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画角色的动作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561.00 KB
- 文档页数:4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章节一:动画角色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分析并欣赏一些经典的动画角色设计案例。
教学内容:1. 动画角色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2. 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角色形象的辨识度、角色的个性与特点等)。
3. 动画角色设计的步骤(如角色设定、角色草图、角色细化等)。
4. 欣赏并分析经典动画角色设计案例(如《龙猫》、《千与千寻》等)。
章节二:角色设定与角色草图教学目标:1. 掌握角色设定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绘制角色草图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绘画能力。
教学内容:1. 角色设定的方法(如角色资料收集、角色性格分析等)。
2. 角色草图的绘制步骤(如确定角色比例、绘制轮廓、添加细节等)。
3.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角色设定方法,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设定,并绘制出角色草图。
章节三: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1. 了解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重要性。
2. 掌握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为角色设计和绘制合适的服饰和道具。
教学内容:1. 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原则(如符合角色性格、符合场景设定等)。
2. 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方法(如参考历史背景、考虑角色动作需求等)。
3. 实践练习:学生为之前绘制的人物草图设计和绘制合适的服饰和道具。
章节四: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角色表情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2. 学会设计角色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角色表情的表现方法(如眼神、嘴巴、脸部肌肉等)。
2. 角色基本动作的设计(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3.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角色的性格和场景,设计和绘制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章节五: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为角色添加光影和色彩,使角色更加生动和立体。
2024年《动画造型设计》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块面法是起草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特点不包括()。
A、用这种方法概括的人体草稿更加接近完成的人体造型B、这种方法不太适于在较大透视时的造型表现C、这种方法对创作者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理解准确性和把握能力要求较高D、这种方法便于使创作者预览作品完成时的人体整体形象参考答案:B2.眉毛的生长方向对于人物性格影响很大,纤细的眉毛一般适用于女性,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向上挑起的眉形多用于表现女性的()。
A、神采奕奕B、阴险狡诈C、无奈D、痛苦悲伤参考答案:A3.抽象风格是与()风格相对而言的。
A、写意B、写实C、具像D、达达主义参考答案:C4.动画片中的角色是()创造的演员,担着演绎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的任务。
A、导演B、动画艺术家C、编剧D、绘画者参考答案:B5.()象征着华贵、娴静、优雅。
A、紫色B、蓝色C、白色D、黑色参考答案:A6.下列不属于写实型动画造型设计的是()。
A、《海绵宝宝》——海绵宝宝B、《仙履奇缘》——辛德瑞拉C、《阿拉丁》——茉莉和阿拉丁D、《空中大灌篮》——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参考答案:A7.大多数动漫造型线条要()、滑、有节奏、粗细均匀。
A、刚硬B、挺C、柔软D、软中带硬参考答案:B8.提出几何形结构学说的是法国画家()。
A、达维特B、安达尔C、塞尚D、高更参考答案:C9.物体与物体或物体之间诸如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等方面的比较指的是造型中的()。
A、结构B、透视C、构图D、比例参考答案:D10.下列哪部动画片的美术设计是从中国京剧脸谱的特征而衍变的一种装饰风格。
()A、《小蝌蚪找妈妈》B、《九色鹿》C、《大闹天宫》D、《三个和尚》参考答案:C11.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者是()。
A、华君武B、张仃C、张乐平D、张光宇参考答案:D12.动画比例的任务脸谱夸张要以真实的比例为基础,而成年人头部正面真实比例表现出的规律是()。
期末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
一、动画短片内容要求:
1、故事题材不限(可以参考笑话、儿童故事等)。
2、故事内容积极健康。
3、故事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4、动画短片中要不少于三个动画角色,动画角色要求如下:(25分)
5、动画短片中要不少于三个动画场景,动画场景要求如下:(25分)
6、每个角色要有动画表情变化、眨眼、对话和简单的动作(如抬手、抬腿):(25分)
7、要用自己的角色制作片头片尾。
(5分)
8、要添加背景音乐或对话。
(10分)
9、要有至少三种镜头转换。
(5分)
10、要用自己短片中的角色制作最少三幅海报。
(5分)
11、可以参考其它flash动画文件。
12、动画角色、场景可以参考其他杂志书籍和网络文件。
二、出现一下情况则期末没有成绩。
1、出现相同作品。
2、没有源文件。
3、病假、事假、旷课累计超过整学期三分之一。
招聘原画师笔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原画师在游戏设计中的主要职责是:A、编写游戏剧情B、设计游戏角色和场景C、负责游戏音效制作D、编写游戏编程代码答案:B 解析:原画师主要负责设计游戏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视觉元素,为游戏的整体视觉风格提供基础和参考。
因此,选项B“设计游戏角色和场景”是正确的。
2、以下哪个软件是原画师常用的矢量图形设计软件?A、PhotoshopB、IllustratorC、3ds MaxD、Maya答案:B 解析:Photoshop主要用于位图图像处理,而3ds Max和Maya主要用于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
Illustrator是一款矢量图形设计软件,适合用于原画师绘制线条清晰、可无限放大的图形。
因此,选项B“Illustrator”是正确的。
3、题干:以下哪个软件通常被用于制作2D动画的原画?A. PhotoshopB. IllustratorC. Toon Boom HarmonyD. Blender答案:C 解析:Toon Boom Harmony 是一款专门用于2D动画制作的专业软件,它提供了从原画、动画制作到后期合成的完整工作流程。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主要是用于图形设计和图像编辑,虽然也可以进行一些动画制作,但不是专业用于动画原画制作。
Blender 是一款开源的3D创作套件,主要用于3D建模、动画、渲染等,不是专门用于2D原画制作的软件。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题干:在原画制作中,以下哪个概念指的是动画角色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时的瞬间状态?A. 关键帧B. 插帧C. 转折点D. 道具设计答案:C 解析:在原画制作中,“转折点”指的是角色在动作转换过程中的瞬间状态,这个状态能够清晰地展示动作的变化和过渡。
关键帧(A)是指动画中的关键点,用于定义动画的开始、结束和重要变化。
插帧(B)是指动画中在关键帧之间填充的帧,用于平滑动画过渡。
动画角色设计理论知识点动画角色设计是指创作和设计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形象。
好的动画角色设计可以使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来塑造角色形象。
下面是一些动画角色设计的理论知识点:1. 角色设计原则- 创意性:角色设计应该有创意和独特性,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和记忆点。
- 可塑性:角色设计应该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剧情要求。
- 易辨识性:角色设计应该使观众能够清晰地辨识出每个角色的独特特点。
- 一致性:角色设计应该与作品整体风格相一致,保持统一性。
- 动态性:角色设计应该有一定的动态性,使角色在运动和表情上更加生动。
2. 角色性格塑造- 外貌特征:通过角色的体态、面部表情、服饰等外貌特征来反映角色的性格特点。
- 动作设计:角色的动作设计应该与角色的性格相对应,例如,自信的角色可能有自信的姿势和流畅的动作。
- 人物背景:通过角色的过去经历、社会背景等来揭示角色的性格特点。
3. 角色造型设计- 比例与形态:角色设计中,人物的身材比例以及整体形态的设计非常重要。
不同比例和形态的设计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 色彩运用:色彩可以用来区分角色的个性和情绪表达。
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表达出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 图形表现:动画角色的图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角色的特点,使观众更容易辨认和理解。
4. 角色表情设计- 眼神表现:眼神是表达角色情绪和内心感受的重要方式,通过眼神的细微变化可以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
-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也是角色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通过表情的变化可以表达出角色的兴奋、焦虑、伤心等情感。
- 姿势和手势:姿势和手势的设计也是表达角色情绪和性格的重要方式。
通过角色的姿势和手势可以传递角色的自信、紧张等情感。
5. 角色背景故事- 角色的背景故事可以丰富角色的形象和构建角色的性格。
通过角色的过去经历和成长经历来揭示角色的性格和动机,使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
Blender角色动画技巧:表情动作在Blender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角色动画需要掌握各种技巧和工具。
而表情动作是给角色赋予情感和个性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Blender中实现角色表情动作的技巧。
1. 骨骼绑定与权重调整:在进行表情动画前,首先需要确保角色的骨骼正确地与模型绑定,并且每个骨骼的权重调整得当。
通过使用"Armature"工具和"Weight Paint",可以将每个骨骼绑定到合适的部位,并通过调整权重值来确保模型在动画时能够正确地跟随骨骼。
2. 形变钢筋(Shape Keys):形变钢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的形状来实现各种表情效果。
在模型中创建形变钢筋,然后使用"Driver"功能或者"Key Shapes"来控制它们。
可以通过形变钢筋来实现笑容、眨眼和踢腿等表情动作。
3. 骨骼驱动(Bone Drivers):骨骼驱动是一种高级技巧,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骨骼的变换来实现表情动作。
通过使用"Constraints"和"Drivers"功能,可以将一个骨骼的运动用作另一个骨骼的驱动。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头部骨骼的旋转来实现眼睛朝向不同方向的效果。
4. 眼睛控制:眼睛是角色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能够传达情感和意图。
在Blender中,可以使用"Track To"约束将眼睛的目标对象绑定到视线约束。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目标对象的位置和旋转来控制眼睛的注视方向,从而实现各种眼神表情。
5. 唇部同步:在进行角色的口型动画时,可以使用音频文件作为参考,根据音频的节奏和音调来确定嘴唇的形状。
通过创建形变钢筋和使用"Shape Keys"的"Key Shapes"功能,可以将模型的嘴唇形状与音频文件同步,产生逼真的口型动画。
动制作中的角色动与背景动速度调整技巧动画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其中角色动和背景动的速度调整是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速度调整,可以让动画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动制作中的角色动与背景动速度调整技巧,希望能给动画制作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角色动的速度调整技巧1. 资源准备:首先要准备好要制作的角色动画的素材资源,包括角色的动作设计和关键帧动画。
确保素材的质量和流畅度,对于后续的速度调整非常重要。
2. 角色动的速度区分:根据角色的不同行为和情绪,可以通过调整动作的快慢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快速运动可以表达紧张、急迫的情绪,而缓慢动作则可以表现出轻松、悠闲的感觉。
3. 强调关键帧:在角色动画中,关键帧起到了引导和突出变化的作用。
对于角色的速度调整来说,关键帧的设置非常关键。
可以在关键帧上加入一些特效,如变速、缩放、抖动等,以增加动画的变化和节奏感。
4. 运用过渡帧:过渡帧是连接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动画衔接帧,可以让角色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在过渡帧上,可以逐渐增加或减少角色的位移量,让转变过程更加平滑。
5. 路径曲线控制:在角色的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路径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角色的速度感。
比如,加入一些曲线运动或跳跃动作,使角色的动画更加有层次感和变化。
二、背景动的速度调整技巧1. 背景设计:在制作背景动画时,首先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场景需求进行背景的设计。
合理的背景设计可以为后续的速度调整提供更好的基础。
2. 视觉差效果:利用视觉差效果可以呈现出不同距离物体的运动速度差异。
将背景分成多个层次,距离近的层次移动速度快,距离远的层次移动速度慢,可以有效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和层次感。
3. 透视原理运用:通过透视原理,可以使背景中的物体在远近关系上有明显的差异,从而调整背景动的速度感。
对于远处的物体,可以加入透视效果,使其运动速度较慢;而近处的物体则可以加入一些细节和变化,运动速度较快。
传媒动画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19世纪初B. 20世纪初C. 18世纪末D. 17世纪末答案:C2. 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A. 《阿凡达》B.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C. 《铁臂阿童木》D. 《小火车托马斯》答案:B3. 动画制作中,关键帧之间的帧被称为什么?A. 过渡帧B. 静态帧C. 动态帧D. 背景帧答案:A4. 以下哪个软件不是专业的动画制作软件?A. Adobe After EffectsB. Adobe PhotoshopC. Autodesk MayaD. Microsoft PowerPoint答案:D5. 动画中,一个角色的“动作”通常由哪些元素组成?A. 表情和语言B. 表情和身体动作C. 身体动作和声音D. 语言和声音答案:B二、填空题6. 动画制作中,_________ 是指动画师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创建的一系列关键姿势,这些姿势定义了动画的开始和结束状态。
答案:关键帧7. 动画中,_________ 是指动画角色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答案:位置动画8. 动画制作中,_________ 是指动画师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的中间帧,以平滑过渡动作。
答案:插值9. 在动画制作中,_________ 是指动画角色或物体在时间上的变化。
答案:时间动画10. 动画的_________ 是指动画中角色或物体的运动看起来自然和流畅。
答案:平滑性三、简答题11. 简述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
答案: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故事板制作、分镜头脚本、动画制作、音效和配音、后期合成等步骤。
12. 动画中“12原则”是什么?答案:动画中的“12原则”是由动画大师奥托·梅斯莫尔提出的,包括缓入缓出、重叠动作、拖尾、拖慢、拖动、重量、体积、弹性、流动性、次要动作、时间控制和夸张等,这些原则帮助动画师创造出更加自然和生动的动画效果。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角色的概念及其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画角色的审美观念,提高角色设计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动画角色。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角色的定义与分类2. 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3. 角色设计的创意与构思4. 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5. 角色性格的塑造与表达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动画片段,让学生感受动画角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动画角色的定义与分类,讲解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设计的创意与构思,让学生动手绘制角色草图。
4. 讲解:讲解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5. 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个动画角色的初步设计。
6. 讲解:讲解角色性格的塑造与表达,如动作、表情、语言等。
7. 实践:让学生根据角色性格,对已完成的设计进行细化和调整。
8.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9.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色设计的重要性。
10.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角色设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作品,关注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
3. 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动画片段: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案、课件: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总结课堂内容。
3. 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用于学生实践环节。
4.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查阅的相关书籍、文章等。
5. 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动画角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定格动画中的动作设计作者:孟伟来源:《艺海》2010年第12期动作设计是对动画中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包含角色的性格特征、动作造型特征、表情特征等等。
动作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过程,进行其最具特征的格式化设定。
制作动画片是一种创作行为,研究表现对象怎么动比是什么对象在动更重要。
动作设计和动画片中造型设计、影片风格设计、美术设计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成为动画片创作中重要的环节和元素。
定格动画也就是偶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赋予角色生动的形象和灵活的影像。
定格动画通过逐格摄影可以创造出许多不便于表现的动作画面,逐格摄影动作的再创造有时间、空间的假定性,以及所拍摄物体的假定性,可以轻松地表现物体的夸张扭曲变形,制造出生活中所不可能见到的魔术效果和特殊的场面。
由于定格动画所摄制的又是真实时空中的环境和物体,所以能够给观众带来亦真亦幻的视觉感受。
在这种视觉感受的过程中植入生动的动作设计,将赋予动画作品独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一、定格动画动作设计风格正如我国著名的动画片导演,阿凡提形象的设计师区建方老师说的“没有定格动画不能做的动作戏”,定格动画能够实现各种不同风格的动作设计。
纵观定格动画片,大致呈现出几种风格。
1、以实物基本结构、运动状态、规律为基点设计现实主义风格的动作。
动画的角色是多样的,许多是人以外的动物或其他生物,甚至将一些道具设计为具有生命的状态,而这些形象由于各自的结构不同,因而动作规律也随之不同。
但在动画中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人类的情感,大多数动画形象是拟人化的角色。
大部分商业定格动画中设计的动作都体现出这种风格,包括我们非常喜爱的《无敌掌门狗》、《鬼娃娃》等。
2、按影片的艺术表现风格、节奏确定动作风格。
定格动画片中动作风格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不同物象的运动方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必须统一在全片的整体风格之中。
有些动画片的运动风格和全片的美术风格、音乐风格相互协调和统一,在设计上做了特殊的处理。
动画制作知识:让角色动起来——动画的骨骼和动作设计动画制作知识:让角色动起来——动画的骨骼和动作设计动画制作是一种创意性十足的艺术形式,而角色的动作设计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动作是指角色所做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它通常通过角色的骨骼结构来表现。
那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动画的骨骼和动作设计。
一、骨骼结构的设计骨骼是动画中角色运动的基础,不同角色的骨骼结构会有所不同。
对于人形(或类人形)的角色,通常会采用四肢和躯干的分离设计,以便让角色可以靠头、手、脚等部位自由地移动和表现各种动作。
根据角色的设计需要,骨骼结构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例如,对于需要表现较为精细的动作和表情的角色,通常会采用骨骼数量较多的细分骨骼结构。
这种设计可以让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更加自然、细腻,但也会带来制作难度的增加。
而另一种较为简单的设计则是使用较少的骨骼结构,主要用于制作动作比较简单的角色和场景。
不同的骨骼结构设计将会对角色的动作表现产生不同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角色的设计要求和动作设计方案来决定采用何种骨骼结构。
最终的目标是让角色的动作表现更加自然、准确和流畅。
二、动作设计的流程一段优秀的动画是经过细致设计和打磨的,与角色的骨骼结构设计一样,动作设计的流程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动作设计流程:1.分析和规划——在开始制作之前,需要对角色进行分析和规划,然后制定出动作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步骤。
2.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角色的骨骼结构设定角色的姿态和动作,包括角色的移动、表情、动作和情感等。
3.制作——制作师要根据设计师制定的动作设计方案来进行动画制作,并逐步完成每一个动作细节。
4.调整和修改——随着动画的制作,设计师和制作师会不断地进行各种细节的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最佳的动画效果。
5.把动作归纳到动作库中——一旦完成了某个动作,动作库就会将其归档下来,以便后期使用。
动作设计流程虽然是一种规范的制作流程,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卡通漫画角色的动作设计是指对动画中的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
动作设计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运动过程,进行最具特征的格式设定,以使每一角色的性格得以充分与台理的体现。
动作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常规运动状态以人物为例,一般正常的行走动作,可称为常规动作。
其他形状、体量的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其正常移动的动作都属此范畴。
2.特殊运动状态一个角色或一件物体被外力推动或快速奔跑、移动时,并不一定是常规动作的简单加速,而需要以非常形态的动作设计来表现,如角色在高速运动中形状发生变化(拉长或缩短),用旋转或拉长的速度线表现,特殊的表情也可以用瞬间夸张的形态来强化动作的表现力与视觉效果。
3.常规表情动作在动画中为了强调角色表情,要加以动作的配合,使表情与动作融为一体。
在常规表情的表现中,动作一般不很大,但所使用的动作“词汇”应带有普遍性,观众通过其动作,体验到角色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至产生误解。
4.特殊表情动作动画角色在表现一些极端化的表情时,用较夸张的动作加以强化,传达特殊的情感“信息”,如大喜、大悲等。
俗语中“大惊失色”、“得意忘形”,其“失色”与“忘形”都是指改变了常态的动作。
调动角色的所有形象元素,发挥出肢体语言的作用,服务于表情这一主旨,会使人过目不忘。
5.性格化动作性格化是每一个动画角色的生命,性格化动作设计是角色内在性格外化的关键,这种外化必须比较明显地让观众感觉到。
除了设计角色运动时的动作,一些起幅与落幅动作、习惯动作、定格式的“亮相”都能反映角色性格。
这为角色设计几组不同视角的习惯性动作,并在不同的场合治当并反复运用,对表现角色的性格会起到注释与符号的作用,如一休每当思考时都用双手的食指在头顶上转动的动作就是富有性格化的动作。
6.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当一切生命体运动时或非生命体由于外力作用产生移动时,就会由于其结构不同、质量不同、形态不同等而形成不同的运动规律。
动作设计应以各自的运动规律为基础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化,以适应一般的视觉经验及自然规律,避免观者对设计的动作做出错误的判断。
动画角色动作的细节表现摘要角色的动作表现影响着整部动画作品的水准以及质量,细腻的动作不仅可以增加角色的真实感,使角色的动画形象更加生动具体,还能够体现整部动画作品的风格。
细节动作通常能够真实表现出动画中角色的心理状况,使观众能够解读出动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塑造角色性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最能打动观众的往往是其中微小的细节表现,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能细致的表现出角色的性格。
不论是国外迪士尼的动画作品,还是国内的动画作品,正是对其中动画形象进行了细腻的动作表现,才使得它们有了鲜明的个性形象。
本文通过动画中角色动作的意义、动作细节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动画角色动作的细节表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动作;细节;动画角色前言细节动作一般能够真实的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状况,行为习惯,是解读人内心活动,塑造人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动画中的人物的细节的动作,则能够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解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剧情的进程起到一系列作用。
所以,探索和研究动画角色动作的细节表现,探讨细节动作对动画角色的影响,可以对动画角色的创作与刻画,起到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
在下文中,将通过动画中角色动作的意义、动作细节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动画角色动作的细节表现进行阐述。
一、动画角色动作的概述动画角色动作是指在动画中对角色的行为以及表演的设计,属于在原画的基础上对动画角色进行的艺术的创作。
关于动画角色动作,主要是从动画角色的原画着手,在原画的基础上,运用关键帧的技术,实现对动画角色某一种动作的表现。
在动画中,角色的角色动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不仅肩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使命,在塑造动画角色形象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动画中角色动作细节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动画中,角色的动作细节是表现角色深层次情感的重要工具。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角色的微小的动作进行处理,才能凸显出此时角色的某些心理活动,才能够更好的塑造出角色的形象。
动画概论知识总结1. 动画的本体特征:技术特性、工艺特性、审美特性、多元性、时尚性、假定性。
在电影史上埃米尔•雷诺一般被认为是动画创始人。
4. 温瑟•麦凯不是发明动画技术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
代表作:1914年的《恐龙葛蒂》•《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电影史上第一部以动画手段表现的纪录片。
)5. 马克斯•佛莱雪发明了转描机,用它可以将真人电影中的场景和动作通过透镜反射到摄影机台面上,然后转描在赛璐珞片上或纸上。
7. 动画产业的形成:美国的迪斯尼动画王国,1928年推出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蒸船威力》是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
1932年推出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
1937年的《白雪公主》是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
8. 场景设计:场景设计包括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等。
场景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给导演提供场景调度,画面构图,景物透视关系,光影变化以及角色动作调度等空间想象的依据,同时是镜头画面设计稿和背景制作者的视觉参考和空间定向约束,除了统一整体美术风格外,也是保证叙事合理性和情景动作准确性的影像空间思维依据。
9. 制片常识:制片常识包括一部动画片或一个系列动画片集从头到尾的制片管理与分工常识,其中包括创作分工、技术管理分工以及制作技术分工。
10. 导演阐述(名词解释):是动画片导演向投资人或者监督机构提供的创作意向书。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导演对未来影片的创作意图以及艺术效果的设想。
包括剧本的主题立意、故事核心、实施手段与方法等。
11. 设计稿(名词解释):设计稿也叫镜头画面设计,是换面分镜头剧本上每个小画面的放大描绘。
用彩色铅笔描绘出不同背景层次和动作提示。
涉及高就是未来影片的影响构成基础,也是一部动画片竟如正式加工的第一环节。
12. 故事版(名词解释):即画面分镜头剧本,有画面与文字组成。
画面代表视点变化的景象。
文字内容包括时间、动作描述,对白。
第六讲动画角色的动作表演和动作参考
在动画片中,人物的表演和动作是根据剧情来的,由于剧情的变化会导致动画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产生不同的动作。
动作的表演细节主要在“原画”当中产生,但是动画创作人员在设计人物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该角色在做动作的时候由于他(或者她、它)的个性会有带来不同的动作,这些也需要前期的动画角色设计者进行设计,我们把这些叫做动作参考图。
作用一、可以指导原画的创作人员进行表演和动作设计。
现在动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角色有标志性的动作和固定的动作幅度。
在动画里代表一个人性格的POSE是我们需要去设计的。
作用二、不至于偏离人物的个性表演范围
动作的设计是塑造角色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没有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设计动作的时候可能会把握不住基调。
动画角色的设计人员为了让下一个环节的工作者了解人物的性格、习惯等元素,会画出好多动作参考图。
作用三、有利于他人全面的理解人物造型
样子的我们都可以在动作参考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