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38.79 KB
- 文档页数:4
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申美兰
【摘 要】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4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液(奥辛康)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1(009)002
【总页数】2页(P246-247)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血液流变学;血黏度
【作 者】申美兰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03002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43;R255.2
近年来,我科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液治疗脑梗死病人44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入选44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证实。排除标准:脑出血和脑梗死并出血者;有血液病和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倾向者;近年有手术史者;严重高血压,收缩压在1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者;有心肺肝肾功不全,心律不齐者。将4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50岁~80岁,平均65岁;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0例。阿司匹林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52岁~82岁,平均67岁;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1例。
1.2 治疗方法 奥扎格雷钠组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液250 mL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含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输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 (山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影响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变化,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s)?
2.2 不良反应 奥扎格雷钠组有1例出现恶心、皮疹、稍感腰困,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 论
本组脑梗死病人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即高黏血症,是以血液黏稠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黏稠度增高后,血液阻力加大,流动缓慢,致组织血液灌注量显著减少,而使心、脑等器官产生缺血、缺氧的表现:如胸闷、胸痛、头痛、眩晕、耳鸣、视觉障碍、四肢麻木、瞌睡、肿胀等,严重者形成血栓,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一系列严重疾病,所以需要及早治疗。高黏血症的分型及特点,血细胞比容增高型:主要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增高,常见病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烧伤、脱水、慢性肺病等。血小板聚集增强型:表现为红细胞聚集增强或血小板聚集增强或两种细胞聚集都增强的血液高黏滞状态,常见病有缺血性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血栓性脉管炎、雷诺病、纤维蛋白增多症等。红细胞刚性增强型:表现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即刚性能力增强,红细胞变形性是影响血液流动的主要因素,对微循环更为重要。常见病有溶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一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中风等。血浆黏度增高型:表现为血浆黏度增高,这可能由于血浆黏度增高或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含量增高所致,常见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等。无论哪型高黏血症均在脑梗死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降血黏治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更佳。奥扎格雷钠是强力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也是抗血小板聚集药,以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2]。其药理作用:奥扎格雷钠能阻碍前列腺素H2(PGH2)生成血栓烷A2(TXA2),促使血小板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于合成前列腺素I2(PGI2),从而改善TXA2与PGI2的平衡异常,理论上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奥扎格雷钠对不同诱导剂所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释放、聚集功能和血小板活化起到抗栓效应。阿司匹林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环氧化酶活性部位第529位丝氨酸乙酰化后失去活性,进而抑制TXA2生成,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3]。本研究中,奥扎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降低血黏度,而奥扎格雷钠组血液流变学较阿司匹林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此药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供血,预防高黏血症等,由于本组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高社荣.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1):65-66.
[3] 高亚明,王书杏.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29(4):250-253.