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诊断一页纸开卷考试
- 格式:pdf
- 大小:229.78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故障诊断考试--题库机械故障诊断考试--题库-(部分内容可变为填空题)部分内容可变为填空题)第一章:1、试分析一般机械设备的劣化进程。
答:1)早期故障期阶段特点:开始故障率高,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故障率很快减小,阶段特点:开始故障率高,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故障率很快减小,且恒定。
且恒定。
早期故障率高的原因在于:设计疏忽,制造、安装的缺陷,早期故障率高的原因在于:设计疏忽,制造、安装的缺陷,操作使用差错。
差错。
2)偶发故障期阶段特点:故障率恒定且最低,为产品的最佳工作期。
阶段特点:故障率恒定且最低,为产品的最佳工作期。
故障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当、操作失误或其它意外原因。
故障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当、操作失误或其它意外原因。
3)耗损故障期阶段特点:故障率再度快速上升。
阶段特点:故障率再度快速上升。
故障原因:零件的正常磨损、化学腐蚀、故障原因:零件的正常磨损、化学腐蚀、物理性质变化以及材料的疲劳等老化过程化过程。
等老化过程。
2、根据机械故障诊断测试手段的不同,机械故障诊断的方法有哪些?-答:1′直接观察法-传统的直接观察法如“听、摸、看、闻”是最早的诊断方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十分有效。
断方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十分有效。
2′振动噪声测定法-机械设备在动态下(包括正常和异常状态)都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振动和噪声的强弱及其包含的主要频率成分动和噪声。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和故障的类型、程度、部位和原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和故障的类型、程度、部位和原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3′ 无损检验-无损检验是一种从材料和产品的无损检验技术中发展起来的方法(4′磨损残余物测定法(污染诊断法5′ 机器性能参数测定法-机器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显示机器主要功能的一些数据3、设备维修制度有哪几种?试对各种制度进行简要说明。
答:1、事后维修特点是“不坏不修,坏了才修” 现仍用于大批量的非重要设备。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1卷答案
一填空答案:
1.间歇性故障、永久性故障
2.大修、项修、小修、定期精度调整
3.磨损、变形、断裂、蚀损
4.支承回转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
5.冷压、热压、冷却轴件
6.断路、短路
7.机械方面、电气方面、数控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A
3 D
4 B
5 B
三判断题答案
1(✕)2 (✓)3(✓)4(✓)5(✓)
四问答题答案
1
(1)对故障现场进行调查;
(2)对现场进行初步分析;
(3)组织会诊,全面分析,对故障提出进一步的精细分析与处置的基本对策;(4)检测试验,查清故障原因。
2
(1)试电笔诊断法
(2)校灯诊断法
(3)万用表诊断法(电压法、电阻法、短接法)
3
(1)负载过高
(2)电源电压低
(3)缺相启动和运行
(4)匝间短路或绕组绝缘受潮
(5)接线错误
(6)启动频繁及力矩的影响
4
(1)速度环增益太高或速度反馈故障;
(2)位置环增益太高或位置反馈故障
(3)系统加减速时间设定过小
五故障分析答案
1
2
(1)根据液压原理图分析:12液压缸无右行动作,为向右进给回路故障;
(2)进给回路中包括如下环节:16过滤器、液压泵2、溢流阀5、换向阀6右位、单向顺序阀10、行程阀9、单向阀11、液压缸12。
(3)可以通过空载试验,进行换向测试,进一步缩小故障环节。
《机械故障诊断》考试试卷(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设备诊断技术、修复技术和润滑技术已列为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3项基础技术。
2、设备诊断技术是依靠传感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处理,机械故障诊断实质是利用运行中各个零部件的二_次效应,由现象判本质进行诊断。
3、ISO标准属于绝对判断标准。
4、固有频率与物体的初始情况无关,完全由物体的力学性质决定,是物体自身固有的。
5、一般地,可用啮合频率与其周围边带频的幅值差来指示齿轮的好坏。
、6、振动频谱中包含机器零部件的机械状态信息,振动诊断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读谱图,把频谱上的每个频谱分量与监测的机器的零部件对照联系,给每条频谱以物理解释。
7、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时,在安装面上涂一层硅脂的目的是__增加不平整安装表面的连接可靠性____________ 。
8、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包括有效值和峰值判别法、峰值因数法、概率密度分析法(用峭度衡量)等。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设备故障诊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d ) A感性阶段B量化阶段C诊断阶段D 人工智能和网络化2、(a )是目前所有故障诊断技术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诊断方法。
A振动诊断B温度诊断C声学诊断D光学诊断3、对于润滑油液的分析属于(c ) A.直接观测法B参数测定法C.磨损残渣测定法D .设备性能指标测定4、一台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频率项,但不包括下述的(a) A旋转频率项B常数频率项C齿轮频率项D 变量频率项5、 .仅需在一个修正面内放置平衡重量的是a。
A.力不平衡B .力偶不平衡C.动不平衡D .悬臂转子不平衡三、判断题(每题 2分,共10分)1、一般说来,设备的故障和征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V)2、数字化网络监测是离线监测的发展趋势。
(X )3、超声波诊断方法中包括超声波测厚技术。
(V)4、利用声响判断物品的质量是人们常用的简易方法。
(V)5、膨胀式温度计里面包括有水银温度计。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根据给出信号的时域方波波形,作出相对应的频谱图。
、根据给出信号的时域三角波波形,作出相对应的频谱图。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在图示的传动系统中,若主电动机M输出转速/min,试计算出第三牵伸机牵伸辊、输入轴、过桥轴的旋转频率,以及过桥轴和输入轴、过桥轴和牵伸辊之间齿轮传动的啮合频率。
若主电,试计算出第二牵伸入轴、过桥轴的旋转频率,以及轴之间齿轮传动的啮合频率。
第五章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一、填空)弯曲的轴能够引起更大的。
参考资料频率表峰值编号回算频率(Hz) 计算频率(Hz) 说明1 833.33 841.01 Z3的二阶下边带2 625.0 312.84×2 倍频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一台高速铆装机的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在监测时发现有异常噪经监视半月出现振动噪声已经严重加剧,并发现油液变得粘稠且有铁削,测得此时的振动谱图如图2所示。
试分析确定故障点,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章其它物理诊断方法(特点略)、下图是设备状态维修方式示意图,分析该图,并在方框内填上适、根据给出信号的时域三角波波形,作出相对应的频谱图。
、在图示的传动系统中,若主电动机M输出转速min,试计算出第三牵伸机牵伸辊、输入轴、过桥轴的旋转频率,以及过桥轴和输入轴、过桥轴和牵伸辊之间齿轮传动的啮合频率。
、旋转频率、在图示的传动系统中,若主电动机M输出转速,试计算出第二牵伸机牵伸辊、输入轴、过桥轴的旋转频率,以及过桥轴和输入轴之间齿轮传动的啮合频率。
T1T 2 =1)=⨯⨯⨯⨯3523107934936363160175010.54 Hz=4030输入7.91 Hz60307228⨯⨯=1.54 Hz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位移谱图速度谱图2、一台高速铆装机的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在监测时发现有异常噪声,经监视半月出现振动噪声已经严重加剧,并发现油液变得粘稠且有铁削,测得此时的振动谱图如图2所示。
试分析确定故障点,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故障诊断是一种给设备“看病”的技术, 是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 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正常或异常, 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
1.设备故障诊断内容设备故障诊断与一般监测、监控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系统的软件方面, 它不仅能监测设备运行的参数而且能根据监测进行评价, 分析设备的故障类型与原因。
它是将监测、控制、评价融为一体的系统。
对于设备的诊断, 一是防患于未然, 早期诊断;二是诊断故障, 采取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1)正确选择与测取设备有关状态的特征信号(2)正确地从特征信号中提取设备有关状态的有用信息(征兆)从特征信号直接判明故障的有无, 一般是比较难的。
(3)根据征兆进行设备的状态诊断, 识别设备的状态。
因此, 可采有多种模式识别设备的状态。
(4)根据征兆与状态进行设备的状态分析故障位置、类型、性质、原因与趋势等。
(5)根据状态分析作出决策, 干预设备及其工作进程, 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发挥其应有功能, 达到设备诊断目的。
2.设备故障诊断是人们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没技术、分析理论方法、分析理论方法、分析软件等)对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进行评判的过程。
为了对机械设备故障进行诊断, 必须获取机械设备的故障信息, 包括人感官获取的信息和通过检测仪器测定获取的信息。
事前调查阶段是获取设备现场状况有用信息的重要程序, 现场信息包括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运行情况、外界环境影响、维修使用记录等。
设备监测系统的引人并不排斥和取代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智慧, 相反, 二者有机结合, 信息共享, 才更有利于设备管理和故障诊断工作的开展。
设备现场情况调查内容包括:(1)设备的结构性能(2)操作运行情况(3)外界环境的影响(4)维修使用情况3.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是设备的异常状态, 根据检测设备异常状态信息的方法不同, 形成了各种设备诊断方法。
(1)利用振动进行设备诊断(2)超声波诊断法(3)声发射诊断法(4)红外线诊断法(5)计算机监测诊断(6)故障诊断专家系统1)利用振动进行设备诊断设备的零部件、整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振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试题答案《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影响维修性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保养方针、体制、维修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高低和劳动情绪等。
4.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5.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6.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7.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10.“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故障按表现形式分为:( AB )A.功能故障B.潜在故障C.人为故障D.自然故障2.故障的特点有( ABCD )A.多样性和层次性B.延时性和不确定性C.多因素和相关性D. 修复性3.( B )是指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具有的特性或能力A.维修B.维修性C.保修D.保养4.下列哪项是属于腐蚀磨损( D )A.轻微磨损B.咬死C.涂抹D.氧化磨损5.下列哪些不是项修的主要内容( B )A.治理漏油部位B.修理电气系统C.喷漆或补漆D.清洗、疏通各润滑部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2.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3.维修是指维护或修理进行的一切活动。
包括保养、修理、改装、翻修、检查等。
(√)4.改善维修的最大特点是修补结合。
1. 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的第一步通常是什么?A. 分析故障现象B. 更换故障部件C. 重启设备D. 记录故障日志2. 在自动化设备中,常见的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设备过热B. 数据不准确C. 设备无法启动D. 设备噪音增大3. 使用振动分析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时,主要关注的是什么?A. 温度变化B. 振动频率C. 电流波动D. 电压变化4. 下列哪种工具常用于自动化设备的电气故障诊断?A. 温度计B. 万用表C. 声级计D. 流量计5. 自动化设备中的PLC故障通常如何检测?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PLC编程软件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6.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软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硬件损坏B. 软件错误C. 机械磨损D. 电气短路7.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自动化设备的故障?A. 定期维护B. 随意更换部件C. 忽略设备警告D. 过度使用设备8. 自动化设备中的伺服电机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9.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首先应检查的是什么?A. 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B. 设备的用户手册C. 设备的电源连接D. 设备的软件版本10. 自动化设备中的传感器校准错误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设备响应迟缓B. 设备无法启动C. 设备数据准确D. 设备外观完好11. 使用热像仪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主要检测的是什么?A. 电流强度B. 温度分布C. 振动频率D. 声音强度12.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缆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嗅觉检查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电阻测试13.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硬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软件错误B. 硬件损坏C. 操作错误D. 设计缺陷14. 自动化设备中的气动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加快B. 设备压力不稳定C. 设备温度降低D. 设备噪音增大15.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优先考虑的是什么?A. 更换昂贵部件B. 检查常见问题C. 进行全面拆解D. 忽略小故障16. 自动化设备中的液压系统故障通常如何检测?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压力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17.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间歇性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持续存在的故障B. 偶尔出现的故障C. 无法修复的故障D. 人为造成的故障18. 自动化设备中的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运行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19.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避免的是什么?A. 忽略用户反馈B. 随意更换部件C. 记录详细日志D. 定期维护设备20.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源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万用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21.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过载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设备负载过低B. 设备负载过高C. 设备负载稳定D. 设备负载波动22.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机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23.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优先检查的是什么?A. 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B. 设备的用户手册C. 设备的电源连接D. 设备的软件版本24. 自动化设备中的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设备响应迟缓B. 设备无法启动C. 设备数据准确D. 设备外观完好25.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主要检测的是什么?A. 电流强度B. 温度分布C. 振动频率D. 声音强度26.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缆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嗅觉检查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电阻测试27.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软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硬件损坏B. 软件错误C. 机械磨损D. 电气短路28. 自动化设备中的气动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加快B. 设备压力不稳定C. 设备温度降低D. 设备噪音增大29.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优先考虑的是什么?A. 更换昂贵部件B. 检查常见问题C. 进行全面拆解D. 忽略小故障30. 自动化设备中的液压系统故障通常如何检测?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压力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31.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间歇性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持续存在的故障B. 偶尔出现的故障C. 无法修复的故障D. 人为造成的故障32. 自动化设备中的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运行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33.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避免的是什么?A. 忽略用户反馈B. 随意更换部件C. 记录详细日志D. 定期维护设备34.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源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万用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35.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过载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设备负载过低B. 设备负载过高C. 设备负载稳定D. 设备负载波动36.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机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37.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优先检查的是什么?A. 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B. 设备的用户手册C. 设备的电源连接D. 设备的软件版本38. 自动化设备中的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设备响应迟缓B. 设备无法启动C. 设备数据准确D. 设备外观完好39.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主要检测的是什么?A. 电流强度B. 温度分布C. 振动频率D. 声音强度40.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缆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嗅觉检查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电阻测试41.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软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硬件损坏B. 软件错误C. 机械磨损D. 电气短路42. 自动化设备中的气动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速度加快B. 设备压力不稳定C. 设备温度降低D. 设备噪音增大43.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优先考虑的是什么?A. 更换昂贵部件B. 检查常见问题C. 进行全面拆解D. 忽略小故障44. 自动化设备中的液压系统故障通常如何检测?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压力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45. 在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中,“间歇性故障”通常指的是什么?A. 持续存在的故障B. 偶尔出现的故障C. 无法修复的故障D. 人为造成的故障46. 自动化设备中的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什么结果?A. 设备运行不稳定B. 设备温度升高C. 设备噪音减小D. 设备外观损坏47. 在进行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时,应避免的是什么?A. 忽略用户反馈B. 随意更换部件C. 记录详细日志D. 定期维护设备48. 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源故障通常如何识别?A. 通过视觉检查B. 使用万用表C. 通过听觉检查D. 使用红外测温仪答案1. A2. B3. B4. B5. B6. B7. A8. A9. C10. A11. B12. A13. B14. B15. B16. B17. B18. A19. B20. B21. B22. A23. C24. A25. D26. D27. B28. B29. B30. B31. B32. A33. B34. B35. B36. A37. C38. A39. D40. D41. B42. B43. B44. B45. B46. A47. B48. B。
1.1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答:第一部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仪表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即信号采集。
第二部分是对能够反映故障状态的特征参数和信息进行识别,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诊断出设备存在 的故障类型、故障部分、故障程度和产生故障的原因,这部分内容称为故障诊断。
第三部分称为诊断决策,根据诊断结论,采取控制、治理和预防措施。
1.2 请简述开展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意义。
答:1、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①采 用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②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减少维修费用,降低维修成本。
2、研究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故障诊断涉及多 方面的科学知识,诊断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推动其他边缘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发展。
2.1 信号特征的时域提取方法包括哪些?答:信号特征的时域提取方法包括平均值、均方根值、有效值、峰值、峰值指标、脉冲指标、裕度指标、 偏度指标(或歪度指标、偏斜度指标)、峭度指标。
这些指标在故障诊断中不能孤立地看,需要相互印证。
同时,还要注意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根据趋势曲线作出判别。
2.2时域信号统计指标和频谱图在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中的作用分 别是什么?答:时域信号统计指标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判定机械设备是否有故障(故障隐患)、程度如何、发展趋势怎样等这类维修指导性工作。
信号特征在时域中的统计指标有两类:单值函数类和分布函数类。
单值函数类统计指标以简 单的1 个数值来实现判定要求,因而成为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中时域信号特征的主要指标。
它们是:平均值、均方根值(有效值)、峰值指标、脉冲指标、裕度指标、歪度指标、峭度指标。
其中最主要的是均方根值,它是判定是否存在故 障的重要指标。
其它指标用于回答程度如何。
这些指标的时间历程曲线用于回答发展趋势怎样。
频谱图在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中用于回答故障的部位、类型、程度等问题。
振动参数有三项:频率、幅值、初相位。
相位差与各部件之间的运 动关系相关,频率与该部件的运动规律相关,振幅与该部件的运动平稳性相关。
当机械状态劣化时,首先表现的是运动平稳性变坏,由此造成振动幅值的增大。
关注频率与振动幅值的变化是机械故障分析工作的指导原则。
2.3 在观察频 谱图作故障诊断分析时,应注意哪些要点?答:1、注意那些幅值比过去有显著变化的谱线,分析它的频率对应着哪一个部件的特征频率。
2、观察那些幅值较大的谱线(它们是机械设备振动的主要因素),关注这些谱线的频率所对应的 运动零部件。
3、注意与转频有固定比值关系的谱线(它们是与机械运动状态有关的状态信息),注意它们之中是否存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的谱线。
2.4频率细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请简述频谱细化的过程。
答:频率细化分析的 基本思想是利用频移定理,对被分析信号进行复调制,再重新采样作傅里叶变换,可得到更高的频率分辨率。
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选用采样频率ωs=2π/∆t 进行采样,得到N 点离散序列{x n }.假设需要细化的频带是中心频率为的一个窄 带,这里的分别是以和分别以为中心频率的窄带的左、右端点频率。
2.用一个复序列.3、对{} 进行低通滤波得到离散复序列{gn }。
4、对{ gn }进行重新采样,得到离散复序列{rn}。
5、对重抽样后的复序列{rn}进行复数FFT 变换,即可得 到细化后中心频率为带宽为ω2 –ω1 的细化谱。
2.5轴心轨迹图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如何绘制轴心轨迹图?答:轴心轨迹图常用于分析机械转子系统状态信息。
轴心运动轨迹是指轴颈中心相对于轴承座在轴线垂直平面内的运动轨迹, 简称为轴心轨迹。
轴心轨迹是一平面曲线,与幅频或相频特性曲线比较,它更加直观地反映了转轴的运动情况。
轴心轨迹的测量,是将两个涡流传感器安装在转轴同一截面上,彼此互成90°(因为轴心轨迹图中的x 、y 坐标是垂直的), 两路信号必须同步采样。
轴心轨迹实际上是由 x 、y 方向上的位移振动信号合成的李莎茹图形,因此,如果直接把某一时刻x 、y 方向上的位移信号直接描绘在x 、y 坐标轴上,这一点就是该时刻轴心的位置,将不同时刻的轴心位置点连 接起来,就形成了轴心轨迹图。
将x 、y 两个传感器所测的数值看作是轴心轨迹在x 、y 两个方向的投影,去掉其中的直流分量(平均值——代表传感器与轴颈表面的间隙),再按照(x,y)坐标值进行绘制。
2.6什么是二维全息谱?全息谱 和轴心轨迹图有什么联系?振动信号的特征是通过全息谱的什么来反映的?答:将转子测量截面上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的振动信号作傅里叶变换,从中提取各主要频率分量的频率、幅值和相位。
然后按照各主要频率分量分别进行合成,并 将合成结果按频率顺序排列在一张谱图上,就得到了二维全息谱。
二维全息谱就是在一个平面坐标上表示出转子振动时各个频率分量下的轴心轨迹。
谱图的横坐标为转子振动的阶比(即频率),对转子截面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振动信号作 FFT 谱分析,对应地提取出各主要阶比频率的幅值和相位,再将各个频率成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幅值和相位进行融合,得到各频率分量对应的轨迹图形,将这些轨迹图依次放置在横坐标的相应位置上,就形成了二维全息谱。
二维全息 谱包含了转子测量面处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的全部信息。
一般情况下,二维全息谱是偏心率不等的椭圆,椭圆的偏心率和长轴方向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该频率成分的振动特点。
2.7倒频谱和一般的功率谱相比有什么优点?答:倒频谱有以 下优点:1、倒频谱是频域函数的傅里叶逆变换,对功率谱函数取对数的目的,是使变换后的信号能量格外集中,突出幅值比较小的信号的周期,可以有效地提取和识别频谱上的周期成分,便于对原信号的识别.2、利用倒频谱分析方法可 解卷积,易于分离源信号和传递系统,利于对原信号的识别。
3、倒频谱受传输途径的影响很小,便于排除因传感器安装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影响。
2.8 Hilbert 变换有什么特点?简述Hilbert 变换实现解调的原理。
答:Hilbert 变换有 以下特点:1、希尔伯特变换是从时域到时域的变换,它是在时域内进行的,不同于在时域和频域间进行转换的傅里叶变换。
2、希尔伯特变换的结果是将原信号的相位平移了90°(负频率作+90°相移,正频率作-90°相移),所以这种 变换又称为90°移相滤波器或垂直滤波器。
3、希尔伯特变换只影响原信号的相位,不会影响到原来信号的幅值。
4、希尔伯特变换前后,原信号的能量不会由于相位的移动发生变化。
5、由于变换只是将原信号作了90°相移,原信号与它 的希尔伯特变换构成正交副。
Hilbert 变换解调原理:设一窄带调制信号其中a(t) 是缓慢变化的调制信号。
令是信号x(t)的瞬时频率。
设x(t)的希尔伯特变换为。
则它的解析信号为:解析信号的模或信号的包络为3.1转子产生不平衡 振动的机理是什么?不平衡故障的主要振动特征是什么?答:旋转机械的转子由于受材料的质量分布、加工误差、装配因素以及运行中的冲蚀和沉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质量中心与旋转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心距。
偏心矩较大时,静 态下,所产生的偏心力矩大于摩擦力矩,表现为某一点始终回转到水平放置的转子下部(其偏心力矩小于摩擦力矩的区域内),称之为静不平衡。
当偏心距较小时,不会表现出静不平衡的特征。
在转子旋转时,偏心距会使转子产生一个 与转动频率同步的离心力矢量,离心力 F =me ω2从而激发转子的振动,这种现象称之为动不平衡。
静不平衡的转子,由于偏心距 e 较大,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动不平衡振动。
当发生不平衡振动时,其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时域波 形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
2、轴心轨迹为比较稳定的圆或椭圆。
3、频谱图上转子转速频率对应的振幅具有突出的峰值。
4、在三维全息图中,转频的振幅椭圆较大,其它成份较小。
5、转子的进动方向为同步正进动。
6、转子振幅对转速变 化很敏感,转速下降,振幅将明显下降。
7、除了悬臂转子之外,对于普通两端支承的转子,不平衡在轴向上的振幅一般不明显。
8、振幅随转速变化明显些。
3.2转子轴系不对中故障可分为哪几类?其主要故障特征有哪?答:轴系不对 中可分为三种:平行不对中、交叉不对中、组合不对中。
主要故障特征如下:1、不对中所出现的最大振动往往表现在紧靠联轴节两端的轴承上。
2、轴承的振动幅值随转子负荷的增大而增高。
3、平行不对中主要引起径向振动,角度不对 中主要引起轴向振动。
4、不对中使刚性联轴节两侧的转子振动产生相位差。
5、对于刚性联轴节,平行不对中易激起2 倍转速频率的径向振动,同时也存在工频(转速频率)和多倍频的振动成分。
角度不对中易激起工频轴向振动,同时 也存在多倍频振动。
6、转子之间的不对中,由于在轴承不对中方向上产生了一个预加载荷,轴颈运动的轴心轨迹形状为椭圆形。
随着预加载荷的增大,轴心轨迹形状将变为香蕉形、“8”字形或外圈中产生一个内圈等形状。
7、在全息图 中2、4 倍频椭圆较扁,并且两者的长轴近似垂直。
3.3油膜涡动与油膜振荡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油膜振荡的故障特征有哪些?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有什么区别?答:涡动就是转子轴颈在轴承内作高速旋转的同时,还环绕某一平衡中心作 公转运动。
轴颈在轴承中作偏心旋转时,形成进口断面大于出口断面的油楔。
油液进入油楔后压力升高,如果轴颈表面线速度很高而载荷又很小,则轴颈高速旋转,使油楔中间隙大的地方带入的油量大于从间隙小的地方带出的油量,由 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多余的油就要把轴颈推向前进,形成了与轴旋转方向相同的涡动运动,涡动速度就是油楔本身的前进速度。
如果转子轴颈主要是油膜力的激励作用引起涡动,则轴颈的涡动角速度近似为转速的1/2,所以称为半速涡 动。
油膜激励引起的半速涡动是正向涡动运动。
在半速涡动刚出现的初期阶段,由于油膜具有非线性特性(即轴颈涡动幅度增加时,油膜的刚度和阻尼较线性关系增加得更快),抑制了转子的涡动幅度,使轴心轨迹为一稳定的封闭图形, 转子仍能平稳地工作。
随着转速的升高,半速涡动成分的幅值逐渐增大。
直至转速升高到第一临界转速的两倍附近时,涡动频率与转子一阶自振频率相重合,转子轴承系统将发生激烈的油膜共振,这种共振涡动就称为油膜振荡,振荡频 率为转子系统的一阶自振频率。
如果继续升高转速,振动并不减弱,而且振动频率基本上不再随转速而升高。
轴承发生油膜振荡的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油膜振荡是一种自激振动,维持振动的能量是由轴本身在旋转中产生的,它不 受外部激励力的影响。
所以,一旦发生大振幅的油膜振荡后,如果继续升高转速,振幅也不会下降,而且振动频率始终为转子的一阶自振频率,转子的挠曲振型也为一阶振型,与升高后的转速不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