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58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广东揭阳二模文综)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印度洋的风光?()①麦哲伦的远航船队②哥伦布船队③达·伽马船队④迪亚士船队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4.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5.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造成上述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的原因是()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B.世界各地处于隔绝闭塞的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6.哥伦布曾赤裸裸地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需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欧洲人对黄金的这种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掠夺财富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B.掠夺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C.黄金是普遍流通的货币D.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7.“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第5课《开拓新航路》一、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熟悉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擅长思量,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把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探索的办法,既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拓是影响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重事件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觉,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制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大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能力: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拓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二)过程与办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同学参加,举行研究式教学。
采纳情境设置、饰演角XXX、设题引思、探索互研、体验感触的模式。
引导同学分组研究、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动。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辟同学的思维,也有助于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的分析,使同学熟悉新航路的开拓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拓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导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奋勉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勇于探究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头走向整体世界。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历史期数:第12期时间:2012年3月2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班级: 组名: 姓名: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感悟历史】云雾缭绕的“好望角”“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的著名岬角。
在南非的西南端,地处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汇之处,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之前,是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1486年,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奉国王之命,率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去寻找一条通往“黄金之国”──印度的新航道。
当船队驶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会合处的水域时,海面狂风大作,风雨交加。
巨浪把船队推到一个无名岬角上,才免遭灭顶之灾。
迪亚士将此地名命为“风暴角”。
1497年11月,葡萄牙另一探险家达·迦马率领远航队成功地绕过此角驶入印度洋,次年5月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然后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乃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角,带来了美好的希望。
自此,好望角航道成为沟通欧亚的唯一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美洲、非洲、亚洲、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走进文本----问题生成评价单【知识梳理】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