是半透膜,同细胞质和胞外环境组成了渗透系统。
--烧苗4.细胞⽔势的组成:Ψw=ψs+ψp(+ψm) (+ψg)ψp —压⼒势:细胞壁对原⽣质体产⽣压⼒引起的⽔势变化值。
多数情况下压⼒势为正值,因为壁压增⼤⽔势(⼤于纯⽔,>0)。
⽔势有时为零,有时为负。
ψm —衬质势:由于原⽣质中的亲⽔物质束缚⽔使细胞⽔势降低的值。
(<0)规定纯⽔的⽔势为0ψs—渗透势或溶质势:由于溶质的作⽤使细胞⽔势降低的值。
植物生理矿质营养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学习目标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掌握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理解离子选择性吸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用。
理解单盐毒害和离子颉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用。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一、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相对吸收1.相互联系1)矿质元素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并随水流进入根部的质外体。
2)矿质元素吸收,降低细胞渗透势,促进植物吸水。
2.相互独立1)水分吸收以被动吸水为主,主要分配方向为蒸腾强度大的叶片等器官。
2)矿质吸收以消耗代谢能的主动吸收为主,主要分配方向为合成代谢旺盛的生长中心。
实验处理水分消耗Ca 2+K +Mg 2+NO 3-PO 43-SO 42-光照1090ml 135271751043187黑暗435ml105351137754115大麦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蒸腾失水和矿质吸收的关系注: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以在溶液中原始浓度的百分比表示。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二、离子选择性吸收1.概念离子选择性吸收,即植物根系吸收离子的数量与溶液中离子的数量不成比例。
2.表现①植物对同一溶液中的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②植物对同一种盐的正负离子的吸收不同。
3.三类盐类型离子吸收情况离子积累PH 值生理酸性盐阳离子>阴离子H +变小生理碱性盐阴离子>阳离子OH -或HCO 3-变大生理中性盐阴离子=阳离子不积累不变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二、离子选择性吸收4.注意及应用①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和生理中性盐,是植物根系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结果,与相应盐本身的酸碱性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目的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重点在于了解矿质营养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矿质营的吸收利用及其体内运输;各种因素对植物吸收利用矿质营的影响。
在了解植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合理施肥,以夺取农业生的丰产丰收。
【重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3、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难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体内的元素植物灰分含量因不同植物、器官及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异,一般水生植物的灰分含量最低,约占干重的1%;而盐生植物则最高,可达45%以上;大部分中生植物为5%~15%。
不同器官之间,以叶子的灰分含量最高;老年的植株或部位的含量大于幼年的植株或部位。
环境条件对植物灰分含量有很大影响,凡在养分含量较高,质地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的作物其灰分含量都较高。
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种类很多,已发现60种以上的元素存在于不同植物中,其中较普遍的有十余种。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确定方法根据人工培养的结果,要确定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的有几条标准:(1)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植物缺乏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而加入该元素后则逐渐转向正常,且其功能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3)对植物营养的功能是直接的而非由于改善了土壤或培养基条件所致。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多少,可将必需元素分为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氯、钠)两大类。
这两类元素都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只是其需要量不同而已。
用含有一定量植物所需养分的水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称为溶液培养法或水培法;也可在石英砂或蛭石中加入溶液进行培养,这种方法称为砂培法;砂培中的砂只起固定植物的作用,必需养分仍由溶液提供。
三、植物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病症(一)大量元素1.氮氮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分,故为各种细胞器及新细胞形成所必需。
植物矿质营养知识点总结植物矿质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矿质元素是构成植物体组织及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代谢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以及酶的活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植物矿质元素缺乏的症状以及植物矿质营养的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多样的,一般来说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每种矿质元素都有其特定的需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元素,另一类是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微量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少的元素。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与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的pH值、土壤的通透性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生态环境中,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植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对同一种矿质元素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生长阶段、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pH值以及土壤的通透性等。
另外,植物对于矿质元素的需求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干旱、盐碱、酸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二、主要的矿质元素及其功能主要的矿质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锌、锰、铜、钼、镉、锗等微量元素,以下分别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方面进行介绍。
氮:氮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氮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叶片变小、生殖生长受阻等。
磷:磷是植物体内DNA、RNA、ATP等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植物能量转移和储存的重要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笔记(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调节机理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植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以及调节机理,同时研究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
二、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发育与生态建成、信息传递和细胞信号转导三、代谢:维持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化学过程的总和。
代谢分类: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产能代谢、耗能代谢四、植物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五、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物形成与高产理论(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光合产物的消耗与分配)环境生理与作物抗逆性设施农业中的作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与作物育种相结合——作物生理育种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1665年胡克发现细胞(1838—1839细胞学说)2、细胞:除病毒和噬菌体以外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原生质体:4、质膜:包围细胞原生质的外膜5、内膜:细胞质中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6、内膜系统:由内膜包被的细胞器组成的系统7、膜脂的种类:磷脂、糖脂、硫脂、固醇8、膜蛋白:内在蛋白(载体、通道)外在蛋白9、细胞膜的结构:生物膜以脂类双分子层为骨架膜中存在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膜不对称性膜具有流动性10、细胞膜的功能分室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场所转运功能信号识别和转换功能细胞间的连接功能参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形成11、质体是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成12、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化和分裂、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3、细胞壁的典型结构:包间层、初生壁、次生壁14、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蛋白质酶、木质素(木本植物)15、细胞的全能性:活细胞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16、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防御与抗性代谢、贮存和识别功能17、共质体:植物生活细胞原生质体通过包间连丝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18、质外体:细胞质膜以外的包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也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19、包间连丝:贯穿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是植物细胞的特征结构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自由水和束缚水2、水合作用:亲水物质可通过氢键吸附大量的水分子的现象3、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调物质所吸附的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4、自由水:距离胶体颗粒或渗调物质远,不被吸附或受到的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细胞水势:溶质势:负值衬质势:负值(亲水物质吸附水形成束缚水)压力势:正值-零-负值7、植物细胞吸水形式渗透吸水:溶质势变化引起(根吸水)吸胀吸水:衬质势变化引起(干燥种子水势=衬质势,由衬质势影响)非代谢性吸水束缚水降压吸水:压力势变化引起,失水过多变成负值(蒸腾作用)10、根吸水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越膜途径11根吸水的方式和动力(主动、被动)主动吸水:细胞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根压)被动吸水:由地上枝叶蒸腾作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12、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流出的液体的现象13、吐水:没有受伤的植物如果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植物根尖或叶缘也有液体外泌14、伤流和吐水现象证明根有主动吸水现象15、影响植物吸水的因素(自身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1)土壤因素土壤水势: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存在状态(水势:束缚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性质(黏土、壤土、沙石)土壤溶液浓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温度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及其生理意义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散失的过程。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植物的根系就像是它们的嘴巴和小手,从土壤中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矿质元素,这可真是一件神奇又有趣的事情啊!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那可是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式呢!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一样。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它具有选择性。
这多像我们在超市里挑选自己喜欢的零食呀,不是什么都往购物车里放的哟!有些元素是根系特别喜欢的,就会被积极地吸收,而有些元素可能就不那么受待见啦。
而且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还跟环境有很大关系呢!就像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一样。
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根系的吸收能力。
如果土壤条件不好,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效率也会下降,这不是和我们在不舒服的环境中状态会变差一个道理吗?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具有相对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呀!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变化,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也会发生改变。
这多像我们的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和需求啊!
你说这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是不是特别神奇?它就这么默默地在地下工作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营养。
我们平时可能不太会注意到它,但它的重要性可绝对不能忽视啊!没有健康的根系,植物怎么能茁壮成长呢?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虽然可能不被时刻关注,但他们的贡献却是无比重要的呀!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精妙。
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智慧,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切,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利用根系吸收矿质元素,为我们的地球增添更多的绿色和生机。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