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答题万能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022(一)党的建设类1.对党的认识(重要观点、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义: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改善和维护党的形象;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等。
(二)民生类1.说明了什么?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等等。
2.作用、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等。
(三)改革类1. 为什么深化改革(改革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等等。
2. 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中国对外交往类1.说明了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倡导合作、负责任的国家;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正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合作等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种各题型答题技巧一、知识点分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是什么”的标志性词语:含义、表现、种类、特征等“为什么”的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作用等“怎样做“的标志性词语:怎样、如何、出主意、谈做法、提建议等以“情绪”为例,情绪的种类属于“是什么”,情绪的作用属于“为什么”,情绪的调控属于“怎样做”;调控情绪的方式属于“是什么”,调控情绪的意义属于“为什么”,如何调控情绪属于“怎样做”。
二、单选题遵循的“四不选”原则:1.说法错误的不选;(最常见)如: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调查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下列有助于克服“路怒症”的做法有()①听听音乐,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②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所驾车辆砸坏③遇到堵车时,只要没有监控,就不管不顾,大胆冲撞④合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调控情绪。
听音乐、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做法有利于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所驾车辆砸坏、遇到堵车时不管不顾,大胆冲撞等做法不仅不利于克服“路怒症”,还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会构成犯罪,所以②③错误。
故选D。
2.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的不选;如:一条河豚游到一座桥下时撞到了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反而认为是桥柱撞了自己,非常生气,于是张开嘴,鼓起肚子,漂在水面上“撒气”,结果成了老鹰的美食。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B. 情绪是把双刃剑,积极情绪会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C. 要从多方面去找客观原因D. 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抑制负面的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学会调控情绪。
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结果,情绪是把双刃剑,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调控情绪可采用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等。
中考《道德与法治》万能答题模板B、社会应该如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C、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分析型题目:分析、说明、阐述等解决方法:梳理思路→分类讲解→举例说明5、评价型题目:评价、分析、判断等解决方法:引入材料→分析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6、材料分析题目:分析、说明、得出结论等解决方法:搞清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结合材料分析→回归提问得出结论→表态(青少年的做法)7、实践题目:班会、调查、宣传、策划、活动等解决方法:①班会:确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B、社会需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宣传和管理监督,以满足社会的需求;C、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教育、榜样和示范,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D、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认识,形成良好的惯和行为。
解决方法:1、总体浏览,看标题;2、横向浏览,按时间顺序或进程排序;3、纵向浏览,看名称或内容;4、注意题目要求,按设问进行答题。
5、对于图标或表格,需要注意图式名称和构成部分的含义。
6、在建议型题目中,可以提出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等各方应该采取的措施。
7、意义和作用型题目可以帮助人们满足需求和要求。
8、青少年可以在思想上树立意识、增强观念,在行动上研究、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同时勇于批评和指正不良行为。
9、对于评析和评价型题目,需要先判断是否正确或全面,然后提出依据和分析,最后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每段话如下:1.设问:“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解答对策:回答第一问时,要概括出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回答第二问时,要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观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解题方法复习指导方法速查中考常规问法的基本答题格式1.是什么:表明、说明、揭示、昭示等。
(道理)2.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为什么等。
(原因)答原因的基本格式:直接原因(所学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什么做某事的原因(是……的需要,是……要求);某事已成功的原因(是……结果);等等。
3.怎样做:启示、建议等。
(做法:常围绕国家和个人)4.意义:有利于、有助于……。
(影响:正面影响:有利于、有助于……;负面影响:不利于……)5.危害:直接危害或不利于……。
6.认识、看法:侧重于道理和做法。
7.目的:是为了……。
8.作用、好处:直接作用或有利于……。
9.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建言献策):针对国家、社会、有关部门、家庭、学校、个人等角度提建议。
中考题型的解题方法1.选择题题型特点]选择题通常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题干包括材料和设问。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题和两项以上的多项选择题。
解法指导]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单项选择题一般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也就是说,不选的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项,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单项选择要求选项准确、客观,表述无歧义。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二是审题干。
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
三是审问题。
单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前提”“中心内容”“关键”“说到底”“根本点”“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
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法,选择时才会目的明确。
其次,要认真分析选项。
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
二是要分析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九上意义类简答题
意义类简答题模板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1)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4)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6)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7)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8)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1)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监督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4)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5)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
(6)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重难点知识梳理总结一、核心”类(“中心”类、核心位置)1.一切工作的中心(国家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8.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9.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11.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基石”类)二、基本”类(“基础”类、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创新能力。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5.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环境。
6.我国的环境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7.我国的资源基本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8.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9.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八大题型答题技巧选择题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1)表述有错者不选。
(2)肢干不符者不选。
(3)肢干双重者不选。
(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
(6)肢干矛盾者不选。
(7)间接联系者不选。
(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简答题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
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辨析题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1.材料辨析题: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
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材料辨析题示例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修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纲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解题方法归纳及练习方法一:审题肢。
通常采用“排除法”。
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题肢可以进行比较,看题肢与题干材料意思是否相关。
有的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首先排除确定错误的题肢,再选出确定正确的题肢,然后把不确定的题肢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正确的组合。
方法二:审题干。
要先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再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
从题干材料入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强调的对象,从而判断题肢与之相符项。
方法三:两难选择题,即四个题肢都正确。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需要认真从题干材料本身出发,充分运用学科素养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题干材料中体现出的或者告诉我们的道理,排除无关题肢。
例题展示]1.小美相貌平平,身材矮胖,但她勤学好问,乐于助人,同学们很喜欢她。
她这样说:“我长得并不漂亮,但我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我热爱生活,对人有同情心,我有如此多的优点,我一定能成功。
”这启示我们( )①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欣赏自己 ②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挖掘自身潜能 ③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④每个生命都不完美,要接纳自己的不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 A ③观点明显错误。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不足,排除③;①②④都是对题干的正确解读,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是非判断能力。
做题时先要看四个选项,如果出现包含错误题肢的选项,即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说明( )①学习点亮生命 ②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③学习是快乐的,可以忘记一切痛苦 ④学习,激发前进的动力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 D 本题考查学习的重要性。
③观点错误,首先可排除含有③的B、C;A、D同时含有④,此时要重点考虑①和②哪个符合题意,需要重点分析材料。
结合“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人要是不懂得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不会成才,可以看出题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①与题干相一致,②属于学习的方法,与材料不符,排除。
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思路和答题模板(一)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二)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a、看:看设问。
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c、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d、联: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e、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题目设问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列出要点。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三)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注意“六个化”a、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b、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序号排列;c、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d、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e、答案编写完整化:联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新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f、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四)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1.“漫画”型题目:解答好漫画题主要做到“三步走”①析漫画,点本意。
做好“三看”:首先,看标题,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看标题,往往能粗略地觉察到此漫画与教材上什么知识点相关联;其次,看文字;再次,看画面,漫画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也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
②连教材,觅“结合”。
试题在书外,理论在教材。
在观察漫画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的有关内容,多角度进行分析,寻找漫画与教材的结合点,这是解题关键。
③组答案,亮观点。
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抓住漫画和教材的结合点,亮出观点,组织答案,这是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一步。
2.“图表”型题目图表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综合性题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考12种常考题型答题模板与典例解析题型一:意义类一般意义类答题紧扣材料,针对什么事,多角度思考;用“有利于”表述①对自己(材料中的主体)①对他人(材料中的客体)①对集体(对学校、班级等)①对社会、对国家(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注意点】要从“直接意义”写到“间接意义”;但有时需要结合材料,有时需要结合原理。
【例1】武汉市落实文化部、省文化厅有关精神,积极开展文化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春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文化援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如今的新疆,一项项援疆的工程使百姓的心变暖了、一批批援疆支教的老师们使学生的心变亮了、一个个农家书屋使农(牧)民的心变宽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文化援疆的重要意义?(6分)答:①文化援疆有利于提高新疆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素质;①有利于保护新疆地区民族文化遗产;①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高我国民族的凝聚力;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型】【例5】某班同学就身边文化事业的发展,采访了不同的群体:某退休老人:退休后,我的生活很丰富啊,清晨到公园遥遍鸟,下午去文化馆和票友们吹拉弹唱“过把瘾”,傍晚与社区里的棋友们“杀”两盘....政府工作人员:我市文化旅游业扬长避短,积极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善敢于“无中生有”目前拥有中华恐龙园、天目湖、嬉戏谷等热门旅游景区。
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开展“我爱我家”活动以来,乱扔垃圾的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居民之间冷漠少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的意义。
(6分)答:①“退休老人…”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①“藏府工作人员….”有利于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竟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①“社区管理人员………”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例6]从2008年到2010年,武汉人开展“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共募集废纸6276吨,实现善款453.5万元,成功救助55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困难家庭儿童。
中考道德与法治万能答题模板(一)一、改革开放类(作用/意义/重要性)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是我国的强国之路3、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二、脱贫、民生类说明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⑥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⑨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意义①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
三、科技创新类原因: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怎么做:[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5、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6、发展教育事业[企业]1、提升创新能2、掌握核心技术3、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个人]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敢于向权威挑战3、勤动手、勤动脑4、积极参加小发明、制作活动四、民主政治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意识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2021中考道法万能答题模板2021中考道法万能答题模板三十三、宪法类地位、原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怎么做1、学习宪法(知)2、认同宪法(信)3、践行宪法(行)意义宪法: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公民:1、有利于促进公职人员增强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
2、有利于公职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司法公正。
国家:①有利于营造学习、遵守、捍卫宪法的社会氛围等。
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十四、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类:一般包括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内容)、尊法(维护法律权威)、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方面。
十五、国家安全类①中学生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②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③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十六、取得成就/突破的原因类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原因:1、党的领导。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改革开放4、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努力。
十七、中国梦类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中国道路3、弘扬中国精神4、凝聚中国力量十八、两个百年目标类2020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国10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文化交流互鉴类文化多样性(1)对个人而言: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考12种常考题型答题模板与典例解析(全面实用,提分必备!)The following is the ___:___: Answering Template and Example Analysis of 12 Common ___ Curriculum___ 1: MeaningFor this type of n。
it is ___ phrase "beneficial to" to express:Oneself (the subject in the material)Others (the object in the material)___ (such as the school or class)Society or the country (such as ___)Note: It is important to write about both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meanings。
___ the material and other times by combining principles.___ 1:___ with th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Culture。
The cultural support projects。
such as the Spring Rain Project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n Project。
have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Today。
the people of Xinjiang have warm hearts due to the assistance projects。
students have brightened their hearts due to the teachers who provided support。
初中道德与法治万能答题公式合集在政治科目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练习做得比同学多,知识掌握得比同学精。
可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却总比同学差。
这种现象的产生肯定是答题技巧上面出了问题。
对于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是考试的基础,而掌握答题技巧则是在政治科目脱颖而出的秘诀!答题公式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每个问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2、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3、怎么办的别名: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
A.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B.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C.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4、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5、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6、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关键是弄清楚题目涉及到哪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7、实践题①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九上道法主要问题第一单元【改革开放、共同富裕、主要矛盾、共享发展、创新、教育】1.党团结带领人民改革开放的意义? P32.改革开放如何促进我国发展的? P3-43.改革开放如何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P6-74.从中国的腾飞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P55.改革开放的地位与意义? P5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P97.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18.如何全面深化改革?P10-119.党和政府为什么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以人民为中心?可联系脱贫) P11-131.如何理解(认识)创新? P15-172.创新对个人、社会的价值? P16-173.为什么实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国家角度)P17\18\194.正确认识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5.为什么重视科技创新?P18\20各第一句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P21-247.为什么重视教育? P228.为什么我国鼓励万众创新? P24-289.怎样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2510.为什么企业要创新? P25(为什么说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怎样提升创新能力? P2511.创新精神的表现? P26第二单元【民主、公民参与、法治、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厉行法治、法律与道德】1.为什么说我国民主是新型的民主?P33-35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P33两点3.为什么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民主?P33 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事务…充分激发。
4.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有哪些?P355.怎样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P386.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制度保障?P39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P40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渠道/方式?(信访举报、向人大代表反映、网上评议政府、通过舆论监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P4110.为什么增强民主意识?(增强民主意识的必要性) P41-4211.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1.为什么走法治道路?P45-48法治对社会生活的意义?P45法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P472.法治的两个基本要求?P45-46良法的标准/为什么需要良法?P45善治的要求?P46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49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P49\50\535.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宗旨、权力来源 P516.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P527.政府为什么依法行政?政府怎样依法行政?(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P52-538.怎样坚持厉行法治? P53-55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有机统一?) P55第三单元【精神家园、文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资源、环境】1.中华文化的特点?P59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P59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0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P59\60\ 61☆5.文化自信重要性?P61第二段+第一段一句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62 ☆7.为什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5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P62-6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 P638.应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1.为什么高扬民族精神?P67\692.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与品格? P67爱国主义的本质 P673.民族精神在当今集中体现? (中国人民精神特点?) P67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品格”?P68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P691.中国人为什么有中国特色价值观?P702.为什么构筑中国价值?(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71\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71-723.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与新特点? P752.为什么我国重视人口问题?P75-76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76为什么我国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P76全面二孩的目的?P763.我国资源环境形势?P77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P78我国环境形势?P79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P80如何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P80为什么说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P805.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6.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P83\84\87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P85/86/877.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P858.企业/个人分别怎样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P87 补充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一国两制、中国梦、奋斗目标、自信中国人】1.民族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分别是?P912.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P92/963.青少年怎样维护民族团结?P964.为什么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P93/955.怎样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P94-951.怎样反对分裂?P98-99为什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P98-99为什么维护国家安全?P992.“一国两制”内涵? P100一国两制积极影响(对中国梦)?P100-1013.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P10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P1024.为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底气?)P1025.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完全统一?P102/1031.中国梦的内涵? P1062.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P1063.两个百年目标的工作部署是?(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是?)P1104.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意义? P106-107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P10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P10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党、国家的指导思想)?P109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P1107.如何实现中国梦? P112-113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P112-1138.为什么说实现梦想需要奋斗?P114第一段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根本原因)?(取得成就的原因) P11410..自信的中国人有何表现?(衡量一个自信中国人的标准?)P115 答案3点11.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P115/116/117《九下》道法主要问题第一单元【世界特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世界格局、国家关系、时代主题、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1.当今世界的特点?P3-4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P5-6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P6-73.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所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什么态度?) P74.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差异?) P7-85.如何面对文化多样性/文化差异?P8-96.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形成的原因?P107.新兴经济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P118.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影响?P129.当今世界国家关系发生的变化?P12-14国际竞争的实质:P1410.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不懈努力。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答题万能模板
一、政治答题公式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人物类分析说明题
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8.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9.材料分析题
在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结合材料分析
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0.实践题
①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
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二、政治各题型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具体是: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
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
※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
4、“图表、表格、”题型
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
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
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
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5、漫画、图画要抓两点
一是这个图式的名称是什么?
二是图式的构成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题方法:①看标题;②看文字;③看画面。
6、给建议型题目
常见问法:针对某事或某现象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题方法:
☆国家、政府应该┉┉(政策,法律、制度等)
针对我们身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社会、学校应该┉┉(风气、氛围、教育、培养┉人才)☆家长、青少年应该┉┉(监督、引导、学习、理想等)
7、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思想上)树立XX方面意识,增强XX方面观念,提高XX方面的是非判别能力…………
2)(行动上)在学习上,我们应该XX ;在生活上,我们应该XX;在工作上,我们应该XX…………
3)(影响他人上)勇于批评指正XX等不良行为,坚决与XX 作斗争,
8、“评析”“评价”型
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即是什么);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即为什么),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即怎样做)
9、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10、行为评析……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①找准行为
②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③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④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⑤应该怎样做
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Ⅱ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最后的最后,豆姐想说的是,我们整理这些内容,并不是说要大家去死记硬背。
这些答题的模板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答题的思路,以免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