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基本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953.50 KB
- 文档页数:7
箫学入门一箫的概述箫,古称“顺吹”或“竖吹”,据传为上古先民为教化苍生,模拟凤凰翅管临风发声而做。
最早是若干竹管并排粘在一起,每管一音,称“排箫”,现仍有传世。
后来又出现了单管开孔顺吹的“洞箫” 。
萧的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从其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
唐宋时由箫演变出另一种乐器,叫“尺八”,流传至今。
箫音色淳厚、柔和、幽静,呜咽婉转,如泣如诉,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箫不但能独奏,而且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共同塑造音乐形象。
最典型的是它和古琴的合奏,格调高雅,起到了很好的相互润饰作用。
二箫的构造及分类1 箫的构造箫,采用竹制作,顶端留有竹节封盖(也有不封盖的),前部开有前圆后方的凹形吹口,传统箫有六个按指孔,前五后一。
在背面下方还有两个调音孔(出音孔)及底音孔(挂穗孔)。
在六孔箫基础上,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在第四孔和第五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就是八孔箫了。
音孔的排列顺序是由下而上。
2 箫的分类A 按其所开指孔多少,分为六孔箫、七孔箫、八孔箫。
B 按其使用情况称呼分为洞箫、专用于与古琴合奏的竹管细,音量小的F调的琴箫、用于福建南音演奏的竹管粗,音量大的,称南音洞箫。
C 按其制作材料分为竹箫、玉箫、铜箫、红木箫、瓷箫等等。
三如何选择箫一般来说,同一调的箫,较重者(竹料密实)音色好。
在较重者中选内径较粗些,壁厚适宜,从孔端看竹筋粗而密,管内光洁,吹口,顶盖,音孔整齐无损,管身无裂缝且又粗细均匀者。
然后是吹,吹一下八度音是否准。
再是听音色和录敏度,声音集中、振动好,低音厚,高音易发,各音区变换通畅,是理想的条件。
四如何吹响箫口形:将双唇闭合,口内像人有倦意轻打呵欠似的,下颌稍后收,舌平伏于口底,收腮,口角摄住劲,以气在双唇中央吹出一个集中而小的缝隙(风门)。
目录一、箫的概述二、箫的构造及分类三、如何选择箫四、如何吹响箫五、箫的基本功及指法六、学箫经常遇到的问题(共15个问题)一、箫的概述箫,古称“顺吹”或“竖吹”,据传为上古先民为教化苍生,模拟凤凰翅管临风发声而做。
最早是若干竹管并排粘在一起,每管一音,称“排箫”,现仍有传世。
后来又出现了单管开孔顺吹的“洞箫” ,也就是现在常见的样印s锏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从其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
唐宋时由箫演变出另一种乐器,叫“尺八”,流传至今。
箫音色淳厚、柔和、幽静,呜咽婉转,如泣如诉,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箫不但能独奏,而且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共同塑造音乐形象。
最典型的是它和古琴的合奏,格调高雅,起到了很好的相互润饰作用。
二、箫的构造及分类1、箫的构造箫,采用竹制作,顶端留有竹节封盖(也有不封盖的),前部开有前圆后方的凹形吹口,传统箫有六个按指孔,前五后一。
在背面下方还有两个调音孔(出音孔)及底音孔(挂穗孔)。
在六孔箫基础上,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在第四孔和第五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就是八孔箫了。
音孔的排列顺序是由下而上。
2、箫的分类A、按其所开指孔多少,分为六孔箫、七孔箫、八孔箫。
B、按其使用情况称呼分为洞箫、专用于与古琴合奏的竹管细,音量小的F调的琴箫、用于福建南音演奏的竹管粗,音量大的,称南音洞箫。
C、按其制作材料分为竹箫、玉箫、铜箫、红木箫、瓷箫等等。
三、如何选择箫1、先看。
一般来说,同一调的箫,较重者(竹料密实)音色好。
在较重者中选内径较粗些,壁厚适宜,从孔端看竹筋粗而密,管内光洁,吹口,顶盖,音孔整齐无损,管身无裂缝且又粗细均匀者。
然后是吹,吹一下八度音是否准。
再是听音色和录敏度,声音集中、振动好,低音厚,高音易发,各音区变换通畅,是理想的条件。
洞箫基础知识洞箫简称作箫,就是最常见得民族乐器,多用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
用于乐队合奏或戏曲伴奏中得洞箫,筒音通常为d1,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得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一、洞箫得音域、音色与音准1、洞箫得音域管乐器音域得宽窄,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就是否优良,吹奏技巧就是否得当,以及指法组合就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还同管乐器得量度有关。
量度就是物理学名词,就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得内径同管长得比值。
量度对管乐器得声学性质(音色与音域)有着重大影响。
例如五度超吹乐器得单簧管,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得第二泛音,就没有现今宽广得音域;中国得管子同样就是五度超吹乐器,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
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得这一差别,乃就是由量度决定得。
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量度小,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
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得管乐器上,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得影响,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
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管乐器得管子越长音越低,管径越大音也越低。
因此,低音管乐器得内径大、管子长;高音管乐器得管径小、管子也就短。
但就是管径得粗细、管子得长短都就是有限度得。
笔者曾对箫、笛一类得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当箫、笛得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基音就无法吹出,所吹出得也只能就是第一泛音。
对于洞箫得管长笔者所作得测算就是:管长超出管内径得50倍(即量度小于0、02)时,吹出得便就是高八度得第一泛音;若将末端掩没(此时箫管已成了五度超吹乐器),当管长超出管内径得25倍(即量度小于0、04)时,吹出得便就是第二泛音。
再以簧哨乐器来说,作为五度超吹乐器得单簧管,由于管径小、管子长,以至于量度小,除基音外,第二泛音得奏出必须借助高音孔,而同样就是五度超吹乐器得中国乐器管子,由于量度大,毋须借助高音孔也能方便地吹出第二泛音。
洞箫基础知识洞箫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
用于乐队合奏或戏曲伴奏中的洞箫,筒音通常为d1,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的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一、洞箫的音域、音色和音准1、洞箫的音域管乐器音域的宽窄,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是否优良,吹奏技巧是否得当,以及指法组合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还同管乐器的量度有关。
量度是物理学名词,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
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音色和音域)有着重大影响。
例如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就没有现今宽广的音域;中国的管子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
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的这一差别,乃是由量度决定的。
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量度小,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
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的管乐器上,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的影响,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
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管乐器的管子越长音越低,管径越大音也越低。
因此,低音管乐器的内径大、管子长;高音管乐器的管径小、管子也就短。
但是管径的粗细、管子的长短都是有限度的。
笔者曾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当箫、笛的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基音就无法吹出,所吹出的也只能是第一泛音。
对于洞箫的管长笔者所作的测算是:管长超出管内径的50倍(即量度小于0.02)时,吹出的便是高八度的第一泛音;若将末端掩没(此时箫管已成了五度超吹乐器),当管长超出管内径的25倍(即量度小于0.04)时,吹出的便是第二泛音。
再以簧哨乐器来说,作为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由于管径小、管子长,以至于量度小,除基音外,第二泛音的奏出必须借助高音孔,而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的中国乐器管子,由于量度大,毋须借助高音孔也能方便地吹出第二泛音。
“量度”对管乐器声学性质的影响,是一个至今未曾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问题。
洞箫基础知识洞箫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其起源可追溯到中国的古代。
它是一种直笛,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洞箫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历史、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如何选择一支洞箫。
洞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它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当时它被认为是一种祭祀用的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演奏乐器,并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洞箫的结构相对简单。
它通常由一根竹子制成,这根竹子被切割成一定长度,并在竹管的侧面打孔。
这些孔可以通过手指封住或打开,以调节音高。
洞箫通常有六个孔,但也有其他类型的洞箫,拥有更多或更少的孔。
在演奏洞箫时,演奏者需要使用适当的姿势和技巧。
首先,演奏者应该将洞箫水平地放在嘴巴前面,并用双手握住。
然后,用双手分别封住洞箫上的孔,注意力要集中在指法和气息控制上。
通过吹气和调节手指的位置,演奏者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选择一支合适的洞箫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考虑的是洞箫的材质。
大多数洞箫由竹子制成,但也有一些由其他材料制成,如铜或塑料。
每种材料都会对洞箫的音色和演奏感觉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其次,要注意洞箫的音域。
不同的洞箫有不同的音域范围,一般来说,音域越宽,演奏的曲目选择就越多。
初学者可以选择具有较小音域范围的洞箫,以便更容易掌握。
最后,要选择一支质量良好的洞箫。
确保洞箫的制作精细,孔洞的位置准确,音准良好。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亲自试吹一下洞箫,以确保其音质和手感符合个人需求。
总之,洞箫是一种美妙的乐器,它承载着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通过了解洞箫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学习这个独特的乐器。
无论是作为一个初学者还是一个有经验的音乐家,都可以通过演奏洞箫来体验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让我们一起探索洞箫的世界吧!。
洞箫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洞箫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由竹子制成,主要用于演奏民间曲调。
2. 洞箫的结构由吹口、音孔和音管组成。
吹口是箫尾部,用来吹气;
音孔是附在吹口以下的小孔,用手指按压来改变音高;音管则是箫的
主体部分,呈长管状。
3. 洞箫的音域较宽,常见的洞箫有5孔、6孔和7孔,不同的音孔组
合可以演奏不同的音调。
4. 吹奏洞箫时,需要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吹箫时应坐直,保持
身体放松,通过腹式呼吸来控制气息。
5. 使用手指按住音孔时,要用指尖轻触孔洞,以避免堵住音孔产生不
良音。
6. 吹箫时需要用舌尖触碰箫底内侧的吹口,以控制发音和发音时间。
7. 洞箫的演奏技巧中,常用的吹奏技巧有顿挫、滑音、颤音等,这些
技巧可以为音乐增加变化和表现力。
8. 学习洞箫的基本音阶和曲调是必要的,可以通过练习简单的乐曲和
音阶来提高技巧和音乐感。
9. 练习洞箫时要注意节奏感和乐曲的表达力,可以尝试通过听他人的
演奏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10. 学习洞箫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耐心,不断地提高和探索,才能
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
f调洞箫的指法表
摘要:
1.洞箫简介
2.F 调洞箫的指法表
3.洞箫演奏技巧与建议
正文:
洞箫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赢得了广泛的喜爱。
本文将为您介绍F 调洞箫的指法表以及一些演奏技巧与建议。
1.洞箫简介
洞箫,又称“箫”,是一种竖吹的竹制吹奏乐器。
它的音色宽广、悠扬,既能表现柔美的抒情,也能展现磅礴的气势。
洞箫的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它主要分为G 调、F 调、D 调等不同调性,以适应不同的演奏需求。
2.F 调洞箫的指法表
F 调洞箫的指法表如下:
- 筒音(第一孔):F
- 第二孔:G
- 第三孔:A
- 第四孔:B
- 第五孔:C
- 第六孔:D
- 第七孔:E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洞箫可能存在一定的尺寸和音高差异,因此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洞箫的特性进行调整。
3.洞箫演奏技巧与建议
演奏洞箫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姿势,保持身体放松,嘴唇对准吹口,吹气要稳定且力度适中。
在指法的掌握上,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各种指法,以便在演奏过程中更加流畅。
此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通过腹式呼吸和控制气流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曲目,从简单的练习曲到复杂的古典音乐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同时,还可以参加各类洞箫社团或向专业人士请教,与他人交流学习,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演奏经验。
总之,演奏F 调洞箫需要掌握正确的指法、技巧和气息控制,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才能更好地演绎出优美的音乐。
箫的基本知识箫:竹制,竖吹管乐器。
长度约60-80公分,吹口开在顶端竹节处,管身开有六个音孔(亦称指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顺序由下往上排,前面为一至五孔,后面为六孔。
第一孔下面有底孔,两个至五个不等,为高速筒音音准而设,数量以筒音调准来定。
早期的箫只有四个音孔,加上筒音可吹奏五声音阶。
现代箫以六孔居多,作为普及型和专业演奏用箫。
能吹七声音阶,有技术水平高的经过专门刻苦练习的职业演奏者,能用叉孔或按半孔指法,吹出十二平均律全部半音阶,这是难度相当大的,所以有的专业演奏员为了扩大箫的乐器性能,设计了八孔、九孔、甚至十孔箫,以图音准及转调方便,但是音孔开得越多,民间传统的指法、技法、韵味也将失去的越多,对于演奏民间乐曲、古典音乐极为不利。
八孔箫基本上保持了箫的原有各方面的特点,在不失原貌的前提下增加了降7、降3两个音孔,转调十分便捷,音准。
吹孔是利用竹管天然竹节开一小口,初学者用这样的吹口比较容易吹响。
有此程度较深,吹箫时间较长的演奏者将竹节打通,利用下唇及下巴将箫顶端抵住。
其特点是能够自由控制吹口的大小,能略微增加一些音量,并加大强弱变化的幅度。
2、箫的音域、音区及音色箫的音域:常用音域为两个八度,还可奏出四度高超吹音程。
低音区:深沉而有共鸣,弱奏时很有特色,但发音比较困难。
中音区:圆润而纤美,是常用音区。
高音区:稍紧张,窄而明亮,较少用。
超高音区:尖锐、干涩,极少用。
箫的音色柔和优美,善于表现悠长恬静、抒情如歌的旋律,多用于独奏、重奏或小合奏。
箫的音量很弱,力度幅度变化不大,大约在最弱(PPP)-中强(mf)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所有的民族乐器中,唯有箫最具有儒雅气质,品位很高。
古代社会时在士大夫及文人儒生中广为流传,被视为在各方面颇富修养、造诣很深的象征。
箫的种类有哪些箫的种类有哪些大家知道箫的种类有哪些呢?箫的历史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箫的种类箫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洞箫、九节箫、黑漆九节箫、玉屏箫等。
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
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有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还在下端嵌着牛骨圈。
黑漆九节箫,因管身外涂黑漆而得名。
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适用于地方戏曲或轻音乐,有时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玉屏箫:产于黔东玉屏县,是箫中之珍品。
其造型、制作和音色别具一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是对玉屏箫的高度赞誉。
相传,玉屏箫的制作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明、清两代,玉屏箫曾作为朝廷贡品,故又有“贡箫”之称。
在1896和1913年的伦敦和巴拿马国际展赛会上,玉屏箫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是我国在世界上首获荣誉的乐器。
玉屏箫采用玉屏和邻近镇远、耀山等地所产的小水竹制作,其竹节长、竹管细、竹质坚硬、纤维细密,是制箫的良材,且都在冬季采伐,经过选料、烤竹、刮皮、通节、开吹孔、音孔和校音等20多道工序而成,全长70厘米左右,管身呈扁圆形(系人工夹扁),音孔为椭圆形,孔壁向内呈25度斜面,工艺精细,声音优美动听。
玉屏箫素以雕饰精美而著称,一般是在管身外表涂以古铜色彩,然后雕刻出细腻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鸟兽等各种纹饰,诗、画、色谐和,工艺纤巧,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玉屏箫的音色圆润、柔美,古色古香,尤以“龙风箫”更为独特。
这是两支雌雄为配的对箫,上面雕刻精致的龙凤图案。
雄箫略粗,上刻腾龙,发音宏亮、奔放;雌箫稍细,上刻彩凤,音色柔和、含蓄。
两箫合奏,宛如男女重唱,和谐而富有情趣。
玉屏箫是优良的.独奏乐器,更适于合奏或伴奏。
常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器乐合奏,与古琴合奏,效果更佳。
在昆曲、越剧和粤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中,玉屏箫是重要的乐器之一,多用于表现幽静、娴雅等场面。
清新的箫声一、引言箫,又称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
它以其悠扬、清新的音色而备受喜爱,成为音乐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清新的箫声不仅给人以美妙的感受,更能带来心灵的宁静和舒畅。
本文将介绍箫的起源和演奏技巧,并深入探讨清新的箫声对人们的作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箫的起源与演奏技巧2.1 箫的起源箫是中国古代木管乐器中的一种,起源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利用竹子制作简单的管乐器,通过吹奏竹管发出悠扬的声音。
箫的形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从最初的陶土制作,到后来的竹子制作,直至今天的现代箫。
2.2 箫的演奏技巧箫的演奏技巧有以下几种:•吹奏技巧:箫是一种气鸣乐器,演奏时需要通过吹气使空气流经竹管,产生声音。
演奏者应保持适当的呼吸,掌握吹气的力度和频率,使箫声清澈而不失节奏感。
•手指技巧:箫的音高由吹口和指孔的开合程度决定。
演奏者需要准确控制手指的位置和力度,以改变吹口的共鸣环境和音高,实现各个音阶的演奏。
•装饰技巧:箫的演奏除了基本的音符演奏外,还可以进行装饰性演奏。
如颤音、滑音、颤音等技巧,可以更加丰富箫声的表现力。
三、清新的箫声对人们的作用箫确实拥有着独特而美妙的音色,它对人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3.1 影响情绪清新的箫声具有独特的韵味,能够带给人们宁静、舒缓的感觉。
当人们疲惫时,一曲箫声能够使人心境平静、情绪释放。
同时,箫声也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3.2 -减压放松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常常使人们感到压力沉重。
此时,听一段清新的箫声能够让人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箫声的柔和音调和轻快旋律,能够缓解焦虑、疲劳等不良情绪。
3.3 提高专注力研究发现,清新的箫声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当人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适当欣赏箫声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四、清新的箫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1 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领域,箫常常作为独奏乐器或伴奏乐器出现。
箫的构造与指法---竹萧教程萧的长度约60-80公分,上端利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半椭圆形吹孔,管身开有六个至八个音孔(前5-7,后1),下端背面有出音孔(底孔),两个至五个不等,为调整筒音音准而设,数量以筒音准来走。
有的为了美观和演出需要,常常在底孔挂一个彩穗。
箫的构造与指法附:八孔箫指法表萧的长度约60-80公分,上端利用竹节封口,在封口处开半椭圆形吹孔,管身开有六个至八个音孔(前5-7,后1),下端背面有出音孔(底孔),两个至五个不等,为调整筒音音准而设,数量以筒音准来走。
有的为了美观和演出需要,常常在底孔挂一个彩穗。
早期的箫只有四个音孔,加上筒音可吹奏五声音阶。
现代箫主要以六孔、八孔居多,能吹出七声音阶和十二平均律全部半音阶。
箫定调六孔以第三孔的实际音高为G,即为G调箫。
所以,专业用的箫都在六孔箫的第三孔、八孔箫的第四孔旁刻上F、G、A等调名,以表示这支箫是什么调的箫。
在箫传统的调名称呼上,不管箫的长短,还是调的高低,凡是六孔箫以第三孔作“1”八孔箫以第四孔作“1”,都称为“小工调”,凡是六孔箫的第六孔作“1”,八孔箫以第八孔作“1”都称为“正宫调”,凡是六孔箫以第四孔作“1”,八孔箫以第五孔作“1”,都称为“凡字调”,凡是六孔箫以第五孔作“1”,八孔箫以第七孔作“1”都称为“六字调”,凡是筒音作“1”,都称为“乙字调”,凡是第一孔作“1”,都称为“上字调”,凡是第二孔作“1”,都称为“尺字调”。
箫转调是靠改变指法而成的,一支六孔箫从理论上讲,每一音孔都能吹出一个调,再加上全按的筒音,用七种指法便可吹出七个调,但因按半孔的指法在音准上有很大的难度,所以,一般只用四种指法,这四种指法分别为:1、筒音作低音5,传统称小工调,2、筒音作低音2,传统称正宫调,注:筒音作2的4音指法最好用按半孔法,因为叉指音偏高,如果要用叉指一定要用气息来控制音高。
3、筒音作1,传统称乙字调。
注:筒音作1的7音往往偏低,需要用气息加以控制。
箫吐音技巧口诀-回复箫吐音技巧口诀——呼吸与发声的艺术箫吐音技巧对于学习箫吹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呼吸、发声以及控制音准等方面的技术。
本文将以箫吐音技巧口诀为主题,为大家一步一步地解读箫吹的呼吸与发声的艺术。
第一步:站立调整姿势在吹箫之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站立姿势。
站立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脚与肩同宽,腰杆放松,身体挺直却不僵硬。
手臂自然下垂,双手握住箫体,放在嘴唇前方。
这样的姿势可以确保我们在吹箫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和放松,有利于呼吸和发声。
第二步: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在吹箫时,正确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深吸浅吐,吸气时使腹部先升起,然后肺部膨胀,尽量利用腹式呼吸。
吐气时,要控制气流的稳定排放,让气流均匀地通过箫孔,不要让气流一下子全部排完。
第三步:学会正确的发声方式在吹箫时,正确的发声方式决定了音准和音色的好坏。
要做到用腹部呼吸来发声,声音要由腹部发出而不是喉咙。
同时,要注意发声时的舌位和嘴形。
舌位应放置在上齿龈后方,而不是贴在箫孔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好的音色。
嘴形要保持松开,舌尖轻轻触碰上齿龈上面的音门。
第四步:练习各种音域和音准吹箫时要注意控制音准和音色的稳定。
要用耳朵去感受每一个音的高低,然后通过调整口腔形状和发声的力度来控制音准。
可以通过练习各种音域的音阶和琶音来提高音准和音色的掌握。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掌握箫吐音技巧,使自己的吹箫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步:与他人合奏及表演学会箫吐音技巧后,我们可以与他人一起合奏,或者进行表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和其他乐器的合奏可以培养我们的合作能力和音乐感。
在表演中,我们要注意舞台表演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的音乐魅力。
总结:箫吐音技巧是学习箫吹的基础,它涉及我们的呼吸、发声和音准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正确的站立姿势、深吸浅吐的呼吸方式、正确的发声方式以及控制音准和音色的能力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吹箫水平。
箫制作小知识
箫比曲笛长且细,竹制。
制作时,首先要注意选材,吹口和音孔必须在一条直线上,音阶必须准确。
箫的构造较简单,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78厘米,比曲笛稍长而细,管身内径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里面去节中空。
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吹气发育音。
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5个音孔,背面有1个音孔,用以控制音的高低,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拴系飘穗(装饰绦带)用。
箫的音质优劣,与选用的竹材和制作关系很大。
要选用冬至到春分期间采伐的竹子,以生长期在三年以上的老竹为佳,竹质应坚实、分量较重,紫竹以竹花均匀,呈紫褐色的为佳,无虫蛀、干缩、劈裂、蜂腰和大腹等缺陷,管身圆满、纹理细密顺直。
制作时,吹口和音孔须在一条直线上,吹口上方下圆,音孔要圆,并都掏成向内的倾斜形,孔壁要光,内膛应光洁,竹节磨光,两端平整,两端口径不能相差过大,漆饰应美观。
在音质上,音阶应准确,不论轻吹重吹,音响都应清丽,不能有空洞或差异的声响。
音色应淳厚、优美、圆润。
箫的发声原理箫,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其发声原理是通过演奏者的吹气和指法来产生音调。
箫的声音清脆悦耳,具有独特的韵味,在中国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
箫的发声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箫的发声原理与空气振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演奏者吹气进入箫内时,空气会在箫的吹口处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会通过箫的共鸣管体传播出去。
箫的共鸣管体是空气振动的传导媒介,它的长度和内部结构会影响音调的高低和音色的变化。
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和口腔的形状来控制共鸣管体内空气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
其次,箫的发声原理还与指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箫的音孔是用来控制空气振动传播的通道,演奏者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音孔来改变箫内空气振动的路径和速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箫上的吹孔和指孔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演奏者可以通过变换指法来改变音孔的状态,实现音调的连续变化和音乐的表现力。
最后,箫的发声原理还与音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箫具有一定的音域范围,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吹气的力度和指法的灵活运用来实现音域的跨越和音调的变化。
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和指法的灵活运用来实现音域的跨越和音调的变化。
箫的音域范围广泛,既可以演奏高音,也可以演奏低音,因此在音乐演奏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箫的发声原理主要包括空气振动、指法和音域等方面。
演奏者可以通过吹气和指法的灵活运用来控制箫内空气振动的频率、幅度和路径,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箫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发声原理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希望通过对箫的发声原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箫音乐的美妙之处。
洞箫基础知识洞箫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
用于乐队合奏或戏曲伴奏中的洞箫,筒音通常为d1,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的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一、洞箫的音域、音色和音准1、洞箫的音域管乐器音域的宽窄,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是否优良,吹奏技巧是否得当,以及指法组合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还同管乐器的量度有关。
量度是物理学名词,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
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音色和音域)有着重大影响。
例如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就没有现今宽广的音域;中国的管子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
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的这一差别,乃是由量度决定的。
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量度小,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
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的管乐器上,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的影响,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
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管乐器的管子越长音越低,管径越大音也越低。
因此,低音管乐器的内径大、管子长;高音管乐器的管径小、管子也就短。
但是管径的粗细、管子的长短都是有限度的。
笔者曾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当箫、笛的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基音就无法吹出,所吹出的也只能是第一泛音。
对于洞箫的管长笔者所作的测算是:管长超出管内径的50倍(即量度小于0.02)时,吹出的便是高八度的第一泛音;若将末端掩没(此时箫管已成了五度超吹乐器),当管长超出管内径的25倍(即量度小于0.04)时,吹出的便是第二泛音。
再以簧哨乐器来说,作为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由于管径小、管子长,以至于量度小,除基音外,第二泛音的奏出必须借助高音孔,而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的中国乐器管子,由于量度大,毋须借助高音孔也能方便地吹出第二泛音。
“量度”对管乐器声学性质的影响,是一个至今未曾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问题。
箫的发声原理
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发声原理主要是通过吹气使得空气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箫的声音清脆悦耳,有着独特的韵味,常常被用于演奏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
箫的发声原理与空气振动密切相关。
演奏箫时,演奏者通过口吹气进入箫内,气流在箫管内部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会传导到空气中,形成声音。
箫的音色取决于空气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演奏者通过控制吹气的力度和气流速度来调节音色。
箫的声音产生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气流激振和管壁振动。
在演奏箫时,气流首先通过箫口进入管道,当气流通过窄小的箫口时,会加速并形成高速气流,这种高速气流会使得管道内的空气形成激振,产生声音。
接着,管壁振动会使得管道内的空气产生共振,进一步放大声音。
整个过程中,演奏者的吹气力度和气流速度会直接影响声音的音量和音色。
箫的声音特点还与箫的结构和材质有关。
箫的管道一般由竹子或其他木材制成,这种天然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共振特性,有助于产生清脆悦耳的声音。
总的来说,箫的发声原理是通过吹气使得空气振动产生声音,演奏者通过控制吹气力度和气流速度来调节音色,管道的结构和材质也会影响声音的质量。
箫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音乐演奏中。
希望通过深入了解箫的发声原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乐器的美妙之处。
洞箫按孔规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洞箫的结构。
洞箫通常由竹子或塑料制成,长约30至60厘米。
洞箫的主体是一个中空的管子,上面有一系列的孔。
这些孔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决定了洞箫的音域和音调。
一般来说,洞箫上方的孔越多,音域越宽,音调也越多样化。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洞箫的按孔规律。
洞箫上的孔可以分为主音孔和副音孔。
主音孔是洞箫最基本的音孔,控制着洞箫的主音音调。
在演奏时,按下不同的主音孔,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副音孔则用来增加音域和音色的变化。
通过将手指或指尖覆盖在副音孔上,可以改变洞箫的音高和音色。
洞箫的按孔规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一般来说,洞箫的最底部是第一个主音孔,然后依次向上数,直到最顶部的主音孔。
在演奏时,按下不同的孔,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例如,按下最底部的孔,可以发出最低音调;按下最顶部的孔,可以发出最高音调。
此外,副音孔的使用也会对音调产生影响。
通过打开或关闭副音孔,可以改变洞箫的音高和音色。
洞箫的按孔规律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根据乐谱或自己的记忆,按照规定的顺序按下不同的孔,以发出正确的音调。
这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和手指的灵活性。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通过控制气息的大小和流动速度,来调整音量和音色。
除了按孔规律,洞箫的演奏还需要注意吹气的方式和力度。
不同的吹气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例如,用力吹气可以产生响亮的音色,而轻轻吹气则会产生柔和的音色。
演奏者还可以通过控制吹气的力度,来调整音量和音色的变化。
总结起来,洞箫按孔规律是洞箫演奏的基础。
通过按下不同的孔,演奏者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洞箫的演奏还需要掌握吹气的方式和力度,以及对副音孔的运用。
只有熟练掌握了洞箫的按孔规律和演奏技巧,演奏者才能发挥洞箫的魅力,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演奏者,都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洞箫演奏水平。
∙箫的基本常识:
∙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
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五个音孔,背面开有一个音孔。
平列在管下端背面的两个圆孔是出音孔,可用来调音。
在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它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此孔栓系箫穗为装饰。
箫不设膜孔,专业演奏的箫音孔增至八孔,并带有铜插口,可调节音高音低,方便于乐队的合奏。
箫依据材质和制作工艺以及音色的专业程度分为:普及箫,专业箫和精品箫。
普通箫用紫竹制成,不论节数,外漆树脂漆。
对材质的要求低,适合于一般演奏和练习用。
专业箫选用档次较高的紫竹,制作工艺精良,适于音乐演出使用。
精品箫的选材极为讲究,对竹子的长相,老结度,竹子的发音,振动以及节数都有一定的讲究,其中九节箫更是箫中珍品,都为演奏和收藏。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为前五后一(既6孔箫)和前七后一(既8孔箫)。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
∙现代八孔箫:现在有一种八孔箫,管径采用洞箫的尺寸,音孔像琴箫一样开了八个音孔,称为八孔箫,吹奏方法与六孔箫(传统洞箫)完全一致,仅在指法上略有不同。
这种八孔箫的优点是:音量大,转调方便。
一般在艺术院校最常用。
∙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
∙
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和F调等
∙箫的音量不大,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对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
∙箫的演奏姿势有站式和坐式两种,演奏时一定要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
∙(-)立式。
∙独奏或重奏时一般采用立式。
两臂自然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弯曲,胸部和腰部要直,但不能挺胸鼓肚,头部向前但不能前倾更不能后仰。
双肩和双肘自然下垂,切忌耸肩。
箫放在嘴上时与身体约成45度角,因为角度太小了容易低头,太大了又容易扬颈,这样不但姿势不雅,也影响呼吸。
两腿站定,两脚稍稍分开,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二)坐式。
∙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
坐式上半身和立式完全相同。
座椅高低要合适,切忌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这样不但姿势不雅,同时也影响正常呼吸。
∙ ****姿势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的,因此持箫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人体自然状态,便能很快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
∙练习时先用鼻子将气慢慢吸入,这时就能体会到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腰部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自然呼吸的感觉,以后逐渐加快吸气速度,再
试着不改变腹部、腰部动作的情况下而改用嘴吸气,这样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
的正确吸气方法。
吹奏时随着气的呼出腹部逐渐收缩,但丹田一定要绷住劲,
找向外拉的感觉,这就是控制。
∙指法训练的目的是使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
∙持箫的动作:双臂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保持弯曲,要求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
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手指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严密不漏气。
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会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
准和音量。
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分为宜。
如果演奏速度
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
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笛箫的保养:
1)新买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发现竹质不太干,可将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后灌进点盐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据竹质湿度而定,竹质湿者浸泡时间应长一些),然后打开洞孔将盐水倒出,稍用清水冲洗,待一小时后,再在筒内涂些熟过的植物油(最好是油汤辣椒的纯红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体变红(永不生虫破裂),便可使用。
如果买回来的笛子本来竹质很干而又坚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围,以达消毒之目的。
另外竹内的少许水份也会随酒精的挥发而排除.
(2)专业吹笛的人,都有一个笛盒,没有盒的人,可做一个布套(最好是夹层或棉的)。
平日将笛子放在里面,如果套,盒都没有,可找一块干净的布来包住,以免风吹日晒,灰尘进入.
(3)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将笛筒内的口水倒出来。
最好做一个布刷,口水倒出后,捅进去轻轻一擦,然后装入盒或袋内。
这样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内发霉发臭,以至笛筒腐烂
(4)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时,最好做一个“笛胆”(用相当笛筒长度的小棍,缠上几层干净的布,抹上些油),不吹的时候可将它塞入笛筒内,以防止笛身破裂。
“笛胆”粗细要和笛筒的粗细相适应,粗了塞不进去,细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润笛作用
(5)笛子吹久了,笛筒内慢慢会有许多灰尘。
灰尘加之气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结成了污垢,这不但不卫生,常常发出臭味,甚至要影响音色、音准。
这时就需要洗涤。
特别是没有笛盒和笛套的同志,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洗涤一次笛子。
洗时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热太冷。
一般将手浸入在水中不冷不热为适。
因水太冷,脏东西洗不干净,水太烫,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一湿又猛一干,对笛子不好,竹质易变,易破裂。
另外可用软布或药绵等,捆缠在木棒上(木棒要细不可太粗太坚实),浸水(洗洁精、香皂等)擦洗。
但不可用洗衣粉和肥皂,因它们刺激性大,易破坏竹质内壁。
(6)有时由于天气的变化,太冷或太热或由于竹质过嫩,竹节过少,笛身都易破裂。
为防止这种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后,可在两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间,膜孔至第六孔之间,这两处各用丝线捆缠(有伸缩性的塑料最好不用)。
或将头尾用铜(或铝)圈箍住
笛箫指法表
洞箫制作步骤
基本工具:铅笔,小刀,木工7号钻头,木工乌金钻头,抛光绵(毛),砂纸(布),平、圆锉刀,卷尺等。
没有上述工具,用一把尖水果刀和手锉、砂纸也能完成。
制作材料:有机玻璃(亚力克)管,规格是25×3mm,内径是19mm,外径是25mm,用PPR管或PVC给水管也行。
准备一块26×26mm规格的平板,用来封口(也可不封口)。
封口用PVC胶或其他有机胶水,五金店有售,用氯仿效果更好。
步骤一:封口
①打磨管口:一定要磨平,不断用平板试,能很好吻合就可以了,管口一定要平齐。
②封口:用胶水粘合,时间半小时以上,否则会掉。
③打磨:磨掉多余的部分就行,不要一次磨到位。
打磨结束,边缘还有些不光滑,手工慢慢修整。
步骤二:制作吹口
①锉切口:最好用电动工具,或用平锉先锉通,找个下手的孔,不要锉太大。
②定宽度和深度:宽度7-8mm,深度4-5mm。
③锉斜面。
20-30度,感觉好吹无杂音。
④砂纸、抛光羊毛抛光。
步骤三:定长
做F调用900mm,G调用800mm。
现以G调为例,找小锯一把,没有的话,磋一口子一掰就断了。
打磨好后长800mm。
步骤四:定音孔
数据:助音孔为536.41mm(这个值在贵阳一般偏低,不同温度湿度会有所不同)。
步骤五:调整开孔数据。
注:助音孔和基音孔都为背面双开孔
①调助音孔:从网上下载一个校音软件,打开软件后,往上拓音孔到频率为277.18HZ,用胶纸带从吹口到助音孔之间贴一条标志线,作为开孔的参考。
开孔时一定不要开大,开小点慢慢调整,直到调整为277.2Hz。
②调基音孔:同理,开基音孔,调节频率为293.66Hz后,这时测量长度,如:499.5mm,此时将这个数据分别按第一孔到第八孔顺序,乘上开孔百分比:一孔85.8%,二孔79.9%,三孔75%,四孔71%mm,五孔62.3%,六孔56.52%,七孔53.25%,八孔47.9%。
③调音:开第一个孔调节准确后再开下一孔,边开边调,不要一次到位,一旦开高了,想退下来就不可能了,材料就费了。
依次开孔调音准确后,经过精心打磨,挂上心爱的饰品,一支DIY洞箫就新鲜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