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企业的战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7
财务管理101 李卓军5400210118家乐福战略管理分析摘要:家乐福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零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些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有必要对家乐福战略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其中的经验供更多的企业学习与利用。
关键字:家乐福战略管理一、家乐福现状及背景分析1.1、家乐福公司现状法国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大型超级市场概念的创始者,于1963年在法国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大型超市.1999年8月30日家乐福兼并普罗莫代斯组成世界第二大零售集团。
如今家乐福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零售商。
2004年,家乐福集团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企业的第22位。
家乐福于1969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在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万多家销售网点,涉及的零售业态包括大卖场、超级市场、折扣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店与电子商务,集团的50万名员工正致力于为20亿消费者服务。
家乐福集团建立了全球性的采购网络,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采购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1.2、家乐福超市背景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
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
这时的零售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各显其能。
二、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2007年以后,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7%。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零售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零售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家乐福国际营销统一化战略的失败案例分析家乐福在日本的退败2005年3月10日,家乐福发布公告,宣布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AEON)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永旺接管家乐福在日本的业务。
该公告称,家乐福将向永旺出售其在日本的八家大卖场。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继续在日本使用家乐福的品牌;在双方认同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合作;在家乐福的日本店内,可以出售印有家乐福标志的商品,在永旺的店内,也可以出售印有法国制造标志的商品。
家乐福是以8000万欧元(约合1.07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设在日本的8家超市卖给永旺集团,售价仅为这些超市2004年营业额的25%。
同时,家乐福设在墨西哥的29家超市则以5.4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该国CHEDRAUI集团,成交价格与这些超市去年营业额基本相当。
当家乐福谨慎而又雄心勃勃地进入日本市场时,它并没有料到,会因为经营不善而不得不从世界第二大零售市场----日本退出。
这也是家乐福继1993年退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美国之后的又一次战略“大撤退”。
此前,家乐福曾于上世纪60年代退出英国市场,并于1993年从1988年才进军的美国市场完全撤出。
1999年,家乐福在香港苦苦经营了3年之后,宣布退出香港市场。
为什么家乐福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是否在国际市场上“通行无阻”?1963年,家乐福在世界上首先倡导大型超市(hy-permarket)的概念,即一种集超市和百货商店于一身的超大型购物中心。
家乐福最擅长的是大力控制成本、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
在一个相对垄断的单一的大市场中,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竞争激烈、多样化的市场中,薄利却并不能保证多销。
正如欧倍德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所说,大型连锁超市的营销策略其实应该是“多销薄利”,首先要研究市场特点,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需而变,实现多销才能保证薄利。
家乐福在日本照搬在欧美国家经营的经验,单纯依靠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没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消费习惯来调整营销策略,导致水土不服。
基于SWOT分析的家乐福战略探析摘要:本文对家乐福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SWOT矩阵、制定了相应战略、对战略进行选择,并提出了战略实施与监控的办法。
旨在帮助家乐福利用外部机会、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零售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强化其在中国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家乐福 SWOT分析战略外部环境评估矩阵内部因素评估矩阵1家乐福简介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
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
2004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
1995年12月,家乐福在北京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首个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北京创益佳店,成为大型超市的领跑者。
目前,中国是家乐福最重要市场之一。
根据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家乐福中国内地门店总数为203家。
下图为1995年到2011年间家乐福在中国的累计开店数量统计。
2家乐福的外部环境分析2.1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分析O1: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03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特点。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下,必然带来消费行为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性的快速增长中既没有出现经济增长迅速所出现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没有出现物价负增长的通货紧缩。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内部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消费政策与消费环境也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持续刺激新的消费增长。
据报告指出,我国属于低消费、高储蓄国家,我国居民同世界各国其他相比,消费率平均要低15%--20%,平均消费率基本在60%左右,内部消费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
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非常巨大,2006年1到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911亿,同比增长13.6%,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此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自然引起了国际各大零售集团的关注,这里就分析一下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布局。
法国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大型超级市场概念的创始者,于1963年在法国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大型超市。
如今家乐福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零售商。
2006年,家乐福集团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企业的第25位。
家乐福于1969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在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万多家销售网点,主要的零售经营业态为大型超级市场(Hypermarket)、超级市场(Supermarket)、折扣店(HardDiscount Store)三种。
在中国,家乐福主要以大型超级市场和折扣店“迪亚”为主要的经营业态。
企业战略环境是指对企业战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是适应性因素,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与其相适应。
同时也会引起关键资源和竞争能力的变化。
企业战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行业市场环境等。
是指对当前企业经营与前途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变量,它包括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又包括:宏观环境、微观环境。
能否努力地研究企业的战略环境,从中发现和把握机会,规避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并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家乐福战略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分析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特点。
从2003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0%, 10.1%, 10.2%, 2006年达到10.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态势。
这反映出我国经济是持续快速增长的,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必然带来消费行为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性的快速增长中既没有出现经济增长迅速所出现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也没有出现物价负增长的通货紧缩。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论文题目:家乐福超级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学院(系):专业: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十月摘要本文以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为研究对象。
文章在阐述国内外大型超级市场的产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对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现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对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进行SWOT分析,明确家乐福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运用STP理论分析确定家乐福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从而分析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营销策略。
最后,文章对家乐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对家乐福公司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参考,同时也希望对我国民族零售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营销策略AbstractThis study aims at Hypermarket of Carrefour to elaborate the cre 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yper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 use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rketing to analy ze the existing marketing environment of Carrefour in detail,including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politica1 law environment and technique env ironment.In order to face the challenges and chances the SWOT analy sis is also made to nail dow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a rrefour.STP analysis is used to ensure the target market and market fi xed position of Carrefour, thereby get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la rge catena supermarket. Finally,we put forward severa1 suggestions to Carrefour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 race ret ail trade of our country could have the benefits and quickly develop. Keyword:Carrefour Hypermarket Marketingstrategy目录一、绪论 (5)1.1 公司背景 (5)1.2 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 (6)二、家乐福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6)2.1 营销环境的含义 (6)2.2 宏观营销环境 (7)2.2.1 经济环境分析 (7)2.2.2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7)2.3 微观营销环境 (8)三、营销目标 (8)3.1 基本概念 (8)3.2 营销目标定位 (8)3.3 营销目标的制定方式 (9)3.3.1 成本/利润驱动型 (9)3.3.2 简单类比型 (9)3.3.3 分析推导法 (9)3.4 确定营销目标的步骤 (10)3.5 家乐福的企业使命与目标 (11)3.5.1家乐福年度营销目标 (12)3.5.2家乐福未来战略目标 (12)四.家乐福超市营销战略分析 (12)4.1家乐福超市SWOT分析 (12)4.1.1优势分析 (12)4.1.2、劣势分析 (12)4.1.3、机会分析 (12)4.1.4、威胁分析 (13)4.2 STP战略分析 (13)4.2.1市场细分 (14)4.2.2 市场定位 (14)4.2.3目标市场确定 (14)4.3市场进入 (14)五、营销策略 (16)5.1 产品策略分析 (17)5.1.1 产品组合 (17)5.1.2 产品采购 (17)5.2 价格策略分析 (18)5.3渠道策略 (18)5.4 促销策略 (19)5.4.1 分类 (19)5.4.2 家乐福的促销特点 (22)5.5对家乐福营销策略 (23)六、小组关注问题探讨 (24)七、参考文献 (25)一、绪论1.1公司背景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家乐福败走香港战略分析家乐福败走香港战略分析《家乐福败走香港市场分析》法国家乐福集团在全球拥有5200多家分店。
这些分店遍布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年销售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赢利达63亿元人民币,员工逾24万人。
近10年来,由于法国国内市场已趋饱和,法国政府为了保护传统的中小零售企业,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开设大型零售店的法规,故该集团移师海外。
目前,海外销售分店正逐渐成为家乐福集团总体销售额的主要来源。
家乐福集团一站式购物方式的经营理念有5点,即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助选购以及免费停车。
1996年12月“家乐福”投资4亿港元大举进攻香港市场,短时间内连开杏花村、奎湾、屯门、元朗4家大型超级市场,营业面积达1.9万平方米,其竞争矛头主要指向香港的2家超市集团“惠康”和“百佳”。
但到了2000年9月18日,作为世界第二大超市集团的“家乐福”因在港的分店全部停业而退出香港。
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营销成功的基础:企业的核心能力与顾客需求的高度匹配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是企业人、财、物、时间、信息的简单堆积,而是一种能够发挥特殊职能的资源集合能力,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企业的核心能力具备3个特征:一是明显的竞争优势;二是扩展应用能力;三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
连锁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在配送和采购的低成本上。
“家乐福”进军香港初期,成功地实现了规模扩张,使众多的小型零售店相继关门,如1997年中侨百货公司、八佰伴公司忍痛歇业。
当然,“家乐福”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也使“百佳”受到了启发。
自1996年起,“百佳”陆续兴建了28家巨型超市,使营业额增长了三成,市场占有率上升了1%,成功地遏制了“家乐福”的扩张势头。
“家乐福”在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未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导致其配送成本昂贵。
而在配送物流控制中,“百佳”得到了英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TBG 的合同服务。
TBG 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28万余名雇员、8000台货运车辆和超过250万平方米的仓库,其配送的货物包括食品、日用品以及汽车,且它有能力与“家乐福”庞大的卫星控制自有物流系统相抗衡。
家乐福案例分析报告家乐福(Carrefour)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家乐福从1976年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零售业的领导者之一、本文将对家乐福中国市场进行案例分析。
一、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第一家在中国的超市。
此后,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截至2024年,在中国已经拥有近300个门店。
家乐福以提供丰富的商品种类、低价产品以及舒适的购物环境而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二、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因素1.适应中国本土市场: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例如推出了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食品和饮料,举办了符合中国文化的营销活动等。
这种本土化战略帮助家乐福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2.低价策略:家乐福以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家乐福与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并将这些成本优势转化为低价产品。
低价策略帮助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中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与本土商家合作:家乐福与中国的本土商家合作,通过提供本土特色商品和服务,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家乐福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4.优质服务: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致力于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通过改善门店布局、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家乐福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挑战1.地域差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存在差异。
家乐福在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
2.电子商务竞争:中国电商市场发展迅猛,增加了家乐福面临的竞争压力。
家乐福需要在线下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平台上寻求平衡,提供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3.市场饱和:在中国市场,零售行业已经饱和,各大零售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家乐福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四、结论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本土化战略、低价策略、合作模式和优质服务。
家乐福(Carrefour)的成功之道序言家乐福,法国零售业的龙头老大,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总部设在巴黎近郊,经过40来年的不断发展,从一个经营面积2500平方米的店铺发展成为遍布世界各地连锁店的跨国公司,成为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目前家乐福拥有分店9486家,雇员达到24万人。
是什么秘诀使得家乐福在短短几十年,创造出今日之辉煌呢?一、家乐福的发展1959年,富尼耶和德富雷家族成立了家乐福公司,总部设在法国。
次年,在法国开设了第一家超市。
1970年,家乐福股票在巴黎上市。
后由于法国政府对在本土开设超市限制较多,家乐福在本土扩张不尽如意,本土市场也日趋饱和,家乐福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1973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设了第一家国外超市。
在西班牙取得成功后,挺进语言和文化都相类似的拉美市场。
1981年,家乐福推出“通行证”,即会员制。
1984年,家乐福开始从事金融服务;1985年,家乐福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1995年,家乐福进军中国市场,几年来不断开设超市和全球采购中心。
家乐福是全球第二大跨国零售集团,也是欧洲第一大零售集团。
在短短的40多年里,家乐福坚持以“提供各种周到的专业服务和尽可能廉价物美的商品”为宗旨,不断扩张壮大。
截至2002年6月底,家乐福已在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225家连锁店、731家超级广场、2290家超级市场、3745家超级廉价商店、2261家便利店和198家现款购物取货商店。
其中,开设20家分店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巴西、马达加斯加、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和中国。
(见附表1、2 )二、家乐福的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首先,采用高堆贱卖和一个店铺里什么都卖的原则。
法国过去的经营模式一般都采用家庭式的商铺形式,无论是商店的规模还是商品的品种均有限。
而家乐福则一改传统的经营理念,将销售方式的单一化和出售商品的专业化改为多样化,它所销售的商品琳琅满目,无所不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顾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